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前操作规范.doc_第1页
炉前操作规范.doc_第2页
炉前操作规范.doc_第3页
炉前操作规范.doc_第4页
炉前操作规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炉前操作规范操作规范简表时间(min)0-0.50.5-1.51.5-(40.5)(40.5)-(90.5)(90.5)-1212以后氧压(Mpa)0.75-0.850.75-0.850.72-0.780.72-0.780.75-0.850.80-0.90枪位(mm)过渡到基本枪位+300基本枪位+300基本枪位0+200mm基本枪位0+400mm基本枪位0+600mm基本枪位-100基本枪位加料第一批石灰及轻烧白云石/二批石灰及化渣剂,冷却剂为了使炉前操作更加合理有序,特制定如下操作规范:一、操作准备:1. 交接班时,炼钢工应向上一班炼钢工详细了解相关的冶炼情况。2. 混铁炉当班每两小时向炉前报一次铁水成分和温度(摇炉工需将铁水成分和温度记录在炉前操作记录纸上),如遇大包翻小包、铁水带渣量多等情况也要及时通知炉前。3. 接班后首先测炉底,然后根据上个班的炉底深度和基本枪位决定本班的基本枪位。二、正常冶炼操作规范1. 接到开炉信息后放钢工指挥行车工和摇炉工进废钢。2. 放钢工指挥行车工和摇炉工兑铁水,兑铁水时铁水按缓慢小流方式兑入。进炉完毕后,放钢工及时通知摇炉工该炉钢铁水加入量和铁水来源。摇炉工将铁水信息记录在工艺记录纸上。炼钢工根据铁水成分及冶炼钢种的要求,指挥摇炉工采用相应的造渣方法,一般情况下采用单渣法操作。注:1:如遇铁水硫高大于0.05%,可加锰铁冶炼或上精炼处理;若铁水硅含量大于1.0%或铁水渣多时必须采用双渣法。2:双渣法操作时一批料石灰与冷却球分别按1.5t200kg和20050kg控制,并在开吹1.5分钟内加完;且前期枪位、氧压按正常操作的枪位、氧压上限控制。3:如遇铁水硅低(小于0.3%)、锰低(小于0.3%),在开吹时先向炉内加入300公斤左右的复合剂(或渣钢、冷却球),开吹枪位上浮100mm。3. 终点渣较好时必须留渣,留渣量按1/3控制。 注:终点渣好指溅渣后余渣呈鳞片状且流动性良好。4. 石灰和白云石的加入量参考下表:铁水硅含量波动值%石灰参考加入量(Kg/炉)轻烧白云石加入量(Kg/炉)小于0.31800750-9000.30.418002000900-10000.40.5200022001000-11000.50.6220025001100-12500.60.7250027001250-13500.70.8270030001350-1500大于0.8大于3000石灰加入量的50%注:a.本表石灰参考加入量是以炉渣碱度为3.0,石灰有效氧化钙80%为基础。b. 当铁水磷大于0.15%时,按照实际铁水硅含量加0.1%规定的石灰加入量冶炼。 c、轻烧白云石视炉况确定加入量,允许大于参考加入量,以保证溅渣护炉需要为准。d、可用石灰石替代部分石灰造渣,且确保石灰石在开吹6分钟前加完。摇炉工根据铁水带渣量,适当提高石灰加入量,以保证碱度。5. 开始吹炼时在0.5分钟内首先将氧枪过渡到基本枪位+300mm处(点火成功前提下),氧压控制在0.750.85 MPa。点火成功后在2分钟内将石灰总量的1/22/3(当热量富余时石灰加入量按上限控制,反之按下限控制)和轻烧白云石总量的1/2加完,加料完毕后枪位下降到基本枪位0-50mm。6. 当开吹到3(40.5)分钟时,炉口火焰由浓而暗红渐渐减淡,当有一束束白光出现时(硅锰氧化期结束)先将枪位慢慢抬高到基本枪位+100+200mm,同时将氧压调到0.720.78 MPa,然后开始加入第二批料。注:1:若出现3分钟左右起渣较早的情形,可提前加入二批料。若出现4分钟以后起渣较晚的情形,二批料需推迟加入。2:如果当班前期起渣较晚,或铁水硅锰含量低于0.3%时,在吹炼前期可加入200-300公斤冷却球(渣钢、复合剂)帮助化渣。7. 第二批石灰的加入采用“少量多批”的方式,每批的加入量不超过200kg,在9分钟内加完。