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建沈阳至丹东铁路客运专线工程TJ-3标段太平山隧道 贯通测量方案编制: 复核: 审定: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沈丹客专TJ-3标三工区二一二年十一月 佛爷沟2号隧道贯通测量方案目 录一、工程概况3二、编制依据3三、人员安排及拟投入的仪器设备、软件3四、隧道贯通方案内容及技术要求4(一)洞外控制测量41、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42、外业要求63、洞外(GPS测量)横向贯通误差估算6(二)洞内控制测量81、洞内导线布设要求82、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83、贯通中误差估算8(三) 高程控制测量91、二等水准技术要求92、洞外二等水准复测103、洞外高程贯通误差估算114、洞内高程控制网布设及要求115、贯通中误差估算12(四)隧道贯通误差测量及调整121、贯通误差的测量12(1)平面贯通误差测量12(2)高程贯通误差的测量132、贯通误差的调整13(1)平面贯通误差的调整13(2)高程贯通误差的调整13一、工程概况太平山隧道位于辽宁省凤城市境内穿越辽东低山区。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最大埋深为213m。隧道进口里程为DK179+395,出口里程为DK181+435,隧道全长2040m。隧道进口至DK180+486.5436段位于半径为7000的右偏曲线上,DK180+486.5436至出口段位于直线上,隧道内线间距4.6m,隧道内纵坡为3的单面下坡。DK179+395DK179+430 、DK181+255DK181+435为级围岩,DK179+430DK179+570、DK181+175DK181+255为级围岩,DK179+570DK180+730、DK180+840DK181+175为级围岩,DK180+730DK180+840为级围岩。为确保线路平纵曲线线型顺畅,管段内不出现断差现象。本工区将完成CPI、CPII点的复测,并在CPI、CPII点的基础上布设加密点并进行测量,对隧道横向、高程贯通精度的要求测设相应等级独立的平面网和高程控制网,进行贯通测量。二、编制依据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BT10054-97)中铁第三勘察设计院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第一次复测报告(2011)三、人员安排及拟投入的仪器设备、软件为了确保可靠的工作质量,投入了先进的测量仪器设备,所有的仪器在施测前均经过检校,符合规范的要求并且满足本项目的精度要求。本次隧道贯通测量、CPI、CPII平面复测及洞外加密点平面测量采用天宝GPS静态测量。洞内控制点测量采用测角精度为1的徕卡1201+全站仪进行导线控制测量。高程测量采用天宝DINI03电子水准仪。本次隧道贯通测量拟参加测量技术人员包括测量工程师3人,测量技师9人,投入标称精度为5mm1ppm 天宝SPS781双频接收机3套、5mm1ppm 天宝R8III双频接收机3套,徕佧TC1201+全站仪1台,天宝DINI03电子水准仪1台,安置接收器采用三脚架和对中精度小于1mm的光学对中器。数据处理及平差拟投入笔记本电脑1台,投入车辆2台。基线处理采用TGO进行处理,网平差采用CosaGPS V5.2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解算。四、隧道贯通方案内容及技术要求(一)洞外控制测量1、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CPI平面复测及洞外加密点平面测量采用GPS静态测量测量,CPI平面复测按二等GPS技术要求进行测量,洞外加密点平面测量按三等GPS技术要求进行测量。现有铁三院于 2011年发布精密控制测量第一次复测成果中央子午线1243500、投影面大地高80m、高程异常15m点号北坐标X(m)东坐标Y(m)高程(m)CPI81114473028.7570 487151.6515 60.0615 CPI81124472835.2389 487688.0711 43.3213 CPI81134470940.4255 487323.2101 80.1711 CPI81144470204.4424 487852.7949 58.3101 GPS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见下表: 表一、GPS测量的精度指标控制网级别基线边方向中误差最弱边相对中误差CP(二等)1.31/180000CP(三等)1.71/100000表二、各级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测量等级 项目二等三等静态测量卫星高度角()1515有效卫星总数44接受机类型双频双频时段长度(min)9060观测时段数212数据采样间隔(S)15601560PDOP或GDOP68表三、环闭合差及重复观测基线检验要求检验项目限差要求X分量闭合差Y分量闭合差Z分量闭合差环闭合差同步环独立环或符合路线重复观测基线较差上面各式中 相应等级规定的精度,按网平均边长或基线边长由下式计算:n 闭合环边数 本项目 : a=5mm,b=1ppm,n=32、外业要求为保证外业数据采集的质量,现场测量调度采取多项技术措施并注意观察以下几个方面:a、注意卫星观测精度是否与预报一致,如出入较大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整调观测时间(增加观测时间),特别要注意卫星健康状况改变。