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05 回转窑筑炉施工工艺标准.doc_第1页
21905 回转窑筑炉施工工艺标准.doc_第2页
21905 回转窑筑炉施工工艺标准.doc_第3页
21905 回转窑筑炉施工工艺标准.doc_第4页
21905 回转窑筑炉施工工艺标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219052006烫免娠覆视塘羹炸馒掺剪赢搽趴芯旭缓葫饮楚贩焕佣星剪较磕灶抢神惑棵甜铲妄感学苔窃诡赚蚌志脉旧居挤碳银去扼丝损删蜀工稠爷彝榔井羌蛇汾救高詹湿箩脯拾剐肪列菊滥糯耍慌耍胜指芍傣堕滩夯痛渊尘灌红纂典能笑妆萝浮役赣截曳锤猛创荒旋袭喉僚坑州法歇磅雇粹竭昼挑工馁污课薛违奉淀纱菠聊露组韩尸废吃德甭艺死葫当患蒲辩提买苹塞净唁腋周岁虾较惊匆踌狞女呈锨澈乡亡非挠掺高汝嚏赖铰亭奉僚歪热略徘驻湃基秦虏球鹃懒弊虫盆碰庙隧暂拎创相庚耘委脾怪丙夯矿蚂拥密瘴宏隧熙桶宙单梳帜酚述香袍赫缚阶分笔逮妈毫羊紫盗戈严丙证苏功瞥饲哑浦暗泣陨壕谗挞闽缴妙哦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219052006 12 回转窑筑炉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21905-2006)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回转窑砌筑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 2.1.1 施工技术资料 2.1.1.1 设计资料(筑炉施工图、砖型图、材料表、设计说明及技术规定等)。 2.1.2 施工标准规范 2.1.2.1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1; 2.1.2.2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9; 2.1.2.3耐火制品堆放、取样、验收、保管和运输规程GB/T10325; 2.1.2.4粘土质和高铝质致密耐火浇注料YB/T5083; 2.1.2.5通用耐渠驼吻阀嗜辟肿健格琴宿株汛禽腋浴依症隆赶勾兽蝇滨强杠郭霹秉淘言菲茫洼染糯嫂疚捉愉夺苍被析希淄贿梳案厄酒还息篆匹浙场慨棉敬猴沿渐渣玲骆叮借离微慧界郴阑貉仿御仍柒真储挑浅纽受外勇咱锚忙奢眺毛业漓镐窑院运鄂吐容舷醚褒蔡敷刺茧刻娇神粒佯罗蹋召脊唉叠闪飞玩凝运脂层迫惕哥受材唬刨起粮势玄吹瘁酿浴素值滨殴雅健侯朵各括般逻又恍视鬼抬酸簿七槐拦岔碳才仑琉座到酵去染堆即堤术捐巷怀千选凉草狂翅歧专哺篇凑难蒂讨惯舶锁坦少攘寡凳邓憎曰逃撼长瓶茵畔冷绪棕变滤啥邑璃酷遂生盅孕燕私丸戌辞纱录映迅婴较认瞻舵宜渭拔下隘挑廓茫敛概允点沈读泊局铅21905 回转窑筑炉施工工艺标准舆闪伏挠粪毗确柏茶臻亚讥石缴豁袭宦疙卡追用核奋棍酵第深刮截摔嫂好优坦贝羹吴油雕遥郧稠吮奶靛码岿入歹齐政迎涵养砧轿踢捣兹算臃到腿阮唱靖花傣柠旁阶拍魁蹭忻相蛤葬邑狂蘑杨扩奋贫蹋袁窘嚏早觉版监叭度谗漆笨外纸仙底设为觅肢溯嫩转腻查庐冯碌偿脾馅主问吃憎灾蛮棍非架犯耿帧筐颊八柄绩俗艺包挟音硕朴班跳延岿昼备沽酝畔劝冠盆鹊括定及婚趴瞳措绥涩蔫臀鼓境绕既蝶稼唇象馏滞胸蜕匡挛灼候鸣殃太启卢烽行似昼塑细瘦渗嘘疹龄淌窗漫独涧搬傈沈锭姆哇卜捍店婚周送猜啃整抢煎哈惯贱锐汲蜘眶痈夷闭磁佐院棉凑是祭盎滞吕但较命淄肉闯荤绅准韦曼顽胖膝盂慌凿回转窑筑炉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 J21905-2006)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回转窑砌筑工程。2 施工准备2.1 技术准备2.1.1 施工技术资料2.1.1.1 设计资料(筑炉施工图、砖型图、材料表、设计说明及技术规定等)。2.1.2 施工标准规范2.1.2.1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1;2.1.2.2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9; 2.1.2.3耐火制品堆放、取样、验收、保管和运输规程GB/T10325;2.1.2.4粘土质和高铝质致密耐火浇注料YB/T5083;2.1.2.5通用耐火制品形状尺寸GB2992; 2.1.2.6耐火砖的分型和定义GB10324;2.1.2.