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样品的制备..ppt_第1页
分析样品的制备..ppt_第2页
分析样品的制备..ppt_第3页
分析样品的制备..ppt_第4页
分析样品的制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分析样品的制备 第一节化学原料药分析样品的制备第二节化学药剂分析样品的制备第三节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样品的制备第四节生物分析样品的制备 分析样品制备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待测药物的结构特征或杂质在药物中存在状态和选用的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及其它特定要求 同时要考虑药物的组成和介质特性 是采用一定的方法 使待测药物或待测元素转化为适当的测定方式后 再进行分析测定 通常 分析样品在转化的同时 也一定程度的增加了测定的专属性和检测灵敏度 因而样品的前处理是药物分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化学原料药分析样品的制备 在化学原料药的鉴别 检查和含量测定中 由于某些药物的结构特征或杂质在药物中存在的状态或受药物结构的影响无法直接分析 需要根据待测药物或杂质的理化性质 存在特点及选用的分析方法的特点 进行分析样品的制备 通常分为三类 一 直接溶解法二 化学分解法三 有机破坏法 第三章 结构与性质 1含金属元素的有机药物 有机盐类 通常为有机酸盐 酚类或络合物如乳酸钙 葡萄糖酸钙等 该类药物的有机结构部分不干扰分析测定 可在溶液中直接进行金属元素的鉴别或含量测定 如乳酸钙的分析 金属原子与有机物以共价键相连 如葡萄糖酸锑钠 富马酸亚铁等 该类药物的有机结构部分干扰分析测定 在溶液中一般不能解离成离子态 应根据其共价稳固的程度 采用适当的前处理方法 将金属原子转变为适于分析的状态后 再进行鉴别及含量测定 第三章 结构与性质 2含卤素的有机药物有机药物中经常含有卤族元素 f cl br i 如三氯叔丁醇 水合氯醛 泛影酸 盐酸胺碘酮 氧氟沙星 氯烯雌醚等 在含卤素的有机药物中 卤素原子一般以共价键与有机碳链或芳环相连 因此在分析之前 一般需经有机破坏或适当条件下水解后 将有机卤素转变为卤素离子 利用卤素离子的鉴别反应进行鉴别 或采用银量法 碘量法或碘酸钾等适当的方法进行含量测定 第三章 一 直接溶解法 多数药物的结构中具有可检测的官能团 如羟基 胺或氨基 酚羟基 芳环及其它共轭结构 金属盐类 可直接使用适当溶剂 如水 乙醇 冰醋酸 溶解后采用酸碱滴定法 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测定 当某些药物难溶于水 乙醇等常用溶剂时 可通过加热等简单方法处理 如某金属有机酸盐与适当的矿酸共热溶解释放出金属离子 例 阿司匹林含量的测定 取本品约0 4g 精密称定 加中性乙醇 对酚酞指示剂显中性 20ml溶解后 加酚酞指示剂3滴 用naoh滴定液 0 1mol l 滴定 阿司匹林 例 乳酸钙的含量测定 乳酸钙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取供试品约0 3g 精密称定 加水100ml 加热使溶解 放冷 加氢氧化钠15ml与钙紫红素指示剂约0 1g 用edta滴定液 0 15mol l 1 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转变为纯蓝色 每1mledta滴定液 0 15mol l 1 相当于15 42mg的c6h10cao6 5h2o 例 富马酸亚铁的含量测定 例 富马酸亚铁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取供试品约0 3g 精密称定 加稀硫酸15ml 加热使溶解 放冷 加新沸过冷水50ml与邻二氮菲指示液2d 立即用硫酸铈滴定液 0 15mol l 1 滴定 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硫酸铈滴定液 0 1mol l 1 相当于16 99mg的c4h2feo4 富马酸亚铁几乎不溶于水 可溶于热的稀酸 同时分解 故供试品加稀硫酸加热助溶 溶液放冷立即滴定 fe2 ce4 fe3 ce3 直接滴定法 第三章 例 葡萄糖酸锑钠的含量测定 葡萄糖酸锑钠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取供试品约0 1g 精密称定 置具塞锥形瓶中 加水100ml 盐酸15ml 碘化钾试液10ml 密塞 振摇后 在暗处放置10min 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 0 1mol l 1 滴定 至近终点时 加淀粉指示剂 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并将滴定结果用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硫代硫酸钠滴定液 0 1mol l 1 相当于6 088mg的sb 间接滴定法 第三章 例 葡萄糖酸锑钠的含量测定 间接滴定法 葡萄糖酸锑钠的含量测定方法的原理 第三章 二 化学分解法 碱水解法 某些含酰胺基团的药物 用强碱性溶液使其水解生成氨或小分子的脂肪胺 加热使其逸出 再用酸碱滴定法测定 酸水解法 含芳香胺结构的药物在酸性溶液中回流水解 生成游离芳伯胺基 可用以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量 碱性还原法 可用于苯环上碳原子直接连结有碘原子的药物测定的前处理 碱水解法 例 吡嗪酰胺的含量测定原理 本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分解成氨 经水蒸汽蒸馏 硼酸吸收后 用硫酸滴定液滴定 详见 凯式定氮法 操作 取本样品约0 25g 精密称定 置蒸馏瓶中 加水200ml 小心沿瓶壁加入40 氢氧化钠溶液50ml使成一液层 连接蒸馏装置 另取4 硼酸溶液40ml作为吸收液 加甲基红 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溶液10滴 