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oc_第1页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oc_第2页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oc_第3页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oc_第4页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课程导入】 你看过南昌起义这部电影吗?你知道朱德在起义前夕设鸿门宴的故事吗?下图是南昌起义的图片,你能认出图片中讲话的人是谁吗?南昌起义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同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秋收起义,在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你认为毛泽东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吗?三湾改编是怎么回事儿?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又是怎样突破重围、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的呢?井冈山会师后,中国革命形势又有了什么新的发展?这许许多多的问题,都需要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把它们弄清楚。【知识网络】【学习探索】1结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请讲一讲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故事。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2“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的这首词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你能讲讲大致经过吗?3“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你会唱这首红军歌谣吗?在艰苦的条件下,红军为什么仍能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呢?4请结合本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课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解。【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下列对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意义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使中国革命从此转危为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ABCD2带领部队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的起义领导人是()A朱德B周恩来C邓小平D叶挺二、材料解析题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大家也都想进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毛泽东在文家市对起义军的讲话毛泽东放弃攻打长沙,向农村进军,意义何在?你同意毛泽东的观点吗?【资料下载】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节选)毛泽东 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而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第一,它的发生不能在任何帝国主义的国家,也不能在任何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必然是在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因为这种奇怪现象必定伴着另外一件奇怪现象,那就是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因为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围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第二,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地存在的地方是在一九二六和一九二七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例如湖南、广东、湖北、江西等省。这些省份的许多地方,曾经有过很广大的工会和农民协会的组织,有过工农阶级对地主豪绅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许多经济的政治的斗争。第三,小地方民众政权之能否长期地存在,则决定于全国革命形势是否向前发展这一个条件。现在中国革命形势是跟着国内买办豪绅阶级和国际资产阶级的继续的分裂和战争,而继续地向前发展的。所以,不但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没有疑义,而且这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所以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所以“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第五,红色政权的长期的存在并且发展,除了上述条件之外,还须有一个要紧的条件,就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思维拓展】“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经过一系列挫折后得出的结论。请你结合有关史实,谈谈这一结论是怎样得出的。第十二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2课时)主编:孙文艺 修订: 审核: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基本史实。2能力目标:认识毛泽东把部队带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作出伟大的贡献,从而激发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崇敬之情。学习重难点重点: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学习过程与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文、找出知识目标的内容并用双色笔标记。2、认真理解南昌起义的意义,并和建军节联系起来。在“自主学习”环节中我的问题: 完成“探究2”可从时间、领导人、结果、影响等方面分析完成“探究3”时要从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来理解: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合作探究”中我的问题: 。一、课前检测:听写第11课的内容(3分钟)二、展示学习目标,导入新课(2分钟)三、自主学习(要求课前预习,独立完成;结合教材边读、边写、边画、边记忆)(预计教时15分钟,组内合作统一答案8分钟,记忆5分钟,抽测2分钟。)(阅读“南昌起义”一目,完成14小题。)1、南昌起义的时间是 。领导人是 、 、 。2、革命军占领南昌后,准备南下 ,起义失败后, 、 领导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转战到 。3、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是 。4、(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阅读“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一目,完成512小题。)5、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的事件是 。6、秋收起义的时间是 ,地点在 ,领导人是 。起义的部队的名称是 。7、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建立者 。8、江泽民总书记曾亲笔书写“红旗升起的地方”这几个大字,这里的“地方”是指 。9、毛泽东决定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是在 后。10、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地位的是 。11、井冈山会师的时间是 ,会师的队伍是 、 领导的南昌起义的队伍和 的农民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两军会师后,改编为 , 任军长, 任党代表。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12、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 、 、 的开始。四、合作探究并展示(15分钟)1、 想一想,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为什么要南下广东?2、说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怎样建立起来的?3、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五、达标测试(7分钟)(基础训练)1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武昌起义2中国革命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A中央革命根据地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湘赣革命根 D闽浙赣革命根据地3带领部队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的起义领导人是()A朱德B周恩来C邓小平D叶挺4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排列下列事件的顺序( ) 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 三湾改编 南昌起义ABCD5中国工农红军正式创建于()A南昌起义B三湾改编C井冈山根据地建立D井冈山会师(能力提升)6、王老师在一次历史课上说:我爷爷就是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请你指出他爷爷当年参加的是 ( )A新四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7.材料解析题“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1)这段歌谣涉及到哪几个历史事件?(2)材料中有“讲起八一历史长”,计算一下,“八一”历史至今有多长?课堂小结(3分钟)一、知识要点:1、一个根据地: 2、一次会师: 3、一支队伍: 4、两次起义: 和 二、本节课我的收获: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是的基本史实。