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冈中学初三语文优秀教案示例 版本:发问的精神教案黄冈中学高级教师 广德鸿一、教学目的1、认识提倡“发问”精神对自己学习的指导意义。2、学习运用反问句来加强语言的表现力的方法。3、领会作者怎样既从正面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正确,又从反面论证了相反的观点不正确,这一正面和反面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4、进步学习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二、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过程1、课文导入同学们,坚持并善于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素质的体现。中国人自古就有勤学好问的传统美德。“吾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吾尝三省乎己”、“活到老,学到老”都是国人对勤学不辍精神的赞美和褒扬。但我们重视了“勤学”,却忽略了“好问”。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学科的钥匙。”你们听说过“打破砂锅问到底”这句话吗?它的意思是学习要有寻根究底的精神,对不懂的内容要勇于发问,这才是求知明理的途径。300多年前的一天,有个青年漫步在果树园中。突然,一个苹果掉在他的身上,这个青年对这常见的现象不是笑笑而已,而是凝视着地上的苹果,提出问题:“为什么苹果向地上落而不往天上飞呢?”以后这个青年对这一并不起眼的自然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终于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这个青年是谁?(牛顿)启凡先生为了鼓励中学生“发问”,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写了一篇很有针对性的文章发问的精神,我们今天来读一读,看看是否仍然对我们具有启迪的作用。启凡(19131986),原名贾必陶。湖南人,长期担任开明书店、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工作。30年代前后,常有文章在中学生杂志等刊物上发表。2、疏通字词滚沸(fi) 释迦牟尼(m) 潜修(qin) 典籍(j) 钥匙(shi)【介意】把不愉快的事记在心里;在意。【景仰】佩服尊敬;仰慕。【平淡无奇】事物平常,没有特点。【寻根究底】追究根底,泛指弄清一事的来龙去脉。【蒙受】受到;遭受。【参照】参考并仿照(方法、经验等)。3、理清结构课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从日常事物里有很多道理谈起,设比喻,引出论题“发问的精神”。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用举事例的论证方法从正面论证发问精神的可贵。这一部分分三层:第一层(第4自然段)提出“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的中心论点。第二层(第58自然段)列举四位名人的事例,论证了发问精神的可贵。第三层(第9自然段)联系一般人求知识、明道理的实际情况,强调勤于发问的重要,突出发问精神的可贵。第三部分(第1014自然段)用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再从反面论证“何必多问”说法的不正确。这一部分分三层:第一层(第10自然段)提出“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的反面论点。第二层(第1113自然段)从三个方面讲道理,逐层深入地阐明了反面论点的不正确。第三层(第14自然段)联系学生求学的实际情况,三次用反问句,再次强调了发问精神的重要性。4、整体研读课文说说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明确: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明确: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讲道理,设比喻,引出论题“发问的精神”。 第二部分(49段):从正面论证发问精神的可贵。 第一层(4段):提出正面论点“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 第二层(58段):列举四位名人的事例,论证了发问的精神的可贵。 第三层(9段):小结,强调人要求知识、明道理,不能不勤于发问。 第三部分(1014段):从反面论证“何必多问”说法的不正确。 第一层(l0段):提出“何必多问”的反面论点。 第二层(1113 段):从三个方面讲道理,逐层深入阐明了反面论点的不正确。 第三层(14段):小结,再次强调要能发问,勤发问。图示:本文是作者当年为谁写的?从哪些文句可以看得出来?用波浪线标出来。明确:从课文内第二段“课本的文字,教师的讲解”;第三者10段“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第11段“书本的记载,老师的讲解”;第13段“书本上看到的,从老师那里听到”等到词、句,可以看出作者是当年专门为学生而写的。本文的论题是什么,是怎样引出的?明确:本文的论题是“发问的精神”,是从日常事物中很多道理谈起和设比喻的方法引出论题。5、研读第一部分第2段用了一个比喻,把什么比作封锁在秘库石室里的珍奇,把什么比作钥匙?运用比喻来说理有什么好处?明确:事物的道理。发问的精神。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发问的精神对于明白事物的道理的作用。课文哪一自然段点题了?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明确:第2自然段。用了道理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第一部分在文中起什么使用?明确:引出了论题发问的精神。6、研读第二部分课文第二部分举了哪些事例论证正面论点的?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事例。明确:牛顿爱问,终创“万有引力”说;瓦特问水沸腾现象,发明蒸汽机;释迦牟尼问人生现象,创立佛教;孔子好问,最终成了圣人。事例是怎样与上下文紧密联系的?明确:列举事例之前,先在第四段落用“能发问不平常的道理”这样两句话来论述这些名人的共同特点,并用“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都有”来开启下文。列举这些事例后,在第九自然段用“够了不必多举了”作过渡,紧接着用“举出这几个人物可贵”这一句归结到论点。 