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修厂建厂以来事故案例.doc_第1页
动修厂建厂以来事故案例.doc_第2页
动修厂建厂以来事故案例.doc_第3页
动修厂建厂以来事故案例.doc_第4页
动修厂建厂以来事故案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能源动力总厂动修厂事故案例汇编2013年11月28日目录安全事故篇2 电气伤害案例一2 机械伤害案例二2案例三3案例四3案例五3 物体打击案例六4案例七4案例八5案例九5案例十6案例十一6案例十二6 高温伤害案例十三7 车辆伤害案例十四7 高空坠落案例十五8案例十六8 其它伤害案例十七9案例十八9案例十九9案例二十10设备险肇事故篇案例二十一11安全事故篇一、电 气 伤 害案例一事故经过:2005年5月26日,电检车间在供水厂三连铸水站EM-H8206C台更换接触器,由于接线端子在配电盘侧面,空间狭窄,视线也不好,在接入过程中造成相间短路,电弧烧伤一职工的左手背。事故原因:1.在更换接触器时,未切断接触器上部电源,进行带电作业。2.带电作业未按照带电作业的规范要求实施操作。3.监护职工未作好提示保护工作。事故预防控制措施:1、针对现场危险因素结合实际落实安全措施,检修前要与运行单位共同确认,在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下不能开始作业。2、检修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公司、总厂和动修厂制订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规程、规定,养成好习惯。杜绝习惯性违章作业。3、针对现场重点危险作业,车间领导和管理人员必须到现场带班,配合班组抓好现场安全监控。二、机 械 伤 害案例二事故经过:2006年9月20日,机一车间管钳二班在更换热力厂冶炼电站“四号炉省煤器联箱”施工过程中,李某在使用电动磨光机打磨管子口时,因砂轮片突然破裂,碎片飞出将李某防护镜打破,并将其上唇挫裂伤、鼻外伤及鼻骨骨折。 事故原因: 1、施工现场狭窄,人员无避让空间。2、检修上场未认真检查工机具的情况;3、现场安全监护工作联保工作落实不到位。事故预防控制措施:1、要求班组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开展危险因素辨识,做好工前工机具的检查确认工作。2、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技能,使之能正确操作运用电工工具。3、检修过程中要落实联保互保和监护工作,及时提醒,及时整改。案例三事故经过:2007年4月10日16时55分,机二车间一职工与另一职工配合翻一鼓风1#机3#瓦的下瓦时,在等职工去取吊环过程中因瓦突然下滑,将左手中指挤伤,经疹断为左手中指内侧皮肉撕裂。事故原因:1、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以至瓦翻过时发生挤压事故;2、作业人员在配合作业时未及时提醒;3、在连续的抢时间、抢工期、加班加点的情况下,作业人员非常疲劳,致使作业人员的反应能力下降,在瓦翻过来时未能及时将手松开。事故预防控制措施:1、广泛的开展危险因素辨识,彻底排查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方案,严格监督作业人员落实;2、加强联保互保的执行力度,现场作业人员不能因急于完成任务而忽视联保互保的重要性,联保互保必须落到实处;3、加强加班作业和夜间作业的安全监护,相关作业要指定带班人员,且车间带班人员要发挥指导作用。案例四事故经过:2010年5月7日16时40分,机一车间管钳一班在热力厂焦耐电站处理3#给水泵组振动,调整定心施工中,刘洪斌开始拆对轮螺栓,姜亚平在旁边进行安全监护,在拆到第5个对轮螺栓时,3#电动给水泵突然启动,扳手飞出,致使姜亚平的左小腿击伤,送武钢一医院诊断为左小腿外侧肌肉撕裂。