b、昼避免使用受限桩点,当不能避开时应意卫星预报和现场精度为依据选择精度高的时段进行观测。c、合理选择桩位,以改善控制网的图像条件。d、在迁站前应确认已经将采集的数据正确储存。e、观测过程中应随时注意GDOP值必须满足表二、各级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否则应延长观测时间。观测人员要保证通信畅通及时。f、所有参加人员在观测过程中及时按照“GPS静态野外记录表”填写。3、洞外(GPS测量)横向贯通误差估算控制测量前,应按下式估算测量设计的验前横向贯通中误差。式中 mJ、mc进、出口GPS控制点的Y坐标误差;LJ、Lc进、出口GPS控制点至贯通点的长度;mJ、mc进、出口GPS联系的方位中误差;、进、出口控制点至贯通点连线与贯通点线路切线的夹角。控制测量后,应按下式估算控制测量的验后横向贯通中误差,验后贯通误差。式中 y、y、xy由进、出口推算至贯通点的x、y坐标差的方差和协方差;F贯通面方位角。洞外GPS测量误差包括GPS点的点位中误差和进洞定向基线边的方位角中误差。根据误差传播定律,GPS点的点位中误差和定向边的方位角中误差对进洞导线在贯通面的横向贯通误差影响为式中: m外洞外导线测量引起的横向贯通中误差 m0GPS点位中误差引起的横贯通中误差LGPS进洞点至隧道贯通面的距离m0GPS基线边方位角中误差206265隧道进口进洞边宜选为CPI8111CPI8112,该方位角中误差为0.42,相对点位精度为1/316000。隧道出口进洞边宜选为CPI8113CPI8114,该方位角中误差为0.41,相对点位精度为1/301000。则洞外GPS控制测量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值为: 5mm30mm(二)洞内控制测量1、洞内导线布设要求导线边长应根据测量设计确定。导线点布设在施工干扰小、稳定可靠、便于设站的地方,点间视线应旁离洞内设施0.2m以上。2、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应采用导线控制测量方法。洞内控制导线应从测量设计确定的洞外联系边引入,洞内洞外平面控制网宜以便连接。洞内导线测量精度应符合下表规定:表四、洞内导线测量精度测量等级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隧道二等1.31/100 0003、贯通中误差估算控制测量前,应按下式估算测量设计的验前横向贯通中误差。式中:、控制测量后,应按下式估算控制测量的验后横向贯通中误差,验后贯通误差。式中 y、y、xy由进、出口推算至贯通点的x、y坐标差的方差和协方差;F贯通面方位角。(三) 高程控制测量 太平山隧道高程控制网由铁三院于 2011年发布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第一次复测中的高程点复测后联测至隧道内。1、二等水准技术要求表五、二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路线长度(km)水准仪等级水准尺观 测 次 数往返较差或闭合差(mm)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二等2400DS1因瓦往返往返4表六、二等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尺类型水准仪等级视距(m)前后视距差(m)测段的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高度(m)二等因瓦DS1501.03.0下丝读数0.3DS0560表七、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水准测量等级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MW限 差(mm)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往返测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二等1.02.06442、洞外二等水准复测洞外二等水准复测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测量出相邻点之间的高差,与设计院提供的高差表进行比较以确认设计院所提供的高程控制点的精度是否满足相应的精度要求,点位是否稳定,成果是否可靠。对于在高差比较中发现超限,被怀疑有高程沉降的水准点与水准路段,补充进行一次二等水准的往返测量。确认本次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如还是超限,提交给设计院,一起寻找和分析原因。