化渣剂和冷却剂的加入量根据化渣情况和热量富余情况具体加入,但在11分钟前必须全部加入。8. 吹炼到(40.5)(90.5)分钟时,枪位控制在基本枪位0+400mm,氧压控制在0.720.78MPa。注:当发现火焰相对于正常火焰较亮,火焰较硬、直冲,有少量渣子随着火焰带出炉外,且炉内发出刺耳的声音,说明炉渣返干,此时枪位控制在基本枪位+400mm,但最高不能超过基本枪位+400mm。9. 吹炼到(90.5)12分钟时,枪位控制在基本枪位0+600mm,氧压控制在0.750.85MPa。注:化渣困难时最高枪位可调整到基本枪位+600mm,但不能超过基本枪位+600mm。10. 吹炼到12分钟以后,视化渣情况,将枪位控制在基本枪位-100基本枪位,氧压控制在0.800.90MPa,并保证终点压枪时间不少于30秒。注:冶炼低碳钢系列时,12分钟以后,枪位允许控制在基本枪位-200mm基本枪位11. 当炼钢工根据火焰收缩的力度和颜色等情况,判断达到了所炼钢种终点要求的碳含量和温度时,指挥摇炉工提枪,准备一到。12. 具体冶炼过程枪位参照下图:13. 具体冶炼过程氧压控制参照下图:14. 在冶炼过程中要注意调渣(溅渣护炉要求炉渣有较高的熔化温度、好的流动性及合适的炉渣成分:R3.0,Tfe 10%18%,MgO 6.5%10%),为溅渣做准备。15. 摇炉工终点倾动炉体前,放钢工必须保证渣盘到位。16. 渣盘到位后,炼钢工指挥摇炉工缓缓将炉子摇平,在此过程中尽量减少炉渣损失,提高留渣量。17. 待炉内反应平稳后,指挥炉前工测温取样。根据小样的情况,判断钢水碳、磷、硫、锰含量,然后再根据炉渣情况、钢包红热度、出钢口大小、连铸要钢温度和要钢时间以及其它方面来决定是否补吹及补吹时间长短。18. 放钢前投弹,利用检测出的终点氧含量及终点碳按规定要求加入脱氧合金。19. 出钢过程需全程大流量吹氩,炼钢工指挥合金工将各类合金按时、按顺序(铁合金加入顺序:脱氧合金合金化合金脱氧合金)加入钢包。一般情况下合金必须在出钢至1/4时至3/4时从合金遛道加入。下述情况除外,a. 增碳剂、硅钙钡、铝钙、铝镁钙、铝质复合脱氧剂可在出钢前加入钢包内(增碳剂在出钢前最后加入);b.冶炼精炼钢水时,钢包内可预加硅铁合金;c.易氧化的贵重合金等应在终脱氧合金加完后加入,但必须在出钢至3/4时通过合金流槽加入钢包内。20. 开始放钢时,放钢工要确认出钢口木塞子是否塞好,并快速将炉子摇下,避免渣子从出钢口落入钢包内。待钢水放出后,放钢工控制好动炉节奏,避免渣子从炉口落入钢包内,造成回磷和降低合金收得率。21. 当钢水放至3/44/5时,放钢工向挡渣工下达挡渣的指令,同时将炉子角度调整好,确保挡渣棒顺利进入出钢口。22. 出钢快要结束时,放钢工要将钢流尽量靠近钢包壁,仔细观察钢水,当钢水出尽时,快速将炉子摇起,并同时将钢包车往一浇跨方向开出。23. 出钢过程尽量减少下渣,保证溅渣渣量。24. 出完钢后放钢工将炉子摇至零位,摇炉工下枪溅渣。如终点钢水后吹严重时,溅渣前先加入100kg左右的轻烧白云石再溅渣。25. 溅渣时氮气压力控制在0.801.0MPa,溅渣枪位控制在7001500mm,溅渣时间控制在3min,上下移动至少三次。26. 从放钢至钢水到达小平台应根据工艺要求全程吹氩操作,以确保钢水成分温度均匀、脱氧产物充分上浮、钢水温度合格。27. 当钢水到达小平台时,根据钢种工艺要求指令合金工和炉前工进行相应的测温、喂线、定氧、补加合金或补喂线、取样和送样等操作。28. 成分合格后,炼钢工向CAS炉下达钢水起吊至相应目的地和加大包覆盖剂的指令,后与CAS工一起指吊钢水。29. 钢水起吊后炼钢工向下道工序通报本炉钢信息(包括炉号、钢种、放钢时间及钢包信息等)并在记录纸上记录相关冶炼数据。30. 以上各项操作必须严格遵守转炉炼钢厂的安全操作规程。三、异常冶炼操作规范1. 为避免磷出格,须执行以下操作:A、当铁水为大包翻小包时,摇炉工根据混铁炉提供的铁水硅含量+0.1%的规定来配加石灰,同时注意过程温度控制。B、当起渣时间较晚时,每炉可加入复合剂300-400公斤。C、在冶炼中期,开始加第二批石灰时,将冷却球与石灰交叉使用,严禁在冶炼后期集中使用冷却球。