事故原因:运行人员误操作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检修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调试过程中未认真确认停电安全措施。事故预防控制措施:1、针对现场危险因素结合实际落实安全措施,检修前要与运行单位共同确认,在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下不能开始作业。2、检修作业必须做到挂牌停电检修,特别是在试车后二次检修时要进行再次安全确认。案例五事故经过:2011年12月22日上午9点20分,由于大风,动修厂机关大院宣传横幅被吹松,政工科张军、罗建功使用升降梯对横幅进行调整,于9点45分完成调整工作,刘有才主动协助张军、罗建功收升降梯,不料升降梯活动部分突然下滑,造成刘有才左手大拇指末端皮肉因受到挤压而撕裂。事故原因:使用者缺乏相关安全技能知识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刘有才握梯子的部位不当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事故预防控制措施:1、作业前要对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做好安全防范措施;2、使用特殊工机具时,要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监护;3、机关管理人员应重视安全意识、安全技能的提升,不能严格要求别人而忽视了自己;4、要求职工吸取事故教训,在今后使用升降梯时务必要固定伸缩杆,防止伸缩杆下滑伤人。三、物 体 打 击案例六事故经过:2005年9月23日,0七电站3号炉大修,在引风机紧螺丝时,职工宁某帮钳工的忙,使用大锤落空,不慎将手指压伤。事故原因:1、职工缺乏安全技能,站位不对。2、打大锤时用力过大,造成大锤落空。3、联保互保未认真落实。事故预防控制措施:1、加强职工安全意识,检修前充分对危险因素有预知,同时要强化职工的技能,规范作业过程。2、加强联保互保的执行力度,现场作业人员不能因急于完成任务而忽视联保互保的重要性,联保互保必须落到实处。案例七事故经过:2006年4月24日,电检车间一职工,在搬运SF6回收车、推拉过程中,回收小车突然向左偏移,小车拉手与水泥门脚将该职工的左手中指尖挤伤。事故原因:1.回收车摆放位置不对,应该把固定轮放在前面,万向轮在前面很容易造成受力不均,突然转向。2.站位不当,该职工在前面拉,又没有其它措施保障,力量不够。3.图省事、怕麻烦,过门时应垫铁板,前面应系上绳索拉。事故预防控制措施:1、拖拉重物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清楚现场危险因素,正确使用工机具,防止意外伤人。2、加强职工安全意识,规范作业过程,不能图省事而忽落了安全工作的落实。案例八事故经过:2006年4月25日,电检车间在冶金变更换2号主变冷却风机的撤卸过程中,一职工不慎被撤下的风机与底座将左手中指尖压伤。造成骨折。事故原因:1.主变风机距地面约2米高,风机防护罩外围直径为900mm左右,空间小,人站在梯子上作业不易受力。2.自我保护防范意识不够,监护人员监督保护不力。事故预防控制措施:1、拆卸零部件时,尽量使用导链或吊车,避免物件太重压伤人。2、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对现场环境做好危险辨识和工前五分钟安全交底,作业过程做到心中有数,避免野蛮作业。案例九事故经过:2006年11月10日,钳工一班和架工班职工在三炼钢脱盐水站检修完毕后,返回车间仓库门口搬卸工具时,架工王某与钳工陶某搬抬架工用金属三脚桅杆(三步搭),三脚桅杆一侧为三个铰链连接,另一侧为三只脚,王某抬桅杆的三个铰链一侧,陶某抬桅杆的三只脚一侧。两人搬抬时配合不协调,陶某所抬桅杆的三只脚一侧上部的一支脚松落,将王某抓在圆盘吊环处的右手食指挤伤。