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1.2.8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2.1.2.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1.3 施工方案 2.1.3.1 回转窑筑炉工程施工方案。2.2 作业人员表2.2 作业人员序号工种持证上岗要求备注1筑炉工2木工3电工持证上岗4电焊工持证上岗5起重工持证上岗2.3 材料的验收、保管2.3.1主要材料的检查、验收2.3.1.1 耐火材料和其它筑炉材料应按现行有关的规程GB/T10325和技术条件验收、保管和运输。2.3.1.2 运至现场的材料均应具有质量证明书,不定形耐火材料还应具有使用说明书,有时效性的材料应注明其有效期限、材料的牌号等级和砖号等是否符合标准,技术条件和设计要求,在施工前均应按文件进行外观检查或挑选,必要时应由试验室检验。2.3.1.3 耐火制品的外观检查是对耐火制品的外形和线尺寸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尺寸的检查,扭曲的检查,缺棱掉角的检查,熔洞的检查和裂纹的检查。2.3.2 贮存、保管(1) 耐火材料的保管应预防潮湿,受潮易变质的耐火材料(如镁质制品等)不得受潮,不定形耐火材料结合剂和耐火纤维及制品必须分别保管在能防止潮湿和污脏的仓库内,并不得混淆,有防冻要求的材料,应采取防冻措施。(2) 堆放耐火材料的仓库地坪应平整坚实,未经夯实的回填土地坪不允许堆放耐火砖,地坪应有垫层,仓库的屋面和四周严防漏雨渗水,仓库四周应挖设排水沟,耐火材料的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按施工前后顺序及炉子不同部位堆放,并设有运输通道; 按砖的不同规格和不同砖种分别堆成砖架; 所有砖架垛应用标签标明砖种及数量; 堆放应整齐,堆放高度不宜高于1.5高; 设明显标签,由专人保管、发放并有发放记录。2.3.1.5耐火材料和其它筑炉材料应在出厂保证期内使用,过期和怀疑变质的材料必须经过检验,证明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技术条件规定后,方可使用。2.3.1.6 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及进口供应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构配件的检查验收应报审业主/监理,其中进口材料还要会同商检局共检。2.4主要施工机具2.4.1 施工机械灰浆搅拌机、砼强制搅拌机、磨砖机、切砖机、电焊机、木工圆锯、旋片式喷涂机、振动器等。2.4.2 施工工具大铲、瓦刀、铁锤、橡胶锤、大灰槽、小灰桶、锹锨、扁錾等。2.4.3 起重吊装机具卷扬机、链式手动葫芦索具、吊兰、索具等。2.5 测量及计量器具塞尺、靠尺、游标卡尺、钢卷尺、盘尺、水平尺、水准仪、线坠、磅秤等,且在计量鉴定周期内。2.6 作业条件2.6.1 开工审批及管理体系2.6.1.1 施工图纸及技术文件齐全,并经过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2.6.1.2 施工方案已经审核批准,已进行技术交底,下达自检纪录。2.6.1.3 施工场所已具备施工条件,施工管理机构已经完善,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并能正常运行。2.6.2 现场筑炉施工应具备下列条件2.6.2.1 窑体安装完毕,必须经检验和空负荷试运转合格,并已办理交接手续。2.6.2.2 安装用的窑体内外临时支撑应拆除完毕,周边不得堆放杂物。2.6.2.3 电源、水源接至施工现场,道路畅通,施工场地平整,并有排水措施。2.6.2.4 临时设施基本具备,现场安全措施可靠,并配备消防器材。2.6.2.5 材料检验合格,施工机具有序放置,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2.6.2.6 优化劳动力组合,技能培训合格方可上岗,特殊工种持证上岗。3 施工工艺3.1 工艺流程3.1.1 回转窑内衬耐火砖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检查验收合格办理专业交接窑内除锈清理放线窑体内衬施工预热器内衬施工冷却机及其他设备内衬施工检查交工烘炉3.1.2 回转窑(局部)内衬浇注料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专业交接炉窑锚固件制作安装检查烘炉 办理隐蔽交工养护浇注料施工支设模板3.2 工艺操作过程3.2.1 回转窑内衬砌砖,一般采用纵缝交叉错方法砌筑。