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水调歌头.doc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水调歌头.doc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水调歌头.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了解这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过程与方法目标:配乐范读、打拍朗诵、足踏朗诵,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充分体会作品的节奏、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古诗四步教学法:知诗诵诗析诗品诗。引导学生知内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最终背诵。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在逆境中调整自己的心态。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领会诗意,体会诗意,并积累名句。教学难点:借助想象,感悟意境,深刻体味作品所蕴涵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豁达乐观情怀。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教学用具:春江花月夜磁带、多媒体课件、明月几时有歌曲磁带、水调歌头书法作品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活动过程:一、以月为题,导入新课:(引词)每当月圆之夜,我国古代的许多文人墨客就会对月抒怀,如我们知道的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秦时明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那么苏轼仰望明月,他会联想到什么呢?(板书课题)二、了解背景,解读文题1、词:词是依谱而填写的歌词,它的调名、题段和押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因此它以乐谱的调名为名。 词的分段称阙(也叫片),一般为两阙,上段叫上阙,下段叫下阙,也有三至四阙的。2、 苏轼简介:苏轼,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自号东坡居士。他与其亲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他们三人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该词作于山东诸城,是年作者41岁,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任杭州,后又自杭州被调到这北方边郡。三、课文讲授(一)诵读竞赛,展示自我1.听名家诵读录音,学生揣摩语气、语调及停顿;2.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进一步了解全词的内容;3.小组间展示朗读;4.全班配乐齐诵,加深体悟。(二)精读品味,领会内质1、苏轼在这首词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哪些地方能够看出来?又是自由读,又是齐读,又是范读,又是理解,你现在能够告诉我,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吗?作者的心情怎样?明确:思念弟弟2、哪些地方特别突出地表现出来了?明确: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3、为什么不说“但愿弟长久”,而说“但愿人长久”呢?明确:由己及人,胸襟博大。4、除了思念弟弟之外,苏轼在词中还表达了什么情感?明确:政治的失意5、哪些地方能够表现出来?明确:乘风归去6、“高处不胜寒”是什么意思?明确:无法经受官场的险恶7、这里看出苏轼怎样的心理?明确: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8、“起舞弄清影”可以看出什么?明确:苏轼乐观积极,愿在“人间”做出一番贡献。四、整体把握诗意(析词)1.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自行疏通文意,疑难点组内互动解决,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间合作交流共同完成。2.小序中一句“兼怀子由”给我们传递了一个怎样的信息?3.整体把握词的上下两阙内容。上阕:望月思归(写景)下阕:责月怀人(抒情)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五、品诗(语言是情感的外壳。欣赏古诗词应通过语言这一载体,走进作者内心,领会词人的情感,这就是与作者对话。)1.根据本词内容,展开想象: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站在东坡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解析指导:重在通过想象,挖掘作者的情感)示例: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我能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一句的情感,你政治上不得意,感到非常孤独郁闷,酒醉后幻想超脱人世间,但心中又十分矛盾。2.词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苦闷矛盾怨恨豁达祝愿齐读中进一步领会词人情感的变化过程六、拓展:赏析美术作品、书法、绘画,融合音乐,激发学生别出心裁读古诗,并教育学生热爱古诗词七、总结: 这首词虽饱含人生哲学,但它是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的。我们感觉到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不是枯燥的说教。词中虽有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情与理的矛盾,但最后还是以理遣情,不脱离现实,无悲观消极情绪,却是豁达乐观的祝福。怪不得人们说:“中秋词自苏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八、齐诵本词 要求:沉浸词中,饱含感情,读出感情的起伏变化,读出全诗高潮。九、布置作业: 美好的诗词意境总能引发人们无穷的创造。试发挥想象力,根据这首词的内容画一幅简笔画或编一段舞蹈或创造一幅书法作品或制作电脑动画。板书设计水调歌头苏轼序:时间与写作缘由上阙:(叹人生) 明月何时有 高处不胜寒 出、入世的矛盾 今夕是何年 起舞弄清影 积极旷达的胸襟下阙:(怀子由)明月别时圆 悲欢离合 古难全 思念之情教学反思:优秀的作品优秀的人值得我们一生用心去读。东坡的这首词,从千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