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 课 本东疏镇中心小学学科 年级 姓名 二一一年九月课时备课课题识字1教学目标1、学认11个生字,会写“宜、实”等10个字。2、能主动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培养生动积累的良好习惯。3、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课文重点全文感情朗读训练点全文读说结合训练点全文教学重点 难点1、识记生字词。2、感受词语描绘的景象,感悟秋天的美。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字词卡片预习提纲1、读读记记本课12个词语。2、想想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本课生字,读准音、认清形并会组词。3、收集一些关于秋天的词语。4、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审查意见审查人签字:课时备课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过了炎热的夏天,就是凉爽的秋天。秋天就像一幅幅多彩的画卷。让我们一同来欣赏秋天的美景吧! 二、检查预习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四人一小组,练习读词语。 3、指名读课文,开火车读词语。 4、认读生字卡片。 三、读中感悟,整体感知词语的意思。 1、师范读词语,学生想象画面。 2、游戏“找朋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图片,找出相对应的词语,初步感知词语意思。 3、指名读词语,要求读出语气。 四、分析字形,记忆汉字。 1、小组自主学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汉字? 2、全班汇报。 五、指导学生书写。注意写字习惯的培养。 六、小组竞赛。 1、读词语,看谁读得正确? 2、汇报。 3、小组竞赛,比一比谁收集的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多。 七、课外拓展 今天我们学习了个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词语八、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学会了一些描写秋天的词语,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有关秋天的词语。回家后,可以画一画秋天。限时作业见“限时作业”板书设计识字1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教学反思课时备课课题1、秋天的图画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借助画面边读边想象,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的方法。课文重点全文感情朗读训练点全文读说结合训练点选择其中几个词语说一句话。教学重点 难点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引导学生借助画面边读边想,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人民的喜爱、赞美之情。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学生:在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大自然,感受秋天的美好。预习提纲1、 认真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 在读课文过程中圈出本课生字词, 标出新出现的翘舌音。3、 想想用什么办法记住本课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形、会组词。4、 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写了什么。5、 课文中为什么说“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课文中又写了哪些具体的景象呢?想一想写下来吧。教学时间2课时审查意见审查人签字:课时备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说说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3、引入新课,出示课文。二、检查预习:1、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2、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评价3、教师总结预习情况三、认读生子词1、合作识字。同桌互相认读“我会认”中的生字,不会认的请教对方,相互交流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2、课件出示:燃、勤、笼、浪、粱 读一读,你发现了么?(“燃、勤”是前鼻音的字,“笼、浪、粱”是后鼻音的字。)3、课件出示词语:灯笼、高粱指导:“笼”、“粱”在上面的词中都读轻声。4、吃瓜果游戏。用多媒体课件把课文中的“我会认”和“我会字”的字按不同顺序分别藏在不同的瓜果中,请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瓜果,教师点击鼠标,水果就翻出一串生字,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瓜果就“奖”给他。三、感悟课文。1、请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2、教师范读。3、学生自读,边读边想象秋天的图画。4、小组合作。课时备课 教学过程 (1)、选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小组其他同学听,再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然后互帮互学,读好每个句子。(2)、比赛读,看谁读得美。5、提出自己在读中弄不明白的问题。6、配乐齐读课文,读出秋天的美好,读出人们的喜悦。四、指导写字。1、课件出示“波、浪”两个字。说说两个字有什么区别?2、范写。3、学生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红、临写。限时作业见“限时作业”板书设计1、秋天的图画梨树挂灯笼 山野美丽 苹果露笑脸 人们勤劳稻海翻波浪教学反思课时备课课题2、黄山奇石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4、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课文重点课文3、4、5自然段感情朗读训练点课文3、4、5自然段读说结合训练点仿照课文对黄山奇石的写法,从“仙女弹琴”、“狮子抢球”、“天狗望月”中选择一块奇石,充分发挥想象,把它的样子写下来。