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复习训练.doc_第1页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复习训练.doc_第2页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复习训练.doc_第3页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复习训练.doc_第4页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复习训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承德县一中 20172018学年 第一学期 高一地理 学地理 行天下 主备人:刘艳辉 备课组长: 席瑞祥 主管主任:徐玉书课题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习目标巩固知识点及提升应用能力一、选择题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38.5所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读图,完成下题。1图中城市历史上曾是某王朝的都城,该王朝一般会选择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修建皇家陵墓。图中较为理想的地方是()AB CD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米),完成第34题。2.影响图中城镇和村落居民点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市场 C.政策 D.自然资源3.图中铁路未修成直线,影响其选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地形起伏河流流向资源分布居民点的分布A. B. C. D.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下题。4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图所示。据此完成56题。5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6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 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7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8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9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A成本过高 B破坏环境 C资源量不足 D市场需求不足南疆地区沙漠广袤如海,散布片片绿洲。南疆铁路东起塞外火洲吐鲁番,西到丝路重镇喀什。读图,回答12题。10南疆地区的村镇、农田主要分布在山麓冲积扇和绿洲地带,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是()A地形与土壤B地形与水源C水源与土壤D气候与植被11从地形部位看,南疆铁路的大部分路段经过()A河谷地带 B塔克拉玛干沙漠C山麓冲积扇D吐鲁番盆地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中。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12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550年至公元1830年野象活动北界()A不断北移B不断南移 C不断东移 D不断西移13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C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D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等温线的位置北移电影海底总动员中活泼可爱的小丑鱼令人记忆犹新,但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海水酸化使海洋中小丑鱼本世纪末可能失聪,而这也将威胁到它们的生存。读全球海洋CO2和pH值变化图,回答56题。14根据材料推测,全球海洋pH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所致B火山喷发的CO2溶于海水所致C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所致 D人类排放CO2溶于海水所致15.上题中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还会给地球其他方面带来巨大的影响。下列各项不会受其影响的是A台湾海峡宽度 B珠穆朗玛峰雪线 C火山喷发 D海陆间水循环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读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完成78题。16图中所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上的共同问题有()A水资源更新速度快 B利用率过低C水污染严重 D土壤盐碱化17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有()A河流径流量较小 B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小C灌溉用水量小 D水资源统筹管理程度低18下图为1987年与2009年世界能源供应构成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世界能源供应量增大B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较大C增长最多的是化石能源D新能源增长量最小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下图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19关于我国涝渍灾害分布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B分布在地势较高处C河流两侧地区分布面积较大D与蒸发量大有关系20涝渍灾害空间分布的形成原因中,不正确的是()A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B主要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C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D土地盐碱化严重,引发涝渍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米),完成第2122题。21.影响图中城镇和村落居民点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市场C.政策D.自然资源22.图中铁路未修成直线,影响其选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地形起伏河流流向资源分布居民点的分布A.B. C. D.有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已上升了0.60.9 ,全球气候具有变暖的趋势。读图,完成第2324题。23.上图中的气温变化曲线反映的是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一阶段地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B.20世纪80年代的气温高于20世纪20年代C.该曲线变化的总趋势与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一致D.近百年来的气温明显低于距今7万年到距今1万年的气温24.该图反映的问题是全球变暖,下列对策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大面积植树造林发展技术,提高燃料利用率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停止耗能多的工业A.B. C.D.下图反映了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第2526题。25.人类利用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比重超过生物能源的时间约在()A.1850年前后B.1870年前后C.1880年前后D.1910年前后26.