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实录逸景第一小学 覃荔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侄儿、穿梭、郎中、诸亲六眷、登时”等字音,能借助课文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的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3 、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方面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4 、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方面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1、师:同学们,在中国的文学长河中,(出示)流传着许多经典名著,名著中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有这么一个颇负盛名的人物-(出示)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多百都,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良田万亩,铺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天收入少有几百两银子。(出示)他,出自我国古典名著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师:他是谁?看老师来写。(板书:严监生)这个字传说在远古时代人们用水盆盛水,从水盆中照看自己的面影。请你读-生:严监(jin)生。师:同意吗?你为什么这样读?生:因为“监生”在课文的注释中指的是“古代读书人的一种称号。”所以在这里读第四声。师:你借助了注释的意思,读准了字音。监生就相当于我们常说的秀才。全班一起读。2、师:现在,注意看老师书写课题,边看边想,这样的一个人,临死前应该是怎样的情形?(板书课题)生:他会死得很安详。生:他一定忙着分遗产。3、师:带着你们的感受齐读课题。(齐读)这可是临死前的情形,轻轻地再读一遍。(齐读)师小结:严监生临死前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让我们一起跟随着作者,感受独特的人物形象。二、初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1、自学要求师:孩子们,这是一篇古白话文,理解起来有点难度。你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师:对,还有吗?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师:现在就请你们大声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可以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反复多读。开始吧。(出示)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反复多读,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生字词情况。 (出示)诸亲六眷 郎中 医家 侄子 赵氏 哥子 师:来看一下这一组词语。指名带领读。师:读的非常正确,尤其是最后一个词语。(师:读的声音很响亮。有一个地方需要注意一下,最后一个词语,念轻声,请你跟我读“哥子”,全班一起读)“哥子”读轻声,什么意思?生:古时对男孩子的称呼。师:回答很好。这有一对近义词,谁能找到?生:郎中和医家。师:我想你是一个学习很细心的人。它们指的都是医生。这就是古时和现在词语用法的不同。再读一读这组词,你发现有什么特点?生:都是描写人的。师:都是表示人物的称呼,不是描写人的。师:看下面一组,指名读(出示)一声不倒一声 师:同意吗?(生;不同意。生读) 师:什么意思?(师:在句子中怎么理解-)(出示)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生:严监生咳嗽得一声接着一声,咳嗽得厉害。 师:没完没了地咳嗽,所以这个字念第三声。全班齐读。 师:下面一个。指名读。(出示)挑掉一茎 师:同意吗?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字在字典中的解释:(出示)挑:用条状物或有尖的东西拨开或弄出。所以,在课文里念第三声。它还有一个读音念“tio”,组词- 生挑水。 师:开火车读这个词。师小结:多音字的读音有时候需要根据它的意思来判断。用这样的方法,你一定能读好课文。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师:通过课前预习,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出示:课文题目) 生:严监生的病越来越重,在他临死前,他伸出两个手指头示意家人,大侄子以为他还有两个亲人没见面,二侄子以为他还有两笔银子不曾吩咐明白,奶妈以为两位舅爷不曾见面,赵氏彩头了严监生的心思,他指的是两茎灯草。 师:你概括得很全面,有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可以在简洁些,就能更清楚了。 生:严监生因为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个指头,直到赵氏挑掉一茎灯草,他登时就断了气。 师小结:简洁的语言,准确的概括。