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磐安新兴街说明20120315-8.doc_第1页
1-16磐安新兴街说明20120315-8.doc_第2页
1-16磐安新兴街说明20120315-8.doc_第3页
1-16磐安新兴街说明20120315-8.doc_第4页
1-16磐安新兴街说明20120315-8.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磐安新兴佳苑”规划设计说明第一章 设计依据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设计依据:1规划设计条件(1)本工程规划勘测设计红线图;(2)磐安县规划局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3)本工程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2、有关地方法规规定(1)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2) 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3、规划设计技术标准(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2)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4建筑设计技术标准(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3)住宅智能化参照图标(GB/T50314-2000);(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8)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5其他设计依据(1)居住区规划资料集;(2)建筑设计资料集;二、项目概况:(1)区位特性:磐安地处浙江中部,东经120.17 120.47,北纬28.49 29.19之间.东邻天台,南接仙居、缙云,西连东阳、永康,北与新昌接壤,是台(州)、处(丽水)、婺(金华)、绍(兴)四州之交接地带,为天台山、括苍山、仙霞岭、四明山等山脉的发脉处大盘山脉的中心地段。随着诸永、金甬、台缙等高速公路的通车,磐安的区位优势将得到充分显现,使得磐安到杭州,宁波,温州的时间缩至少2小时,大大密切了磐安县与杭州湾都市区,甬台温都市区的联系,特别是使得磐安进入了深度融入长三角的快车道。磐安离义乌机场,义乌新火车站均在1.5小时车程内,距离横店影视城30分钟车程。磐安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天气温和,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为13.917.4,年积温42555534。四季特征有春季回暖迟,秋季降温早,无霜期短(200243天)等特点。雨量虽较多,而不同季节悬殊颇大,多年平均降水量1409.81527.8毫米,6月份(最多)平均为208.3246.5毫米,11月份(最少)平均为34.852.7毫米。本案地处磐安县城东北新兴街区,东至15米规划道路,西至7.5米规划道路,南至新兴街,北依山体及7.5米规划道路,总规划用地面积56834平方米。地块处于两山环抱的山谷平原地带,南侧有根溪穿流,自然环境优良、地块周围空间成“凹”形。 地块紧邻县城中心,距县政府600米,距磐安县城中心700米。基础配套服务设施齐全。地块东侧为安文工业园,西北面紧邻县人民医院,根溪南侧为县人民法院。 (2) 现状环境:本项目用地呈山地缓坡地貌,由西向东地势逐渐抬高,最低点与最高点高差近20米。现状为待拆迁厂区。目前区域周边主要为普通多层小区、安置小区,向北100米处为一处公墓。3、 总技术经济指标:第二章 规划设计说明一、规划特色: 1. 标志性位置打造标志性商业广场,形成商业副中心。2. 打造一条标志性台地景观主轴线。3. 排屋、商业、高层住宅面积的合理分布,实现利益最大化。4. 利用地势和堆坡绿化遮挡北侧公墓的视线,最大限度地削弱公墓对本项目的 影响。5. 10000平方米的中央花园,体味生活在自然之中的哲学6. 完善的人车分流系统,追求景观资源最大化。7. 积极营造多样的竖向垂直空间,将地下空间、下沉景观庭院功能的复合,打造 地下景观车库。 8. 有贵宾专区的精装修地上地下双门厅。二、总体规划布局本案以22层高层住宅和3层排屋及13层商业为主要产品内容。空间布局中将提供连续的开放空间及绿地空间,营造出一个富有创意的亲近自然并适宜居住的精品住宅区。本案总体布局体现“一心二轴二组团”的设计构思:一心:商业中心广场形成的城市商业副中心用地西侧规划集中商业区及商业中心广场,打造面向市中心方向的标志性商业副中心形象,同时商业中心广场与小区步行主入口结合,成为小区居民生活的第一道观景线,从而带动整个中心广场周围商业的人气。