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_第1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_第2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_第3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_第4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会议开始前,主持人对参加会议的来宾说:“为了保持会场安静,请各位立刻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B . 对一位获奖同学说:“你真行呀,没怎么复习就拿了个一等奖。”C . 提到自己的母亲,儿子动情地说:“令堂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D . 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大家要做好服务工作,让顾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2.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出自这本书。B . 世说新语是宋朝文学家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C .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D . 冰心原名谢婉莹,著名女作家、诗人。她的作品主要突出“母爱”“童真”和“自3. (2分)下面有关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儒家经典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凝结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B . 明清的科举制度中,全省的考试一般称为“乡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参加的就是乡试。C . 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塑造了一些足智多谋的军师形象,如水浒传中人称“智多星”的吴用、三国志中号称“卧龙”的诸葛亮。D . 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往往在最后突然揭示故事的谜底,呈现出人意料的结局,被称作欧亨利式的结尾。礼物一文就体现了这一特点。4. (2分)关于下列作品,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先秦杂家代表著作,穿井得一人即选自该书。B . 蚊子和狮子这一则寓言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C .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鲁迅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称之为“童心之作”。D . 秋天的怀念作者是当代作家史铁生,其代表作有散文我与地坛、小说务虚笔记等。5. (2分)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过年有“除旧”“守岁”等各种习俗。然而随着最近几年过洋节风气的盛行,过中国年的“年味”渐淡。为增加我国传统的“年味”,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下列建议中不是很适合的一项是( ) A . 写春联贴家门增加过年喜庆气氛。B . 挂灯笼舞狮子放爆竹以庆贺新年。C . 全家人驾车出游过有意义的新年。D . 街坊邻居之间互相道个喜拜个年。6.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敬业与乐业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先生的作品。B . 雨果是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C . 巴特农神庙是古埃及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彰显古埃及的历史和文化。D . 毕淑敏是内科医生,也是著名作家。著有小说红处方。7. (2分)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韩愈、柳宗元都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杜甫、白居易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他们都是唐代文人。B . “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这个单句的主干是“角色没有台词”。C . 写演讲稿要有针对性,充分考虑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以此来确定演讲的主题、内容和语言风格,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D .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民炎。”这句话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8.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雪花铺天盖地,山野全白了。雪片飘积在群树上,有几处发脆的枝丫被积雪压断了,鸦雀在树木间跳跃,振落了枝上的积雪。近处优寂的山村,远处的湖泊,在弥漫的雪雾里,都变成了灰色。踏雪而行,让我禁不住放开喉咙唱起了歌曲雪中情。(1)文中有两个错别字:_改为_;_改为_(2)给下面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跳 跃 _泊 _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9. (7分)默写 (1)_,病树前头万木春。 (2)采菊东篱下,_。 (3)陆游游山西村中流传最广、富有哲理的两句诗是:“_,_。” (4)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写出出自醉翁亭记中的两个成语:_,_。 (6)_,心有灵犀一点通。 (7)问君能有几多愁,_。 四、 诗歌鉴赏 (共2题;共12分)10. (2分)阅读梅岭三章,完成小题。 梅岭三章陈毅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一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二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三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1)诗前小序的作用是_。其中,“_”一句说明小序是补写的。 (2)这三章诗从体裁来看,属_;从内容来看,是_。这三章诗中押韵的字分别是:第一章,_;第二章,_;第三章,_。 (3)用四字短语概括梅岭三章每章诗的内容。 第一章:_;第二章:_;第三章:_。(4)下列诗句中起到统领全篇作用的一项是( ) A . 断头今日意如何B . 南国烽烟正十年C . 投身革命即为家D . 创业艰难百战多(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三首诗在形式上独立成篇,内容上却是一个整体。B . 这三首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引用阎罗的典故和取义成仁的传说。C . “此头须向国门悬”运用典故表明心迹:大业未成,诗人死不瞑目。D . 这三首诗把现实与想象、理想完美地结合起来表达思想感情。(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诗前小序说明作者在身临绝境时用诗的形式留下了自己的遗言。B . 小序和三首诗是作者在“虑不得脱”的艰难环境中一气写成的。C . 三首诗可看成一个整体,又各表达了不同的意思。