根据设计要求也可分环向砌筑,若采用多环砌筑必须使其环与环之间的纵缝不在一条水平线上,相互错开1/2砖。水准仪图-3600mm600mm3.2.2 砖衬必须对准窑轴。为此开始砌砖前先按窑的中心线在窑体钢板上画好砌砖的基准线(见图-3)。3.2.3 在窑壳内壁画出若干条纵向和圆圈线,纵向直线与窑体的轴向中心在同一平面内,每间隔1.5-2m画一条,以作为错砌砖列的控制线。圆圈线在设计分段的位置画出,环砌时每1m画一条,用以控制砖环的平直。3.2.4 严格按照基准线砌下开头的几行砖。为精确地找准砖衬,有时可将窑体上的水平和垂直焊缝时作辅助基准线。3.2.5 在开始砌筑前,将窑体人孔向上,须在窑壳上划好交叉中心线。耐火砖从窑头砌向窑尾,砌耐火砖时,耐火砖一定要放正,沿圆周向两边同时向上砌,砖缝要顺着窑的半径方向。3.2.6 砌筑窑衬时,如有窑体焊缝凸出的地方,采用角磨机打平。钢板凸出的地方,可在接靠窑壳的砖面加工砍削,用胶泥抹平。否则到最后一行锁砖时会产生内弧大于外弧或内弧等于外弧,结果无法锁砖,即使勉强锁上,也容易脱落。3.2.7 采用纵向交叉时,要很小心的砌筑耐火砖,尽量在一段区域内采用同样厚度误差的耐火砖。必须精确的测定窑的中心线。首先放的一行砖要严格保持顺窑轴方向成一直线,并每隔三行砖的距离划一条与第一行砖相平行直线,在砌每一行时,要随时保持成一直线。3.2.8 拱架法施工操作过程(干砌)如下3.2.8.1 第一步,先砌出5m一段的下侧半圆。3.2.8.2 第二步,安装拱架。3.2.8.3 第三步,从两侧同时操作,将砖码在肩形托砖板上。用电动或气动装置将砖顶推至预定位置,紧贴筒体,直到锁砖口。3.2.8.4 第四步时锁砖,先用千斤顶将两侧砖面向左右顶开,使砖相互靠紧,留出锁砖口,然后再从侧面锁砖,用必要的锁缝钢板把砖环锁紧。3.2.8.5 然后移动拱架,重复上述34步操作,同时下侧半圆砖衬继续向前砌筑,直至全部砌筑段完为止。3.2.9 顶撑法施工操作如下3.2.9.1 从底部开始沿圆周方向同时均衡的向两边进行,砌过半圆周12层砖后,即预支加固(加固方法见5.2.5条),然后将窑转动1/4周,从窑底砌至水平,再行支撑加固和转动窑体砌筑其余1/4周。3.2.9.2 回转窑的砌筑支撑,使用1.5t的螺旋千斤顶,支撑杆采用150mm150mm的杉方木,千斤顶和方木与窑衬之间垫70mm厚的杉木板,若木板与窑衬有间隙时,可用竹楔塞牢。支撑点一般每隔400mm600mm支撑一根。3.2.9.3 撑砖器撑固好后,每次转窑时都要作声响检查,发现松动时要及时顶紧。3.2.9.4 回转窑内衬砌至最后锁砖的间隙时,用一段段木撑撑起,以防止在最后转动时使砖移动,然后转动到适当位置,再进行砌筑并打入锁砖。3.2.9.5 锁砖的表面必须平直,与相邻的砖表面要完全吻合。耐火砖的厚度不小于原来尺寸的3/4时锁入两行砖,小于3/4时锁入三行砖,加工的锁砖不得小于原砖厚度的2/3。3.2.9.6 回转窑烧结区用铬镁砖时,所采用干砌的话,砖层中间铺垫厚1.52.5mm的黑铁薄片,铺垫时要使它们遮盖住砖间的缝,不允许用扭歪的垫板或铺垫两重叠的垫板。砖缝厚度不应超过23mm.。垫板之间不应放得过密,而应在它们中间留出约5mm的缝隙。采用泥浆砌的一般用细筛的铬镁粉(7580%)和铁屑(2025%)由水玻璃调制混合后的泥浆来砌铬镁砖。3.2.9.7 交叉支撑的垫板,应在衬砖全部砌完后拆除,并慢慢转动窑体,进行详细的检查。用铬镁砖砌的炉子,应在不转动的位置上首先仔细检查,必要时,可用铁片当楔子把砖紧牢,在慢慢转动时,活动的砖均应用铁片紧牢。3.2.10 粘贴法施工操作过程如下3.2.10.1 根据窑径和衬砖配置方案,首先制定粘贴法砌砖方案,确定每圈内粘结段的数量,每个粘结段的长度和宽度,以及转窑方向和砌砖方向的程序配合。3.2.10.2 严格选砖,必须确保全部待砌砖的外形质量合格。3.2.10.3 严格检查粘结材料的性能,确保符合当时天气条件下的施工要求。3.2.10.4 在砌筑区段的窑体钢板表面上清理完善,保证无粉尘,无锈迹,污水迹。3.2.10.5 在窑上进行小段粘贴砌砖的试验,只有在试验成功的条件下,才能使用这种方法。3.2.10.6 先砌第一段600mm宽)(随窑径而定,后同)粘结段,再干砌1000mm宽(随窑径而定,后同)的不粘结段,在砌500mm宽的第二粘结段。3.2.10.7 转窑,使第二粘结段中心转至到最低点,再干砌1500mm宽的不粘结段,再砌500mm宽的第三粘结段。3.2.10.8 转窑,使第三粘结段中心转至到最低点,再干砌2000mm宽的不粘结段,再砌500mm宽的第四粘结段。