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养生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传统体育养生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传统体育养生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传统体育养生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统体育养生学课程教学大纲传统体育养生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说明一 说明 一 课程定义 一 课程定义 传统体育养生学是在中国传统养生理论指导下 通过一定的身体姿势或动作 进行 自我调息 调心的内练 以求健康身心 延年益寿的一门学科 二 编写依据 二 编写依据 本大纲是根据 成都体育学院武术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计划 提出的要求 结 合我院实际情况而制订的 三 目的任务 三 目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传统体育养生的源流和基本理论 以及传统养生的 基本功法 即实践部分包括养生太极拳 八段锦 易筋经 五禽戏 站桩功等 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 提高其技术技能 培养学生对传统养生功法学习和鉴别能力 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 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学时数 四 学时数 36 学时 二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二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 总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类 别理 论技 术考 核机 动 学时分配 62622 二 理论课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内内 容容学学时时分分配配合合 计计 传统体育养生慨述 2 传统养生的历史渊源 2 中国传统养生基本理论 2 6 三 技术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表 内内 容容学学时时分分配配合合 计计 基本 技术与方法 含养生8 法 226 八段锦 6 五禽戏 6 易筋经 6 养生太极拳 桩功 6 三 教学内容纲要三 教学内容纲要 一 理论课 第一章 传统体育养生概述 知识点 主要讲述了内功养生是一门独特的科学 以及内功养生的内容与分类 特点 和作用等 第一节 内功养生的内容与分类 知识点 内功养生的形式多种多样 其内容广泛 功法众多 主要介绍富了有代表性 的导引 吐纳 静坐 站桩行功 卧功和内丹功 武术内功等 第二节 内功养生的特点和作用 知识点 内功养生术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和功能价值 如自我修练 内练为主和意念 引导等特点 及养正祛邪强身健体 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等作 用 第二章 传统养生的历史渊源 知识点 主要介绍了古代养生的发端 养生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形成 古代内练养生术 的发展及古代养生学与炼养术的繁荣等 第三章 中国传统养生思想模式 知识点 中国古代养生思想和养生理论模式 是在中国古代文化母体中孕育出来的 它同古代思维模式和哲学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并受到道家 儒家 医家等各家思想的影响 形成了 重人贵生 元气论 天人合一整体观 心身统一的生命观 形神共养 性命双修 动静适宜 的中国传统养生 思想 第四章 传统养生基本理论 知识点 中国传统养生学经过千百年来的实践 逐步形成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 这个理论体系中 它以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五行学说 气一元论 整体观念 为主导思想 以精气神学说 脏腑经络学说为其理论基础 并在一定程度上 结合了现代医学 生理学 运动训练学等相关学科发展的新观点与新内容 从而形成中国传统养生学的理论构架 二 技术课 1 基本技术与方法 基本手型 步型 养生 8 法等 2 八段锦 技术点 八段锦是由八节动作组合而成的内功养生法 它以导引为主 配合呼吸调节 意念引导 动作名称为两手托天理三焦 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 五劳七伤向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 两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增气力 背 后七颠百病消 3 易筋经 技术点 动作名称为预备势 韦驮献杵第一势 韦驮献杵第二势 韦驮献杵第三势 摘星换斗势 倒拽九牛尾势 出爪亮翅势 九鬼拔马刀势 三盘落地势 青 龙探爪势 卧虎扑食势 打躬势 掉尾势 收势 4 五禽戏 技术点 五禽戏是以模仿五种动物的运动形态及生活习性 来锻炼人体精气神的一种 独特的养生功法 五禽一般指虎 鹿 熊 猿 鸟 5 站桩功 技术点 调身 尾闾中正 松空与松坠 三圆 调息 呼吸平缓 调心 身心安舒 四 考四 考 核核 一 考核的形式与内容 1 考试形式 分为期中的口试和期末的技术考试 理论考试 2 内容 2 1 期中的口试内容是八段锦技术要领 养生学概述内容 2 2 期末考试内容 2 2 1 技术考试 由任课教师执行 八段锦 易筋经 五禽戏任选 2 2 2 理论考试 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进行 由试题库中抽取 3 平时成绩 由任课教师执行 二 技术考试评分标准 技术考试采用 10 分制进行评分 分为 3 个分数段 其中 很好为 10 8 00 分 一般为 8 00 6 00 分 较差为 6 00 分以下 技术考试采用 10 分制进行评分 分为 3 个分数段 其中 很好为 10 8 00 分 一般为 8 00 6 00 分 较差为 6 00 分以下 1 动作舒展 圆活连贯 刚柔相济 动静结合 内外合一 上下相随 呼吸自然 平稳 与动作协调一致 神态安静 自然 与动作协调一致 肩 胸 腹微小动作所体 现的内动和肢体紧张与放松与技术要领要一致者 为 很好 2 凡动作较舒展 较圆活连贯 柔和缓慢 动静相兼 上下相随 呼吸比较自然 平稳 与动作协调一致 神态较安静 自然者为 一般 凡动作不舒展 僵硬不连贯 动静不分 上下脱节不协调 呼吸不自然平稳 与 动作协调一致 神态安静 自然方面差者为 较差 三 考试的计算 采用百分制评分 比例为 期中考试 口试成绩占总分的 30 期末考试 理论考核占 30 专项技术成绩占 30 平时成绩占 10 五 教材与参考教材五 教材与参考教材 张选惠编著 内功养生学 北京 西苑出版社 1994 年第 1 版 健身气功 八段锦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 年 7 月第 1 版 健身气功 易筋经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