事故原因:1、架工王某与钳工陶某搬抬时配合不协调,致使上部一支脚松落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2、架工王某自我防护意识不强,手握钢管位子不当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预防控制措施:1、在搬运三角桅杆时,手不要放在圆盘出,防止桅杆角甩动挤上手。2、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对现场环境做好危险辨识,知道职工如何正确使用三脚桅杆。案例十事故经过:2007年8月24日上午9点20分左右,新二车间架工班宁新华、王国庆和热力厂0七电站职工等四人乘坐交运公司驻车间的东风平板车去12号水站备品库更换三炼钢脱盐水站的水泵,在办理出门手续途经公司1号门门口时,为避让逆向行使的摩托车而造成驻运单位车辆紧急刹车,车厢内的两台水泵因惯性冲向站在车厢内的宁新华,致使右腿受伤。事故原因1、司机没有拒绝或阻止没有任何安全措施情况下的人货混装。2、水泵吊装上车的放置位置不当且没有采取固定措施。3、随车人员宁新华在人、货同车的情况下选择站位不当。4、认为运载货物很小且运输距离很短,没有引起重视。事故预防控制措施:1、在运送职工去现场检查时,严格杜绝人货混装。2、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工作中不可有丝毫的马虎大意,要处处多留意,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案例十一事故经过:2006年8月7日,新一车间某钳工班在二连铸水站检修,在拆卸轴承时,一青工使用扁錾敲击轴承,造成轴承内圈破裂,飞起的铁屑将蹲在侧前方观察的职工梅某右手拇指戳伤。事故原因:1、使用扁錾敲击轴承,安全技能缺乏。2、梅某站位不当。钳工安全规程不熟。事故预防控制措施:1、规范作业过程,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杜绝习惯性违章作业。2、检修过程中要做好联保互保,联保对子要相互提醒,对作业中的不安全行为及时纠正。案例十二事故经过:2011年11月15日16:00时左右,机修二车间(原新一车间架工班)架工班起重工张正威配合检修供水厂三连铸水站PH8232.1D泵,在起吊水泵过程中不慎将左手无名指末端部挤伤(无名指末端部皮肤软组织受损),属微伤。事故原因:班组对现场环境的危险辨识不够;现场作业的安全监护,职工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联保互保不到位,现场环境狭窄,电机电缆套管安装不合理,没有相应的整改措施。事故预防控制措施:1、不断强化职工现场安全防范的能力,对现场环境存在的隐患先改造,后上场检修;2、针对大型设备吊装作业、危险作业、狭窄空间作业要制定专项的安全措施,确保全过程的安全控制;3、强化管理人员现场带班履职履责,如现场出现职工违章,管理人员联带考核。四、高 温 伤 害案例十三事故经过:2005年9月6日,机一车间焊工班一职工在车间焊工作业间动火切割物件时,未察觉乙炔带接头处漏气,在动火作业过程中,飞溅的火星与泄露的乙炔气体碰撞造成燃烧,使作业职工右手腕处轻微烧伤。事故原因:1、工作前对乙炔带接头处是否漏气,未进行安全确认。2、对使用的工具未进行安全检查。事故预防控制措施:1、检修前按照规定对工机具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更换。2、职工在检修作业时要按要求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焊工要戴上焊工手套,可防止烧伤、灼伤。五、车 辆 伤 害案例十四事故经过:2006年6月2日,机二车间职工朱某,未经领导同意,就动用电瓶车拖工具,结果在一转弯处,与侧面驶来的一辆依维柯相撞,造成驾车的朱某右手掌骨折,驾驶室另一职工吴某右上臂骨折。事故原因:1、无特殊工种操作证,擅自驾驶电瓶车。2、安全联保互保不落实。事故预防控制措施:1、场内驾驶车辆人员需要在上级部门备案,其他人员不得随意驾驶车辆。