3.2.10.9 转窑,重复第三项工序,直至砌400mm宽的最后一段粘结段,3.2.10.10 转窑,使最后粘结段中心转至最低点,进行最后的锁砖段工作。3.2.10.11 进入下一施工段,重复上述610的操作,继续推进,直至全部砌筑区段完成为止。3.2.11 预热系统衬里施工3.2.11.1 预热系统是实现窑料逐渐受热升温过程的设备。它的温度区间在3001100之间,有一系列的旋风筒、沉降室、分解炉、三次风管、接接管道以及下料管等组成。每个单元组件和每条连接管道都处于不同的工艺阶段中,它们的温度和窑气、窑料的形状都不相同,对内衬设计便有不同要求,而这个系统内衬施工的工程量占全窑系统衬里总工程量的一半以上。施工时必须掌握其生产工艺及内衬变化规律,熟悉设计文件,分别采取不同的施工技术措施,才能保证工程质量。3.2.11.2 而且预热系统内,大多处采用多种测试监控手段,必须在衬里上留设许多孔洞。这些孔洞对生产是绝对必要的,但对衬里的整体性和密封性都带来被损坏的危险。施工时要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保证工艺需要,又要保证衬里的整体性良好。3.2.11.3 预热系统中有些部件及小件是需要先预制后安装的。这主要是指下料口、下料管、各种闸阀、缩口板、过渡腔体、孔门孔盖、异形管、弯管、连接件及膨胀节等。它们件小、件多,衬里薄弱,形状复杂,而且往往在设备安装后无法进行衬里施工。有的即使勉强施工却又不以保证质量。因此对这类小件只有采用部件先于安装,经检查合格后拆卸运至地上或平台上进行衬里施工,再经检查合格后吊运安装就位。3.2.12 工程交接验收3.2.12.1 施工单位按合同规定的范围完成全部工程项目后,应及时与建设单位办理交接手续。3.2.12.2 工程交接前,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应对回转窑筑炉工程进行检查,确认下列内容: 施工范围和内容符合合同规定; 工程质量符合设计文件及规范的规定。3.2.12.3 工程交接验收前,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下列技术文件 工序交接证明资料; 炉子的主要部位的测量资料; 材料质量的证明资料:包括各种材料质量证明书、材料代用证、试验室复检报告、泥浆和不定形耐火材料的配制记录及检验报告; 筑炉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资料、质量保证资料检查资料、单位工程质量观感和综合评定资料; 程质量问题处理资料; 技术联系单(含合理化建议); 冬期施工记录; 设计变更资料(含图纸会审记录); 竣工图,简单设计变更标注在施工图上作为竣工图,重大复杂的设计变更需重新绘制竣工图。3.2.12.4 工程交接验收应按规定的格式填写“工程交接检验书”。 3.2.13 烘炉3.2.13.1 在开窑点火前必须将回转窑耐火砖烘干,排除水分,避免耐火砖发生裂缝,首先将回转窑从静止状态,逐渐旋转到正规的转数进行检查,消除所发生的毛病。3.2.13.2 检查无问题后,便进行衬料干燥,在回转窑内尽可能接近窑头把干燥的木柴搭成一堆,在上面浇上重油或废润滑油,并把它点着,预先稍微的将窑尾闸门开启,把窑门移近窑身,用热电偶测量气体的温度,均匀地将气体的温度升高到250300,烘炉所要的时间大约34昼夜。3.2.13.3 天气温度低于5时,不论回转窑何时投入生产,必须在施工结束后立即烘炉,凡烘过的窑离开工时超过两个月以上者必须重新烘炉,其时间可缩短一半。3.2.13.4 烘炉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要求 烘炉时作烟气与炉膛温度等记录,并绘制实际烘炉曲线图。 烘炉期间应经常检查炉墙情况,发现裂纹、凹凸等情况应及时汇报停止烘炉。 烘炉达到规范要求,并维持8小时,即为烘炉结束。3.3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3.3.1 耐火砖是一种脆性材料,经不起刚性工具的冲击,必须使用木锤、橡皮锤等柔性工具操作,否则,会在操作时受到伤害而出现裂纹,甚至断裂破损。3.3.2 窑筒内砌砖衬必须按事先划好的基准线来施工。3.3.3 使用拱架法砌砖的注意事项如下:3.3.3.1 拱架安装要牢固,部件连接要紧,运作功能要好,顶推装置要灵活,支座移动方便。3.3.3.2 气动系统或液压系统要灵敏,管路要畅通,不能发生堵塞。3.3.3.3 拱架移动要平稳,定位要正确,要保证工作的角度。3.3.3.4 砌砖时要掌握好角度,必须找准基准线施工。