这样写,文章上下文之间过渡自然,论据同论点紧密结合,事例论证层次清晰。作者用了四个典型事例,其次序能否调换吗?明确:作者用了四个典型事例牛顿创立“万有引力说”、瓦特发明蒸汽机、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孔子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这就有力地印证了掌握发问这把钥匙的必要性。而且这四个典型事例的次序安排颇为得当,前两个事例说的是大科学家发问的精神,后两个事例则说了伟大的思想家发问的精神。所以,事例论证部分的层次清晰而又合理,不可随意改换。“壶水滚沸,谁不常常见到?”和“他能够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难道是天生的?”这两句都是反问句。如果改成陈述句应该怎么说?改后的表达效果和原句有什么不同?明确:反问句比陈述句语气更强烈,更具反驳力量。第9段中提到的“大科学家、大思想家”,能否颠倒一下?为什么?明确:这关系到列举的四位名人的顺序。 前面两位牛顿、瓦特是大“科学家”, 后两位释迦牟尼、孔子是大“思想家”,所以第九段归纳上文顺序写成了“大科学家”、“大思想家”,这样写体现课文语言表达上非常严谨、周密。7、研读第三部分第三部分怎么提出了什么反面论点的?分几个层次对反面论点作分析论述,指出其“漏洞”的? 明确:反面论点: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 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从三方面论证:第一方面,墨守旧说、不能发问,就不能研究,文明就不能进步;第二方面,一味吸取,不去审问,会把错的、伪的当作对的、真的;第三方面,发现的问题越多,才能对实际事物看得越清楚,对所学才更有把握。这部分论述中,作者又用了哪些词语关联的?明确:在这一部分分析论述中,作者用了“第一”、“其次”、“进一步说”等词语串合关联文章的内容,显示上下文之间的递进关系,这样就使文章层次清晰、有条不紊。“也许有人会说,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请分析这个反问句的表达作用。明确:这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不必多问。语气强烈,生动地表现出说话者的自以为是的傲慢态度。篇末“那么,你万不可忘记带那把钥匙”句中的“那把钥匙”指什么?明确:反问的精神。第14段的三个问句是什么问句?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明确:一是连续使用了三个反问句,一气呵成,语势强烈,明显地表达了否定的意思。二是又一次强调发问精神的重要:“你万不可忘记带那把钥匙,你得能发问,勤发问。”呼应了第2、3自然段,呼应了论题。文章结尾部分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安排?明确:文章的结尾部分又紧紧与开头的“我要用钥匙去开启”,“这把钥匙就是发问的精神”等语句相呼应,这样既强化了文章的主旨,又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反面论证部分在文章的论证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假如去掉这一部分,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表达有什么影响?明确:文章使用论证方法目的是使反面论证部分和正面论证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论证的力度,深化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说理效果。如果去掉反面论证部分,只是在正面举例论证以后草草作结,文章论证就会失之简单,内容的表述就缺乏深度和广度。8、归纳主题本文运用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强调了发问的重要,发问精神的可贵,帮助人们改变了对于发问的一些片面想法,提倡发问。9、技法揣摩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这篇课文议论的问题是关于发问的精神。作者提倡发问,认为发问十分重要,发问精神可贵。阐述这些看法,主要用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在第一部分提出论题后,第二部分先展开正面论证,提出有关发问重要的论点,列举牛顿、瓦特、释迦牟尼、孔子由于好问终于取得伟大成就的事例,论证自己论点的正确;第三部分再展开反面论证,假设一种认为“何必多问”的反面论点,用逐层深入的讲道理的方法论证这种论点的不正确。这样正反结合,既强调了发问的重要,发问精神的可贵,又帮助人们解除了对于发问的一些片面想法,使文章的说服力、针对性更强。反问手法的成功运用:本文多处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式,通过语气的强化,来强调观点,强调情感,并造成文章的波澜。本文使用反问句有两点很有特色:一是变化着使用标志反问的词语。例如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我们若是一味吸取,不去审问,岂不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使那些对的、真的反而永不可见?”“也许有人会说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进出口fob合同范本
- 酒店品牌合作合同范本
- 监控电脑工程合同范本
- 美容院入干股合同范本
- 酒店保安雇佣合同范本
- 统计技术服务合同范本
- 社区商铺买卖合同范本
- 连带责任担保合同范本
- 药品招商代理合同协议
- 社保减员解除合同协议
- 2025贵州贵阳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批对外招聘6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附答案解析
- 2025年辅导员技能大赛案例分析报告题库附答案
-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2000字数
- 高中语文北师大(必修3)第四单元课件:第12课《论睁了眼看》
- MySQL数据库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小洋葱大作战【经典绘本】
- 护理查房阴茎癌护理
- 旅行社经营管理第七章课件
- 岩石破裂数值方法
- 2023年ITIL 4 Foundation中文考试预测试题库(含答案)
- 云天化磷石膏再生利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