孩子们,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我们可以借助课文的题目,把主要情节讲清楚,就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4、写人文章的总括 师:孩子们,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这样的文章往往通过具体的事例(板书:事例)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板书:特点)。通过课前预习,临死前的严监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他是个吝啬的人。(他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师:真的是这样的吗?临死前的严监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文字的魅力。 三、细读课文,走进人物内心(一)初步体会人物特点(出示)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表现严监生性格特点的句子,抓住关键词体会一下,并简单地写写批注。 (出示)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总”、“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动作描写生:我从“总”、“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中体会到这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严监生临死前心里还有很多话要和诸亲六眷讲,所以他不能死去。师:你抓住了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我们来看一段资料,了解严监生平时的生活状况:(出示)严监生拼命地节制生活费用,从不舍得吃一口肉。过了灯节后,就叫心口疼痛,初时撑着后来就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买药吃 -节选自儒林外史 师:读到这里,你对这句话有什么新的理解?(出示句子) 生:我从中感受到严监生是一个吝啬的人。在自己奄奄一息的情况下,心里还放不下两茎灯草,心里还在难受着,与病痛挣扎着。 师:你真会读书!抓住了人物的动作描写(板书:两个指头动作描写),走进了人物的内心。带着你的感受读读句子。生读。 师:好一个吝啬鬼的形象。“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侧面描写 生:我从“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中体会到严监生此时病情很严重,身体极度虚弱,但是他心里还是放心不下灯草。这看出他是一个爱财如命的人。 师:这形象的描写,你读出了自己的理解。为了反映人物的特点,作者吴敬梓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他病情严重? (出示)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 生:我从中知道连医生都觉得他已经没有得救了,但是他还是把灯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看出他是一个爱财如命的人。 师:你走进了人物的内心。真了不起! 师:此时,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他的病情?生:无药可救/奄奄一息/病入膏肓。 师引读:严监生已经气若游丝,濒临死的边缘了,可他却-(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师小结:(出示)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作者吴敬梓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绘,表现严监生的性格特点,这样的写法叫做侧面描写。这种写法能够从侧面烘托人物的形象,使人物的特点更加鲜明。(二)进一步体会人物特点1、众人眼中理解“两个指头”师:在课文中,这种写法还处处流露在文字当中。课文仅仅写到严监生一个人吗?还写了谁?找出有关的句子来体会一下。 生:我从他的亲戚问他的话里体会到他爱钱如命。“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那手只是指着不动。”一般的人要死了,是有什么亲人没吩咐完,才会有这样的举动。严监生却是为了两茎灯草恐费了油,心里在挣扎着。 生:我从二侄子的问话和严监生的反应中,看出他临死前不是因为惦记着金钱,反而是为了这两茎灯草,觉得他很吝啬。 生:我从奶妈的口中知道,一般人临死前会想念很想见的人,但是在临死的时候严监生并不是这样想,而是一心想着灯草。 师:是啊,在大侄子的眼里,这两个指头指的是- 生:两个亲人。师:二侄子想,这两个指头莫非指的是生:两笔银子。师:在奶妈的猜疑中,这两个指头指的就是-生:两位舅爷。师:作者就是这样通过侧面表现了人物的特点。2、理解“两个指头”所表现的人物心情师:一次次的猜疑,一次次的误解,严监生只能做出这样的反应:(出示)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师:自己在下面边读边细细地品味。生自由读。师:读着读着,我们会发现,严监生从头到尾一直在做什么?生齐:摇头。师:没错。既然都是在重复地写严监生摇头,这样写好吗?(出示)他就摇了摇头。 他又摇了摇头。 他还是摇了摇头。生:不好。师:为什么?你们再仔细地读一读,比较比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生1:作者这样写,写得生动、形象。(师: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我从“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看出他当时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师:你抓住了人物的神态描写,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板书:神态描写)读着这样生动的描写,你的眼前仿佛-生1:看到了严监生一样。