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净沙 秋思 教案 - 教师:甘圣飞 学校:黄练二中 教学目标: 1、能朗读、背诵、默写天净沙秋思2、掌握有关作者马致远的文学常识,了解元散曲的文体知识3、能理解全曲所描写的意象,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4、初步具有鉴赏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方法:1、启发2、合作学习 3、诵读、想像、探究相结合教学难点:理解全曲所描写的意象,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多媒体课件及相关教学设施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班级是一个刚刚从小学上初一的新班级,学习诗歌,对他们来说,也许除了朗读以外可能就没有别的印象了。所以,在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乡愁的诗歌,教学中我尽量在教学中采用让学生朗读的方式去领会这首小令跟我们呈现出来的节奏美,让学生还原诗歌中的画面来领会诗中展现的图画美,领会诗人表现的游子的思乡之情。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今天,我们要学习马致远作的曲天净沙秋思。题目板书:天净沙秋思二、介绍“曲”这种文体: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元曲继唐诗宋词后兴起, 是元代的新诗体。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杂剧,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套数:是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小令:又名“叶儿”,只有一个曲子,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qu词。由于它是能唱的文字,故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有一个名称,叫曲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天净沙是曲牌名 ,秋思是题目,意思是秋天里的怀念,题眼是“思”,”秋”是特定时节,“秋思”二字慨括了全曲的内容。三、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不详,元代杂剧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杂剧以汉宫秋最著名,散曲存东篱乐府一卷。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写作背景: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平,困窘jing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 。四、整体感知,把握大意: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有专家说,读书是与作家对话。总之,读书是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以朗读来走进马致远,亲近这位名家,读懂这片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下面请大家先一起朗读课文,然后个别朗读,并划分节奏。文本欣赏:朗读1、学生齐读和师范读 2、学生再齐读和师指导3、学生按节奏朗读并注意抒发情感,注意重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分角色朗读和师指导教师小结: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喜欢吗?我们感受一下。(朗读)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试。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试一试。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感受悲凉氛围。五、品读明意,合作探究,感受意境美及思想感情。学生合作探究1、学生随着教师的描绘想像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才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同了,太阳也要回家了还没有找到抽空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笔画,加深思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学生描绘的画面: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3、理解全曲所描写的意象,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枯藤老树昏鸦首句写到了哪些景物?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翻译)。合作探究:枯藤、老树、昏鸦。苍老干枯的树上,缠绕着苍老干枯的藤。黄昏时的乌鸦哀鸣着,寻找着自己的窝巢。烘托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创设出了一种怎样的氛围?)合作探究:诗人选择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各自独立的意象,把它们糅合在一起,着力渲染,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小桥/流水/人家“小令”的第二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翻译)合作探究:诗人笔锋一转,推出一幅幽远恬静的画面。潺潺的流水上,横跨一座别致的小桥。水边桥边的人家,一缕袅袅炊烟飘出屋外。这是伏笔,与下面的三句相映照,起到强烈的反衬作用。如果说第一句是一幅浓郁凝重的油画,那么,第二句则是一幅清新淡远的水彩画。二者相得益彰。概括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诗中所描写的景致。(可以加入合理的想象)(翻译)萧瑟凛冽的秋风,吹打着孤独的旅人,掀起他单薄的衣襟。孤独的旅人骑着孤独的瘦马,蹒跚走在羊肠古道上古道西风瘦马 小桥流水人家(“我”的境况) 对比 (别人的生活)通过对比,更能衬托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侧面描写)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最后一句还是在描写景物吗?不是,是抒情抒发了旅人怎样的情感?思乡面对昏鸦归巢,小桥人家,孤独的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前面就是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漂泊在荒远的他乡。4、互动探讨这首散曲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按文章的层次作简要分析。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九种景物 渲染出悲凉的气氛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直抒胸臆 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悲5、情景再现,看图描绘全曲画面,师生互动(翻译)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六、小结 前三句全属写景,但又句句写出了游子的客愁和乡思。“枯藤”一句写秋末之景,干枯的老藤,苍老的树木,乌鸦哀鸣,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环境,含蓄地表示出了游子无家可归之意。“小桥”一句推出一幅恬静温馨的画面,与前两句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引动游子的乡思。“古道”一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从侧面反映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 最后两句,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夕阳”点出了时间,并照应了上文的“昏”字。“断肠”句直抒胸臆:游子远离家乡,孤独漂泊。秋景苍凉,时近黄昏,怎不叫人痛断肝肠呢! 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就把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因此,被后人称赞为“秋思之祖”。七:当堂检测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 。天净沙是 秋思是散曲的 。 2天净沙秋思作者 ,是元代著名 、 。与_、 、 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_。3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 最能触发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动面包车挂靠合同范本
- 2025版大理石石材园林景观设计施工合同
- 电子商务合同电子签名认证服务合同依法成立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旅游产业合作开发合同
- 二零二五年铝艺门安装与外观设计承包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房买卖合同补充条款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化妆品代销合同协议书(含质量保证)
- 门诊健康知识讲座:常见疾病预防与自我管理
- 工程收尾考核管理办法
- 巡视巡察销账管理办法
- 银行客服的沟通技巧与专业话术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
- 新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24)培训试题及答案
- 糖尿病的治疗模板
- 职业培训机构收费及退款政策管理制度
- 生态园区建设施工合同要点
-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丢失管理改进措施
- 生理学课件全套课件
- 心内科叙事护理
- 农药采购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第一课时(周期性和奇偶性)》名师课件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