(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导学案.docx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导学案.docx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导学案.docx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导学案.docx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导学案.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邓稼先导学案【导学目标】1、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2、能够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3、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重点聚焦】体会文中洋溢的对中华民族,对挚友的一片深情及文中所表现出的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难点突破】对关键语句的理解。【自主学习案】1.背景资料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关于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关于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长篇传记要写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周围环境等。当然,重点是写人物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短小的传记(小传),只需写人物的主要生活经历和思想状况,甚至可以选写人物生平的几件典型事情。2.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交瘁( ) 元勋( ) 孕育( ) 选聘( )无垠( ) 黯兮( ) 日曛( )3.辨析下面的形近字聘:( ) 悴:( ) 骋:( ) 瘁:( ) 擎:( ) 筵:( ) 挚:( ) 涎:( ) 4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 :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形容军人战死沙场。 :立大功的人。 :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走。 :到死都不松懈。形容坚持到底。 :敬仰思慕。 :难以忍受。5.走进文本(1)快速浏览课文一遍,归纳六个部分的内容。(2)课文由六个小标题串联成一个整体,这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合作探究案】合作探究点一:背景作用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答:合作探究点二:对比手法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答:合作探究点三:句子赏析3“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答:【随堂巩固案】一、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署名(sh)交瘁(cu) 奠基(din) 妇孺皆知(r)B.懈怠(ji)癌症(i) 元勋(xn) 马革裹尸()C.选聘(png)无垠(yn) 难堪(kn) 层出不穷()D氢弹(qn) 孕育(yn) 黯兮(n) 截然不同()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彷徨仰幕可歌可泣家喻户晓B.难堪孕育至死不懈鞠躬尽瘁C.交瘁奠基锋芒逼露当之无愧D.日曛选聘层出不琼任人宰割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B.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D.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4.本文是一篇 _散文。作者将人物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_ 和对民族的_ _。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是说谁的?你还知道他哪些故事?答:二、理解探究1、邓稼先和奥本海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2、第四部分最后说:“我热泪满眶,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3、作者引用他和邓稼先在昆明读大学时一起背诵过的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4、文章引用“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一首五四时代的歌曲有什么作用? 5、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邓稼先是个怎样的人? 【课后提升案】一、综合运用1.学习了课文,班级开展以“走近邓稼先”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板报设计】从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2012年“神舟”九号顺利返回,表明我国科技人员在“两弹一星”精神的鼓舞下,在科技攻关上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请你为以“打开科技之窗”为主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