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65工业企业能源量化管理及评价1.doc_第1页
DB665工业企业能源量化管理及评价1.doc_第2页
DB665工业企业能源量化管理及评价1.doc_第3页
DB665工业企业能源量化管理及评价1.doc_第4页
DB665工业企业能源量化管理及评价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63/ 2007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2007-09-01实施2007-08-15发布工业企业能源量化管理及评价DB63/T 6652007DB63青海省地方标准ICS备案号:21184-20071DB63/T 6652007前 言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青海省经济委员会、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提出,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青海省节能监察办公室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管理中心、青海省计量检定测试所、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红海、吕海荣、赵勇、王国宁、陈荣、赵岚、李颖、杨红、贺连云I工业企业能源量化管理及评价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能源量化管理及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企业能源量化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基本规则,以及能源数据链管理的方法。规定了企业能源量化评价的内容及程序。本标准适用于企业能源量化管理及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l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工业企业计量网络图设计技术规定(试行)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能源数据链用可以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或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量值,表示企业在能源输入、能源转换、能源分配和传输、能源利用各环节的能源消耗及产出,并使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对上述各环节的量值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并将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输入到企业管理活动中。这种随能量流动,对能源消耗及产出量值进行采集、分析、输出的数据流称为能源数据链。3.2 能源的量化管理通过建立能源量化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有效运行,对能源数据链进行管理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到量化管理活动,以此实现持续改进的过程。3.3 能源量化管理的评价对企业能源量化管理进行考核评价,并给出评价结论。4 企业能源量化管理体系建立和能源数据链的管理4.1 一般规定4.1.1 企业应完善组织机构,确定能源量化管理的职能部门,明确职责,并保证其职能有效发挥。4.1.2 企业应配备相应技能和资格的人员,承担能源量化管理工作,并对其提供培训,以保证能源量化管理及评价的人员能够胜任本职工作。4.1.3 企业应定期开展能源量化管理的自我评价活动,每年不应少于一次。对量化评价不符合项应提出纠正措施并加以实现,以实现企业能源量化管理的持续改进。4.2 管理制度4.2.1 企业应制订适合本企业实际,切实可行的能源量化管理目标。4.2.2 企业应建立能源量化管理制度,形成文件并得到有效实施。4.2.3 企业应落实能源量化工作责任制,并有监督文件,确保能源数据链全过程受控。 4.3 能源计量器具管理4.3.1 企业应制订能源计量器具的周期校准/检定计划并实施,确保能源计量数据的准确和有效。4.3.2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应符合GB l7167第4章的规定。4.3.3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应符合GB l7167 第5.2,5.3条的规定。4.3.4 企业应绘制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布置网络图(简称布网图)。布网图应能清楚反映计量器具的安装位置、准确度等级和能源数据链的流向,设计内容应符合工业企业计量网络图设计技术规定(试行)规定。4.4 能源消耗量值的采集4.4.1 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应符合GB l7167 5.4.2和5.4.3的要求。