方案试图通过该广场的设计,打造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步行主入口,成为新兴街主干道上的标志性城市景观,该广场也可以同时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向小区及周边居民开放,作为日常健身、休闲、大型活动的开放性场所。二轴:东西台地景观主轴线 南北台地景观次轴住区整体空间利用现在地势高差,形成由西向东逐渐抬高的景观主轴线轴线,在东侧通过推土绿化公园形成景观制高点,充分体现了小区开朗、华丽、大气的主题。东西景观主轴串联起商业入口广场、中心广场、小区中心花园,让市中心方向的人流视线能够直接欣赏到小区主轴线景观。同时,住区利用南北竖向高差,形成由南向北逐渐抬高的景观次轴。二组团:东西两个高层组团和排屋组团。各组团内部实行封闭式管理,体现“开放式社区、封闭式组团”的规划理念。三、道路交通结构本区规划构建了一个车行系统和人行系统互不干扰的完全人车分流体系。机动车沿北侧、东侧环绕基地周边的支路直接进入各组团的地下车库,把组团内的空间完全让给行人。1.出入口本小区步行主入口在西面中心广场上,东面北面规划路上设置次入口。沿东、北两面城市支路分别设置处地下车库出入口。2. 停车:全区停车场库配置按照按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05)小城市标准执行。平均每户建筑面积小于等于80按0.3位/户标准配置;大于80小于等于140按0.8位/户的标准设置,户型面积大于140小于等于200按1.2位/户的标准设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停车位数量按0.2位/100设置。住宅停车采用集中地下停车的方式为主,把组团内的交通完全让给行人,沿新兴街适当安排商业地面临时停车位。住宅非机动车辆结合每栋住宅地下储藏室集中停放。3. 消防、紧急、救援系统小区内24米的步道周边均通过植草绿化,预留出46米的行车空间,紧急情况下,均可通过消防、救护及其他车辆。消防、救护道路系统以机动车环线为骨架,可穿越广场、绿地、形成可达到各楼的应急扑救态势。所有道路交叉及急转弯处的绿化皆考虑为低平草坪以备紧急状况碾压之需。在室外按规范要求配置消防结合器;配合物业管理的安全宣传及措施,确保防火安全。四、绿化景观体系规划小区中心设计下沉式中央花园,给小区带来全新的景观空间,通过高低层次的打造,给空间带来更加丰富的视觉感和使用的可能性。既能够增加地下室采光,又是作为儿童游乐场地、老年人活动场地、休息台、运动健身场地等,提供嬉戏、游赏、休憩、老中年人锻炼、运动的场所;中心花园成为社区集中活动场所,成为社区业主聚会、活动,以及晨练、休憩的空间。小区景观设计以欧式园林为蓝本,体现了欧式宫廷园林的气势,竖向起伏、分层分院、主楼广场、跌落水景等体现了欧式园林的情趣与品位。并以不同类型植物的搭配,形成错落有致、层次丰富的自然景色,营造了舒适随意的园林空间感。 园林景观中充分保留了自然的气息。同时配合以移植的多种成树,和低矮乔木、灌木、草皮,从高到低、从木本植物到草本植物,共同构成空间立体,种类丰富的社区园林景观。漫步其间,徜徉于绿树掩映下的社区道路,四季景色令人目不暇接。感受到的,不仅是适意生活的志趣,还有对自然生活哲学的细细品味。 除小区绿化之外,规划中结合高层住宅局部架空,设计了与建筑相渗透的景观绿化、健身器材、儿童游乐区、休闲椅等设施,为小区业主提供了一个多功能的休息厅。五、社区公建设施(1)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为求使住区的生活功能,服务功能既密切联系,又互不干扰,住区结合城市道路布置了与小区配套的商业、配套服务设施、社区办公用房。(2)环卫设施本区规划于交通便利、隐蔽处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服务半径70米,减少运输过程的二次污染。垃圾以袋装化、定点放置、集中清运的方式送离本区。公厕规划于东侧沿街商业隐蔽处。(3)物业管理本区在高层住宅底层处设置物业管理用房,在各主次入口处设置门卫,以解决本区的安全、垃圾收集、分发信报等。第三章 建筑设计说明一、设计研究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结合地形高差的复杂多变性,采用合理开挖与回填的方法,打造独特的竖向垂直空间。将一些公共场所以及趣味空间移至地下室,结合下沉庭园与采光井形成光线充裕的地下空间。独特的设计给建筑带来了全新的景观空间、充足的采光、通风和更加丰富的使用功能,丰富了景观层次与空间感受。部分地下室通过下沉庭园与一层住宅结合起来,下沉式庭院使庭院的舒适性和功能性都得到全面提升,空间质量完全改善,在面向庭院部分的地下房间采用大面积开窗开门,达到内外通透,实现自然采光,使住户拥有自己的庭院景观空间,大大的提高了底层住宅的价值,不仅使原本地下室的自行车库,设备,等辅助区域功能得到释放,同时为地下室增加了家庭娱乐,室外休闲活动等功能区。豪华气派门厅空间的处理项目单体建筑设计居住两重门厅空间的处理。一是地下车库门厅的处理,通过立体下沉庭园的结合,在每个入口处都能形成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以及较好自然景观条件;二是地上公共门厅的处理,通过架空景观的结合,在每个入口处都能通过架空景观空间的过渡,使回家的感觉更亲切。