教学重点 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难点: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字词卡片预习提纲1、认真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在读课文过程中圈出本课生字词, 标出新出现的翘舌音。3、想想用什么办法记住本课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形、会组词。4、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写了什么。5、本文主要写了闻名中外的 风景区的奇石,先写了 接着写了 又写了 最后写了 写出了这里石头的奇特。6、查找有关黄山的资料,最好是从网上看看黄山奇石的图片。教学时间21课时审查意见审查人签字:课时备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1、你去过黄山吗?知道黄山有哪四绝?2、黄山在我过安徽省南部,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为四绝。读了这个课题,你认为课文中可能要写什么呢?二、检查预习:1、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七度2、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评价3、教师总结预习情况三、观察图画。1、出示多媒体课件或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上的三块石头象什么。2、过渡。课文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些石头呢?读一读就知道了。四、读文识字。1、第一遍,要求读正确、读流利。不会读的字可通过“桃子”、“树叶”上的拼音来解决。2、第二遍,要求边读边想想课文介绍了几种黄山奇石,用横线画出来。3、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14个生字,让学生认读。4、找一找这些生字在文中组成了什么词语。即:风景区 尤其 仙桃石 石盘 山峰 胳膊 巨石 每当 脖子 著名 状5、课件出示以上词语,开火车认读。注意“膊”在“胳膊”一词中读轻声。6、巩固识字。课时备课 教学过程 (1)、猜字谜:横山上面三根草(当);一个人,在山边(仙);学者头上带草帽(著)。(2)、读新组的词语:山区 其它 仙人 盘子 巨人 当然 著作 图形 形态7、指名读,分组读,全班读课文。五、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2、理解“闻名中外”和“尤其”。(闻名中外:国内国外都有名。尤其:特别、更加。)3、指导读,齐读第一自然段。六、学习第二自然段。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认真观察,图上的石头是什么样子?看到石头你会想到什么?2、找出写这幅图的段落读一读。3、比较句子:它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它好像从天山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4、小结:这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依次写了“仙桃石”的名字、样子、地点。)板书:先写 - 名字 再写 - 样子然后写 - 地点5、比一比谁读得好,背得快。它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它好像从天山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课时备课 教学过程 七、学习第三自然段。1、课件出示:“猴子观海”图。观察那石头的样子,看到石头让你想到什么?2、找出图中对应的段落读一读。3、想一想这段写黄山奇石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试着补充板书。4、比一比,第二、三自然段的两种石头的写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写好不好?(写的方式有变化,读起来更有趣。5、指导朗读。6、比一比谁背得快。八、小组合作学习第四、五自然段。1、每四人一小组,每组发一张卡片(内容同板书),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想怎样补充表格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填写。2、评议。3、指导朗读、背诵。4、对比表格中各段的不同写法,讨论:如果各段写法相同,好吗?(写法有变化,文章才生动)5、自选一段,试着变换顺序说一说。(如:在山顶的石盘上,有一块巨石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这就是有名的“仙桃石”。)九、学习第六自然段。1、自由读,读懂了什么?2、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挑一块像第2、3、4、5自然段那样说一说。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课时备课 教学过程 如:就说“天狗望月”吧,它瞪着眼睛,伸着舌头望着圆圆的月儿,就像要一口吞掉月儿似的。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几只可爱的狮子像是你追我赶,抢一个圆溜溜的石球。十、指导写字。1、观察“尤、其、区、巨、它、安”六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先描一描,发现字的特点,说说怎样写。3、比较字形。区巨,都是半包围结构。笔顺分别为:区巨尤其,都是独体字。它安,都有宝盖儿。4、指导写“块、站”。块:第四笔是横折。站:第五笔是提。5、师范写生字,请学生认真观看。6、学生练习写字,师巡视指导。限时作业见“限时作业”板书设计2.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教学反思课时备课课题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使学生掌握理解自然段的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意识和方法。4、使学生产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课文重点全文感情朗读训练点全文读说结合训练点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是靠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的?教学重点 难点重点:识记生字、书写生字、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习惯。