轻轻转动蒸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加热蒸馏 待蒸馏完全后 吸收液用盐酸滴定液 0 1mol ml 滴定 即得 碱水解法 当测定某些含卤素有机物时 当卤素原子直接结合在脂肪碳原子上时 结合不够牢固 可在适当溶液中加热回流 使其水解并生成卤化物后用银量法测定 碱水解法 例 三氯叔丁醇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取供试品约0 1g 精密称定 置具塞锥形瓶中 加乙醇5ml 溶解后 加20 naoh5ml 加热回流15min 放冷至室温 加水20ml与硝酸5ml 精密加硝酸银滴定液 0 1mol l 1 30ml 再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密塞 强力振摇后 加硫酸铁铵指示液2ml 用硫氰酸铵滴定液 0 1mol l 1 滴定 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硝酸银滴定液 0 1mol l 1 相当于6 216mg的c4h7cl3o 1 2h2o 碱水解后测定法 第三章 碱水解 讨论 供试品中氯原子与烃链相连 于naoh溶液中加热回流即可分解为氯化钠 过量的硝酸银用硫氰酸铵液回滴定 volhard法 反应式 碱水解后测定法 第三章 酸水解 例 醋氨苯砜的含量测定取本品约0 5g 精密称定 置于锥形瓶中 加盐酸溶液 1 2 75ml 瓶口放一小漏斗 加热至沸后 保持微沸约50min 放冷 将溶液移至烧杯 锥形瓶用水25ml分次洗涤 洗涤液并入烧杯 照永停滴定法 用亚硝酸钠滴定液 0 1mol l 滴定 即得 碱性还原 例 泛影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取供试品约0 4g 精密称定 加naoh试液30ml与锌粉1 0g 加热回流30min 放冷 冷凝管用少量水洗涤 过滤 烧瓶与滤器用水洗第三次 每次15ml 洗液与滤液合并 加冰醋酸5ml与署红指示液5d 用硝酸银滴定液 0 1mol l 1 滴定 每1ml硝酸银滴定液 0 1mol l 1 相当于20 46mg的c11h9i3n2o4 还原 水解后测定法 第三章 碱性还原 例 泛影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取供试品约0 4g 精密称定 加naoh试液30ml与锌粉1 0g 加热回流30min 放冷 冷凝管用少量水洗涤 过滤 烧瓶与滤器用水洗第三次 每次15ml 洗液与滤液合并 加冰醋酸5ml与署红指示液5d 用硝酸银滴定液 0 1mol l 1 滴定 每1ml硝酸银滴定液 0 1mol l 1 相当于20 46mg的c11h9i3n2o4 还原 水解后测定法 第三章 碱性还原 讨论 供试品中碘原子与苯环相连 在金属锌存在下 加naoh溶液中加热回流使泛影酸中的碘水解为碘化钠 然后采用银量法 fajans法 测定 还原 水解后测定法 第三章 反应式 第三章 三 有机破坏法 有些有机药物结构中的卤族元素 金属元素及as p s等元素与碳原子结合牢固 用上述方法难以成为无机化合物 此时必须采用有机破坏的方法 方可进行测定 三 有机破坏法 药物分析中遇到一些含有卤族元素 f cl br i 金属元素 ca tb fe mg zn k pt sn bi等 及as p s等元素的有机药物 在对它们进行鉴别 检查及含量测定时 根据这些元素与有机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药物的性质等 确定药品是否需要前处理 前处理的方法等 第三章 三 有机破坏法 1 湿法破坏法2 干法破坏法3 氧瓶燃烧法 第三章 三 有机破坏法 硝酸 硫酸法 适于大多数有机物的破坏 硝酸 高氯酸法 破坏力强 不适于含氮杂环 硫酸 硫酸盐法 常用于含砷 锑有机药物 湿法破坏法 第三章 凯氏定氮法 a 蒸馏瓶b 缓冲瓶c 蒸馏瓶d 漏斗e 冷凝管f 接收瓶g 活塞 凯氏定氮法 定义 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 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 用浓硫酸消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 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 随水蒸气馏出并为过量的酸液吸收 再以标准碱滴定 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氮量 由于蛋白质含氮量比较恒定 可由其氮量计算蛋白质含量 故此法是经典的蛋白质定量方法 扑米酮原料药 扑米酮的测定 氮测定法 精密称取供试品约0 2g 连同滤纸置干燥的500ml凯氏烧瓶中 依次加入硫酸钾10g和硫酸铜粉末0 5g 再沿瓶壁缓缓加硫酸20ml 在凯氏烧瓶口放一小漏斗并使凯氏烧瓶成45 斜置 用直火缓缓加热 使溶液的温度保持在沸点以下 等泡沸停止 强热至沸腾 待溶液成澄明的绿色后 继续加热30分钟 放冷 沿瓶壁缓缓加水250ml 振摇使混合 放冷后 加40 氢氧化钠溶液75ml 注意使沿瓶壁流至瓶底 自成一液层 加锌粒数粒 用氮气球将凯氏烧瓶与冷凝管连接 另取2 硼酸溶液50ml 置500ml锥形瓶中 加甲基红 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 将冷凝管的下端插入硼酸溶液的液面下 轻轻摆动凯氏烧瓶 使溶液混合均匀 加热蒸馏 至接收液的总体积约为250ml时 将冷凝管尖端提出液面 使蒸气冲洗约1分钟 用水淋洗尖端后停止蒸馏 馏出液用硫酸滴定液 0 05mol l 滴定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灰紫色 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硫酸滴定液 0 05mol l 相当于10 91mg的c12h14n2o2 三 有机破坏法 注意事项 1所用仪器为凯氏烧瓶2空白试验3取样量 含金属元素在10 100 g范围内时 取样量为10g 血样10 15ml 尿样50ml4在通风橱中进行 湿法破坏法 第三章 三 有机破坏法 将有机物灼烧灰化以达到分解的目的 适于湿法不易破坏完全的有机药物 如含氮杂环类 以及某些不能用硫酸进行破坏的有机药物 不适于含有易挥发金属 如汞 砷 的有机药物的破坏 