4.4.2 能源计量数据要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4.4.3 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可以使用能源管理部门集中采集或各用能部门分散采集的方式,但必须经过量化管理人员的签字确认,如实读取并准确记入原始记录,原始记录只能杠改,并有修改人签章和修改日期。4.4.4 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能源计量数据网络化管理的企业,应有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能源计量数据的查询和修改权限,确保能源计量数据安全。4.4.5 采集能源计量数据的路线和时间应相对稳定,以消除因采集时差带来统计数据的不可比。4.4.6 能源计量原始数据应统一归档。 4.5 能源消耗统计与分析4.5.1 企业应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能源统计报表制度,能源统计报表数据应能追溯到能源计量原始记录。4.5.2 企业能源统计报表应能反映企业能源流向,应能满足编制企业能量平衡表的要求。4.5.3 企业应在能源统计的基础上进行企业能源消耗指标分析,并定期编制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对能源消耗指标的升降作出结论,分析原因,提出建议。能源消耗指标一般包括以下项目:(1)企业分品种能源实物消耗量;(2)企业综合能耗;(3)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4)单位产品综合能耗;(5)单位产品可比能耗;(6)各用能单元工序能耗水平。4.5.4 企业应制订产品能耗定额考核制度,定期对产品能耗进行考核。4.5.5 企业应按节能监察部门的要求,使用我省节能信息管理平台系统,上网报送能源数据。5 对企业能源量化管理评价(以下简称量化评价)5.1 量化评价原则5.1.1 量化评价实行企业自我评价和政府有关部门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的企业由政府有关部门委托3位或5位专家组成考核组进行考核评价,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下的企业可由企业内部量化管理机构组成考核组自行考核评价,评价报告上报政府有关部门备案。5.1.2 企业进行自我评价,每年不应少于一次。周期内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监督抽查。5.1.3 政府有关部门每年下达5000吨标煤以上企业量化评价考核计划。5.1.4 政府有关部门考核评价周期为35年。5.2 考核组量化评价步骤(1)按考核计划进行量化评价;(2)制订被考核企业现场评价方案;(3)组织现场考核评价;(4)汇总、上报考核材料;5.3 量化评价的基本方法5.3.1 按附录A逐项对企业能源量化管理体系、能源数据链的管理进行现场考核。5.3.2 现场考核要点和记录符合附录A的格式和内容。附录A可以作为企业量化管理日常检查表。5.3.3 附录A考评内容中带“*”号的项目为重点项,其它项目为一般项。5.4 量化评价的程序量化评价的主要程序是:首次会议、现场考核、评审、与企业领导沟通、末次会议。5.5 不符合项的认定5.5.1 不符合项记录按附录B的格式和内容。附录B可作为企业量化管理日常检查不符合项记录表。5.5.2 附录A现场记录要点中,重点项有一个小项不符合,整个重点项即为不符合,一般项中超过三分之二小项不符合,整个一般项即为不符合。5.6 量化评价结果的评定5.6.1 量化评价结论分为“通过”、 “不通过”两种情况。5.6.2 同时满足下述两个条件者为“通过”,否则即为“不通过”。(1)重点项无“不符合项”;(2)一般项少于或等于五个“不符合”;6 量化评价报告6.1 能源量化管理评价报告应符合附录C的格式和内容。该格式适用于企业自我评价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评价。6.2 附录A、附录B分别作为量化评价报告的正文二、正文三。6.3 量化评价考评工作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考核组组长负责将正式量化评价报告文本一式三份,分别发至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并存档。6.4 节能监察可以使用企业能源量化评价报告。6.5 政府有关部门定期通报年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能源量化管理评价结果。19序号考评内容现场考评符合不符合现场记录要点4.1一般规定4.1.1 * 企业应完善组织机构,确定能源量化管理的职能部门,明确职责,并保证其职能有效发挥。 是否有能源量化管理职能部门? 是否部门名称:能原量化管理部是否有能源量化管理负责人?是否负责人姓名:瓦存林是否有能源量化管理人员?是否姓名及职称:瓦寸林(生产主任)李矿军(后勤主任)李建兴(统核)李积德(电工)人员是否接受过正规培训:是否是否定期开展能源量化管理自我评价:是否上年度能源量化管理自我评价报告(附后)4.1.2 *企业应配备相应技能和资格的人员,承担能源量化管理工作,并对其提供培训,以保证能源量化管理及评价的人员能够胜任本职工作。 