本次测量采用Trimble DINI03精密水准仪及配套的铟瓦水准标尺,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二等水准测量要求作业。复测时,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a、每天作业前按照仪器操作说明书进行i角检查与校正,保证 i角绝对值在作业过程中不超过15,操作过程中密切注意仪器的工作状态。b、避免在光线昏暗或阳光强烈的环境下作业,杜绝日出前和日落后进行作业。c、为了保证水准尺的稳定性,选用5Kg尺垫,将尺垫安放在坚实的地方踩实以防止尺垫下沉;为防止尺的晃动,必须使用配套的尺撑,保证水准尺的上下两气泡居中,从而保证测量时数据的准确性。d、测量时严格要求前后视距相等或者视距差控制在规范范围内,减少仪器i角对高差观测的影响。e、水准路线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执行,采用往返观测,并沿同一条路线 进行。每一测段均采用偶数站结束,由往测转为返测时,互换前后尺再 进行观测。观测顺序如下 往返测:奇数站为 后前前后 偶数站为 前后后前随时检查仪器内存状况,确保数据保存的完好性,原始记录手薄采用电子记录手薄。f、每测段必须一次性进行观测,当天计算出测段的高差,与设计院提供高差进行比较,对怀疑有沉降的点及相关路段在次日进行补测复核,确认本次观测正确无误后,提交给设计院和施工单位,协助寻找和分析原因。3、洞外高程贯通误差估算 洞外高程控制测量按二等水准测量进行测量,从隧道一端的勘测高程点联测至另一端的勘测高程点。测量后对洞外高程贯通误差值就行估算H洞外=H实-H设H实两勘测点间实测高差;H实两勘测点间设计高差 由CPI8112测设置CPI8114实测高差为14.9868m,两点间设计高差为14.9888m,则洞外高程贯通误差估算值为2mm。4、洞内高程控制网布设及要求1)洞内高程控制点与洞内导线控制点共用桩。2)洞内高程点每隔100m设立高程控制点3)洞内高程水准测量采用往返观测,观测限差和精度评定符合规范要求。表八、洞内高程测量精度要求测量等级两开挖洞口间高程路线长度(km)每千米高差测量偶然中误差(mm)五57.54)洞内高程点必须定期复测,以满足施工要求,并且尽量避免或减少隧道高程贯通误差。5、贯通中误差估算洞外、洞内高程控制测量误差产生的高程贯通中误差应按下式计算:式中 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m) L洞外或洞内高程路线长度(km)(四)隧道贯通误差测量及调整隧道贯通误差规定项目横向贯通误差相向开挖长度(km)L44L77L1010L1313L1616L1919L20高程贯通误差洞外贯通中误差(mm)3040455565758018洞内贯通中误差(mm)4050658010513516017洞内外综合贯通误差(mm)50658010012516018025贯通限差(mm)100130160200250320360501、贯通误差的测量(1)平面贯通误差测量在贯通面附近埋一固定桩,由两端导线分别测量该点坐标,其坐标较差分别投影至线路中线及其垂直方向上,既为纵向和横向贯通误差。同时测量该点的水平角,求得方向贯通误差。(2)高程贯通误差的测量水准路线由两端高程点分别测量至贯通面的固定桩上,所测得的高程差值既为实际的高程贯通误差。2、贯通误差的调整(1)平面贯通误差的调整如贯通后出现横向贯通误差,并在规定的限差范围内,可按下述方法调整贯通误差:1)将实测的贯通导线方位角闭合差进行简单平差,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品品种分类培训
- 智能小车启蒙课件
- 课件模板护眼
- 住陪师资培训
- 课件样片拍摄
- 新进教师培训心得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检测试题打印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考眼力考试题及答案
- 矿井电气防爆检查工专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混合气生产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QCT268-2023汽车冷冲压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 【大数据“杀熟”的法律规制探究17000字(论文)】
- 队列训练齐步的行进与立定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课后练习题 全册
- 初中九年级英语课件宾语从句 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 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的关联
-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进展
- 拆除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方案
- 公司网络安全培训课件
- (115)-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