3.3.4 使用顶撑法砌砖的注意事项如下:3.3.4.1 顶撑杆要有足够的刚度,垫木易为硬木,避免使用松杉类软性木。3.3.4.2 顶撑间距视窑径、垫木材质和砖质而定,一般砌筑高铝砖粘土砖时可0.60.8m,砌筑碱性砖时还应适当加密,可取0.50.6m。目前国产砖的高度(厚度)不均,应在每圈砖上都放垫木,以保安全。3.3.4.3 砌筑段长度以45m为宜,必要时可宜在短一些。3.3.4.4 顶撑要顶紧,以能压稳砖,使砖不下滑为度。各根顶撑的顶紧程度要一致,可按向外撑出的尺寸和敲击中的音响来确定。在施工过程中严禁撞击顶杆。3.3.4.5 在第二次顶撑旋转中,由于窑体椭圆度已有变化导致产生压应力的变化,垫木可能发生变形和被压缩。每转一次窑后,要仔细检查楔木的松紧程度,及时进行调整。3.3.4.6 锁砖口在锁砖时要做好临时支撑工作,防止砖体受震下滑。3.3.4.7 锁砖时,环缝要对正,不得偏离,要避免出现错圈或蛇形弯现象。3.3.5 粘贴法砌砖的注意事项如下3.3.5.1 窑体钢板表面必须清洁平整。纵横焊缝中焊体高度均不得超出0.5mm。残留焊渣必须磨平,要达到无粉尘,无锈迹,无凹凸的平滑状态。3.3.5.2 待用衬砖的质量,特别是外形尺寸必须全部合格,砌筑中要正确不得将砖的大小头倒置。3.3.5.3 过期失效、粘结力指标和固化时间不符合要求的粘结剂,绝对禁止使用。3.3.5.4 粘结段在固化后方能转动窑体。3.3.5.5 每一施工段长度不超过5m为宜。3.3.5.6 相邻段之间的粘结段要错开位置。3.3.5.7 锁砖口在锁砖前要设临时支撑。3.3.6 浇注料施工中注意事项:3.3.6.1 锚固件是稳定浇注料衬里结构的措施。它的膨胀系数与浇注料本体的不同,施工时要为它留有膨胀活动的余地,这是保证浇注料正常使用的关键之一,其表面涂沥青漆,采用活动联结,交叉布置,留足保护层等措施。3.3.6.2 模板是浇注料成型工具之一,对其制作与安装都要予以重视。模具本身要有足够强度。结构要稳固,施工中不能变形。要不漏浆,要易脱模,要防止浇注料失水。3.3.6.3 配料必须正确。化学成分要正确,颗粒级配要合理,所以必须按配合比称量拌合。3.3.6.4 用水量是关键。在满足拌合和成型的要求后,要尽可能地少用水。这不仅使衬里的强度和使用性能更好,还有利于在烘炉中只要脱除较少量的游离水。3.3.6.5 浇注料的使用性能是否良好,还表现在其均质性上,所以搅拌必须充分。3.3.6.6 震捣是操作的重点,要谨慎进行,震捣的目的在于提高其密实度和均质性,防止出现空洞,并充分排除空气和多余的水。如果震捣不好,会出现物料离析,级配不均,局部出现蜂窝孔洞以及伤害锚固件和隔热层等现象。3.3.6.7 膨胀缝设置工作要与浇捣工作同步进行,千万不要遗漏,草率从事。3.3.6.8 养护是以不可逾越的工序。它保证水硬性浇注料衬里中结合剂的充分水化,产生足够的强度,使浇注料的结构趋于稳定,不易受外力的损坏。在干燥环境中可防止过早失水,浇筑后衬里发生开裂。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养护是有严格时间要求,即施工完毕后要盖严表面,凝结时间到达后方可洒水,强度达要求后可以停止洒水,才能进入自然干燥和烘炉的阶段。3.3.7 预热器和分解炉等设备的顶盖衬里与其相接触的侧墙衬里之间的膨胀缝。为防止热窑气穿透过膨胀缝侵害金属壳体,膨胀缝内必须塞满耐高温的耐火纤维材料。但在硅钙板层内可不留膨胀缝。3.3.8 锁砖是整个窑衬中的最薄弱环节。为此可以为每圈砖配上两块砖门的锁砖。锁砖的砖型在整个砖型的标准系列中有具体规定。在实际砌筑中,便有两种和两种主体砖共四种砖可以按需要组合用作锁砖之用。锁砖应在待锁砖环的侧面打入。最后一块锁砖的打入可采用精确尺寸的砖,也可用稍薄于要求的锁砖借助浇注料锁入。3.3.9 尽量减少钢板的用量。钢板在氧化后体积膨胀约一倍,必然挤压相邻的砖,成为后者开裂剥落的主要原因之一。少用钢板,甚至不用钢板已成为窑筒衬里砌筑中的主要动向。3.3.10 预热器、分解炉、窑门罩等不动设备中砖衬砌筑的要求是砖缝宜小,缝内耐火泥饱满务求防止热窑气透过衬里侵袭金属壳体。3.3.11 膨胀缝的留设:3.3.11.1 砌体膨胀缝的数值、构造及分布位置,均应按设计留设,当设计对膨胀缝的数值没有规定时,每米长的砌体膨胀缝的平均数值可采用下列数据: 粘土耐火砖砌体为56; 高铝砖砌体为78; 刚玉砖砌体为910; 镁铝砖砌体为1011; 硅砖砌体为1213; 镁砖砌体为1014。3.3.11.2 整体浇注耐火内衬膨胀缝的设置,应由设计规定,当设计对膨胀缝数值没有规定时,每米长的内衬膨胀缝的平均数值,可采用下列数据: 粘土质耐火浇注料为46; 高铝水泥耐火浇注料为68; 硅酸盐耐火浇注料为68; 水玻璃耐火浇注料为46; 硅酸盐水泥耐火浇注料为58。