人员是否接受过正规培训:是否4.1.3*企业应定期开展能源量化管理的自我评价活动,每年不应少于一次。对量化评价不符合项应提出纠正措施并加以实施,以实现企业能源量化管理的持续改进。 每年是否开展能源量化管理自我评价?是否对不符合项是否提出纠正措施并加以实施?是否上年度能源量化管理自我评价报告(附后)4.2管理制度4.2.1企业应制订适合本企业实际,切实可行的能源量化管理目标。 本年度能源量化管理目标:将本年的能耗降低5%以上。4.2.2*企业应建立能源量化管理制度,形成文件并得到有效实施。 是否有形成文件的能源量化管理制度?是否制度分别是:1、地磅人员管理制度2、地磅人员工作职责3、库管工作职责4、统核工作制度5、6、4.2.3企业应落实能源量化工作责任制,并有监督文件,确保能源数据链全过程受控。 是否有监督文件保证计量数据全过程受控?是否附录A (规范性附录)企业能源量化评价现场考核记录序号考评内容现场考评符合不符合现场记录要点4.3 能源计量器具管理4.3.1 *企业应制订能源计量器具的周期校准/检定计划并实施,确保能源计量数据的准确和有效。是否有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校准/检定计划书?是否校准/检定计划是否实施?是否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校准/检定计划书批准人:李矿军4.3.2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应符合GB l7167第4章规定。计量器具配备率的考评: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1、进出企业配备率:电力:应配备 1台件;实际配备 1 台件,配备率100固态能源:应配备2台件;实际配备2 台件,配备率 100 液态能源:应配备 台件;实际配备 台件,配备率 气态能源:应配备 台件;实际配备 台件,配备率 载能工质:应配备 台件;实际配备 台件,配备率 可回收利用的余能:应配备 台件;实际配备 台件,配备率 2、主要次级器具配备率: 电力:应配备 2 台件;实际配备 台件,配备率 固态能源:应配备 台件;实际配备 台件,配备率 液态能源:应配备 台件;实际配备 台件,配备率 气态能源:应配备 台件;实际配备 台件,配备率 载能工质:应配备 台件;实际配备 台件,配备率 可回收利用的余能:应配备 台件;实际配备 台件,配备率 3、主要用能设备配备率:电力:应配备 台件;实际配备 台件,配备率 固态能源:应配备 台件;实际配备 台件,配备率 液态能源:应配备 台件;实际配备 台件,配备率 气态能源:应配备 台件;实际配备 台件,配备率 载能工质:应配备 台件;实际配备 台件,配备率 序号考评内容现场考评符合不符合现场记录要点4.3.2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应符合GB l7167第4章规定。计量器具准确度的考评:按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逐项检查准确度等级。衡器: 电能表:类用户 类用户 0.5S 类用户 类用户 类用户 直流表 油流量表:成品油 0.5S 重油、渣油 气体流量表:煤气 天然气 蒸汽 水流量表:管径不大于250管径大于250 温度仪表:用于液态、气态能源的温度计量 与气体、蒸汽质量计算相关的温度计量 压力仪表:用于液态、气态能源的压力计量 与气体、蒸汽质量计算相关的压力计量 4.3.3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应符合GB l7167 5.2,5.3的规定。是否有专人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使用、检定(校准)、维修、报废?是否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人员是否有资质证明?是否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的内容是否符合GB/17167中5.3.1的要求?是否是否有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布置网络图?是否网络图能否清晰表明能源计量器具的安装位置、准确度等级和能源数据链的流向?是否是否建立能源计量器具档案?是否能源计量器具档案的内容:说明书出厂合格证连续两个周期的检定/校准证书维修记录其他相关信息序号考评内容现场考评符合不符合现场记录要点是否有自校准的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是否自校准的能源计量器具是否有自校准管理程序和自校准规范?是否自校准程序是否包括:校准方法校准人员校准标识校准记录不确定度计算接收准则是否在用超过检定周期的能源计量器具?是否具体是:能源计量器具是否有明确的状态标识?是否状态标识:计量器具状态标识是否与一览表中的编号相同?是否状态标识是否有检定、校准等信息?是否4.4能源消耗量值的采集4.4.1* 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应符合GB l7167 5.4.2和5.4.3的要求能源计量数据记录是否采用规范格式?