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语》试题精选_第1页
高考《论语》试题精选_第2页
高考《论语》试题精选_第3页
高考《论语》试题精选_第4页
高考《论语》试题精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小面的材料 完成21 22题 6分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子路不对 子曰 女奚不曰 其为人也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 述而 子曰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其未得之也 患得之 既得之 患失之 苟患失之 无所不至矣 论语 阳货 子路问于孔子曰 君子亦有忧乎 孔子曰 君子 其未得也 则乐其意 既已得之 又乐其治 是以有终身之乐 无一日之忧 小人 其未得也 则忧不得 既已得之 又恐失之 是以有终身之忧 无一日之乐也 荀子 子道 23 根据 则材料 概括人生追求过程中两种不同的心态 2分 24 根据上面三则材料 分析君子无忧的原因 4分 23 乐以忘忧 1分 患得患失 1分 24 孔子认为 君子在追求目标时 享受的是努力追求理想过程中的快乐 在达到某一目标时 享受的是理想实现的快乐 君子追求的不是物质生活所带来的快乐 他们不会像小人一样 为了一己之利而陷入患得患失的狭隘境地 1答出一点2分 两点3分 三点4分 阅读下面文字 完成23 24题 共6分 甲 子曰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子曰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 饭疏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乙 布衣循私利而誉之 世主听虚声而礼之 礼之所在 利必加焉 百姓循私害而訾之 世主壅于俗而贱之 贱之所在 害必加焉 故名赏在乎私恶当罪之民 而毁害在乎公善宜赏之士 索国之富强 不可得也 选自 韩非子 六反 注解 虚声 虚假的名声 訾 诋毁 壅于俗 被这种世俗偏见所蒙蔽 23 以上语录中体现了孔子 韩非子不同的义利观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义利观 2分 24 你赞同哪一种义利观 结合现实 说说你的理由 4分 23 孔子 见利思义或重义不反对正当的求利 韩非子 极端的功利主义或只有利益的算计没有道义 24 赞同孔子的看法 孔子主张见利思义 反对见利忘义 但不反对正当的求利 在现实生活中 人与人之间如果只有利害关系 而没有道义关系 那么社会会变得功利而冷漠 所以我们要施行孔子的义利观 追求正当的利益 如果触犯了道义或损害了别人或国家的利益 那就把富贵当做浮云 阅读下面文字 完成21 22题 共6分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弘 宽广也 毅 强忍也 非弘不能胜其重 非毅无以致其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程子曰 弘而不毅 则无规矩而难立 毅而不弘 则隘陋而无以居之 21 从第一段文字中 请概括出两个成语 2分 22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曾子和程子思想的理解 4分 21 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22 两人都认为宽深雄浑的气量是古今成大事者必备的素质 1分 古人注重修养宽广的胸襟 雄浑的气量 这点至今仍很有现实意义 小则能够在日常工作 生活中担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能够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大则能够临大事 挽危局 用以镇世俗之急躁 立中流之砥柱 只有气量宏大才能放眼未来 走向世界 3分 阅读下面文字 完成21 22题 共6分 厩焚 子退朝 曰 伤人乎 不问马 论语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矜 寡 孤 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 女有归 礼记礼运 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莫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白居易 鸟 21 礼记 机孟子的观点与诸子百家中 派别 的思想相似 2分 21 上述材料围绕 仁 的价值取向有所不同 请加以评析并说说当今社会 仁 的价值何在 4分 21 墨家兼爱 22 孔子问人不问马 重人贱畜 以人为本 是仁爱的一种表现 孟子与 礼记 的思想一脉相承 推己及人是兼爱的表现 白居易爱人及物 爱世界万物 是对 仁 这一思想的发展与提升 这样的仁爱观在当今社会具有普世价值与现实意义 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阅读下面的材料 完成23 24题 5分 1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 子张曰 子夏云何 对曰 子夏曰 可者与之 其不可者拒之 子张曰 异乎吾所闻 君子尊贤而容众 嘉善而矜不能 我之大贤与 于人何所不容 我之不贤与 人将拒我 如之何其拒人也 论语 子张 2 子曰 君子不重 则不威 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无惮改 论语 学而 注 矜 j n 怜悯 怜恤 同情 与 同 欤 语气词 23 综合上两则材料以及对 周而不比 课文的理解 请你说说原始儒家的交往观主要有哪几点 3分 24 材料 2 中 无友不如己者 一语 古今注疏多有分歧 说法不一 请结合生活实际 谈谈你的理解 3分 23 答 1 与人为善 友好交往 2 诚与信 诚实交往 3 和而不同 适中交往 24 答 主要有三种观点 不交不如自己之友 没有不如自己之友 不要结交那些与自己志趣不相投 不志同道合的人 三种观点皆可 观点明确分1分 结合材料及论语1 结合生活实际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21 22题 6分 志不强者智不达 言不信者行不果 据财不能以分人者 不足与友 守道不笃 遍物不博 辩是非不察者 不足与游 墨子 修身 孔子曰 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 友直 友谅 友多闻 益矣 友便辟 友善柔 友便佞 损矣 论语 季氏 21 从上述材料中 概括出共同的交友观 2分 22 这样的交友观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体会 4分 21 墨子和孔子都主张以道德和学问作为择友标准 学问和品德两方面 各1分 22 墨子和孔子的交友主张都告诉我们要亲近有才有德的人 而远离甜言蜜语的小人 这可以帮我们认识到交友的误区 选择真正值得交往的人做朋友 从而不断完善自身 历史上有管鲍之交 伯牙子期的知音之交 还有割席断义等故事 都告诉了我们择友的重要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21 22题 6分 子曰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子曰 贤哉 回也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 回也 子曰 饭疏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宋人有曹商者 为宋王使秦 其往也 得车数乘 王说之 益车百乘 反于宋 见庄子曰 夫处穷闾阨巷 困窘织屦 槁项黄馘者 商之所短也 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 商之所长也 庄子曰 秦王有病召医 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 舐痔者得车五乘 所治愈下 得车愈多 子岂治其痔邪 何得车之多也 子行矣 21 从上面几则材料概括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富贵观 2分 22 请结合上述材料 简析儒道两家对富贵观的异同 21 君子淡泊富贵 安贫乐道 小人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