常加无水碳酸钠或轻质氧化镁以助灰化 干法破坏法 第三章 三 有机破坏法 操作方法 将适量样品置于瓷 镍 铂坩埚中 常加无水碳酸钠或轻质氧化镁以助灰化 混合均匀后 先小火加热 使样品完全炭化 然后加入高温炉中灼烧 使其灰化完全即可 干法破坏法 第三章 三 有机破坏法 注意事项 加热或灼烧时 应控制温度在420 以下 以防止某些金属化合物的挥发 经本法破坏后 所得灰分往往不易溶解 但此时切勿弃去 灰化完全与否 直接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干法破坏法 第三章 三 有机破坏法 氧瓶燃烧法是将有机药物放入充满氧气的密闭烧瓶中进行燃烧 并将燃烧所产生的欲测物质 气体 吸收于适当的吸收液中 然后根据欲测物质的性质 采用适当分析方法进行鉴别 检查或含量测定 氧瓶燃烧法 第三章 三 有机破坏法 氧瓶燃烧法的特点 a 设备简单b 燃烧快c 用量少 微量 3mg 原理 氧瓶燃烧法 第三章 三 有机破坏法 仪器与材料 燃烧瓶 碘瓶 500 1000 2000ml无色磨口 硬质玻璃锥形瓶 瓶塞应严密 空心 底部熔封铂丝一根 下端呈螺旋状或网状 长度应为瓶身长度的2 3 铂丝的作用 固定样品 催化剂 使样品分解完全 氧瓶燃烧法 第三章 三 有机破坏法 称量用材料 a固体样品 无灰滤纸b液体样品 纸袋c软膏类样品 将适量样品置于不含被测成分的石蜡油纸中包裹严密 外层用无灰滤纸包裹 氧瓶燃烧法 第三章 三 有机破坏法 操作 取样10 20mg 加吸收液 燃烧 吸收 测定 氧瓶燃烧法 第三章 三 有机破坏法 氧瓶燃烧法 包样品的滤纸样品的包折方式图1 2燃烧法中滤纸的形状及样品的包折方式 第三章 三 有机破坏法 吸收液的选择 吸收液可使样品经燃烧分解产生的各种价态的元素 定量吸收并使其转变为一定的便于测定的价态 以适应所选择的分析方法 氧瓶燃烧法 第三章 三 有机破坏法 吸收液 氟水氯 溴naoh h2o2溴naoh 硫酸肼碘naoh 硫酸肼硫naoh h2o2硒硝酸溶液 氧瓶燃烧法 第三章 三 有机破坏法 吸收液 卤素 cl br h2o2x2 2naoh h2o2 2nax o2 2h2o用hg no3 2标准溶液滴定 二苯卡巴腙作指示剂 过量的hg no3 2与二苯卡巴腙络合显色 氧瓶燃烧法 第三章 三 有机破坏法 吸收液 卤素i acoh br2用na2s2o3滴定 淀粉作指示剂 氧瓶燃烧法 第三章 三 有机破坏法 卤素i 除溴反应 br2 过量 hcooh 2hbr co2滴定反应 hio3 5ki 5h2so4 5khso4 3h2o 3i23i2 6na2s2o3 6nai 3na2s4o6 氧瓶燃烧法 第三章 三 有机破坏法 例 盐酸胺碘酮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取供试品约20mg 精密称定 照氧瓶燃烧法进行有机破坏 用naoh2ml与水10ml为吸收液 待吸收完全后 加溴醋酸溶液 取醋酸钾10g 加冰醋酸适量使其溶解 加溴0 4ml 再加冰醋酸使其成100ml 10ml 密塞 振摇 放置数分钟 加甲酸约1ml 用水洗涤瓶口并通入空气流约3 5分钟以除去剩余的溴蒸汽 加碘化钾2g 密塞 摇匀 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 0 02mol l 1 滴定 至近终点时 加淀粉指示剂 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并将滴定结果用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硫代硫酸钠滴定液 0 02mol l 1 相当于0 423mg的i 氧瓶燃烧法 第三章 三 有机破坏法 反应式 燃烧 c25h29ino3 hcl i2吸收 i naoh naio3 5nai 9h2o加溴 nai 3br2 3h2o hio3 nabr 5hbr滴定反应 hio3 5ki 5h2so4 5khso4 3h2o 3i23i2 6na2s2o3 6nai 3na2s4o6 氧瓶燃烧法 第三章 第二节化学药剂分析药品的制备 原料药经过一定的生产工艺制成适当的剂型成为药物制剂 药物制剂不仅便于贮藏和运输 更是直接供广大消费者使用 因此控制好药物制剂的质量至关重要 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 根据药物的特点和作用部位 药物制剂可制成多种剂型 片剂 注射剂 栓剂 胶囊剂 软膏剂 眼膏剂 烷剂 滴眼剂 糖浆剂 气雾剂和喷雾剂 膜剂 颗粒剂 口服溶液剂 悬浮剂 乳剂 散剂 滴鼻剂 洗剂 搽剂 凝胶剂 透皮贴剂 随着药物制剂水平的不断提高 还将不断有新的制剂问世 药物制剂的剂型 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 1制剂分析比原料药分析复杂2分析项目不同3含量测定结果的表示不同4分析方法侧重不同 1制剂分析比原料药分析复杂 原料药不含附加成分 一般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 建立适当的方法分析测定 而建立制剂的分析方法时 不仅要考虑主药的物理化学性质 还要考虑附加成分对测定的干扰 由于附加成分的存在 同一品种的药物原料与其不同剂型 往往采用不同的方法分析测定 对于复方制剂的分析 不仅要考虑附加成分的干扰 还要考虑有效成分之间的相互干扰 这更增加了制剂分析的复杂性 1制剂分析比原料药分析复杂 例 阿司匹林原料 直接滴定法测定含量普通片剂和肠溶剂 两步滴定法 含酒石酸 枸橼酸 水解产生的水杨酸和醋酸 栓剂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大量基质 hplc专属性强 2分析项目不同 中国药典附录对各种剂型应达到的质量要求均作出了规定 称为制剂通则 药物制剂分析均应按照通则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查 并应符合规定 由于原料药已经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 方用于制剂的生产 故原料药已经进行检查的项目 制剂不需要重复检查 而应检查制剂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杂质 3含量测定结果的表示不同 药物制成制剂均有其标示量 即每一个制剂单位所含有效成分的量 药物制剂的含量测定均以其标示量为基础 检查制剂含量偏离标示量的程度 