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3).doc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3).doc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3).doc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3).doc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3)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遗嘱(zh) 渗透(shn) 瞬间(shn) 巅峰(din)B . 搀扶(chn) 琐屑(xio) 扫帚(zhou) 倒坍(t)C . 濒临(bn) 池沼(zho) 紊乱(wn) 考订(dng)D . 田畴(chu) 题跋(b) 扒掘(ju) 罅隙(xi)2. (2分)下列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拍案叫绝 繁殖 克隆鱼B . 永无止境 哺乳类 分泌C . 频临绝种 繁沿后代 蟾蜍D . 囊胚细胞 神通广大 胰蛋白酶3. (2分)选出下列划线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 ) A . 为了把我市建设成大气秀关新丹东,广大市民纷纷立海誓山盟。B . 在“天网行动”中,腐败分子戴学民被公安机关绳之以法,他对此义愤填膺。C . 司马迁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遗闻轶事,断章取义 , 終于写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D . 他为那本很受欢迎的获奖小说写了续篇,但遗憾的是,续篇相形见绌 , 不能让人满意。4. (2分)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 .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著名诗人,著有陶渊明集。B .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C . 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D .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记录了齐鲁之间的一次战争,又称“长勺之战”。左传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5.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广州国际灯光节以“光影”为设计主题,面向全球征集,并给设计者自由的创作空间。(在“征集”后加上“作品”)B . 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行动。(把“联合”调到“行动”前面)C . 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把“广泛”调到“关注”前面)D . 我们在作文中,应尽量避免不写错别字。(删去“避免”或“不”)6. (2分)下列五句话,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共享停车”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更多城市恐怕要用这一模式解决停车问题。共享停车位已经在北京等地试点,而广州是拟立法鼓励共享停车位的第一个城市。因为这种做法既能解决车主停车问题,又盘活了城市停车位资源;不仅能让停车位拥有者从“共享停车”中受益,还有利于做大共享经济“蛋糕”。对于这种运用共享经济思维解决城市停车难题的做法,我们应给予掌声。换言之,“共享停车”与共享单车、网约车有相似性,都是一种创造共赢的模式。A . B . C . D . 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7. (2分)仿照下面两句话,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让我们来做花的事业吧,把花香传给别人;让我们来做叶的事业吧,把花顶过自己的身躯;_,_。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4分)8. (14分)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应用。(1)请你认真阅读下面的广告词,找出广告词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打开电视机,某化妆品正在做广告:“趁早下斑,请勿 痘留!”接着是蚊香广告:“默默无蚊,克不容缓。”_ _(2)日常生活中,你喜欢哪一则广告?请你写出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3)同学们,你们迈进中学学习、生活已经两个多月了,可是还没有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从教室到球场都可看见你们随手丢的垃圾,上下餐厅的地上留下了你们的残羹剩饭,水龙头里的水开到最大冲洗餐具等现象层出不穷。近期学校打算开展一次“创文明校园,做文明学生”的主题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四、 默写 (共1题;共10分)9. (10分)古诗文默写。 (1)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2)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3)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月下飞天镜,_。(李白渡荆门送别)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歌燕舞的初春美景的句子是:_,_。 (6)王维使至塞上描写大漠壮景的句子是:_,_。 (7)崔颢黄鹤楼一诗中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似的句子是:_,_。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10. (13分)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王肃孔子家语节选)【注释】“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益:长进。损:减损。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说:谈论。视:看,比照。化:融和。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谈笑有鸿儒_无案牍之劳形_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_(2)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 ) A . 太阳B . 白天C . 日子D . 每天,一天天地(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4)简答题:【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_”和“_”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谈谈你的看法。_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11. (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柔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一眼父亲。