另外门厅内部的空间尺度与装修设计都处处考虑了休息和接待的空间,更增强住户的荣耀感。二、建筑特色建筑气质沿袭人文建筑的新古典主义基调。她源自古典复兴建筑(Classical Revival)的艺术风格,在沿袭经典的新古典风格的基础上,强调现代感。 建筑形式上强调建筑艺术与城市文脉的和谐,注重对传统建筑的传承。建筑造型上立面处理既明快、简洁,又不失对细部的处理,力图表现凝重、典雅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同时强调建筑天际的丰富性、美观性。三、建筑竖向设计竖向系统设计做到丰富的地平线和天际线,商业中心广场与市政道路高差0.6米,市政道路与组团之间高差1.52.5米。宅间步行道,与宅间绿化覆土高差0.5米,与单元入口高差控制在1米以内。利用建筑地下层做自行车库和停车库、家庭影音活动室等,通过地下车库通道到达。第四章 结构设计篇一、设计依据1自然条件基本风压0.45 KN/m2;基本雪压0.45 KN/m2;2场地地震效应抗震设防烈度小于6度,不需要进行抗震设计;场地类别 类;液化类别 不液化。3 设计遵循主要设计标准、规范、规程。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范(JGJ1382001)4楼面活荷载取值(标准值) 卫生间: 2.0KN/m2疏散楼梯: 3.5KN/m2 走廊: 2.5KN/m2商场: 3.5KN/m2 屋面: 上人 2.5KN/m2 / 不上人 0.5 KN/m2机房: 7.0KN/m2 阳台 2.5KN/m2二、结构体系低层、公建拟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该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结构上采取了一些综合性抗震加强措施,力求工程结构的经济合理。三、材料选用 混凝土:梁板柱C25,次要构件C20,基础垫层C15,基础及基础梁C25.混凝土环境类别:(1).一类环境:室内正常环境(2).二a类环境:室内潮湿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钢筋:直径610 HPB235() 直径1025 HRB335()型钢、钢板、钢管:Q235焊条 E43(用于HPB235钢筋、Q235B焊接);E50(用于HRB335钢筋焊接)第五章 给 排 水 方 案 设 计 说 明5.1 设计依据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年版)。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2006年版)。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2006年版)。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2006年版)。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842001)(2005年版)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6797)8、建筑专业提供的图纸和资料。5.2 设计范围 包括红线内的下列项目:1、生活给水系統。2、消防给水系统。3、排水(包括废、污水和雨水)系统。5.3 各项用水量标准,用水量和排水量 1、给水和排水(1)、用水量计算表如下:序号用水部位名称用水标准(L/人.d)使用人数(人)用水时间(H)时变化系 数(k)日用水量(m3)平均时用水量(m3)最大时用 水量(m3)1住宅2502077242.3519.2521.6 49.8 2商业540419m2121.5242.51420.2 30.3 3物管办公等6920m2121.55.520.5 0.7 4生活用水总量767.28442.3 80.8 5绿化217050m22134.117.1 17.1 6小计801.38459.4 97.8 7未预见水量10%80.1 5.9 9.8 8全计881.5 65.3 107.6 (2)排水量:最高日排水量749.3m3 ,最大时排水量91.5m3。2、雨水排水量:雨水量按暴雨强度公式计算,重现期一年,综合径流系数为0.6,地面集水时间5分钟,q5=4.02L/s100m2。3、消防用水量一次消防用水量室内消火栓 20L/S3.62h=144m3室外消火栓 30L/s3.62h=216m3 自动喷淋 30L/S3.61h=108m3合计 室内252m3 室外216m35.4 给水系统 1、水源:本工程水源接自市政给水管。从市政主干路引两根DN200给水管,在地块内形成环网,供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生活及消防用水。在环管上设若干个DN100室外地上式消火栓,供室外消防使用。市政供水压力按300KPa设计。2、为方便管理,按一户一表设置水表。