故制剂的含量测定结果以标示量的百分含量表示 原料药的含量测定结果以百分含量表示 即有效成分的量占重量的百分数 中国药典对原料药的含量限度要求较为严格 目的是准确测定原料药含量 为制剂工艺提供可靠的依据 4分析方法侧重不同 原料药不含附加成分 分析测定时干扰较少 因此在方法的选择上应侧重准确度高的方法 如容量法 药物制剂的分析 应考虑附加成分的理化性质及附加成分与主药的配比关系 主药量大 辅料量小 干扰影响较少 反之 干扰较大 测定方法应选择能够消除干扰的专属性强的测定方法 如比色法 分光光度法及色谱法等 一 固体制剂分析样品的制备 1 溶解 过滤法2 超声波提取法3 溶剂萃取法4 固相萃取法5 改变测试条件或测试方法 一 固体制剂的分析1 溶解 过滤法 富马酸亚铁片 含量测定取本品10片 除去糖衣后 精密称定 研细 精密称取适量 约相当于富马酸亚铁0 3g 加稀硫酸15ml 加热使富马酸亚铁溶解后 放冷 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与邻二氮菲指示液2滴 立即用硫酸铈滴定液 0 1mol l 滴定 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的硫酸铈滴定液 0 1mol l 相当于16 99mg的c4h2feo4 一 固体制剂的分析2 超声波提取法 环磷酰胺片含量测定 取本品20片 除去包衣 精密称定 研细 精密称取适量 约相当于环磷酰胺0 1g 置100ml量瓶中 加水50ml 超声处理10分钟 加水至刻度 摇匀 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 置50ml量瓶中 加内标溶液5ml 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摇匀 照环磷酰胺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 即得 2 n n 双 2 氯乙基 1 3 2 氧氮磷杂环己烷 2 氧化物 一 固体制剂的分析3 溶剂萃取法 盐酸左旋咪唑片的含量测定取本品20片 精密称定 研细 精密称取适量 约相当于盐酸左旋咪唑0 2g 置分液漏斗中 加水10ml 振摇使盐酸左旋咪唑溶解 加氢氧化钠试液5ml 稍振摇后 精密加入氯仿50ml 振摇提取 静置分层后 分取氯仿液 经干燥滤纸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 加冰醋酸15ml与结晶紫指示液1滴 用高氯酸滴定液 0 1mol l 滴定至溶液显蓝色 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高氯酸滴定液 0 1mol l 相当于24 08mg的c11h12n2s hcl s 6 苯基 2 3 5 6 四氢咪唑并 2 1 b 噻唑盐酸盐 一 固体制剂的分析4 固相萃取法 阿片中吗啡的含量测定测定法取固相萃取柱一支 依次用甲醇 水 3 1 15ml与水5ml冲洗 再用ph值约为9的氨水溶液 取水适量 滴加氨试液至ph值为9 冲洗至流出液ph值约为9 待用 取本品20片 精密称定 研细 精密称取适量 约相当于吗啡1 5mg 置磨口锥形瓶中 精密加入5 醋酸溶液10ml 超声处理20分钟使吗啡溶解 取出 放至室温 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1ml 置上述固相萃取柱上 滴加氨试液适量使柱内溶液的ph值约为9 上样前另取同体积的续滤液预先调试 以确定滴加氨试液的量 摇匀 待溶剂滴尽后 用水约20ml冲洗至中性 用5 醋酸溶液洗脱 用5ml量瓶收集洗脱液至刻度 摇匀 精密量取10 l 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 另取吗啡对照品适量 精密称定 用5 醋酸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吗啡0 03mg的溶液 同法测定 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即得 方法原理 供试品加5 醋酸溶液适量 超声使吗啡溶解 摇匀 滤过 取续滤液置固相萃取柱上 滴加氨试液适量使柱内溶液的ph值约为9 摇匀 待溶剂滴尽后 用水20ml冲洗 用5 醋酸溶液洗脱 用5ml量瓶收集洗脱液至刻度 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离 用紫外吸收检测器 于波长220nm处检测吗啡的峰面积 计算出其含量 5 改变测试条件或测试方法 片剂常用的赋形剂 硬脂酸镁 淀粉 糊精 蔗糖 乳糖等 淀粉 糊精 蔗糖 乳糖具用一定的还原性 干扰氧化还原滴定法 特别是使用强氧化剂的滴定剂 硬脂酸镁干扰配位滴定法 非水溶媒滴定法 配位滴定法可采用加入掩蔽剂 如酒石酸 非水溶媒滴定法可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分离药物或加入草酸作为掩蔽剂 例 硫酸亚铁片的含量测定 糖类赋形剂对高锰酸钾法有干扰 而不干扰硫酸铈法 本品10片 加稀硫酸与新沸过的冷水适量 振摇使硫酸亚铁溶解 用干燥滤纸迅速滤过 取续滤液 以邻二氮菲为指示液 用硫酸铈滴定液 0 1mol l 滴定 每1ml硫酸铈滴定液 0 1mol l 相当于27 80mg的feso4 7h2o 计算 即得 二 半固体制剂分析样品的制备 1 软膏剂分析样品的制备2 凝胶剂分析样品的制备 二 半固体制剂分析样品的制备 1 软膏剂分析软膏剂系指药物与适当基质用适当方法制成具有粘度的膏状外用制剂 基质分为油脂性 水溶性和乳剂型基质 用乳剂型基质制成的软膏亦称乳膏剂 软膏剂常用的基质有凡士林 液状石蜡 羊毛脂 硅油 蜂蜡 单硬脂酸甘油酯 高碳脂肪醇如十八醇等亲油性基质及聚乙二醇等亲水性基质 这些基质对主药来说是大量存在的 而且基质往往包住主药而干扰主药的含量测定 1 软膏剂分析样品的制备 直接溶解主药法 溶剂分离基质法 滤除基质法 提取主药法 灼烧法 软膏剂分析样品的制备 稀释后直接测定加入适当的有机溶剂稀释样品 有时需加热使基质溶解 使待测组分从大量的基质包围中释放出来 若所含基质不产生干扰 则可在溶液中直接滴定 如氯化锌软膏含量测定 软膏剂分析样品的制备 滤除基质后测定法取一定量软膏 加入适宜溶剂 加热使软膏液化 再放冷 待凡士林凝固后 拨开或滤去凡士林 对主药进行测定 有时一次滤除仍不能完全消除干扰 还应进行二次滤除 例醋酸氟轻松软膏含量测定 软膏剂分析样品的制备 