难点:了解课文介绍的自然知识,激发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字词卡片、收集植物的种子,调查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预习提纲1、认真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在读课文过程中圈出本课生字词, 标出新出现的翘舌音。3、想想用什么办法记住本课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形、会组词。4、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写了什么。5、这篇课文是一篇 ,全文共分为 个小节。课文中写了 位妈妈有办法,分别是 、 和 ,她们的办法分别是 6、我还知道大自然中的好妈妈,是 。 教学时间2课时审查意见审查人签字:课时备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1、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访问植物妈妈好吗?你认识哪些植物呢?(相机出示苍耳、蒲公英、豌豆、稻谷、棉花等植物图片)。你认识它们的孩子吗?(出示苍耳、蒲公英、豌豆、稻谷、棉花及它们的种子对应的图片。)2、植物妈妈的孩子长大了。想出去旅行,植物妈妈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的孩子呢?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七度2、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评价3、教师总结预习情况三、识记生字。1、集体拼读“树叶”、“苹果”中的生字。2、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旅、蒲、降、娃、纷、苍、洼、啪、炸、蹦、察、识(1)、自己考考自己,看能不能全部正确认读。(2)、同桌互读互查。3、找出这些生字在课文中组成的词语,读一读。旅 行蒲公英降落伞、娃 娃、纷 纷、苍 耳、山 洼、炸、蹦着跳着、观 察、知 识(1)、指名读。(2)、指导:“炸、察”是翘舌音;“识”在“知识”一词中读轻声。4、齐读课文,在读文中巩固生字。课时备课 教学过程 四、研读感悟。1、学习第一节。(1)、自由读。启发提问:谁读懂了“四海为家”这个词语?你能联系整篇课文说一说吗?(“四海”指到处,“四海为家”指植物的种子传播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2)、指导读好问句,读出疑问的语气。2、学习第二节。(1)、出示课件:蒲公英传播种子的动画。学生看动画,听老师朗读第二节。(2)、比赛朗读。谁能比老师读得更好?指名读,读中指导。(3)、看动画课件,蒲公英的种子乘着风纷纷出发,理解“纷纷”。然后给学生试着用“纷纷”造句。(4)、趣味对话练习。蒲公英妈妈的孩子就要去旅行了,临行时,它和妈妈说些什么呢?如:妈妈:“孩子,你们已经长大了,广阔的田野、高高的山冈才是你们的家。我为你们准备好了降落伞,风儿一来,我们就告别您老人家,到别处去安家。”)3、学习第三、四节。(1)、自由朗读。(2)、小组交流:自己最欣赏哪一位妈妈的办法?为什么?(3)、出示“苍耳”的种子。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摸一摸,结合课前观察说一说有什么感觉?结合课文理解“铠甲”,知道在文中指苍耳带刺的硬壳。课时备课 教学过程 (4)、启发表达:小兔子带着苍耳的种子到哪里去呢?相机画图理解“山洼”。(5)、“蹦着跳着”能换成哪个词?(蹦蹦跳跳)配上动作练读第四节。(6)、指名读第三、四节。4、学习第四节。(1)、齐读。(2)、说说读后受到什么启发?(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学到很多知识。)5、背诵比赛。五、读读说说。1、读补充阅读材料。课件出示:种子传播的奥秘蒲公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果实像个白色的绒球,当冠毛展开时,就像一把把降落伞,随风飘扬,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春天,柳絮四处分扬。你知道春天柳絮分扬的奥秘吗?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些小颗粒,那就是柳树的种子。柳树就是靠柳絮飞扬,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的。凤仙花妈妈的办法跟豌豆妈妈的办法差不多,凤仙花果实成熟后会炸裂,凤仙花妈妈用这种办法把种子送到四面八方。 2、交流课前观察所得。除了课文中告诉我们的,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3、读“读读抄抄”中的词语,照样子试着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课时备课 教学过程 六、指导写字。1、让学生观察“已、甲”等8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学生先描一描,发现字的特点。3、重点指导。比较“已己”的区别。“纷、经”两字有绞丝旁,写好撇折。“如、好”都有女字旁,女字旁与“女”字宽窄不一样,第三笔到右边不出头。“娃、洼”两个字右边是由两个“土”字组成,不要把一竖写到底。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回辅导。5、写后师生共同评议。 限时作业见“限时作业”板书设计3、植物妈妈有办法 (准备)种子 (靠)传播蒲公英 降落伞 风吹 苍耳 铠甲 动物带 豌豆 豆荚 太阳晒(仔细观察) (增长知识)教学反思课时备课课题4、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会认10个字,会写,9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课文重点全文感情朗读训练点全文读说结合训练点说说两首诗的意思教学重点 难点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古诗。难点: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体会古诗的意境。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课前查阅有关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资料,搜集有关秋天的古诗。预习提纲1、认真读古诗,把古诗读正确、流利,并试着背诵。2、在读课文过程中圈出本课生字词, 标出新出现的翘舌音。3、想想用什么办法记住本课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形、会组词。4、在书读古诗的基础上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学时间2课时审查意见审查人签字:课时备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1、学生展示、交流课前查阅资料所得。教师可视情况有选择地讲解:我国宋朝有个大诗人叫苏轼,号东坡居士,别人又叫他苏东坡。一天,他和朋友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学问渊博,诗又写得好,苏轼可欣赏他了。