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doc_第1页
齐白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doc_第2页
齐白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新网北京9月17日电(蒲波) “齐白石最单纯,”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说。他认为,如果要给20世纪的中国美术选一个形象代言人的话,非齐白石莫属。16日下午,在“经典北京2011”的VIP教育论坛上,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作了题为“真有天然之趣近观齐白石艺术”的讲座。齐白石,最单纯在北京画院,有1996件齐白石的作品。吴洪亮认为,美术馆展览应该呈现自己的态度,选择具有美术史价值和符合美术馆收藏判定标准的作品进行展览。“北京画院秘藏齐白石作品”展成为一个延续性的展览。“我们以齐白石为圆心,横轴是20世纪中国美术,纵轴是世界美术。”吴洪亮透露,画院将成立一个齐白石研究中心。谈到齐白石,吴洪亮给了一句颇感性的评价:“齐白石,最单纯。齐白石看到的世界会给我们一些新的呈现。”齐白石画了3万多件作品,却坚持“画前人之所未画”,建构一些绘画的新的模式和笔法。比方说,画牵牛花等几十种花卉。吴洪亮展示了一张蔡国强收藏的马克西莫夫所画齐白石图,他说:“捷克、欧洲的许多艺术家都画过齐白石。”北京画院为了更好地展示齐白石作品,将其作品还原到中国画的生存模式中堂状态。“中国没有美术馆、博物馆传统,”所以,吴洪亮认为,齐白石的作品不应该只是常规地挂在展览厅的墙上而已。齐白石的“小鸟”:真有天然之趣“如果20世纪中国艺术家需要有一个形象代言人,那就是齐白石。”吴洪亮说。李可染曾提到,伟大艺术家的四个条件“天才、勤奋、修养、长寿”。吴洪亮认为,齐白石都具备了,但是齐白石有一点其他艺术家不具备的,那就是“真有天然之趣”。在北京画院的秘藏里,有一张齐白石的“小鸟”图,简单的几笔勾勒,看上去有点笨拙,却很可爱。如果不知道是齐白石所作,会以为是儿童的涂鸦之作。但是,吴洪亮认为这幅画是透视齐白石创作、精神的相当关键的作品。吴洪亮讲到,这幅“小鸟”是齐白石1919年作,当时齐白石在庙里闲逛,突然看到砖地上自然呈现小鸟的形象,就赶紧回去拿笔墨临摹下来。吴洪亮说,首先,这幅画创作时间清楚,有历史背景;其次,它呈现出齐白石的创作方法,寻找绘画和自然的关系;另外,还表达了齐白石的核心创作态度。吴洪亮进一步分析到,齐白石的创作态度有三点:一是“真”,他真的很热爱艺术;二是“天然之性”,这幅画体现了天才艺术家与天然的关系;三是“趣”,中国文人画的“趣”不只是好玩而已,是一种心与绘画的关系,画家的作品可以反观心。对齐白石成功的一种解释:认命齐白石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吴洪亮说,齐白石小时候生活的老屋子前面有一片水塘,后面有山。他提及,曾经做过一个论坛,许多专家学者都谈到齐白石成功的原因,但是一位齐白石的后人说,因为齐白石很认命。“齐白石90岁以前坚持不做官”,这就是因为很相信算命先生的话。吴洪亮展示了齐白石的两方重要印章,一是“鲁班门下”,一是“寂寞之道”。齐白石27岁以前是一个木匠。吴洪亮说,齐白石的创作历程与许多艺术家不一样,他的创作与当时中国的社会发展史没什么关系,“他是个老老实实一步步转换自己身份的人,自己在探索,自己在看自然”。在北京画院有300方齐白石印章,有一方印章“大匠之门”。对此,后人存有疑虑,齐白石是说自己在“门之外”还是“门之理”呢。吴洪亮谈到自己的理解,“大匠”当时又叫“木匠”,齐白石还是在说自己是个手艺人。齐白石爱钱爱得很干净“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齐白石写到。对于字画、印章,齐白石规定了明确的价格,也有自己的加价办法。他写到:“红色,重用十元,少用五元;刻印,朱文廿元,白文十五元;以上每元加一角,出门之画回头加印加字不答应。”吴洪亮对这段话解释到,“红色重用”是指一种齐白石最喜欢的洋红,由非洲的一种小虫提炼出来的颜料,这也是鉴别齐白石作品真伪的一个标准。所谓“每元加一角”,就好比现在的汽车燃油费,每尺不涨价,按金额加价。“这能体现齐白石的处事之真,”吴洪亮说:“他爱钱,但爱得很干净。”齐白石的字画像今天的微博在齐白石留下的作品里,有一部分是只有一只工笔昆虫,那些都是齐白石60多岁的时候所画,没有题跋。“他能用生宣阴出昆虫的质感来,这需要熟练掌握笔墨,”吴洪亮说。不过让大家不解的是,齐白石为什么要画这种看似未完成的作品,只有工笔昆虫。有人猜测,是齐白石精于算计,想趁眼睛还好的时候画好昆虫,以后再填上其他,好卖。吴洪亮为此求教过娄师白,娄师白说,或许是这些册页大小的工笔昆虫画不好卖,所以留下来,因为立轴更好卖,但齐白石到去世前都没有来得及补上其他内容。吴洪亮所展示的是两张正面透视的工笔昆虫图。他认为,齐白石曾经画过“擦笔画”,应该是接受过一定的透视学知识的,不然这种正面透视,昆虫的大小会很难把握。“草间偷活”在齐白石的题跋中出现过多次,他的很多作品都与“如何活下去”有关。一张被油污的纸被齐白石画上画儿,旁边题“劫余之纸”,好像是对自己境况的一种暗示。“齐白石的画像微博,是一种媒体状态,”吴洪亮说。齐白石作品数量之大,令人吃惊。画同样的事物会题写不一样的文字,表达不一样的心情,“而且他不在乎买画人的态度”。有外国艺术家认为,齐白石是商业的艺术家,但他的作品中呈现了个性。这就是他与众不同之处。画十只青蛙与鲤鱼何干?齐白石的作品多,可画画却不快,画虾的须很慢,“一挥都很慢”。吴洪亮说,李可染入门十年,说自己从齐白石那里学到了“慢”。“有的须都是抖的,好像虾在水下遇到了阻力。”吴洪亮说。在齐白石的一幅画作里,有十只青蛙,题跋写到“鲤鱼争变化”。十只青蛙和鲤鱼有什么关系呢?吴洪亮从齐白石的另外一幅画作中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