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考试试卷D卷.doc_第1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考试试卷D卷.doc_第2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考试试卷D卷.doc_第3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考试试卷D卷.doc_第4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考试试卷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8分)1. (12分)学校联手社区(村)开展“传统文化进社区(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结合相关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在学校与社区(村)联办的“传统文化知多少”活动中,一副对联难住了大家,请你帮忙填写完整。上联:端午_祭屈原下联:中秋赏月_(2)清明节期间,社区(村)里不少人采用传统的上山扫墓祭奠方式,在先人墓前燃香烛、放鞭炮。可这容易引发山火,污染空气,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对此,你觉得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醒大家呢?(至少写出两条措施)(3)近几年,广场舞成了小区大妈们的最爱。可是,住在附近的张大爷却因为广场舞声音太大影响了他孙女的学习,正与大妈们争吵,假如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劝阻呢?(只要写出对其中一方的劝阻即可)2. (16分)阅读课文首尾两段,回答问题。(1)文章最后一段论述的观点是:_。(2)最后一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3)“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句话写了有些人的反面意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什么?你是怎样看待“责任”的?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3. (10分)诗歌鉴赏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示的画面。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4. (1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王维传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人有得奏乐图 ,不知其名。维视之日:“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好事者集乐工按之,一无差,咸服其精思。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乾元二年七月卒。临终之际,以缙在凤翔,忽索笔作别缙书。又与平生亲故作别书数幅,多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绝。渭川田家【唐】王维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锥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注释】昆仲:称人兄弟。臻:到,达到。佛教语。玄谈:对佛教义理的阐述。缙:王缙,王维之弟。雉雊(gu):野鸡呜叫。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这里表明自己有归隐之意。(1)根据古代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面句中划线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好事者集乐工按之_A按照 B审察 C巡视 D抑制屏绝尘累_A避开 B抑止(呼吸) C屏障 D遮蔽(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文字断句。(限断三处)如 山 水 平 远 云 峰 石 色 绝 迹 天 机 非 绘 者 之 所 及 也(3)有人说渭川田家诗中“倚杖候荆扉”的“候”很有表现力,谈谈你的理解。 (4)归隐田园是王维的志趣所在,请结合文章和诗歌加以简析。 四、 外国名著 (共1题;共7分)5. (7分)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1)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是出自苏联小说_,这是书中主人公_对生命的诠释。 (2)阅读了上面这段文字,请谈一谈你的感受。(不少于40字) 五、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6. (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秋日里,我从遥远的大山往公路边扛木头,一截黑乎乎的用来做拐棍的干枯杨木桩,被我顺手捎回,插在了院子内的土堆上。之后,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只有母亲,偶尔会把一个湿筐子或一块刚洗出的旧布挂在它上面晾晒,它干裂皱巴的躯体因而浸上了一层湿漉漉的水渍。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惊奇地发现,这截木桩的到来,使院子里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枣树,孤零零的。风刮来时,是一种寡不敌众很无奈且软弱无力的声音,听了,总叫人感到沮丧。现在不一样了,有天晚上,当尖利的吼叫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时,我还以为是凶猛的野兽呢。仔细辨听,才知是从杨木桩上发出的声音。它不像冬树那样弯腰曲膝,总想尽力摆脱风的肆虐,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风再推给别人,结果是被风撕拉得披头散发,没有了往日的形状。杨木桩不慌不乱,静立在那里迎接风的挑战,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它让风从身边溜过,又吸收着风,让风进入自己的毛孔,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它们是朋友而不是仇敌。杨木桩使得落在院子里的雨也仿佛有了灵性。多数情况下,雨会在院子的东西两边布出疏密不同的两种雨幕,每回西边的杨木桩被淋得直往下流水,东边的小枣树却干渴得蔫巴巴的没一点儿精神。母亲心疼小枣树,细心地用木棍围住它,给它浇水,还多次想在杨木桩旁为小枣树再造一个新居,因怕把枣树挪死,才终未为其迁址。大雪天,小枣树裹着棉絮,被冰雪盖得严严的,几乎看不见任何枝梢。而杨木桩却光溜溜、水亮亮的,冰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从不积存。一样的雪,一样的严冬,却是两种情景。是风有意所为,还是枣树和杨木桩内部的原因?困惑中的我总涌起太多说不清的神秘猜测。无风无雨的天气,我总能听出一种声音。这声音隐约而清晰,细微而执著,愈来愈深,就像是一个人在奋力行走:一会儿翻山,一会儿趟河,一会儿在清风丽日下奔跑,一会儿又走在烟雨迷蒙的山间小径。开始的时候,我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产生了误听。后来,无意中,当我的目光触到杨木桩上那几片嫩黄的叶芽,那饱胀着绿色汁液的肌体时,我似乎也看到那早已扎牢结实得再也拔不出来的根须,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由一截枯木桩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之间,是一种怎样的生命行走啊。固然是我捡拾了它,但如果它自己就此停止生命的脚步,树便永远只能成为一个虚幻的影子了。小枣树依旧灰黑着,山风把它的枝梢摧折得七零八落,我轻轻地拍了拍它的枝干。此时,它还在沉睡,在被动地等待着季节的到来,看不出它对未来有什么特别的打算。这是许多生命共有的选择,是它们共同的生命方式,似乎也不应苛责,毕竟,成长太惨烈,抗争太艰难了。无喜无忧的杨木桩,静静地指向天空,指向天幕上一颗很明亮的星。我双手搂着它,如同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话。(1)感知内容,说说文章是怎样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杨木桩这一形象的。自身条件:_生存状态:在风霜雨雪中经受磨砺。内在精神:_(2)揣摩语句。作者在第段中说杨木桩和风是朋友而不是仇敌。你怎样理解? (3)具体分析第段画线的语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4)杨木桩和小枣树有着不同的生命行走方式,作者赞颂前者,也不愿苛责后者。你如何看待生命的行走呢?请结合课外积累,说说你真实的感受。(100字左右。) 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7. (5分)题目:品它千遍也不厌倦要求: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8分)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