是否4.4.2能源计量数据要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能源计量数据是否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是否4.4.3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可以使用能源管理部门集中采集或各用能部门分散采集的方式,但必须经过量化管理人员的签字确认,如实读取并准确记入原始记录,原始记录只能杠改,并有修改人签章和修改日期。能源计量数据采集方式:分散式能源计量数据是否经过量化管理人员签字确认?是否能源计量数据原始记录是否有涂改?是否是否有制度保证计量数据读取和传递过程中有效受控?是否原始记录是否杠改并有修改人签章和修改日期?是否4.4.4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能源计量数据网络化管理的企业,应有相应的管理制度,规定能源计量数据的查询和修改权限,确保能源计量数据安全。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能源计量数据网络化管理的企业,是否有相应的管理制度,规定能源计量数据的查询和修改权限?是否4.4.5采集能源计量数据的路线和时间应相对稳定采集能源计量数据的路线和时间是否相对稳定?是否序号考评内容现场考评符合不符合现场记录要点4.4.6能源计量原始数据应统一归档。是否建立能源计量原始数据档案并输入到能源统计部门?是否4.5 能源统计与分析4.5.1企业应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能源统计报表制度,能源统计报表数据应能追溯到能源计量原始记录。是否建立能源统计报表制度?是否抽样检查能源统计报告数据与计量原始数据之间的一致性:一致不一致说明:4.5.2企业能源统计报表应能反映企业能源流向,应能满足编制企业能量平衡表的要求。能源统计报表能否清晰表明能源消耗结构、数量和流向?是否能源统计报表能否满足企业能量平衡表的编制?是否4.5.3企业应在能源统计的基础上进行企业能源消耗指标分析,并定期编制能源消耗状况分析报告,对能源消耗指标的升降作出结论,分析原因,提出建议。(1)企业分品种能源实物消耗总量: 填写附录C.3 (2)企业综合能耗:上年29593t标煤本年17000t上半年标煤上升下降(3)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上年1.79吨标准煤/万元本年1.7吨标准煤/万元上升下降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上年本年上升下降(4)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上年0.1925 千克/吨标煤本年0.1785 千克/吨标煤上升下降上年本年上升下降上年本年上升下降上年本年上升下降(5)各用能单元工序能耗:上年本年上升下降上年本年上升下降上年本年上升下降上年本年上升下降升降原因:综合能耗上升:产量上升,同时由于产量上升单位耗能降低,成本也相应降低。建议:做好节能工作,加强能源管理。力争下半年降低能耗5%。 序号考评内容现场考评符合不符合现场记录要点4.5.4 *企业应制订产品能耗定额考核制度,定期对产品能耗进行考核。企业是否制订产品能耗定额考核制度?是否产品能耗限额指标:1、精煤/T电耗7KWH 2、精煤/T 耗油(柴油)6升3、精煤/T的正常损耗精煤出产量的0.05%产品能耗限额考核结果:电=6.8KWH上升下降柴油=7L上升下降上升下降损耗0.05%上升下降上升下降4.5.5企业应按节能监察部门的要求,使用我省节能信息管理平台系统,上网报送能源数据。(年耗5000吨标煤以上企业要作为重点项)是否使用节能信息管理平台系统,上网报送能源数据?是否填表说明:1、单项内容较多,表内填写不下时,请注明项目编号,另附单页。2、表中凡可用具体数字表达的内容,一律使用数字;计算结果应附计算过程。附录B (规范性附录) 企业能源量化评价不符合项记录接受考核单位:青海义盛选煤有限公司 接受考核部门:能源量化管理部 陪同人员:瓦存林、李矿军、李建兴、李积德、赵永华不符合项事实描述:1、 能源计量工具不完整(综合楼电表却)。2、 磅房磅秤需要清理周围杂物,保证数据的准确性。3、 未按节能监察部门要求,上网报送能源数据。4、 对能源管理人员培训不够。不符合项标准条款号:_4.3_ 考核员(签名):_ 陪同人员(签名)_ 考核组长(签名)_ 日期: 受考核方代表(签名) 日期:纠正措施:1、尽快将电表装上。2、加强数据的管理,归档。3、加强能源量化管理人员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计划完成日期:_负责人签名: 考核员确认签名: 纠正措施完成情况:负责人签名:日期:附录C (规范性附录)能源量化评价报告C.1 封面青海义盛选煤有限公司 20102011期间能源量化评价报告编号:2011(年)01(序列号)编制:李建兴审核: 李矿军报告时间: 2011 年 7 月 20 日C.2 说明有关事项说明1、本评价报告须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可用计算机打印,字迹要清晰。2、本评价报告所填报项目(含表格)页面不足时,可用A4纸附页,但须连同正页编写页码。3、本评价报告须经考核组签字方能有效。企业名称青海义盛选煤有限公司企业代码67917634-3企业地址青海省海北州热水镇邮 编812300法人代表周成勇联系电mail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产能注册类型国有集体私营有限股份合资外资港澳责任股份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