3、管材:室内采用PPR管;室外给水管采用球墨给水铸铁管。4. 市政供水压力按0.30MPa设计,多层均由市网直接供水。a、高层建筑供水系统分四个区。低区(地下室至地上五层)由市网直接供水。二区(地上6-14层)由无负压变频调速给水设备供水。在地下室生活水泵房内设给水设备一套。三区(地上15-22层)由无负压变频调速给水设备供水。在地下室生活水泵房内设给水设备一套。5.5 排水系统 1、系统:排水采用室内污、废合流,室外雨、污分流制,空调凝结水排至散水。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厨房(餐饮)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其它废水合并排入市政污水系统。2、多层住宅及公共建筑采用单立管伸顶通气管。高层住宅设专用通气管。3、雨水量按暴雨公式计算,设计重现期一年,降雨历时5分钟。平均径流系数取0.60。4、管材:室内废、污、雨水管均采用UPVC管,室外污、废雨水管de500,采用加筋UPVC管。de500,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5.6 消防给排水1、高层住宅、商业建筑、物管、活动室设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系统设计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6年版)”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2、消防给水共设三个系统: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消防给水系统包括消防水池、消防泵房,消防屋顶水箱。4、消防用水量和水源室内消防用水量为20L/s,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消防持续时间按2h,地下室自动喷淋用水量为30L/s,消防持续时间按1h,合计室内消防用水量252m3,室外216m3。在7#楼设置屋顶消防水箱,有效容积18立方米。室外消防系统水源取自城市给水管网,与生活给水合用环状管网。道路边建筑物附近适当位置设置室外消火栓,间距保证室外消防及消防水泵接合器要求,并不大于120米。室内消火栓系统由地下室消防水池、消火栓泵、屋顶消防水箱及消防稳压设备、室内消火栓、消防水泵接合器及管网等组成。各建筑均设室内消火栓系统。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商业和地下车库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由消防水池、喷淋泵、屋顶消防水箱及消防稳压设备、湿式报警阀、 水流指示器、喷头、消防水泵接合器及管网等组成。每组报警阀负担的喷头不多于800只。每个防火分区设水流指示器。每组报警阀最不利喷头处设末端试水装置。每个防火分区最不利喷头处设试水阀。地下层消防水池有效容量252立方米,屋顶消防水箱有效容积18立方米。6、管材: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DN100的丝接; DN100的采用沟槽式连接。7、灭火器: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在商业建筑、物管、活动室各层相应部位设置干粉手提式灭火器。5.7节水措施1. 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件。(1).住宅卫生间坐便器采用一次冲水量不大于6L的冲洗水箱。(2).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自闭式水嘴和感应式/自闭式小便器冲洗阀。2. 各用水部门均采用计量收费(1).住宅每一住户设户用水表一只。(2).每间商铺设计量水表一只。3. 水池、水箱溢流水位均设报警装置,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池、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5.8 环境保护措施1. 给水支管的水流速度不超过1.0m/s。2.水泵防噪隔振1)泵组采用隔振基础;2)水泵进水管、出水管设置可曲挠橡胶接头和弹性吊、支架,减少噪音及振动传递。3)水泵出水管止回阀采用静音式止回阀,减少噪音和防止水锤。3. 本工程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系统处理,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4. 空调机凝结水排水和机房地漏排水设独立排水系统,排至屋面或排水明沟,以防其它排水管道的有污染气体串入室内。5.9 卫生防疫措施1. 消防水池设自洁式消毒器,并定期对池水进行循环,防止水质变坏。水池通气管及溢水管管口加防虫网罩,防止杂物尘埃进入池内污染水质。2. 