D、冶炼前期温度不富裕时,石灰按规范操作规定量的下限控制。E、终点时若炉渣已化好但P、S含量高,可补加适量石灰,采取高枪位化渣并倒渣,精炼钢水补吹氧时间要保证大于30秒,直上钢水补吹时间大于1分钟。待确定炉内钢水成分合格后,出钢。F、注意过程化渣,终点发现温度低、化渣不良等情况炼钢工应取样,确认后出钢。G、补炉第一炉炼钢工应特别注意过程化渣,可以少加轻烧白云石,吹炼枪位高于正常冶炼100毫米,放钢前必须对终点钢水成分进行取样分析,确认钢水终点成分合格的情况下方可放钢。H、每炉钢放出后,应及时将木塞堵上出钢口。放钢前如果发现出钢口木塞提前掉落,必须用新木塞将出钢口堵牢后再进行放钢操作,防止前期下渣。I、挡渣车出现故障或者挡渣锥很难对准时,应及时果断地投入挡渣球进行挡渣,并根据观察挡渣情况来判断是否提前摇起炉子。J、严格控制出钢口寿命(250炉左右),及时做好出钢口的维护和更换工作。K、做好出钢下渣控制,转炉出钢下渣工艺员目测要求直上钢水钢包渣80mm,精炼钢水钢包渣50mm。下渣严重进行撇渣操作L、铁水P0.15%、冶炼成品磷小于0.30%的钢种必须取炉前样,确认钢水终点成分合格的情况下方可出钢。2. 为避免碳出格,须执行以下操作:A、终点压枪必须大于30秒。B、终点投弹必须氧枪提到位后进行投弹作业。C、出钢过程中,钢包吹氩要求大流量搅拌。D、直上HCL45在出钢时,空钢包内允许加碳粉、硅钙钡,锰铁及脱氧合金均走合金溜槽中加入。E、炉前上精炼的成分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执行。F、炉前送精炼钢种,炼钢工应将钢包吹氩及碳粉是否冲开等情况及时与精炼工沟通。3. 直上低碳低硅钢确保流动性要做到:A、吹炼过程的平稳控制,避免出现严重后吹的钢水。B、目标一倒碳在0.080.13%,目标温度10度,P 、S 合格。再根据钢种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补吹。C、根据投弹的氧含量,配加出钢脱氧剂(参考下表)氧活度ppm脱氧合金加入量(包)铝锰铁加入量(参考)铝钙加入量硅钙钡加入量钢水净化剂400500280-22-35006003860070048700800588009006990010006710100011007810D、在出钢过程中,通过调节氩气流量,确保加入的脱氧剂充分发挥作用。E、在小平台处理前,钢水活度氧要求控制在70-100ppm,处理后钢水活度氧要求控制在50ppm以内。小平台处理方式参考下表:氧活度ppm 处理方式120以上铝锰铁(2060kg)+硅钙钡线(35050m)100120铝锰铁(1020kg)+硅钙钡线(25050m)70100铝锰铁( 510kg)+硅钙钡线(20050m)5070硅钙钡线(10050m)50增加喂硅钙钡线量100米50m,弱吹氩时间大于5分钟注:小平台补加铝锰铁后,必须进行弱吹氩3分钟以上,再上连铸浇注。弱吹氩时间从取成品样后开始计时。4. 遇到回炉钢水或炉内有余钢时,炼钢工指挥摇炉工向炉内加至少500kg石灰,然后和当班工长协调按相应余钢重量减少铁水或废钢装入量,进炉时如炉内反应剧烈,须进行预脱氧操作待炉内反应平静后再缓慢兑入。5. 补炉后第一炉或热停炉大于1小时的,废钢加入量可适当减少,并相应地增加铁水装入量。为防止补炉料塌落,兑铁水时应缓慢进行。6. 发生爆发性大喷溅时,应立即提枪停吹,如确认非氧枪漏水引起时,降枪开吹。补吹时,应采用高枪位操作待炉渣化好后,再采用低枪位操作,时间30秒。7. 终点S含量大于0.035%时,可采用在炉内加200400kg锰铁后补吹,同时适当提高终点温度,然后倒去炉渣。如铁水硫高,可在进炉时按上述要求操作。8. 若挡渣锥未能顺利进入出钢口,炼钢工要迅速指挥挡渣工向炉内扔入挡渣球。9. 在冶炼过程中发生漏炉时,必须做到:a. 确定漏炉部位;b.根据漏炉部位倾动转炉;c.汇报工长和调度;d.通知补炉队。10. 当冶炼过程中发生报警时(氧气总管压力小于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