D . “血雨腥风应有涯”“南国烽烟正十年”“取义成仁今日事”这三句分别运用了借喻、借代、引用的修辞手法。(7)“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这两句诗紧扣“_”,申明此生若不见革命胜利,死后一定召集旧部英魂,继续与反动派战斗到底,表现了诗人_的革命精神。 11. (10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0分)12. (5分)面具是人类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艺术。你受邀参加“面具文化”博览会,在入口处你收到一张活动单。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1)最适合中国面具馆书签的一句宣传语是( ) A . 走进博览会,聆听大千世界的声音B . 走近面具,一起了解世界文化遗产C . 汉字带领我们走向神秘的面具世界D . 面具历史深处走来的中国文化使者(2)在中国面具馆,一位外国友人对一幅你熟悉的花脸(关羽)面具很感兴趣,你想给他作些介绍,以下最符合情境的说话顺序是( ) 互留地址介绍课文花脸介绍面具知识与对方打招呼讲述桃园结义的故事A . B . C . D . (3)在欧洲面具馆“假面舞会”面具展的留言板上,你看到了一句有意思的话“希望假面仅仅出现在舞会上”,触发了你对假面与生活的思考,你也准备写一句有意义的话。(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13. (5分)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而拿破仑则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你赞成谁的观点?理由是什么?请运用至少一个论据对你赞成的观点进行阐述。 请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发言稿,准备在班会上交流,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六、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14. (10分)班级开展名著主题阅读活动,请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甲】“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选自鲁迅朝花夕拾)【乙】“我管理它们。我数它们一次又一次的数它们。”商人说,“这是件困难的事,但我是正经人!”“我把它们的数目写在一张纸上,再把这张纸锁进抽屉里。”“就这样?”“就这样就行啦!”小王子想:“这倒是挺好玩的,还挺有诗意的呢,但算不上是严肃正经事儿。”对“严肃正经事儿”,小王子的看法与大人的看法极不相同。小王子说:“我拥有一朵花,每天浇灌;我有三座火山,每周打扫。我连死火山也不放过,很难说它会不会苏醒。我能做对火山和花有益的事,才叫做拥有它们。但是你却不给星星做有益的事。”“大人们真是怪的得没法说。”小王子一边赶路一边嘀咕这句话。(选自安托万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有删改)(1)甲文中的“这些事”具体是指_,先生不高兴学生问,是因为他觉得“这些事”不“正经”。乙文中商人“把这张纸锁进抽屉里”的目的是_,可见他是一个_的人。 (2)这两部名著都涉及“正经事”这个严肃而有趣的话题,从“我”和“小王子”的视角来看,“正经事”有哪些特点? (3)“我”和小王子还做过哪些“正经事”?请从这两部名著中再各举一例。 七、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15. (2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人生中那一缕光关于我“隔窗偷光”的故事,在母校流传了很多年。我们那一年先预选10%的人参加高考,意味着90%的同学连高考的门票都拿不到。预选考后,我心里很忐忑,心想这下又输了,彻底输了,前面已经输过两回。我在校园的路上遇到王老师,说:“作文的题目忘记写了。”王老师说:“不要紧。”我这才知道,试卷不是拿到外面批的,命运掌握在自己老师手里。预选名单公布,我赫然在榜,我的大部分同学则被迫提前毕业了。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我自然非常珍惜这段时间。我是理改文,对于文科的地理、历史,我除了来自初中的那点知识,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因此,我把几乎所有学习时间都用在了史地上。同学李本红把他白皮的一本地理复习资料送给了我,结果高考有两道大题目出自该书,在全国大多数考生地理考试不及格的情况下,我却考了70分。沈为宏把他房间的钥匙交给了我,因为他的姑妈在学校做老师,所以使用这间房是他能享受到的特别待遇。他俩预选落选,这样做,等于是合力助推我走向成功。拥有可以单独使用的房间,有了安心复习的环境,可学校却很快把这房间的电给停了,因为知道我不是沈为宏。教室9点钟熄灯,我回到黑灯瞎火的房间无法复习。这一个多月里我必须把6册历史书课后的练习都重做一遍,没了晚上的时间,显然是来不及的。我灵机一动,把桌子移到邻近沈为宏房间的魏老师家厨房的窗户前,就着15瓦的灯光看书、做习题。一开始,魏老师没有发现他窗户外面有个贫寒学子在用功,10点钟一到,“啪”地把灯关了。我只好悻悻地回到自己黑咕隆咚的房间里,像阿Q回到土谷祠,眼巴巴望着空虚的黑暗到天明。后来,魏老师发现了我。老师把灯系在离我书桌较近的窗栏上,等到了晚上11点钟的时候,过来问:“李新,可以了吗?天不早了,早点休息吧。”我这才谢过老师,缩回自己的小屋休息。我房间的门外有一口井,井边草特别茂盛,齐腰深,蚊子异常兴奋,逮到一个大活人便爱不释口,坐在附近复习,我的双腿常常被咬得麻木,直到像假腿一样失去感觉。老师们都到这里挑水吃,顺便关心我一下,说:“李新,加油,争取今年一定走掉!”中学在乡下,能有一个学生考上大学都相当不易。我感激老师们投给我的微弱的那缕光。这一年,我以超重点大学分数线一个分数段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忘不了之前的第二次高考失败后,我自认没有上大学的命,家里祖坟没冒烟,便放弃了。一天,我和母亲在河堤种蒜,当我去河边挑水时,看见有人戴草帽钓鱼,那是王老师。我和母亲央王老师喝水。喝过一碗水后,王老师对母亲说:“这孩子还是让他再复习一年吧,今年只差1分,不复习可惜了!不过”王老师转向我,“马老师说过李新适合学文科,不适合学理科。你语文好,可以把历史、地理、政治带动起来。”我还是心里没底,但听老师的话,第二天我又去报到,插在了王老师的班级里。事实证明,马老师的判断、王老师的提醒都不错。后来我做老师,在指导每一届学生选科的时候,都告诉他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去选,不能跟着潮流走。没有我人生中的光的指引,我是无法走到今天的。以后我又遇到了很多光,在人生中每一个坎到来时都遇到过,他们给我以温暖和热量,让我充分相信这个世界,也让我始终觉得自己从别人身上获取的多,而给予人的太少。王老师退休不久即患肝癌去世,生前仅托我办一件事让他的女儿上我当时所在学校的地方中专,可因为户j问题,我无力办到,心存惭愧。我想对我的学生好点,再好点。可我能像当年我的乡村老师那样吗?他们的生活是那样清贫,却把身上仅有的光,投射在他们的学生身上。(1)根据拼音写汉字。 j户_(2)第段画线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_。 (3)第段中“老师们投给我的微弱的那缕光”在文中具体表现为: _。老师们鼓励“我”争取考上大学。_。_。由此可以看出,老师们是_、_的人。(4)对文章题目含义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表现了老师给予我的温暖与鼓励。B . 象征了人间的温暖、帮助与光明。C . 表达了我对老师同学的感激之情。D . 体现了世世代代相传的薪火精神。(5)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 八、 课内阅读 (共1题;共17分)16. (1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可爱者甚蕃_亭亭净植_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B . 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