提取分离后测定法在不同的酸碱介质中 先将基质用不同的有机溶剂提取除去 然后再对主药进行测定 例 吡罗昔康软膏 用0 1mol l盐酸甲醇溶液为溶剂 70oc加热溶解吡罗昔康 冰浴中使基质凝固后过滤 滤液照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 在334nm测定吸光度 用百分吸收系数法计算含量 软膏剂分析样品的制备 提取主药法先用有机溶剂将基质溶解 再在不同的酸碱介质中提取主药 然后再对主药进行测定 例 盐酸金霉素软膏 用乙醚 使基质溶解 用0 1mol l盐酸溶液溶解提取主药后 照金霉素含量测定下的hplc法测定 软膏剂分析样品的制备 灼烧法软膏中含有金属类药物 经灼烧后 基质成为二氧化碳溢出 而主药为金属的氧化物 它有一定重量 称重后换算 求得含量 如氯化锌软膏可用灼烧测定 结果计算 测得量常用每克或每毫克样品含主药多少单位表示 二 半固体制剂分析样品的制备 2 凝胶剂分析主要清除难溶于水的西黄芪胶 明胶 淀粉 纤维素衍生物等基质的干扰 制备方法主要是根据药物的溶解性选择合适的溶剂使待测药物溶解后出去基质 或将待测药物经溶剂提取后测定 吡罗昔康凝胶剂的含量测定 取供试品约2g 迅速精密称定 置烧杯中 加硼酸氯化钾缓冲液 ph9 0 适量 充分搅拌使凝胶分散 再加上述缓冲液搅拌使溶解 转移至100ml量瓶中 用上述缓冲液洗涤容器 洗液并入量瓶中 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5ml 置50ml量瓶中 用上述缓冲液稀释至刻度 摇匀 即得供试品溶液 三 液体制剂分析样品的制备 1 注射剂分析样品的制备2 口服液分析样品的制备 注射剂分析样品的制备 注射剂中常见附加剂对含量测定的干扰及其排除 注射剂中常见附加剂渗透压调节剂 酸碱调节剂 增溶剂 防止药物成结晶析出 必要时加入抗氧剂 na2so3 nahso3 na2s2o3 有时加入抑菌剂 三氯叔丁醇 苯酚 止痛剂 苯甲醇 等 注射剂分析样品的制备 附加剂的干扰及其排除并非所有附加剂对含量测定均有干扰 一般注射剂的处方比较简单 当主药含量高时 可直接蒸干后用原料的分析方法测定 若主药遇热不稳定 可经有机溶剂提取后 用适当的方法测定 注射剂分析样品的制备 a等渗溶液的干扰及其排除注射剂中常加入氯化钠 使成等渗 氯化钠是否对主要的测定产生干扰 视采用的测定方法而定 如右旋糖苷氯化钠注射液 右旋糖苷具旋光性 采用旋光法 氯化钠不干扰测定 又如复方乳酸钠注射液中含氯化钠 采用离子交换 氢氧化钠滴定法氯化钠干扰测定 排除办法是用银量法测定氯化钠的量 再从消耗氢氧化钠的量中减去氯化钠消耗硝酸银的量 附加剂的干扰及其排除 注射剂分析样品的制备 b助溶剂的干扰及其排除药物的溶解度较小 在制成注射液时 常加一些能帮助主药溶解又使注射剂比较稳定的物质称为助溶剂 如二巯基丙醇注射液中加入苯甲酸卞酯作为助溶剂 由于本品为油溶液 黏度较大 故中国药典采用内容量移液管取样 加入氯仿 乙醇 1 3 溶解 再用碘量法测定 附加剂的干扰及其排除 注射剂分析样品的制备 c溶剂油的干扰及其排除一些脂溶性药物 需用油溶液制成注射液 同时油溶液进行肌肉注射 可延长作用时间 注射用油多采用麻油 茶油及核桃油 注射油中常含有甾醇及三帖类物质 可能对测定产生干扰 稀释 当主药浓度较高 可用适当溶剂稀释 减小溶剂油的干扰 提取分离 使溶剂油与主药分离后测定 附加剂的干扰及其排除 注射剂分析样品的制备 d抗氧化剂的的干扰及其排除常用的抗氧剂有vc na2so3 nahso3 na2s2o3等 加酸分解 如hcl 加入掩蔽剂 如丙酮 加弱氧化剂氧化 如hno3 选择适当测定波长排除干扰 溶剂提取分离 附加剂的干扰及其排除 三 液体制剂的分析样品的制备2 口服液分析样品的制备 口服液或糖浆中含有较高浓度的蔗糖 若主药浓度较高时 分析样品可采用溶解稀释法制备 若主药浓度较低时 应注意蔗糖或其它附加成分对样品的干扰 分析样品可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 布洛芬口服液的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用内容量移液管精密量取本品 规格 10ml 0 1g 适量 用甲醇定量稀释制成每1ml含布洛芬0 5mg的溶液 即得 四 复方制剂分析样品的制备 复方制剂系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药物制剂 复方制剂的特点 复方制剂的分析方法比单方制剂更为复杂 不仅附加成分或辅料会干扰测定 各有效成分之间亦会相互干扰 四 复方制剂分析样品的制备 分析方法 不经分离测定若待测各主药间理化性质差别大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 相互不干扰测定者 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各主药含量 分离后测定若待测各主药间理化性质比较接近 分析时相互干扰较大 则可考虑选择色谱法等专属性较强的方法 经色谱系统分离后 分别进行测定 研究待测主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找出它们的共性和特性 是制定科学的分析方法的基础 有些复方制剂 难以分别控制各主药含量 亦可测定总量 如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 其为1份泛影酸钠与6 6份泛影葡胺加适量氢氧化钠制成 中国药典采用碱性条件下水解 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泛影酸钠与泛影葡胺总量的方法 控制其质量 四 复方制剂分析样品的制备 1 在线分离分析法2 选择性分析法 四 复方制剂分析样品的制备 1 在线分离分析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复方制剂的分析提供了专属 灵敏 准确 快速的分析方法 成为复方制剂分析的首选方法 复方磺胺甲恶唑片的含量测定应用范围 本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磺胺甲恶唑片中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的含量 方法原理 供试品加甲醇稀释 最终用流动相定量稀释后 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离 