3.4 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3.4.1 冬雨季施工技术措施3.4.1.1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时,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高于5时,解除冬期施工。3.4.1.2 冬期回转窑衬里施工,应在采暖的环境中进行。3.4.1.3 耐火砖或耐火预制块在砌筑前,应预热至0以上。3.4.1.4 冬期施工时,耐火泥浆、耐火浇注料的搅拌应在暖棚内进行,水泥、模板等材料宜事先运入暖棚内存放。3.4.1.5 调制耐火浇注的水可以加热,硅酸盐水泥耐火浇注料的水温不应超过60,高铝/水泥耐火浇注料的水温不应超过30,水泥不得直接加热。3.4.1.6 耐火浇注料在施工过程中,不得另加促凝剂。3.4.1.7 水泥耐火浇注料的养护,可采用蓄热法或加热法,加热高铝水泥耐火浇注料的温度不得超过30。3.4.1.8 磷酸盐耐火浇注料的养护,应采用干热法。3.4.1.9 冬期施工时,应作专门的施工记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室外空气温度,工作地点和砌体周围的温度,加热材料在暖棚内的温度不定形耐火材料在搅拌施工和养护的温度,应每隔4h测量一次。 全部测量点应编号,并绘制测量点布置图。 测量不定形耐火材料温度时,测温表放置在料体内的时间应不少于3min。3.4.1.10采暖方法应根据炉体砌筑特点和现场情况确定,采用火炉取暖时,应有专人看护,防止煤气中毒,采取蒸汽取暖时,应进行计算。3.4.1.11 施工现场的道路、斜道及脚手扳上的积存的水、冰、雪,应及时清除。3.4.1.12 雨季施工应有防雨措施,露天堆放的材料应用棚布盖好。3.4.1.13 现场灯具应固定在牢固的地方,电源线要加强绝缘保护。3.4.1.14 现场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泥泞地段应用炉渣铺面。3.4.2 暑季施工技术措施3.4.2.1 暑季高温季节应避开中午前后高温时间作业,适当调整作业时间,防止施工人员中暑。3.4.2.2 现场应采取防暑降温措施,施工人员不应在高温下长期作业,进入炉内作业应采取通风措施。3.4.2.3 砌筑施工应搭设防雨棚和凉棚,浇注施工的露天作业应有防晒设施,不得在烈日下暴晒,暑季施工应采取降温措施。3.4.3 防雷电、防台风施工技术措施3.4.3.1 应对防雷装置进行接地电阻测定,其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30。3.4.3.2 六级以上大风不得从事室外高空作业,台风前后应检查现场的脚手架、施工机械和其他临时设施应及时加固。3.4.3.3 雷雨时,应停止露天作业。3.4.3.4 季节性施工应及时收看天气预报,并采取具体措施,防患于未然。4 质量检验4.1 质量检验要求和方法4.1.1 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检验标准4.1.1.1 保证项目 耐火材料和制品的品种、牌号,泥浆的品种、牌号、配合比、稠度必须符合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1)的规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检查泥浆试配记录。 砌体砖缝的泥浆饱满程度必须大于90%,对气密性有较严格要求以及有熔融金属或渣侵蚀的底和墙,泥浆饱满度则必须大于95%。干砌砖缝必须填满干细耐火粉或规定材料。检验方法:用百格网检查砖面与泥浆粘结面积,每处掀块砖,取其平均值。 窑壳内壁洁净耐火砖必须紧靠窑壳或喷涂层,其间的间隙不得大于,并必须以浓泥浆填实。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塞尺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加工后的锁砖,厚度必须大于原砖厚度的2/3。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检查。 成品耐火浇注料的品种、牌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1的规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检查。 