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细雨中划线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欺侮(w) 眼眶(kung) 闭塞(s) 消(xio)声匿迹B . 龟(ku)裂 晦(hu)暗 追朔(s) 戛(ji)然而止C . 砂砾(l) 撺(cun)掇 冗(rng)杂 天衣无缝(fng)D . 缄(jin)默 枯燥(zo) 怅惘(wng) 人情事(sh)故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颓废 断章取意 惊心动魄 心无旁鹜B . 凭吊 孤军奋战 良师益友 涕泗横流C . 殒落 不屈不挠 言行相顾 敬业乐群D . 谀词 化为无有 无与伦比 脑羞成怒3. (2分)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十一”晚上,天安门广场升起的礼花,真是丰富多彩 , 非常好看。B . 电视屏幕上,一群拿土枪、大刀、长矛的八路军战士,正风起云涌地向日本鬼子冲杀过去。C . 这里盛产柿子,地里、路边、院子里、山坡上,柿子干云蔽日。D . 校长说:“全市就你一个人进入了奥林匹克竞赛的圈子,真是凤毛麟角了。”4. (2分)下面几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言在此而意在彼,不是说明着什么,而是隐喻着什么一般说来,优秀的诗篇总是避开直说读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我们就会知道,它的意思并不限于字面所传达的,它有着更为深远的含义正常的状况,诗人总是不直接向读者进行灌输,他们只是含蓄地点拨你,然后给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象的自由这是诗的一般规律,了解它是欣赏诗歌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思想准备A . B . C . D . 5.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请把这件事你不要放在心上。B . 他很早就对天文学和数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C . 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D . 他的作文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6. (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作品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现代作家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的生活细节,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模。B . 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以小见大,反映了德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C . 当代文学家杨绛的回忆性散文老王,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D . 孙权劝学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言辞简洁,内容丰富,生动传神,富于情味。长篇叙事诗木兰诗是南北朝乐府民歌,诗中塑造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保卫国家的巾帼英雄形象。7. (2分)下列各项中错别字中最少的一项是( )A . 提练 催逼 浓荫 一泄千里B . 消融 峭壁 暄闹 心魂惊骇C . 怡悦 清吟 聚辑 再接再励D . 防碍 训服 奔弛 前扑后继8.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 .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学校是一个天然庇护所,它既安抚学生、传递温暖,也护佑公众、凝聚人心。B . 近年来,微博逐渐成为舆论引导的一线阵地,政府开设微博已蔚然成风。C . 有的游客明明看到油菜地里“禁止入内”的牌子,还是义无反顾地走进去拍照留影,让人无可奈何。D . 从古时的大同理想到今日的中国梦,尽管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但其中所蕴含的对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的期盼,却有着一脉相承的连续性。9. (2分)下列各项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 , 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B . 人生的航船不会一帆风顺 , 我们要正视困难,敢与风浪搏击,就一定会达到胜利的彼岸。C . 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干货多多,派发了八大红包,让咱老百姓眉开眼笑。D . 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10. (2分)下列各组中划线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 . 无从致书以观 / 专心致志B . 益慕圣贤之道 / 精益求精C .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患得患失D . 未尝稍降辞色 / 义正辞严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11. (2分)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江城子”,是词牌名。本词是苏轼任密州太守期间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B . 词的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为报倾城随太守”说明苏轼受到百姓的爱戴,“亲射虎,看孙郎”描绘出百姓与苏轼共同射虎的盛况。C . 下片以抒情为主,写出了作者酒酣之后的胸宽胆壮,虽然长出了白发也毫不在意,而是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结尾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注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D . 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三、 默写 (共1题;共10分)12. (10分) 默写填空。 (1)柴门何萧条,_。(曹植梁甫行) (2)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庭中有奇树,_。(庭中有奇树) (4)龟虽寿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_,_。 (5)赠从弟其二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堂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_?_。 (6)阅读消息,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_、_、_、结语。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13. (2分)用一句或几句话补写出第三段结尾的内容,并用简练的语言(不超过20字)概括第一段。当地时间4月4日14时50分(北京时间20时50分),在第53届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话书展上,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正式揭晓,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该奖项,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国际安徒生奖于1956年设立,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曹文轩曾创作了草房子青铜葵花火印等作品。