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阜南县春晖学校 李楠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陈子昂的人物生平及创作风格 (2)提升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不断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逐步体会作者情感 (2)教会学生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古诗鉴赏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和对英明君主的渴盼之情(2)体会全诗苍凉慷慨的意境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 (1)作家作品基本情况 (2)诗人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2.难点 (1)学习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2)借景抒情手法的 赏析要点 三、教学方法 情境法、朗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媒介PPT课件,相关的音频、图片五、教学时间1课时六、教学过程1.导入激疑 同学们,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古诗五首的学习。在正式上课之前,请跟随随的描述,在头脑中想象这样一幅画面,(屏幕上展示ppt伴以教师的朗诵)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之上,伫立着一座高台,与之相伴的只有萧瑟的秋风和枯黄的野草。年轻的诗人登上高台,举目四望,苍茫天地间只有一人、一楼。秋风吹过,卷起漫天的黄尘,不只是风沙眯了眼还是怎的,诗人已是泪流满面。现在,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哪首古诗了吗?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陈子昂的这首传世名篇。2.相关知识介绍 (1)作家介绍 陈子昂是我国初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在当时以及后世都享有盛誉,其代表作品有组诗感遇38首和登幽州台歌等。正如杜甫对他的评价“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唐代诗歌的大发展,是由陈子昂迈出了第一步。自主完成,教师只作简要归纳。 (2)题解 歌即歌行体,古诗的一种体裁,在字数、句数、对仗、押韵等方面较律诗、绝句更为自由。幽州台又名黄金台、招贤台。相传为战国时燕昭王为招揽人才而建。登幽州台歌就是诗人登上幽州台有感而发写下的诗歌。3.初读感知 (1)首先由全班齐声朗读诗歌,再由每组学生分别朗读,教师及时对学生的朗读提出评价意见。然后,在多媒体上播放范读,指导学生划出朗读重音、节奏。(2) 在黑板上出示相关词语, 让学生在其中挑出能够代表他们对这首诗感受的几个词语,引入本书的诗眼之一怆(3) 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讨论作者为何在诗中流露出如此深重的怆然之情4.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1)向学生介绍“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在鉴赏诗歌的时候,除了关注文字本身所透露出的信息,还要充分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个人的人生经历。在此基础上,假设自己就是作者,有着和作者一样的身份和经历,用自己的所思所想去反推作者当时真正的想法。(2) 向学生介绍初唐的历史时代背景和陈子昂的人生经历初唐时期,科举制正式确立,改变了传统的门阀士族垄断官场的局面,庶族文人开始走上历史政治舞台。普通人通过学习,只要考中科举便可以当官出仕,这使得当时不少人都希望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陈子昂年少时便因学识出众闻名乡里,更是在24岁就考上了进士。本以为大好的前程就在眼前,但残酷的现实一次又一次打击着他。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却不被采纳。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随军出征,参谋军事。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招贤台。(3) 全班再次齐读,感受世人内心的悲苦5. 回归诗句,品味斟酌(1)如何理解“前”、“后”、“古人”、“来者”? 这里的“前”、“后”并不是表示方向上的前后,而是指时间的前后,“古人”、“来者”也具有特殊的含义,专指那些能像燕昭王那样尊重人才、礼贤下士的明君圣主。前两句表面上写不见前代和后代的明君圣主,实际上则表现了在当世不被统治者赏识任用的苦闷无奈。(2)第四句中的“独”作何解?是因为作者一个人登上幽州台无人陪伴,所以感到孤独吗?独自登台无人相伴只是作者孤独的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作者不被统治者重视,所提的治国建议不被采纳,他所有的理想抱负得不到施展的途径。因此他才会感到孤独,(3)在对诗歌理解的基础上,做大致翻译像燕昭王那样的前代明君既不复可见,后世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登台远眺,见天地苍茫,而我却孤独一人,空怀抱负才华却无人赏识,不禁悲从中来,怆然落泪。(4)陈子昂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陈子昂在诗中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痛苦与无奈,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6.合作探究,启发思维试比较登幽州台歌与观沧海两首诗的相同于不同之处?相同 1 两首诗都是歌行体诗歌 2 都是诗人游览名胜,观景抒怀的作品,使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不同 所抒发的情感不同 登幽州台歌是陈子昂登台远眺,看天地苍茫,想到自己满腔报国热情却不被赏识,报国无门无处施展才华,而写下的忧愤之作,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苦闷无奈。观沧海是曹操在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