师:是啊,这就是严监生的样子。生2:我从这三次的摇头,一次比一次地狠,看出他当时的心里很着急,总不得断气。看出严监生对两茎灯草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师:你通过比较,注意到了人物的心情变化,体会到人物的特点。你们说,作者写得妙不妙?生:妙!师:还有别的看法吗?不着急,现在把三句话联系起来看看,你也许会有新的发现。(师:大侄子、二侄子、奶妈他们没有猜对时,严监生的心情一样吗?)生3:第一次大侄子没有猜到时,他的心情是着急的;当二侄子猜时,他的心情是有些失望了;当奶妈还是猜不到时,他的心情绝望了。师:这位同学从人物的三次摇头的细节描写变化中,体会到了人物心情的变化。你能发现这一点,真了不起!还有想说的吗?生4:我觉得作者写的这三次摇头还把严监生走向死亡的感觉也写出来了,从眼睛睁着,到后边眼睛闭上,看得出来他已经越来越没有力气了,可是到最后一刻他仍然在惦记着灯草,真是爱财如命。师:你有一双慧眼!作者居然能通过这么一个摇头的细节描写,把严监生的特点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所以题目就叫做-生齐:临死前的严监生!3、想象写话深入理解“两个指头”师:同学们,这么一比较,我们发现作者写的这三次摇头可不简单啊,可谓是“千言万语尽在摇头中啊!”此时,严监生的心情没有人能读懂。在众人的猜疑下,临死前的他心里到底会想些什么?请你选择其中一处,抓住严监生细节描写的部分,把他的心里所想写下来。(出示)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师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生汇报。 师小结:一个动作,一个神态,就是这样细微的变化,却让我们看到了活灵活现的严监生的形象、内心和特点,不愧是描写人物的经典啊! (三)深入理解人物特点 1、“两个指头”与“两茎灯草” 师:严监生伸着两个指头,这时他的老婆赵氏明白了他的心思- 指名读赵氏句子。 师:而严监生呢? (出示)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师:是啊,严监生临死前念念不忘的却是两茎灯草,现在终于安心地死去了。(板书:两茎灯草)2、“两茎灯草”的真正含义师:(出示:课文插图)一起看看课文中的插图,看到了吗?那两茎灯草正烧着,在严监生的眼里,烧去的仅仅是那么点灯油吗?还烧去了什么? 生:他的心。(生:他的生命。) 3、回顾人物特点的句子(配乐,师引):一个可怜又可悲的严监生。他躺在病床上,病入膏肓()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师)大侄子以为两个指头是两个亲人,()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师)二侄子想到两个指头莫非是两笔银子,() 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师)奶妈猜疑到两个指头就是两位舅爷,()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此时,你想对严监生说什么? 生:严监生,你太在乎他了!(你太吝啬了,把自己的生命都不顾了。)四、总结写法师: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短短三百多字,作者吴敬梓就是抓住了人物细微的动作、神态的变化,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这就是细节描写。(板书:细节描写)“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起着同样的作用。” (李准)“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巴尔扎克)师小结:在写人的文章中,我们通过具体的事例,抓住人物其中一两个方面进行细节描写,就能突出人物的特点,抓住读者的心。五、拓展延伸1、师:跨越百年的文学长河,严监生这一吝啬鬼的形象已经定格在中外许多读者脑海中,成为不朽的经典。(出示)两个指头,严监生也。家财万贯,银子数两,唯恐灯草两茎,终不得安息,故挑掉灯草,登时气绝。此举乃吝啬之人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化用户付费意愿调研报告2025
- 2025年固态电池在电动汽车电池全球市场布局与竞争格局报告
- 2025企业与合作方签订股权抵押担保合同
- 六方氮化硼特点
- 2025新上海合同范本
- 离婚协议中关于个人债权债务处理参考样例
- 时尚街区商铺租赁合同模板(含品牌形象维护)
- 桥梁工程砌体与高性能抹灰劳务分包协议
- 跨境电商外资股权投资与运营模式合作协议
- 石油期货交易及实物交割采购合同
- 糖尿病临床病例分析经典案例
- 老年人体检分析报告总结
- 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来解题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 第4课《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第2框《在和谐共处中实现人生发展》-【中职专用】《哲学与人生》同步课堂课件
- 人工智能在个性化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 计量安全防护
- 食品生物技术原理课件
- 制药工程专业导论
- 北京印刷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育教学情况管理类附有答案
- 初中团员培训课件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