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监控量测.doc_第1页
软土监控量测.doc_第2页
软土监控量测.doc_第3页
软土监控量测.doc_第4页
软土监控量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建铁路向莆线站前工程JX-4A标段 施工作业指导书 软土路基、过渡段监控量测一、工程概况1、路基施工概述新建铁路向莆铁路JX-4A标,位于江西省抚州市的临川区、金巢区、南城县和福建的 建宁县境内 ,线路起讫里程为DK98+550DK160+819.24,和DK219+911DK228+ 816,共71.17Km。标段内主要工程量有: 隧道长9.11公里,占线路长度的12.8%;桥梁长 10.26公里,占线路长度的14.4%;路基长51.8 公里,占线路长度的72.8%,其中站场有3座,分别为腾桥车站、南城车站、建宁车站。工程总投资约16亿元,总工期36个月。其中DK129+170+220、DK137+560+635(75m)、DK145+280+340、DK145+880+970、DK149+336.38+786、DK149+786+DK150+215、DK151+071.46+402.5段路基均含大量软土路基。2、路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这类路基大多位于剥蚀丘陵区,地形起伏不大,表层被辟农田、水塘、村庄;丘间谷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多辟为水田或水塘。剥蚀丘陵区:以DK144+500DK147+000(2500m)为例,地层情况如下:(1)el+dlQ粉质黏土,褐黄色、棕红色、硬塑,厚0.5m,0=200KPa丘间谷地区。(2)alQ4粉质黏土,褐灰色、灰黑色、软流塑,厚05.2m,0=100KPa。(3)1alQ4粉质黏土,褐灰色、灰黑色、软塑,厚13.5m,0=150KPa。(3)-1alQ4粉质黏土,褐黄色、硬塑,厚25.5m,0=180KPa。(4)alQ4中砂,褐灰色、稍密、饱和,厚02.1m,0=120KPa。(4)-alQ4砂砾,褐灰色、松散、饱和,厚01.9m,0=200KPa。二、编制依据及目的1、依据:设计文件说明要求、变形监测作业细则及有关设计文件。2、路基沉降监测的目的路基施工必须以路基监测为中心环节,以监测数据和分析指导路基施工生产。根据观测数据控制、调整填筑速率;提供施工期间沉降土方量的计算依据;预测沉降趋势,确定预压卸载时间和铺轨时间;通过实测沉降量,预测沉降量并验证设计合理性;进行设计的再优化,控制和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三、监测组织机构1、为了确保路基稳定并有效控制工后沉降,为路基设计、施工、管理、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因此我项目部成立专门路基监测组织机构,由总工程师总负责,组织机构逐级负责路基沉降监测工作。2、人员职责:2.1、总工程师 负责传达项目部有关监测要求和指示; 组织编制、优化监测实施方案,审查通过后组织实施,并报项目部; 解决监测中的人员、资源配置已满足监测工作需要,保证现场人员协调配合; 对上报项目部的报表和分析报告审核把关,对现场监测中出现的异常问题及时处理。 每天必须对监测工作进行一次督促、指导。2.2、工区总工程师 负责编制监测实施计划,并按批准的测监计划组织实施,进行动态优化调整,编制作业方案并负责监测指导书的交底和组织实施。 检查指导监测断面及测点的埋设,确保监测项目、测点数量、监测频率等符合设计、规范及有关要求。 负责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并对路基填筑速率提出建议。 每天将签认后的监测报表和分析报告向工区总工提交,并向分管生产的领导汇报分析结论。2.3、现场量测组 负责现场按批准的路基监测计划进行埋点布设,按规定的监测方法定位定岗实施监测,并按规定的监测频率组织监测,负责提交原始监测数据。监测原始记录不得涂改,并将资料保持完好。 对监测原始数据做初步计算,将每天变形数据以规定的表格形式提交给数据分析人员,负责每天按时向工程部上报当日监测原始数据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其变形规律以指导施工。四、路基沉降监测内容软土路基、过渡段填筑沉降观测,地表水平位移观测,路基预压期沉降观测。