本工程总水表之后设管道倒流防止器,防止红线内给水管网之水倒流污染城市给水。3. 公共卫生间内的蹲式大便器采用脚踏开关冲洗阀,防止人手接触产生交叉感染疾病。4. 室内污水排水管道系统设置专用通气管,改善排水水力条件和卫生间的空气卫生条件。5. 室内所用排水地漏的水封高度不小于50mm。 第六章 电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浙江省磐安县。 2、 设计依据(1) 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设计规范、标准:(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3)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6)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7)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4)(8)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9)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 ( GB50343-2004)(11) 业主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12) 建筑工种提供的平、立、剖面及相关专业提供的用电资料。二、设计范围(1) 电业与设计院分界点为电源进线的电缆头,电缆头前端(包括电缆头)由电业负责设计施工,电缆头后端由我院负责设计。(2) 10KV/0.4KV变配电系统。(3) 照明及配电系统。(4) 动力配电及控制系统。(5) 防雷与接地系统。三、负荷等级与供电电源(1) 本工程住宅为一类高层建筑,其消防设备用电、弱电控制中心用电、客梯、生活泵用电等按一级负荷考虑,其余用电均为三级负荷。(2) 供电电源:本工程10KV进线采用双电源来自不同的二个变电站(由建设方确定),两路10KV电源同时工作,互为备用两路电源埋地下引入地上一层高压10kV开关站。四、负荷计算(1) 负荷计算:1、 高层住宅建筑面积83264m2, 按70W/m2估算;排屋建筑面积6097m2, 按100W/m2估算,需要系数Kx=0.5,配置系数C=0.8, 物管用房面积920m2, 按80W/m2估算,需要系数Kx=0.8,配置系数C=0.8, 地下室建筑面积50000m2, 按25W/m2估算,需要系数Kx=0.8,配置系数C=0.8,拟在小区地上设2座公用配电房(T12),T1公用配电房内设4x630KVA、T2公用配电房内设4x800KVA供小区高层住宅、排屋用电。地下室、景观、物管用房及住宅电梯等公共用电均引自公配房(T12),采用多回路供电,每路进线不大于160KVA。2、沿街商业建筑面积20350m2, 按120W/m2估算,需要系数Kx=0.8,配置系数C=0.8;商业综合体建筑面积20069m2, 按150W/m2估算,需要系数Kx=0.8,配置系数C=0.8,拟在地下室内设2座专用配电房(TD1、2),TD1专用配电房内设2x1600KVA供商业用电,TD2专用配电房内设2x1250KVA供商业用电;公用配电房及专用配电房位置详见电气总图。五、变配电系统 (1) 变配电室变配电室层高为4.5米,电缆进出高压柜采用上进下出,低压柜采用下出线方式。变配电所内设有机械进、排风及采取防水、防潮措施。变配电系统主接线高压侧采取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低压侧采取单母线联络运行方式。(2) 继电保护方式10KV开关柜拟采用微电脑式多功能继电保护器来进行继电保护。变压器高压侧拟采用三相过流、速断、单相接地保护及变压器超温报警。变压器低压侧总开关(断路器)拟采用智能保护器,可进行如下调节:过负荷时长时间延迟保护。防止低于10Ie短路的短时间延迟保护。防止高于14Ie短路的瞬时保护等。(3) 操作方式及操作电源操作方式采用直流弹簧操作,操作电源为直流110V/20Ah。(4) 功率因数补偿方式在变压器低压侧设置成套电容器自动补偿装置,以集中补偿形式使高压侧功率因数提高至0.9以上。(5) 电费计量 专用变电所,高供高量方式量电;住宅用户低压计量到户。(6) 变配电设备选型 高压开关柜拟选用:10KV环保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柜 变压器拟选用:环氧树脂浇铸低噪声干式变压器 低压配电柜拟选用:低压抽屉式配电柜六、低压配电线路敷设方式(1)10KV线路选用YJV-10KV型交联电缆。(2)0.4KV线路选用YJV-0.4KV交联电缆。(3)各单体均设有低压配电间,低压配电柜的馈电线路均采用电缆桥架或预分支电缆以放射式或树干式配出,回路沿垂向管井引至各层楼配电箱。(4)生活泵、电梯、及消防设备的供电均设置双电源末端自动切换装置,消防设备配电装置均设置明显的消防标志。