“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后重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重。”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抄拾了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多谢了!”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父亲出门的时候穿的有点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什么竞赛的。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学。”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竞赛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正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精神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什么,爹?”“在你面前低头弯腰。”(选文有改动)(1)梳理作者写作的思路,把下面的空缺处补充完整。父亲摸黑砍柴、_、_(2)文中有多处环境描写,试找出一例,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3)本文的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请品析下面的句子。结合上下文,说说第段画线句子中“冰凉的酸”的深意。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体会下面句子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 , 丢下一句话:“拿去吧!”(4)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父亲的最后一次“叮嘱”的含意。 12. (19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第三次家访山默教室里一片安静全区期末连片阅卷,小学三年级数学评卷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突然,那位年轻女教师发出惊呼,天哪,这熊孩子也太坏了吧,竟然这样咒老师啊!大家闻声都围过去,原来在一份卷子六道大题的“得分”栏的方框内,该生分别填着“祝愿老师活到”六个大字、其后是空缺的“总分”栏,栏外写着个“岁”字。学生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了:你给我打多少总分,你就会活多少岁,总分越高,你就活得岁数越大,否则教室里顿时炸了锅,大家纷纷责骂这个学生小小年纪就如此作剧,一些老师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要把这个作为反面教材,告诫家长,教育学生,阅卷组长则表示,这个“事件”要上报局里,要查明是哪所学校的学生,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并嘱咐那位年轻教师:记住拆封时看清是哪所学校的学生!那年轻教师则小声嘟囔,这张卷子我可不愿算总分、拆封,疼得慌,要是我的学生,再遇上个差生,得个二三十分天哪,我都不敢想,我还想长命百岁呢!还是抓紧改卷吧,任务挺重的!已经鬓丝染雪的苏老师则轻轻提醒。阅卷结束时,那份试卷果然没有算总分、写总分!苏老师就笑嘻嘻地说,我算我写吧、我已经55岁了,8月份就要退休了,我不怕!学生的总分却赫然为96分,这个分数在这次试题有着相当难度的期末考试中属于高分。卷子拆封的一刹那,所有阅卷老师都聚精会神,专注于订书针的一根一根脱落,仿佛等待世纪之速的揭晓,看到“学校”栏里的学校名称,看到“姓名”栏里的“牛鹏欣”,大家先是片刻的鸦雀无声,然后迅速地瞟一眼苏老师就无声地散去。苏老师是去年带完一届毕业班后主动要求到三年级任教的,这个班的学生大多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她接手时,班上有十几名学生期末考试数学不及格,牛鹏欣是其中一名且分数居于榜尾。在学校确立党员和建档立卡户孩子“手拉手”帮扶时,苏老师选择了牛鹏欣。在学校组织的例行家访中,苏老师了解到了牛鹏欣的家庭情况:爸爸是先天性心脏病且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只能给一个单位看看大门,妈妈给一个超市打工,牛鹏欣是老二,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上初中,另有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守巢山区老家。第二次家访苏老师就给孩子买了一些文具和图书,当听说牛鹏欣妈妈是专程请了半天假来接待自己时,苏老师就暗下决心:今后的家访绝不能干扰孩子家长的正常工作。通过观察和了解,苏老师发现牛鹏欣的数学思维相当不错,过去之所以成绩差,主要是家长忙于打工,疏于管理,放任自由。于是,苏老师就“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上课多提问,下课多检查,有时刻意多给牛鹏欣一朵小红花;当然,看到牛鹏欣上课忍不住做小动作时,她也会投一束严肃的目光过去,牛鹏欣一哆嗦,赶紧坐端正慢慢地,牛鹏欣从躲避她的目光,变为敢迎接她的目光,最后变为当她抛出问题时,目光总是充满热望,跃跃欲试成绩的提升则是预料之中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诅咒阅卷老师呢?A班主任小马也气炸了肺,觉得班上出了这么一个“害群之牛”(她没有说“马”)、实在是给班主任难堪,给班级抹黑,给学校抹黑,“我要发布到班级家长群,让大家看看这是什么样的孩子!”B苏老师坚决地阻止了小马!但一个小时后,苏老师收到了牛鹏欣妈妈的微信:苏老师,太对不起了,牛鹏欣惹您生气了,我和孩子他爸已经把牛鹏欣痛打了一顿,明天我领着他到学校给您道歉,太对不起苏老师了!苏老师很诧异,不是不让小马发吗,家长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呢?“你不让发家长群,我给他爸他妈发去了,不能惯他这个毛病,苏老师,我替你打抱不平!”小马愤愤地说。C21 苏老师有些哭笑不得 , 但她还是觉得有必要给牛鹏欣妈妈一个解释,更要给一个叮嘱,于是,她拿起了手机,刚一拨通,牛鹏欣妈妈就一边道歉,一边责骂牛鹏欣。末了,牛鸥欣妈妈停顿了片刻,低下声音,说,苏老师,娃娃没有恶意,知道您要退休了不教他了,娃娃舍不得您,他想他这次肯定考100分,就想视您长命百岁,没想到错了一个计算题,扣了4分,他也不知道全区阅卷,只想是您阅卷,就您一个人能看到,没想到把祸闯大了,太对不起您了,苏老师D22 苏老师决定,她要第三次家访,主动的,今晚就去!(1)结合第段,说说第段画线句让你对苏老师有了怎样的认识。 (2)下列对段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以插叙补写了苏老师关爱牛鹏欣提高其数学成绩的过程。B . 表明牛鹏欣的做法确实有错,对不起一直关爱他的苏老师。C . 暗示了分数栏事件的起因在于学生对苏老师的感恩和依恋。D . 突出了牛鹏欣祝福老师的做法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3)第 21 段苏老师“哭笑不得”的原因是什么? (4)下面的文字放回原文ABCD哪一处最合适? 苏老师内心激烈地颤动起来,他猛地想起笫二次家访,她说到就要退休不再给孩子带课,孩子的帮扶老师也会换人时,牛鹏欣眼里的确飘过一缕惊诧,不过,她没想到,孩子是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对她的依恋和祝福!(5)下列对苏老师第三次家访谈话内容的想象,不合理的一项是( )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