曹文轩曾说:“草房子的主人公就是小学时候的我,青铜葵花的主人公就是中学时候的我。”作为中学生,我们未必都要走曹文轩的文学道路,但他的话却能给我们写作文带来有益的启示:_。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段:_。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4. (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虞卿谏赏盗刘基平原君患盗,诛之不能禁。或曰:“更赏之,足则戢矣。虞卿曰:不可。先王立赏罚以劝惩善恶,衰世之政也,虽微犹足以激其趋。故赏禁僭 , 罚禁滥,县衡以称之,犹惧其不平也,而况敢逆施之乎?夫民之轻禁以逞欲,如水之决,必有所自。求而塞之斯可矣。今此之不塞,而力遏其流,至于不能制,乃不省其阙,而欲矫以逆先王之法度,是犹欲止水而去其防也,其庸有瘳乎?夫民有欲而无厌者也,节以制之,犹或逾焉。盗而获赏利莫大矣利之所在民必趋焉。趋而禁之,是贰政也;趋而不禁,人尽盗矣。是鼓乱也,不臧孰甚焉?”平原君豁然而悟,起再拜受教,尽散其私财,以济贫乏,申明旧章,而重购以赏获盗者。于是赵盗皆走之燕,道不拾遗,虞卿之教也。【注】戢:收敛。僭:超越本分,越轨行为。县:通“悬”。,犹或踰焉:此句,犹或,原误作,或犹。贰政:指变易无常的政令。(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乃不省其阙/乃不知有汉B . 道不拾遗/不足为外人道C . 以济贫乏/欲济无舟楫D . 于是赵盗皆走之燕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对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 . 盗而获/赏利莫大矣利之/所在民/必趋焉B . 盗而获赏/利莫大矣/利之所在/民必趋焉C . 盗而获/赏利莫大矣/利之所在/民必趋焉D . 盗而获赏利/莫大矣利之/所在民/必趋焉(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夫民之轻禁以逞欲,如水之决,必有所自。是鼓乱也,不臧孰甚焉?(4)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一篇列传为平原君虞卿列传。请根据选文,推断司马迁将两人合成一传的原因。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61分)15. (15分)阅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片断,完成小题。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只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 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决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成为既累赘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变得不只累赘,而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1)下面两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什么?他在这方面是怎样严格要求自己的? (3)叶圣陶先生对文风不简洁的现象为什么这么感慨呢? 16. (46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公交车上旸子中秋节,一个民工满心欢喜地来到火车站,接从老家来探亲的妻儿。这是他的妻儿第一次来广州探亲,一家三口终于在广州火车站见面了。他们上了开往工地的公交车。女人随身带来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有被褥,有锅碗瓢盆。男孩的手里还提着装有一只雪白兔子的笼子。可是他们刚把东西弄上车,就遭到司机的斥骂:“带这么多东西,中途的旅客怎么上车?你们以为这是乡下的运货站吗?补三张票吧!”三张票就是30元,而这些破破烂烂的家当一共也值不了几个钱。见民工犹豫,司机不耐烦了:“想什么想?不行就下车!”司机眼神里的轻蔑和奚落,让他无地自容。此时此刻,他不想让这样的眼神也落在他妻儿身上。他开始往身上摸,摸了半天,只摸出20元来。男人的脸上急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儿。司机越发不耐烦,脸上甚至有了冷笑:这些民工,让他们拿钱比割肉还难受。司机不想再等,他从座位上站起来,动手往车下扔行李男孩一直蹲在那里,守着放在行李上的小白兔,大人的争吵让他惊慌失措。突然,司机拎起了装着小白兔的笼子,小白兔的眼里满是大难临头的惊恐男孩“嗷”的一声扑上去,准确地咬住了司机的手腕。这是在乡下跟孩子们打架时练出来的绝技,现在派上了用场。只不过他下口轻了很多,毕竟这是在城里,初踏进城市的乡下孩子心中充满了畏惧。司机突遭袭击,不由得松了手,震惊地看着这男孩。只见男孩猛地从地上拾起死里逃生的兔子,霎时泪流满面。两年前父亲离家去城里打工时,把两只兔子交给了儿子,叮嘱他好好养大它们。父亲走了,男孩每天给兔子割草、喂水,一天天把兔子养大了。前不久,母兔产下了一窝小兔,男孩坚持要带一只来广州,他要让父亲看看,他把兔子养得很好;他要让父亲知道,这两年他每天都在思念父亲!可是,他没有想到,他一直向往的城市竟如此粗暴!伤心和恐惧让他的眼泪流得更急、更快了。满车的乘客一直沉默地坐在那里,看着发生在眼前的这一幕。男孩的眼泪终于让他们坐不住了。一个老人从座位上站起来,对那个尴尬而又难过的父亲说:“我也去番禺,身上没带什么行李,这个大包算我的,你少补一张票吧。”没等那个父亲反应过来,一个老妇人也从座位上站起来,抱过一只大瓦罐:“我很喜欢这只瓦罐的外形,把它送给我吧。”她对着惊慌的女人挤了挤眼睛,悄悄地说:“下车后,就还给你。”一位少妇把男孩拉过来,抱上自己的膝头:“这孩子长得虎头虎脑的,好可爱啊!借给我做儿子吧!”满车的人轰的一声笑开了。那个老人拍拍司机的肩说:“东西都挪走了,不会影响到后面的乘客了,赶紧开车吧!”的确,地上那堆小山似的东西都已经被车上的乘客抱到自己的怀里或塞到座位下车厢通道又恢复了通畅。司机看了看车厢里的人,经过这一场风波,人们冷漠的表情不见了,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帮助过别人后的笑意。他又看看刚被咬过的手腕,上面有两排浅浅的牙印,没事儿,咬得不重。他嘀咕了一句:“看不出来,小东西倒挺厉害的!”发动车子时,司机脸上也有了温和的笑意,刚才男孩扑上来咬那一口,让他回忆起自己那已经很遥远的顽皮而又莽撞的童年了。满车的笑容似一米阳光温暖了男孩惊恐和伤痛的心,他在少妇的怀里睡着了。(原文有删改)(1)通读全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通读全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根据提示,将表现司机在事件中情绪变化的词语填入方框中。司机斥骂_脸上有了冷笑_温和的笑意(4)品析文中划线词语和画线句子。男孩“嗷”的一声扑上去,准确地咬住了司机的手腕。(品析划线词)满车的笑容似一米阳光温暖了男孩惊恐和伤痛的心,他在少妇的怀里睡着了。(从修辞的角度进行品析)(5)根据提示,将表现司机在事件中情绪变化的词语填入方框中。司机斥骂_脸上有了冷笑_温和的笑意(6)品析文中划线词语和画线句子。男孩“嗷”的一声扑上去,准确地咬住了司机的手腕。(品析划线词)满车的笑容似一米阳光温暖了男孩惊恐和伤痛的心,他在少妇的怀里睡着了。(从修辞的角度进行品析)(7)第段插入男孩喂养兔子一事有何用意?(8)第段插入男孩喂养兔子一事有何用意?(9)对公交车上热心人的做法,你有何感受,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10)对公交车上热心人的做法,你有何感受,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7. (5分)回味的过程是再次感受的过程,是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的过程。在生活和学习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