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讲述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经过、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分析总结毛泽东领导起义军由城市转入农村的原因。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讲述、讨论等方法,自主学习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基本史实,形成归纳、总结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学生通过看课文和插图体会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特点,了解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理论结合实践的体现,使学生形成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的史实,知道在面对挫折、面对失败时,要不屈不挠,善于总结经验,保持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难点: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入农村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8.1”建军节导入新课学习新课一、学生自主学习后在黑板上展示学习成果(学)南昌起义的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意义秋收起义的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井冈山会师的时间、双方代表、改编军队、地位二、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课文,对学生板书进行评价并适当纠正(学、评)三、活动1、 学生讲述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经过2、 学生朗读教材上的红军歌谣,感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四、讨论(议)1、 共产党在占领南昌城后,为什么还要南下广东?a、 当时共产党的主要敌人是谁?b、 他们中谁的力量更大一些?c、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主要的革命根据地是在哪?2、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有哪些共同点?3、 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4、 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为什么会选择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五、评价(评)通过学习该课,你认为共产党应该吸取哪些教训和总结哪些经验?六、练习一、填空题1、南昌起义的时间是 。2、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是 、 、 。3、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4、秋收起义的时间是 ,地点在 。领导人是 。起义的部队的名称是 。5、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建立者 。6、井冈山会师的时间是 ,会师的队伍是 、 领导的南昌起义的队伍和 的农民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7、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 。8、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 、 、的开始。9、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的是 。10、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建军节起源于 。二、简答题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我们在通过这件事要学习他什么样的精神?井冈山创立的过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三、材料分析题1、材料“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湖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请回答:(1)这段歌谣涉及到哪几个历史事件?(2)材料中说“讲起八一历史长”,请你计算一下“八一”历史至今有多长?2、材料:阅读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红军歌谣请回答:(1)请回答,你从上面的歌谣中能获得哪些信息?(2)这首诗反映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3)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这种精神?3、材料一: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高大,主要山峰海拔都在千注以上。井冈山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4,景区内拥有各种植物3800多种。材料二:(井冈山)反动力量薄弱,这里还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党的组织基础,并且留有一定数量的农民自卫军。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毛泽东当初选择井冈山作为根据地的原因。(2)从毛泽东领导军队进攻中心城市受挫后,进军井冈山成功开辟革命根据地的事件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来源: 作者:邱家店二中 王士勇 发布时间:2012-05-08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上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说教材本课主要介绍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在探索独立领导中国革命道路中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井冈山会师。这四件事对今后中国革命的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尤其是“农村包围城市”为今后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节课在本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学生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形势的一个必要环节,因为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正是这一系列的革命实践,中国革命的烈火开始熊熊燃烧。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井冈山会师等历史事件的知识要点。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内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把部队带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作出伟大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崇敬之情4、教学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5、教学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理解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正确性。三、说教法1、情境与问题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法围绕本课重点、难点设置问题和情境,以图说文,讲述、讨论、观察相结合,让学生在讨论、思考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2、师生合作教学法师生互动、交流,亲近学生、启发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四、说学法1、自主探究学习法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熟悉课文。2、合作学习法难点问题由学生合作讨论,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和学生是合作的关系,尊重学生的回答,使之在不断的讨论、思考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五、说教学设计1、导入部分情境导入:2012年五一节,泰安日报小记者团赶赴河南采访参加过南昌起义的老红军,百岁老人朱俊才,聆听这位革命功臣南征北战,富有传奇的一生。以老人的回忆为贯穿本课的主线,将本课划分为三个板块进行学习:回忆篇、感悟篇、祝福篇。2、南昌起义看着油画南昌起义,朱俊才老人向小记者们娓娓道来起义的经历。教师要求根据老人的回忆,小记者要写出“南昌起义的枪声”一篇小文章:从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几个方面把握。学生人人充当小记者,在组织材料的过程中感知历史、体验历史。接着,结合南昌起义示意图,并提问: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为什么要南下广东?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重大意义?3、秋收起义秋收起义是本课学习的又一个重点。在跟随起义部队南下广东途中,朱俊才回忆听说在湘赣边界发生了农民起义。但是,当时的信息传递单一而缓慢,起义的详细情况也不清楚。这时教师设置一个情境体验:假如你是参加过秋收起义的战士,以“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为题,写一篇通讯。同时出示地图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增强学生的时空概念。教师指出秋收起义时工农革命军原计划攻打中心城市长沙,受挫后在文家市会合,南下途中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最后落脚在井冈山并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课本动脑筋提出的问题“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这是本课的难点。教师从农村的敌我力量对比、农民的阶级地位、农村有利的地理位置等方面引导学生,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从而得出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也是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问题设计: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怎样的思想路线?引导学生讨论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