世界能源由“木柴时代”到“煤炭时代”,进而步入“石油时代”,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木柴和煤炭资源的日渐枯竭 B.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C.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D.石油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下图是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正常年份位置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2728题。27.关于锋面雨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雨带的年内推移使北方地区降水量逐渐增加B.雨带快速通过的地区汛期较长C.雨带的南北两侧都盛行偏南风D.雨带的北移由夏季风的强弱决定28.关于锋面雨带的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A.雨带位于a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B.雨带位于d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C.雨带位于c时,北方多雨D.雨带位于g时,长江流域干旱少雨据中国水利部权威人士透露,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内水土流失面积达169.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46.52%,土壤侵蚀类型以水蚀为主,水蚀面积为145.27万平方千米。据此完成第2930题。29.中国是世界上山洪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是由于()。地处东亚季风区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独有的地貌特征人口与水土资源矛盾突出干旱区面积广大A.B.C.D.30.中国山洪灾害尤以暴雨型山洪灾害发生最为频繁,危害也最为严重,其主要分布区为()。A.西北内陆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D.江南丘陵第四章训练参考答案1.【解析】题干中提到,皇陵选址的条件是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题组材料中说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两地土层薄,地地下水位浅,只有地符合上述条件。【答案】B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图中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山麓地区。图中铁路线的选址首先考虑了居民点的分布;其次考虑了地形的影响,尽量绕开不利地形。答案2.A3.D4.C积雪对地表植被具有保温作用,全球气候变暖,降雪期推后,导致积雪对植被的保护作用下降,冻害加剧,故选项C正确。5.【解析】第5题,材料中提示经历1次冰期即只经历末次冰期,说明只经历1次冰期的山峰是最晚的,经历3次冰期的山峰是最早的,经历2次冰期的山峰的时间介于两者之间。结合插图可知果洛山经历3次冰期,因此最早,太白山只经历1次冰期(末次冰期),因此最晚,雪宝顶经历了2次冰期,时间上介于其他两座山之间,因此B项正确。第6题,气温越高,越不利于冰川的发育,因而气温高是无现代冰川发育的原因,B项正确;点苍山与末次冰期分布的最低纬度相差不大,因而日照时数差异不大,A项排除;植被分布与有无冰川发育无关,C项排除;海拔在图中无法体现出来,D项排除。【答案】5.B6.B7-9【解析】第7题,读年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图可知,甲、乙两地年平均气温4 的日数介于2040之间,丙、丁两地年平均气温4 的日数介于020之间。低温期持续时间越长,海冰应当越厚,据此可排除C、D两项;甲地位于渤海内部,远离海岸,海水相对较深,受海洋影响大,虽纬度略高但水温较高,因而结冰期较短且海冰较薄。而乙地位于渤海边缘,靠近大陆,海水较浅,受大陆影响大,虽纬度略低但水温较低,因而结冰期较长且冰层厚。第8题,比较四个城市,葫芦岛市附近海域年平均气温4 的日数介于6080之间,说明当地海冰结冰期最长、厚度最大,因而单位面积的海冰资源最丰富。第9题,海冰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但目前渤海海冰没有大规模开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开采难度较大,成本过高。故选A。开采海冰基本不会破坏环境,B项错;图文资料显示渤海海冰资源丰富,C项错;周边地区水资源紧张,市场需求量大,D项错。【答案】7.B8.A9.A10.【解析】第10题,南疆地区气候干旱,山麓地带和绿洲地带地形平坦,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水源条件好,土壤肥沃,人口集中,地形和水源条件是影响村镇、农田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第11题,南疆铁路的大部分路段经过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冲积扇地区,是因为这里地形平坦、村镇集中。【答案】10.B11.C【解析】第13题,读图可知,公元前550年至公元1830年野象活动北界不断南移。第4题,该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是温度不断降低,而现代则是温度上升,所以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不吻合;现代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使全球陆地面积缩小;由于该历史时期气温不断下降,故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等温线的位置南移。【答案】12.B13.C14-15【解析】第14题,由图可知,随着CO2浓度的升高,海水pH值减小。第15题,火山喷发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而全球变暖则会对海峡宽度、雪线高低、水循环等有影响。【答案】14.D15.C16-17【解析】第16题,读图可知,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偏高,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是图中所示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上的共同问题。第17题,灌溉用水量大、水资源统筹管理程度低是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答案】16.D17.D18【解析】由图中分析,2009年比1987年各类能源供应量增大,其中原油、煤及煤产品、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增长最多;水能、生物能、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增长量小;水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小。【答案】18B19-20【解析】第19题,据图分析可知,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但第二级阶梯上的黄河流域也有分布;河流两侧地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易形成大面积的涝渍分布区;涝渍发生与蒸发量关系较小。第20题,涝渍与土地盐碱化无关。【答案】19.C20.D21-22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图中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山麓地区。图中铁路线的选址首先考虑了居民点的分布;其次考虑了地形的影响,尽量绕开不利地形。答案21.A22.D答案23.D24.D25-26解析第25题,读图可知,木柴的比重逐渐下降到50%的时间在1880年前后。第26题,人类认识和利用煤炭与石油资源的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答案25.C26.B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