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他提笔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2、看图说话。出示挂图,让学生说说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二、理解课题,自读古诗。1、借助拼音读课题。注意“赠”、“景”是后鼻音。书空“刘”自。2、说说题目的意思。3、苏轼送给刘景文一首什么诗?请大家小声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自己读完后再读给同桌听。4、用笔圈出生字读读。5、同桌合作学习生字,尝试理解字义。三、再读感悟,想象画面。1、自由读诗,结合图画思考:诗歌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色?2、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相机点拨。3、自由组合,与学习伙伴合作,读完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交流后再融入感情读4、小组汇报自学收获和不懂之处。小组间答疑。教师进行指导。课时备课 教学过程 5、教师范读,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6、指导感情朗读,带着对秋天的赞美语气来读。四、图文结合,熟读成诵。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读了这首诗后,头脑中形成了什么画面。2、根据诗意,参看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五、想一想,议一议。秋天难道只有橙黄橘绿两种颜色吗?出示课件(显示五彩斑斓、富有生机的秋景),让学生议一议。六、学写生字。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2、学生认读。首,书空笔顺。注意“枝”的木字旁最后一笔是点。3、让生观察范字,说说怎样书写。4、指名板书生字,师生共同评价,探索写好字的方法。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导入。1、指名背诵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2、出示山行。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1、根据学赠刘景文的方法,小组讨论确定本诗怎么学习。教师提示要利用插图。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帮助。 课时备课 教学过程 三、师生交流,解决疑难。1、每组读诗,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2、其他的组的同学和老师与他们一起讨论解决。3、师讲解:“白云生处,指漂浮着白云的地方。“坐”,因为的意思。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2、学生交流想象的景象。3、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一边想象一边读。五、感悟诗意,熟读成诵。1、学生自由读,感悟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想到的情景。2、找个学习伙伴,一起练习背诵。3、你见过满山的红叶吗?说说是什么样的。出示枫叶满山的课件。4、讨论:你觉得红叶怎样?二月的鲜花固然美丽迷人,但禁不起风吹雨淋就飘落了。而枫叶却是在与秋风秋雨秋霜的搏击中变成火红的,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多么了不起!正因为如此,杜牧才写诗赞美它。5、最后两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世人传诵的名句,常被用来给风景名胜提名。湖南长沙的岳麓山有个亭子,换了好几个名字,都和这句诗有关。它开始叫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后来又改名爱晚亭。6、一边听古曲,一边背诵这首诗。六、指导写字。1、出示字卡:枫、于。学生认读,说说怎样识记。如“于”,干钩于。课时备课 教学过程 2、书空笔画。提示:枫字左边最后一笔是点,右边的第二笔是“横斜钩”。3、看范字,说怎样书写美观。4、学生仿写。七、实践活动。1、你还读过哪位诗人描写秋景的诗,背给同学们听听。2、有机会让爸爸妈妈带你到郊外去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限时作业见“限时作业”板书设计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教学反思课时备课课题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发现利用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自主识字。2、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3、能积极参加秋游的实践活动,给老师提建议,培养口语交际能力。4、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与秋天有关的作品,与同学共享欢乐。课文重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感情朗读训练点读读背背读说结合训练点口语交际教学重点 难点重点:自主识字,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难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与秋天有关的作品,与同学共享欢乐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1、搜集有关景点和秋游线路的资料。2、带好自己在学习第一组课文中创作的作品。预习提纲1、认真观察“我的发现”,读读认认出现的字词,看你发现了什么,想想用什么办法记住新出现的生字。2、读读记记“日积月累”部分的词语和诗歌,把词语读正确,诗歌读通顺。3、带好自己在学习第一组课文中创作的作品。教学时间3课时审查意见审查人签字:课时备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认读已学过的熟字:郊、球、枝、帆、笼、梨。2、启发:这些字在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中有什么作用呢?二、自学第一部分:“我会认”。1、看拼音读一读,既读字,也读词。2、辨别字形,每组中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郊交 球求 枝支帆凡 笼龙 梨利3、讨论明确:后一个字都是前一个字的表示读音的部分,前一个字是形声字。这种识字方法可认为是“减一减”。4、给生字“交、支、龙、求、凡、利”再组几个词。三、学习“我会写”部分。1、读一读列出的汉字,从中你发现了什么?2、讨论明确:每组字都有相同的地方,这相同的地方就是每粗字有相同的偏旁。