(5)照明、动力配电支线采用无卤低烟型BV-750V塑料绝缘铜芯线穿管或线槽在墙、楼板内敷七、照明系统(1) 照明标准:各部位按下列照度标准设计商业 300lx 13W/m2多功能厅,门厅 500lx 18W/m2电梯厅 150lx 7W/m2走道 100lx 7W/m2楼梯间 75lx 5W/m2汽车库 75lx 5W/m2(2) 住宅公共走道照明采用节能效果显著的高光效环管日光灯。商铺等均采用高光效节能嵌入式荧光灯。走廊、电梯前室、楼梯间采用节能灯。高层住宅除电梯厅照明和应急照明外,楼梯灯采用带指示灯声光控延时节能自熄开关。(3) 汽车库均采用高光效荧光灯,展厅采用高显色性灯具。(4) 走廊、楼梯间采用节能灯。(5) 水泵房及其他潮湿场所采用防潮型灯具。(6) 变电所、消防泵房、弱电管理中心等重要机房设置应急照明。(7) 设计中所选用荧光灯具均采用高品质、节能型、高显色荧光灯管,并配高功率因数的电子镇流器。(8) 根据需要设置庭院照明及泛光照明。八、保安及接地措施(1) 本工程接地型式均采用TN-S系统。(2) 插座回路均设置漏电保护开关。(3) 本工程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利用大楼基础底板内主钢筋作接地极,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变压器中性点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电气设备保护接地,计算机功能接地,等电位联结接地,及其他电子设备的功能接地合用同一接地体。卫生间,浴室,电梯机房,安保控制室设局部等电位接地九、防雷系统 浙江省磐安县年雷暴日为37.6次a,根据雷击次数法计算,本工程为三类防雷建筑物。(1) 接闪器-避雷带采用254热镀锌扁钢在屋顶女儿墙上敷设作为避雷带,组成不大于20m*20m或24m*16m的网格。(2) 引下线利用结构柱外侧主钢筋二根不小于16作为引下线,该两根主筋连接须用焊接,下端与接地极连通。引下线间距不大于25米(3) 接地极利用大楼基础底板内主钢筋作接地极,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将进出建筑物内的各种金属管道与接地系统可靠连接。(4) 利用建筑物每层外轮廓圈梁内钢筋二根不小于20焊成封闭环装组成匀压环,并与引下线连通。应将30米及以上各层外墙上的金属栏杆,金属门等较大的金属物体与均压环连通。第七章 电气弱电设计篇一、 设计依据1、国家和浙江省的有关设计规范、标准: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20082)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063)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1-2007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5)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94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0年版)8)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 GB50343-20042、业主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3、建筑工种提供的平、立、剖面及相关专业提供的资料二、 设计范围1、电信网络系统2、有线电视系统3、防盗及可视对讲电话系统4、公共广播系统5、电视监视系统6、有线广播系统7、消防报警系统8、电子巡更系统三、 电信网络系统 1、小区电信系统包括通信网和小区数据网。电话干线采用HYA0.5塑料电话电缆敷设,电话支线采用HBV电话线敷设。数据网采用综合布线方式,水平子系统和垂直子系统全部采用五类UTP电缆敷设,设备间子系统全部采用五类跳接线设备,建筑群干线子系统全部采用二芯、六芯多模光纤敷设。2、在小区设总弱电机房,供市话光缆引入并安装光端设备,用于安装小区数据网的网络管理设备及市政数据通信线路的接口设备。高层住宅楼中设有供电信、网络及其他弱电系统布设垂直电缆的弱电井,综合布线系统的设备间子系统设备也安装在弱电井内。3、小区内全部配设直线电话。4、小区数据网可与Internet等信息网联网。各专家公寓楼内设2个信息点。小区共计需安装约2000个信息点。四、 有线电视系统 1、小区与市有线电视台联网,在弱电管理中心设置电视前端,向用户提供本地区电视节目信号。2、各住宅内每套配设12只电视用户终端,分别安装在起居室、主卧室和书房内。商业及其他配套设施内预留电视分支器。3、有线电视系统主干线电缆采用RG11电缆,水平支线电缆采用RG6电缆。4、有线电视系统采用带宽为860MHZ的传输系统,分配分支方式,终端电平满足当地有线电视要求。五、 公共安全系统 、防盗及对讲电话系统:(1)、各住宅楼分别设一套防盗及对讲系统,每户设对讲分机、煤气泄漏报警、紧急呼叫按钮等安保设施,首层、二层设置门窗磁及红外幕帘报警,电梯轿厢内设一只对讲分机。可实现住户与单元门口主机的双向通话,且各单元防盗对讲系统与小区安保中心联网,实现住户与安保中心之间的双向通话和报警。