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4魏公大度.doc_第1页
中考文4魏公大度.doc_第2页
中考文4魏公大度.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魏公大度 韩魏公在大名日,有人送玉盏二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世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以锦衣置玉盏其上。一日召漕使,且将用之酌劝。俄为一吏误触倒,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且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谓坐客曰:“凡物之成毁,有时数存焉。”顾吏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客皆叹服公宽厚。公帅定武时,尝夜作书,令一兵持烛于旁。兵他顾烛燃公须公遽以袖拂之而作书如故。少顷间视,则已易其人矣。公恐吏笞之,亟呼视之曰:“勿较,渠已解持烛矣。”军中咸服其度量。【注释】韩魏公:韩琦,字稚圭,北宋大臣,官至宰相,封魏国公。大名:古地名,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宋时在此设府。定:即定州,在今河北省定县。韩琦曾外放到定州任军政长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吏且伏地待罪( ) 军中咸服其度量( )2.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3分)兵他顾烛燃公须公遽以袖拂之而作书如故3、短文通过什么事件来表现韩魏公的宽厚大量?请简要概括出来。(2分)4.据史书记载,韩琦“知定州”在先,“知大名”在后,而这篇文章却先写他在大名府的事,后写在定州的事,是否恰当?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1、(2分)处罚 都(或全)(1个1分) 2、(3分)兵他顾/烛燃公须/公遽以袖拂之/而作书如故(1处1分) 3、(2分)短文通过两件事来表现韩魏公的宽厚大量:差役失手把韩魏公的传世玉杯打碎,他没有处罚差役;(1分)士兵持烛烧着了韩魏公的胡子,他不计较,更不允许长官鞭打士兵。(1分) (不惩罚碰碎玉盏的侍卒 不惩罚烧着自己胡须的持烛士兵) 4、(3分)这样安排次序好。(1分)本文中心在于表现韩琦宽厚大度,应该把份量重的材料放在后边。(1分)二者比较,“燃须”更重于“碎盏”,(1分)所以要放在后边。 (这样安排次序好。二者比较,“燃须”更重于“碎盏”。玉盏虽说是“世宝”,但毕竟是身外之物,不过破费点钱财。“燃须”则有切肤之痛,且有失尊容,需要更大的度量容忍。本文中心在于表现韩琦宽厚大度,应该把分量重的材料放在后边。) 【译文】韩魏公在大名府任上时,有人送他两只玉杯,说:“这是耕地的人到坍塌的古墓中得来的,里外都没有丝毫的斑痕,可算传世之宝了。”韩魏公拿很多钱酬谢了献宝人,他格外欣赏珍惜(玉杯)。每次设宴招待客人,都要专门摆放一张桌子,把精美的绸缎铺上去,然后放上玉杯。有一天,韩魏公招待漕使,正要用玉杯来斟酒劝客,忽然被一个差役失手碰倒掉在地上,两只杯子都跌碎了。在座的客人们愣住了,而那差役吓得跪在地上等待处罚。韩魏公神色不变,对客人们说:“世间一切东西的存亡兴废,都有一定的命数时限在那里。”又回头对那差役说:“你是失手了,又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过啊?”宾客们都赞叹韩魏公的宽厚。 韩魏公统领定州军政时,曾经夜间写信,让一个士兵拿着火把在身旁照明。那个士兵向别处张望,火把(歪了)烧着了韩魏公的胡子,韩魏公急忙用袖子掸灭了,照旧写信。过了一会儿,偶尔抬头一看,已经换了一个士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