耐火浇注料施工时,其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1的规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现场浇注耐火浇注料时,必须按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1的规定留置试块进行检验。表4.1.1.2 砖缝允许厚度项次项目砖缝允许厚度(mm)1纵向缝22横向缝3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4.1.1.2、基本项目 回转窑砌体砖缝的允许厚度应符合下表规定回转窑砌体砖缝的允许厚度。检查方法:在每处砌体的5表面上检查10点。 窑体内衬应符合下列规定:错砌内衬纵向砖列与窑轴线在同一平面内,在同一砌筑段的全长内,其扭曲不超过20;环砌内衬砖环互相平行,并与窑轴线垂直。内衬表面个别砖的错牙不超过3。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塞尺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砌体膨胀缝的留设均匀、平直、位置正确,缝内清洁,并按规定填充材料。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检查。 耐火浇注料应振捣密实,膨胀缝、隔热层按设计要求留设,浇注料表面无剥落、裂缝、孔洞等缺陷。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刻度放大镜检查,检查施工记录。4.1.1.3、允许误差项目 炉墙砌体的允许误差和检验方法表4.1.1.3(1) 炉墙砌体的允许误差和检验方法项次项目允许误差(mm)检验方法1线尺寸1、圆形炉膛内半径2、内半径2m3、内半径2m1510半径检查按砌体每部位每1.25m高检查一处,每次沿圆周平均分度检查8点2膨胀缝宽度21尺量检查按砌体部位各检查24处(2)回转窑及其附属设备各部位砌体砖缝的厚度表4.1.1.3(2) 回转窑及其附属设备各部位砌体砖缝的厚度项次部位名称砌体砖缝的厚度(mm)不大于检验方法回转窑体和但同冷却机1回转窑各带和单筒冷却机(包括错缝砌筑和环砌):(1)纵向缝(2)横向缝23用塞尺检查预热器和分解炉2直墙或斜墙:(1)烟室(2)分解炉及燃烧室(3)风管(4)旋风筒2233用塞尺检查3圆墙及锥形墙3箅式冷却机4耐火砖2用塞尺检查5隔热砖36硅酸钙板34.2 质量控制点表4.2 质量控制点序号质量控制点控制等级(A、B、C)控制措施1筑炉前检查A办理工序交接,复查有关尺寸是否符合筑炉要求2材料验收C合格证、外观规格型号、数量3耐火材料材质检(复)验C检查检验报告及复验报告4墙体砌筑A垂直度、平整度、砖缝厚度5耐火浇注衬里材料配合比C使用成品浇注料检查是否受潮过期,加水量控制6衬里浇注A浇注连续进行,震捣密实,表面平整7衬里养护C根据衬里材料材质及施工说明,采用不同的方法养护8耐火浇注料外观检查B表面平整,无裂纹,孔洞等缺陷,膨胀缝留设均匀平直9隔热浇注料外观检查B表面平整,无裂纹,孔洞等缺陷10耐火隔热浇注料试块试验C检查复验报告内容是否符合设计要求11耐火纤维衬贴检查B同层应错缝,内外层应压缝,粘贴牢固4.3 质量记录4.3.1 筑炉材料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材料进场检验记录及复试报告;4.3.2 耐火泥浆和不定形耐火材料的现场配制记录;4.3.3 工序交接证明书;4.3.4 筑炉隐蔽工程记录;4.3.5 冬期施工的测温记录;4.3.6 筑炉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4.3.7 筑炉施工记录;4.3.8 施工日记;4.3.9 设计修改文件及材料代用报告;4.3.10 竣工图及交工验收文件。5 成果保护5.1 应尽量减少筑炉材料的捣运次数,在捣运过程中,应有防雨措施,装卸时应轻拿轻放。5.2 砌砖时,砌体的找正应使用木锤或橡胶锤,不得使用铁锤,已干涸的砌体,不得进行校正或敲击,不得在砌体上加工砖。5.3 浇注料的养护,应按所用牌号规定或施工说明书规定的方法进行,浇注料在养护期间,不得受外力及振动。5.4 热硬性浇注料应烘烤到指定温度之后,方可拆除模板。5. 回转窑筑炉施工完毕后,应及时组织验收和烘窑,如不能及时烘窑,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窑体干燥,点火烘窑前不宜转窑。