(2)、小区入口值班室与小区消防控制中心之间设一套独立的防盗对讲系统,供门卫值班室与安保中心联络使用。(3)、系统采用编解码方式,其编解码器及电源供给设备均安排在楼层电信间内。、电视监视系统:系统主机设备位于总弱电机房。分别对小区主要出入口等部位进行安保监视。车库监视系统主机安装在车库管理室内,分别对车道和车库出入口进行监视,并随时向安保中心提供主要画面信息。 、公共广播系统: (1) 在小区内安装一套公共广播系统,主机设在总弱电机房。小区绿化地安装防水落地音响,用于播放背景音乐。(2)车辆管理系统:小区内设一套车辆收费管理系统,在小区的入口和出口各建立收费管理站,且可通过计算机系统存储和分析车库使用及小区车辆进出状况,帮助业主建立合理的收费管理制度。六、 消防报警系统 1本小区高层住宅楼及地库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等级为一级。在小区内设消防控制中心,内设火灾自动报警主机及消防专用电话控制设备。2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由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组成。地下车库及专家公寓楼公共部位设置感烟(温)探测器,每个探测区域内至少设置一个探测器。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个手动报警按钮,设置在出入口附近。3消防专用电话:消防控制中心设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和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变配电室等设置消防电话分机的插孔。手动报警按钮均带有消防电话插孔。4消防控制中心的联动控制功能主要包括:1、对消火栓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2、对自喷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3、对卷帘门的联动控制;4、对防排烟设施的联动控制;5、电梯迫降控制;6、非消防设施的断电控制;7、消防设备工作状态信号反馈接收、处理;七、 电子巡更系统在小区重要部位设定保安人员巡更路线,并安装巡更点。保安巡更人员按指定的路线和时间到达巡更点进行记录。管理人员可调阅、打印各保安巡逻人员的工作情况。八、 线路敷设1、以上所有系统室外线路均采用PVC塑料管埋地暗敷,进户及穿越水泥地面时,穿镀锌钢管埋地敷设。2、室内垂直干线的弱电系统均在弱电管弄内沿桥架敷设,水平敷设时穿钢管或金属线槽沿现浇板及吊顶内暗敷。 第八章 暖 通 设 计 篇一、设计依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暖通空调动力;20096、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7、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8、 相关专业提供资料二、设计范围:1、地下汽车库、设备用房通风系统设计2、地下室和大楼疏散通道的防排烟系统设计3、大型商业空调系统设计三、空调冷、热源 空调冷源选用螺杆式冷水机组,放置于地下室冷冻机房,空调热源选用真空热水锅炉,放置于地下室锅炉房内,夏季提供7/12冷水,冬季提供45/40热水。四、空调末端系统方案空调末端大空间采用风管式空调机组,小空间的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的方式。空调水系统采用一次泵定流量和系统变流量调节,系统采用闭式膨胀水箱定压方式(冬夏共用)。五、 通风系统1、面积大于2000 m2的地下车库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机械通风系统按防火分区设置。每个防火分区设计选用消防排烟排风风机,平时作排风用,排风机置于专用排风机房内。2、设备用房均设置机械通风系统。3、所有卫生间内均设有吸顶式通风器,进行机械排风,室内浊气经通风器、排风管分别排入卫生间专用排风竖井内,竖井出屋面后由屋顶风机排放。六、防火设计1、汽车库汽车库按防火分区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面积不大于2000m2,并分别设置一套排烟系统,防烟分区采用顶棚下突出不小于500mm的梁分隔。排烟口采用板式排烟口,平时关闭,发生火灾时,开启着火区域内排烟口。排烟口设有手动、自动开启装置,排烟口和排烟阀与排烟风机联锁,当任一排烟口或排烟阀开启时,排烟风机即能启动。排烟风机设置在车库排烟排风机房内,在风机入口总管上安装280自动关闭的防火阀。汽车库进风由直接通向室外的车道进风,汽车库的排烟系统和平时排风系统合用。2、防烟楼梯间、前室及消防电梯合用前室,根据有关消防规范要求,应设机械加压送风防烟。本设计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