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时实施科教兴国的法治战略.doc_第1页
第四课时实施科教兴国的法治战略.doc_第2页
第四课时实施科教兴国的法治战略.doc_第3页
第四课时实施科教兴国的法治战略.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课时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1.B 2.A 3.C 4.D 5.C 6.A 7.B 8.D 9. 10. 11. 12. 13.1“中国速度”超越“世界速度”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结果。2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开通,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高速铁路时代,表明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迈吃了坚实的一步。但这并不表明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已经步入了世界前列。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科技整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我国科技整体水平。14.1教育。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2我国有十三亿人口,资源们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教育关系子孙后代,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只有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15.1我国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提高综合国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一课时 灿烂的中华文化1.C 2.D 3.C 4.D 5.B 6.A 7.A 8.B 9. 10. 11. 12.13.万里长城、四大发明、故宫、京剧、武术、兵马俑、敦煌石窟等。2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14.1例如,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等。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好有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课文、诗句;向周围的人们宣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故事;不断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集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15.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地位: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影响: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例:孔子,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有 “万世师表”之称。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孙武: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理论家,杰出的军事指挥家。著作孙子兵法被尊为世界第一兵书、兵学圣典、兵学经典之首。鲁迅:中国现代为学的旗帜,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创作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了猛烈抨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第二课时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B 2.A 3.A 4.C 5.C 6.D 7.D 8.B 9. 10. 11. 12. 13.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质、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有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4.(1)这是因为在抗击冰雪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的过程中,中国人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互助,自强不息,夺取了抗击冰灾和特大地震的胜利;“神七”飞天,中国人昂首迈出了太空行走的“第一步”,展示了中国人的智慧、勤劳和勇敢;全体中国人举国一心,把北京奥运会办成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中国运动员顽强拼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优异成绩。一句话,中国人用坚韧、勇敢、智慧向祖国和世界交出了满意的答卷。(2)这里的“民族力量”指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3)从现在开始,从身边小事做起,增强责任意识,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努力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言之有理即可) 15.(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的精神。(2)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3)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正确对待未来文化;要努力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第一课时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1.C 2.A 3.D 4.C 5.C 6.D 7.B 8.B 9. 10. 11. 12. 13.这是因为,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只有政府及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才能使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 14.这幅漫画生动的讽刺了某些用人单位害怕人民群众知道法律。因为人民群众知法、懂法,水想违法乱纪就不那么容易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智力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国,建设依法治国,就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生活在法制的国家里,热闹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15.(1)我过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我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利决定国家的重大事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过根本的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利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2)在我过,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利由人民行使,但不是直接行使。我国全体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方式是间接的。这是因为,我过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人民行使权利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这就是广大人民通过间接或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利机关。再由国家权利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利。因此,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机构。第二课时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A 2.C 3.D 4.C 5.B 6.A 7.D 8.B 9. 10. 11. 12. 13.(1)我不赞同这种观点。(2)宪法才是我过的根本大法。因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宪法的制订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严格。不可否认,食品安全与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与安全,食品安全是我国一部重要的法律。但食品安全法只是规定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是普通法律,食品安全法与宪法是“子法”与“母法”的关系,食品安全法要以宪法为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内容和精神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14.(1)材料一说明了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材料二说明了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材料三说明了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3)在我国,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因此,中国共产党也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国家机关要严格依法办事,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并自觉接受监督;公民要增强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勇于同违宪行为作斗争. 15.2001年: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2002年: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2003年:依法治国,执政为民;2004年: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2005年: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2006年: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2007年:弘扬法制精神,推进依法治国;2008年: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2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宪法是人民权利最重要的法律保障.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公民 要增强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弘扬法治精神,为科学发展、社会发展、社会和谐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第三课时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1.B 2.D 3.D 4.A 5.B 6.A 7.C 8.C 9. 10. 11. 12. 13.(1) 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主要有选主权和被选主权;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检举权;监督权等.(2) 批评建议权(监督权). 14.(1) A、D做法是正确的.因为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拥有监督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行使监督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这两种行为也是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具体表现.(2) B、C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公民行使监督权利时,应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15.(1) 我国派出渔政船赴南海执行任务是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捍卫我国渔业、渔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