用紫外吸收检测器 于波长240nm处检测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的吸收值 计算出其含量 取本品10片 精密称定 研细 精密称取适量 约相当于磺胺甲恶唑44mg 置100ml量瓶中 加0 1mol l盐酸溶液适量 超声处理使主成分溶解 并用0 1mol l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 摇匀 滤过 即得 精密称取磺胺甲恶唑对照品和甲氧苄啶对照品适量 用0 1mol l盐酸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有磺胺甲恶唑0 44mg的和甲氧苄啶89 g的溶液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 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 用紫外吸收检测器 于波长240nm处测定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的吸收值 计算出其含量 2 选择性分析法 专属分析法采用原理各不相同的的滴定方法测定 各成分之间相互不干扰 可直接测定 分步测定法对复方制剂中各成分具有相似的理化性质 可采用同一分析法 控制不同的条件分别测定各组分的含量 专属分析法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剂分析主要成分 乙酰氨基酚 阿司匹林 咖啡因 测定方法 滴定分析法 采用原理各不相同的的滴定方法测定 各成分之间相互不干扰 可直接测定 阿司匹林的测定 氯仿提取后采用中和滴定法 乙酰氨基酚的测定 采用水解后的亚硝酸钠滴定法 咖啡因的测定 剩余碘量法 分步测定法 复方铝酸铋片 铋 铝和氧化镁的测定 中和滴定法铋 取本品20片 精密称定 研细 精密称取细粉适量 约相当于铝酸铋0 3g 置50ml坩埚中 缓缓灼烧至炭化 放冷至室温后 加硝酸3ml 低温加热至硝酸气除尽后 灼烧时完全灰化 放冷至室温后加硝酸溶液 3 10 20ml 将残渣转移至500ml锥形瓶中 瓶口置小漏斗微火回流至残渣溶解 溶液微显浑浊 放冷后 加水200ml 并调节ph值至1 0 加二甲酚橙指示液5滴 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 0 05mol l 滴定溶液由橘红色转变为柠檬黄色 记录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 0 05mol l 使用量 计算铋的含量 铝 测定铋后的溶液 加氨试液中和至恰析出沉淀 再滴加稀盐酸至沉淀恰溶解为止 加醋酸 醋酸铵缓冲液 ph 6 0 再精密加入加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 0 05mol l 并煮沸10分钟 放冷 加二甲酚橙指示液 用锌滴定液 0 05mol l 滴定至溶液由柠檬黄色转变为橘红色 读出锌滴定液使用量 计算铝的含量 氧化镁 精密称取上述细粉适量 约相当于重质碳酸镁0 4g 供试品置50ml坩埚中 缓缓灼烧至完全炭化 放冷至室温 加硝酸3ml 低温加热至硝酸气除尽后 灼烧时完全灰化 放冷至室温 用稀盐酸15ml将残渣移至50ml烧杯中 煮沸时残渣溶解 然后加水20ml 甲基红指示液1滴 滴加氨试液使溶液红色消失 再煮沸5分钟 趁热过滤 滤渣用微温2 氯化铵溶液30ml洗涤 合并滤液与洗液于100ml量瓶中 放冷 再依次加水20ml 氨 氯化铵缓冲液 ph 10 0 以及三乙醇胺溶液 1 2 各5ml 再加铬黑t指示剂少量 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 0 05mol l 滴定至溶液 0 05mol l 显纯蓝色 读出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使用量 计算氧化镁的含量 复方制剂分析示例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手性碳原子 具旋光性 故采用旋光法测定 氯化钠不具旋光性 可采用银量法测定 两者互不干扰 测定方法如下 复方制剂分析示例 葡萄糖的测定 精密称取供试品适量 约相当于葡萄糖10g 置100ml量瓶中 加氨试液0 2ml 10 或10 以下规格的本品可直接取样测定 用水适量稀释至刻度 摇匀 静止10min 依法测定旋光度 复方制剂分析示例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葡萄糖具型及醛式三种互变异构体 旋光度相差甚远 需达平衡后测定 故加入少量氨试液 使很快达平衡 复方制剂分析示例 氯化钠的测定 精密量取本品20ml 加水30ml 加2 糊精溶液5ml 2 5 的硼砂溶液2ml与荧光黄指示液5 8d 用硝酸银滴定液 0 1mol l 1 滴定 每1ml硝酸银滴定液 0 1mol l 1 相当于5 844mg的nacl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氯化钠的测定 讨论 加2 糊精的目的是使氯化银沉淀呈胶体状态 具较大的表面积 有利于指示剂的吸附 便于终点的观测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ph值较低 ph 3 5 无终点出现 加2 5 的硼砂溶液后ph为7 终点敏锐 第三节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样品的制备 一 分析样品的提取方法二 分析样品的纯化方法 一 分析样品的提取方法 1冷提取 冷浸法 渗漉法 萃取法2热提取 回流提取 索氏提取3水蒸气蒸馏法4超声波提取技术5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1冷提取 冷浸法 冷浸法是将溶剂加入样品粉末中 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组分因扩散作用从样品粉末浸出的提取方法 具体做法 取适量粉碎后的原料 至于加盖容器内 间断式搅拌或振摇 浸渍到规定时间使有效成分浸出 冷浸法适于药材粉末和固体制剂中待测组分的提取 当浸出液用于鉴别时 只需大部分待测组分浸出即可 而用于含量测定时 其扩散需达平衡方能取出浸出液 优点 适于遇热不稳定的组分分析 