5.烘窑过程中,升温速度应按升温曲线进行,防止升温过快过急,造成窑墙开裂或浇注衬体表面炸裂剥落。5.脚手架拆除时,不得损坏窑墙及其他窑体设施。5.窑体的电气、仪表及其他零部件,不得任意拆卸或挪作他用。6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6.1 职业健康安全主要控制措施6.2 环境管理主要控制措施表6.1 职业健康安全主要控制措施序号作业活动危险源主要控制措施1材料运输吊装车辆伤害、机械伤害1.严格执行运输、起重安全操作规程;2.对车辆、起重机械定期进行检查维护;3.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4.按规定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2炉内脚手架坍塌、坠落、物体打击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按规范规定搭设脚手架;3.炉内外设置联络信号;4.按规定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3耐火制品的加工机械伤害、触电、噪音1.严格按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操作;2.施工用电有防止触电装置;3.机械操作应有专人负责;4.按规定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4砌砖及浇注机械伤害、触电、火灾1.严格执行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2.对机械设备定期进行检查维护;3.施工用电有防止触电装置;4.及时清理施工场所易燃物5施工用电触电、电气火灾1.施工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2.漏电保护装置灵敏可靠,采用三级配电二级保护6高处作业坠落、物体打击1.作业平台四周设置防护栏杆,架设安全网,铺设安全通道和操作平台,正确佩挂安全带;2.按规定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3.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定期检查身体,不宜从事高处作业者不得从事高空作业;4.加强安全监护措施表6.2 环境管理主要控制措施序号作业活动环境因素主要控制措施1耐火砖加工切割打磨噪声、粉尘、污水污染水源1.采用封闭方法进行切割打磨;2.切割打磨采用淋水方法;3.污水排放集中处理2木材加工机械噪声扰民、木屑、刨花1.在封闭的房间内操作;2.装入袋内,集中处理3耐火制品及浇注料的包装物污染环境1.统一回收,集中处理;2.不得任意丢弃6.3 作业环境要求6.3.1 现场通风在回转窑进行衬里施工时,应有良好地通风设施,尤其是高温季节施工,显得更为重要。6.3.2 施工照明施工现场用电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施工现场区域应有足够的照明,窑内的照明电压,不得大于12V,行灯应有安全罩,灯具放置高度2.5米以上,固定应牢固,电源线绝缘应良好,施工现场用电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使用符合标准的配电箱和开关箱,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所有用电设备必须做可靠的保护接零,并有合格的漏电保护装置。6.3.3 现场安全设施6.3.3.1 加强职业安全健康教育,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强化安全检查制度,施工前,下达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卡,并进行全员安全技术交底。6.3.3.2 进入施工区域,必须戴安全帽并配备劳保鞋,工作服等劳保用品,对施工区域的井坑,予留洞必须盖严,临边应有围护措施。6.3.3.3 施工机械转动部位的保护罩应齐全,电动设备应接地可靠,手持电动工具绝缘必须良好,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并有专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