3、你还能写几个相同偏旁的字吗?树 林 柱 桔 胜 胖 朋 腿 草 黄 花 荷 实 宝 室 宇课时备课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我会读”部分。1、自由读。2、熟读记忆。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读。如:接力读、分组读、竞赛读、同桌读。3、选词造句。如:旅游团去年暑假,我随东方旅游团到北京游览了长城、故宫。4、做找朋友游戏。用课件依次出示“娃娃、橘子、降落伞“等图片,让学生在书上找出相应的词语。二、学习“读读背背”部分。1、学生试读。2、教师范读。3、学生练读。4、指名读,读中指导读出丰收的喜悦心情。5、同桌互相检查,比比谁会读,谁会背。课时备课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口语交际”部分。1、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景点或秋游路线的资料。2、自由找伙伴交谈,说说各自想到什么地方秋游。3、意见相同或相近的同学组成小组。讨论秋游计划:主要商量一下到哪儿去干什么,做哪些准备。4、班长主持会议讨论。(1)、让个小组的组长谈自己组的想法和理由。(2)、集中意见。(3)、统一意见后,具体制订秋游的计划。5、班长代表全班向老师建议。二、学习“展示台”部分。1、谈话。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枫林披上火红的风衣,苍翠的松柏绿得更加浓郁,秋天是个多彩的季节;红红的苹果挂满枝头,雪白的棉花张开笑脸,火红的高粱举起了火炬,秋天又是个丰收的季节。在美好的秋天利,你创作了什么作品呢?2、学生带上自己制作的书签、贺卡、图画、诗歌或其他有关秋天的作品,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并作简单介绍。3、所有作品在学习园地里展示。4、先自己简单介绍自己的作品,再互相评一评。限时作业见“限时作业”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一我的发现:郊交 球求 枝支帆凡 笼龙 梨利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单元教学反思课时备课课题识字二教学目标1.会认“棋、弹、钢、琴、胡、戏、喂、鸽、养、航、模”等11个生字,能够准确书写“琴、胡、戏、棋、弹、钢、养、观”等8个字。2通过自读自悟,熟读课文,体会词语结构的特点,感受语言的节奏感。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汉字的识字规律。4使学生能够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课文重点全文感情朗读训练点全文读说结合训练点仿照课文词语,再说一些类似的词语。教学重点 难点重点:识记生字、书写生字、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习惯。难点:感悟动词的韵律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字词卡片、收集植物的种子,调查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预习提纲1、认真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在读课文过程中圈出本课生字词, 标出新出现的翘舌音。3、想想用什么办法记住本课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形、会组词。4、仿写词语:例:(练)书法 ( )作业 ( )碗筷例:唱(京戏) 听( ) 读( )教学时间2课时审查意见审查人签字:课时备课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二、检查预习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四人一小组,练习读词语。 3、指名读课文,开火车读词语。 4、认读生字卡片。 三 朗读感悟。1“找朋友”游戏:出示图片,找生词卡片。2对照图片,结合自己的实际,说一说你都做过什么,并且说说你的感受。3有节奏地读词语。4说一说:小组合作学习,给“戏、航、琴、钢、弹、养”这些汉字各组一个词。四 学习汉字,记住字形。1 小组合作学习: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住字形。2 全班汇报:你记住哪个字?你是怎样记住的?五 指导书写。1 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及在田字格里的位置。2 比较:“棋、钢、弹、观”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的区别;“琴、养”中间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上下部分要紧凑。3 教师范写:“琴”。4 学生练习写字:小组互评,教师评价。限时作业见“限时作业”板书设计识字二练书法 画图画 下象棋弹钢琴 拉二胡 唱京戏栽花草 喂鸽子 养金鱼做航模 学电脑 观天气教学反思课时备课课题5、一株紫丁香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株、踮、院、除、疲、倦、牵、困”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4、感悟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韵律美5、教育学生尊敬老师,感悟师生间的浓浓真情。6、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课文重点全文感情朗读训练点全文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质控护士竞聘课件
- 谓语非谓语课件
- 2025版材料智能家居产品采购与销售合同
- 2025产品集成与定制化技术服务合同范本下载
- 2025年度河道疏浚工程土石方清运劳务分包合同
- 2025版建筑结构设计咨询及优化服务合同
- 2025年教育贷款担保合同范本大全
- 2025草坪种植工程与配套灌溉系统安装合同
- 2025版电子商务平台摊位入驻服务合同
- 2025典当行股权收购与品牌建设一体化合同
- 2025年彩票技术管理员招聘笔试模拟题
- 迷彩九月+启航青春+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军训动员主题班会
- TCCEAS001-2022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计价规范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教学计划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完整课件
- 《循证医学》病因和不良反应研究证据的评价和应用
- 钢结构设计计算书(毕业设计)
- 拌料作业指导书
- (本科)生产与运作管理第十一章教学课件
-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