操作简便 缺点 所需时间较长 1冷提取 渗漉法 将样品粉末润湿膨胀后装入渗漉器内 顶部用纱布覆盖 压紧 浸提溶剂连续地从渗漉器的上部加入 液面超出原料1 3 溶剂渗过原料层往下流动过程中将有效成分浸出的方法 不断加入新溶剂 可以连续收集浸提液 由于原料不断与新溶剂或含有低浓度提取物的溶液接触 始终保持一定的浓度差 浸提效果要比冷浸法高 提取比较完全 但溶剂用量大 对原料的粒度及工艺要求较高 1冷提取 渗漉法 渗漉器 也称渗漉筒 的材质有玻璃 陶瓷 搪瓷 不锈钢等 形状有带下口的圆柱形及上粗下细的倒原锥形 也有用带下口的陶瓷缸 大小视需要而定 操作步骤 a原料粉装筒前先用溶剂润湿 待充分膨胀后再装入渗漉筒 以免原料粉因加入溶剂膨胀后造成堵塞 b装填渗漉器 筒底铺一层脱脂棉或放一多孔隔板 分次加入原料 装入的原料要紧密均匀 装至渗漉筒2 3的高度即可 顶端盖一层滤纸或滤布 用石子压紧 c溶剂浸泡 加入溶剂使原料全部浸没 并在上面保留10 15cm液面 浸泡24小时 使溶剂充分溶胀植物细胞或细胞组织 溶出活性成分 d收集渗漉液 原料浸泡后 打开渗漉筒下口 使渗漉液缓缓滴下 边渗漉边加新溶剂 原料上始终保持一定液面 渗漉液流速一般控制在5ml min 大量生产时 一般每小时流量为渗漉筒容积的1 24 1 48 用薄层法检识是否提取完全 1冷提取 渗漉法 单渗漉法 原料粉碎 润湿 装筒 排气 浸渍 渗漉 重渗漉法 将渗漉液重复作为新原料的溶剂 进行多次渗漉以提高浸出液的浓度 多次渗漉和富集 浸出效率提高 加压渗漉法 在上部加压 是溶剂和渗出液很快接触被浸泡原料 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 提取液浓度大 溶剂耗量少 对于浓缩及回收溶剂等有利 逆流渗漉法 溶剂反向运动 连续而充分地进行接触提取 1冷提取 萃取法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 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方法 例如 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 就是采用萃取的方法 萃取分离物质的操作步骤是 把用来萃取 提取 溶质的溶剂加入到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后 立即充分振荡 使溶质充分转溶到加入的溶剂中 然后静置分液漏斗 待液体分层后 再进行分液 如要获得溶质 可把溶剂蒸馏除去 就能得到纯净的溶质 萃取法主要用于液体制剂中待测组分的提取分离 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 或微溶 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 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 经过反复多次萃取 将绝大部分的化合物提取出来 萃取时如果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分配系数相差越大 则分离效率越高 如果在水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是亲脂性的物质 一般多用亲脂性有机溶剂 如苯 氯仿或乙醚进行两相萃取 如果有效成分是偏于亲水性的物质 在亲脂性溶剂中难溶解 就需要改用弱亲脂性的溶剂 例如乙酸乙酯 丁醇等 还可以在氯仿 乙醚中加入适量乙醇或甲醇以增大其亲水性 提取黄酮类成分时 多用乙酸乙脂和水的两相萃取 提取亲水性强的皂甙则多选用正丁醇 异戊醇和水作两相萃取 不过 一般有机溶剂亲水性越大 与水作两相萃取的效果就越不好 因为能使较多的亲水性杂质伴随而出 对有效成分进一步精制影响很大 2热提取 回流提取一般用低沸点有机溶剂 如乙醇 氯仿 石油醚等 容器置水浴上加热 一般提取3次 第一次回流1h 滤出提取液 在加入新溶剂 再依次回流40min 30min 合并三次提取液即可 开胸顺气中槟榔tlc鉴别 取本品4g 研碎 加氯仿20ml及浓氨试液3ml 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小时 放冷 滤过 滤液加稀盐酸5ml及水20ml 振摇 分取酸水层 加浓氨试液调节ph值至约8 9 用氯仿提取2次 每次5ml 分取氯仿层 浓缩至干 残渣加甲醇0 2ml使溶解 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槟榔对照药材1g 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 附录 b 试验 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 l 分别点于同一用1 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 以氯仿 醋酸乙酯 甲醇 水 2 4 2 1 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 展开 取出 晾干 喷以碘化铋钾试液 供试品色谱中 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 显相同的橙色斑点 索氏提取法 弥补回流提取法需要溶剂量大 操作较繁的不足六神丸中蟾酥毒素分析取本品100粒 精密称定 研细 精密称取六神丸样品粉末150mg 置索氏提取器中 加氯仿50ml 回流提取8h 提取液浓缩至2ml 滤过 用少量氯仿洗涤滤器与滤渣 洗涤液并入滤液 挥干 残渣用以氯仿溶解 定容至50ml 精密吸取0 5ml氯仿溶解定容至5ml 精密量取4 0ml用于薄层扫描法或薄层色谱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剩余1ml供tlc鉴别用 3水蒸气蒸馏法 道尔顿 dalton 分配定律 气体或蒸气的混合物总压强等于其各成分的部分压强之和 即假定每一成分单独存在 并占有与气体混合物相同的体积时 将会产生的压强总和 基本原理 3水蒸气蒸馏法 1 常用水蒸气蒸馏装置 2 其他水蒸气蒸馏装置1 回流式水蒸气蒸馏装置2 微量水蒸气蒸馏装置3 大量水蒸气蒸馏装置 水蒸气蒸馏装置 水蒸气蒸馏法 提取挥发油 一些小分子的生物碱 槟榔碱 某些酚类化合物如丹皮酚等 浓缩方法 蒸发法 蒸馏法 