2、厂区内运输货物或人员时,要严格落实公司的限速规定,同时要注意力集中多观察。六、高 空 坠 落案例十五事故经过:2005年2月19日,电检车间在三炼钢连铸水站高压配电室10KV母线连接过程中,电检一职工,在测量一段母线至二段母线尺寸时,不慎从母线通廊处坠落。造成左腿、坐手骨折。事故原因:1.对工作环境和工作地点了解不清,怕麻烦,图省事,违章作业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现场监护人员未能及时制止该职工的违章行为。导致事故发生。事故预防控制措施:1、作业前落实工前五分钟,做好危险因素的辨识,做好安全交底,清楚现场存在的隐患。不能图省事,同时2米以上高处作业要佩挂安全带。2、落实联保互保人员的责任,监护作业人员的行为,发现问题立即进行提醒和制止。案例十六事故经过:2006年8月17日,0七电站3#炉进行转煤乙侧调节阀更换作业时,机一车间管钳四班钳工王某在事先搭好的施工平台(由竹竿、跳板搭成)上进行阀门联接。在紧固螺丝过程中王建文因扳手滑脱不慎从1.8米脚手架上跌落至地面摔伤。经医院诊断为腰椎一节压缩性损伤。事故原因:1、检修用脚手架未设安全保护栏杆。2、王某在紧固螺丝时扳手未卡住,用力过大。3、联保互保未认真落实。事故预防控制措施:1、在使用脚手架时,要按规定设置好安全护栏,防止作业人员坠落。2、作业过程要小心谨慎,正确使用工机具,落实好联保互保。七、其 他 伤 害案例十七事故经过:2003年9月18日,机一车间职工杜某在0七电站3#锅炉检修平台时,一脚踩空,脚部缝了3几针。事故原因:1、职工杜某未对现场环境进行确认。2、联保互保未认真落实。事故预防控制措施:1、作业前落实工前五分钟,做好危险因素的辨识,做好安全交底,清楚现场存在的隐患,做好防护措施。2、落实联保互保人员的责任,监护作业人员的行为,发现问题立即进行提醒和制止。案例十八事故经过:2005年9月6日,钳工6班在供水厂三水站4#机水泵揭盖过程中,一职工在用力松螺丝时,脚踩的地沟小盖板发生滑移,造成其小腿撞在坑口边沿上,当即使小腿划开一条口子,到医院治疗缝合5针。事故原因: 1、水泵周边铺设的一些小盖板,均无固定桩,班组同志在拔螺丝时,未进行安全确认。2、在比较紧张的干活过程中,对安全问题出现了忽视和松懈。3、联保互保对子互相提醒不够。 事故预防控制措施:1、作业前落实工前五分钟,做好危险因素的辨识,清楚现场存在的隐患,做好防护措施,特别是在一些老站所更要加强现场隐患排查。2、紧抓安全管理,安全工作不能前紧后松,安全之弦不能松懈。3、落实联保互保人员的责任,监护作业人员,发现安全隐患立即进行提醒。案例十九事故经过:2006年4月18日,电检车间在供电焦西变电所开关改造工作后返回车间时,一职工下车时不慎滑倒,把面部擦伤。事故原因:精力不集中,脚未站稳,身体失去平衡。事故预防控制措施:1、工前要做好职工的身体状况确认工作,对身体和精神状况差的的职工要求休息,不能强令作业。2、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包括来回作业途中,都要保持注意力,思想不能松懈。案例二十事故经过:2007年11月22日,我车间职工陈先文、陈幼青、盛亦斌、蔡劲在“0七”电站1号高炉煤气门处安装电动门室外操作箱,此煤气门在锅炉主厂房顶部的3米平台上。当时上述职工正在该处接线、配线。约14时左右,1号减温减压器因压力过高,引起安全门动作,随即一股强大的蒸汽气体向1号高炉煤气门操作箱冲来。当时就把在场的陈先文、蔡劲以及热力厂的二位职工一同冲倒,甩在平台上,导致以上职工跌倒,多处软组织碰伤。事故原因:“0七”电站的减温减压器的安全门的蒸汽出口对着煤气门操作平台,一旦突发冲汽,即会冲倒附近施工人员。事故预防控制措施:1、联系运行单位对设备布置进行整改,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2、作业前做好危险因素的辨识,做好安全交底,清楚现场存在的隐患,做好防护措施。设备险肇事故篇案例二十一事故经过: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