五、路基沉降板的制作、埋设。1路基沉降板制作与埋设1.1沉降板制作沉降板由一根直径30mm的钢管和500*500*10mm的方形钢板组成。测杆用三个撑脚钢板焊接在沉降板上,外套直径100mm的PVC管保护测杆。随着填土增高,测杆与套管相应增高,每节长度为0.51.0m,接高后,高出土面不少于0.5m。对于重要、复杂、特殊却稳定性较差的高边坡,锚索采用液态防护外锚头,并进行预应力监测。根据预应力损失情况进行二次张拉。二次张拉时,先抽出外锚头油脂,打开防护帽,整体张拉锚具并按伸长量大小垫入相应厚度的钢片,然后注放油脂,锁好防护帽。1.2 位移边桩采用图例所示直径100mm的圆木制作,测点以钢钉作标记。1.3沉降板埋设位置及埋设步骤沉降板埋设位置在路基的底面、砂垫层下、复合地基加固段埋设桩顶上。具体埋设步骤,路基施工两层后,即可开始埋设沉降板,开挖压实两层至原地面,或砂垫层,或至CFG桩顶,先将地面平整或铺设10cm砂垫层,如有砂垫层可不铺设,沉降板底就位,注意保持底板的水平及钢管的竖直度,整平回填夯实。六、沉降观测点布设原则、观测基本要求及监测频率 1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原则 1.1路基沉降观测点布置 路堤每50100m设一个检测断面,每个监测断面在线路中心预埋一个沉降板。松、软土路堤填筑过程中选择代表性地段坡脚两侧外2m、10m、各设一排地表水平位移桩,断面间距:排水固结法小于50m,一般2040m。1.2桥路过渡段必须设置沉降板。桥路过渡段必须至少在距桥台1.0米处设置1个断面。监测桩埋设及制作示意图如下:2观测的基本要求及监测频率 2.1观测工作分路基填筑期观测、工后沉降期观测、运营期观测。各期观测均应有准备阶段、现场观测阶段和资料汇总阶段。具体要求为:观测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确定观测精度、频率、使观测资料可靠、完整、连续。路基填筑期的沉降观测精度应达到二级水准测量标准;观测仪器应符合规范要求观测用表及资料整理应规范,为了消除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尽可能使观测条件相同,观测工作应做到五固定的观测原则。五个固定是:后视尺固定;测站位置固定;仪器固定;观测人员固定;转点固定。2.2监测频率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应每天观测一次;沉降突变或下降速率较大时每天应监测23次。每填筑一层应观测一次间歇期时间较长时,前2天每天监测一次,以后每3天监测一次。填筑施工完后,前15天内每3天监测一次,第1530天每星期监测一次,第3090天每15天监测一次,以后每月监测一次至验交运营。七、路基沉降监测设备1、监测设备和测试精度要求序号监测项目测试仪器测试精度1路基沉降观测精密水准仪0.1 mm2 水平位移观测 全站仪 1 mm八、监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1、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在取得监测数据后,要及时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A、创建各类报表,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成果打印。B、绘制监测的时态变化曲线图(即观测点的填筑高、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图,测点的填筑高、位移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图和预压期填筑高与沉降速率变化柱状图)九、路基监测变形管理措施路基填筑过程中必须进行沉降观测,复合地基加固地段,路基中心沉降不得大于10mm/天,边桩水平位移不超过5mm/天。路基工后沉降量一般地段不应大于15cm,年沉降速率小于4cm/年。桥台台尾过度段路基工后沉降不应大于8cm。路基施工完成,应至少有6个月的沉降观测和调整期,经系统分析评估,沉降稳定且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铺设轨道。根据观测结果严格控制填筑速率,路堤填筑过程中,沉降观测超出以上限值时,应立即停止填土施工,待沉降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