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 精馏法 分子蒸馏 4超声波提取技术 超声波及其特征超声波提取的基本原理超声波提取条件的选择超声波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3超声波及其特征 超声波是频率大于20khz以上的声波 不能引起听觉 是一种机械振动在媒介中的传播过程 由于其频率高 波长短 具有方向性好 功率大 穿透力强等特点 超声波具有如下特性 1 超声波可在气体 液体 固体 固熔体等介质中有效传播 2 超声波可传递很强的能量 3 超声波会产生反射 干涉 叠加和共振现象 4 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时 可在界面上产生强烈的冲击和空化现象 特征 1 引起空化作用 2 产生一系列的特殊反应 1 空化作用 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 使液体介质不断受到压缩和拉伸 液体若受不住这种拉力 就会断裂而形成暂时近似真空的空洞 尤其在含有杂质 气泡的地方 而到压缩阶段 这些空洞发生崩溃 崩溃时空洞内部最高瞬压可达几万个大气压 同时还将产生局部高温以及放电现象等 这就是空化作用 声强度 0 3w cm2 就会产生空化 空化作用分为稳态空化和瞬态空化 稳态空化 声强度 10w cm2 有规律而缓和瞬态空化 声强度 10w cm2 短暂而剧烈 2 产生一系列的特殊反应 如 力学效应 搅拌 分散 成雾 凝聚 冲击破碎 疲劳损坏热学效应 声能被吸引而引起的整体加热化学效应 促进氧化 还原 促进高分子物质的聚合和解聚作用生物效应等 超声波提取的基本原理 超声波提取法 ultrasonicwaveextraction 是应用超声波强化提取植物的有效成分 是一种物理破碎过程 超声波对媒质主要产生独特的机械振动和空化作用 超声波振动时能产生并传递较大能量 引起媒质质点以大的速度和加速度进入振动状态 使媒质结构发生变化 促使有效成分进入溶剂中 空化作用破环细胞壁结构 使其在瞬间破裂 释放植物细胞内有效成分 直接进入溶剂并充分混合 从而提高提取率 超声波产生的一系列的次级效应如热效应 乳化 扩散 击碎 化学效应 生物效应 凝聚效应也能加速有效成分的在溶剂中的扩散释放 促使有效成分与溶剂充分混合 有利于提取 超声波提取条件的选择 1 超声波提取工艺参数的选择 2 溶剂的选择 3 温度的选择 4 其他因素 1 超声波提取工艺参数的选择 主要考虑的是超声波的频率 强度和时间 不同植物成分所需的参数不同 提取同一种植物时 选择不同的参数会得到不同的效果 所以在进行超声波提取时 要从实验中取得适宜的参数 提高提取率 2 溶剂的选择 超声波提取无需加热 因此在选取提取溶剂时 最好结合植物有效成分化学性质进行筛选 如在提取皂苷 多糖类成分时 可利用它们的水溶性特性选择水作溶剂 在提取生物碱类成分时 可利用其与酸反应成盐的性质而采用酸浸提法等 3 温度的选择 随温度上升 提取率上升 4 其他因素 超声波分布均匀与否 提取瓶的放置位置 提取瓶壁的薄厚 被超声植物的颗粒大小 随着介质和提取温度的升高有机溶媒随之挥发等 也会影响超声波提取有效成分的效果 超声波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1 超声波技术在药用植物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生物碱 苷类 挥发油 多糖 2 超声波技术在食用植物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从根 茎 叶 果实中提取汁液 提取植物油等 3 超声波技术在其他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氨基酸 蛋白质 酶 色素等 锦灯笼中木犀草苷含量测定供试品的制备 取本品粉沫 过3号筛 约1 0g 精密称定 置具塞锥形瓶中 精密加入70 的甲醇溶液20ml 密塞 称定重量 超声处理 功率2000w 频率40khz 1h 放冷 用70 的甲醇补足重量 滤过 取续滤液即可 5超临界液体萃取 基本原理超临界流体萃取操作应用 基本原理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利用超临界条件下的流体 即超临界流体 作为萃取剂 从环境样品中 固体或液体 萃取出待测组分的分离技术 基本原理 处在临界温度和压力以上的物质为超临界流体 它既不是气体 也不是液体 而是兼有气体和液体性质的流体 超临界流体的密度较大 与液体相仿 所以它与溶质分子的作用力很强 像大多数液体一样 很容易溶解其它物质 另一方面 它的粘度较小 接近于气体 因此传质速率很高 加之表面张力小 很容易渗透到样品中去 并保持较大的流速 可以使萃取过程高效 快速完成 超临界流体 基本原理 改变超临界流体的温度 压力或在超临界流体中加入某些极性有机溶剂 可以改变萃取的选择性和萃取效率 基本原理 压力的改变引起超临界流体对物质溶解能力的很大变化 只要改变流体的压力 就可以将样品中的不同组分按它们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的大小 先后萃取分离出来 压力的改变 基本原理 在低压下溶解度大的物质先被萃取 随着压力的增加 难溶物质逐渐从基体中萃取出来 因此 在程序升压下进行超临界萃取 不但可以萃取不同的组分 还可以将不同的组分分离 一般来讲 提高压力可以提高萃取效率 压力的改变 基本原理 温度的变化同样会影响超临界流体的萃取能力 体现在影响萃取剂的密度与溶质的蒸汽压两个因素 在低温区 仍在临界温度以上 温度升高降低流体密度 而溶质蒸汽压增加不多 因此 萃取的溶解能力降低 溶质从流体萃取剂中析出 温度进一步升高到高温区 虽然流体密度进一步降低 但溶质蒸汽压迅速增加起了主要作用 因而 挥发度升高 萃取效率不但不减小反而有增大的趋势 温度的变化 基本原理 在超临界流体中加入少量的极性有机溶剂 也可以改变它对溶质的溶解能力 通常加入量不得超过10 而且以极性溶剂如甲醇 异丙醇居多 少量的极性有机溶剂的加入 可以使萃取范围扩大到极性较大的化合物 有人认为极性有机溶剂的加入 起到了与分析物争夺基体活性点的作用而有利于萃取 超临界流体中加入少量的极性有机溶剂 基本原理 但有机溶剂的使用 可以导致以下几个问题 a 可能削弱萃取剂的捕获能力 b 可能导致共萃取物的增加 c 可能干扰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