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矿安全生产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方案2005-3-6目 录第一章 基本描述1.1概要1.2基本原则第二章 设备说明2.1功能描述2.2系统组成第三章 供应范围3.1定义3.2供应范围区分第四章 基本设计描述4.1工业电视的安装位置、数量4.2电源条件4.3工业电视系统方案图4.4工业电视安装位置布置图4.5 设计描述第五章 适用标准第六章 检查第七章 性能保证第八章 文件服从进程表第九章 安装第一章 前 言1.1 概要 受临汾市矿务局委托提供煤矿安全生产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解决方案及现场服务。1.2 基本原则为了调度指挥人员能及时、准确地了解井下煤矿相关视频点的实时情况运和及时传达相关信息和指令,故设置工业电视系统。考虑到煤矿井下的环境有煤尘、湿度高且连续生产,故要求该系统具有高稳定性、防尘、防水的能力和易于维护的特点。第二章 设 备 说 明2.1 功能描述2.1.1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应该具备以下功能:该系统硬件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该系统能连续24小时工作,正常显示图象且清晰度高。该系统具有防腐蚀、防尘,防水、抗高温的性能要求。该系统具有强逆光补偿能力,适用于井下的特殊环境。该系统具有高抗干扰性,适合于井下的监控信号传输。2.2 系统组成2.2.1一套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应该包括以下部分: I-TV主体设备(KBA8矿用隔爆型摄像仪、SHS701不锈钢防酸摄像仪、SH3050S室外重载云台、SHJ200N室外解码器、SHT40视频矩阵主机、19”彩色显示器、SH5116视频服务器) I-TV 辅助设备(机柜、电源、安装支架、线缆、金属软管、协议转换器) 其它附件装置主设备清单(Main Equipment)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矿用隔爆型摄像仪KBA8台5不锈钢、IP542半固定云台SHZ03A台5不锈钢3不锈钢防酸摄像仪SHS701台4不锈钢、IP654自动光圈镜头H10Z0812M台410倍二可变5摄像机FOKO CC-T920EL台4500TVL、0.004Lux6室外重载云台SH3050S台4负重20Kg7室外解码器SHJ200N台4多协议8视频矩阵FK-SK台116OUT9彩色监视器SAN2021台421寸纯平10彩色显示器E75F+台119寸纯平11视频服务器SH5116台1H.264装置辅助设备清单(Assistant Equipment)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机柜19” * 1200台12UPS稳压电源1000W台13云台安装支架SHZ00N套54金属软管1000mm根205软管连接设备-套206视频电缆连接头Q9套407协议转换器RS232/RS485只18光缆公里-MA9电源电缆RVV3*1公里-MA10视频电缆SYV75-7-1公里-MA11控制电缆RVVP2*1公里-MA一、 彩色摄像机(COLOR CCD CAMERA)品牌:FOKO 型号:CC-T920EL特点:日/夜彩色黑白转换宽动态(动态范围是普通摄像机的80倍)数字信号处理(DSP)提供更好的画面质量和更先进的功能内置RS232C通讯协议(选择性硬件)1/3英寸IT Super HAD CCD,提供500线以上的水平分辨率52分贝优质信噪比(S/N)可适应多种光照条件的背光补偿抗电场或磁场干扰最低照度:彩色0.004Lux 【F1.2,50IRE】;黑白0.001Lux(感光度128性能指标:扫描系统: PAL;625行,25帧/秒摄像元件: 1/3寸,P/S Super HAD CCD, 47万像素分辨率:彩色:500线;黑白:530线信噪比:大于52dB(自动增益关)照度:彩色模式:0.3Lux(感光度160:0.002Lux)黑白模式:0.06Lux(感光度160:0004Lux)菜单控制:摄像机标识:开(20字母,位置设定)/关 快门:关,1/120-10,000 背光补偿:关/下/上/左/右/中 自动增益:开/关 白平衡:自动跟踪/自动控制/手动(3200K,5600K,R/B增益控制)动态检测:开/关(灵敏度控制,区域设置)感光度:关/自动(2-160) 日夜转换:彩色/黑白/自动/外控 自动光圈:DC驱动 手动光圈:幅度控制 视频控制:固定/菜单(正片/负片,行/场清晰度控制)工作环境:工作温度:-10 C +50C工作湿度:90之内(相对湿度)电源:AC24V,50Hz/DC12V尺寸(WxHxD):6855128.5mm10倍电动镜头(H10Z0812M)焦距(mm)8-80mm光圈(F)1.2-22C视角(水平)44.6-4.7最近物像距离(m)1.5有效口径前(mm)54.0后(mm)14.0前置滤光镜螺纹(MP=)62.0X0.75外形尺寸(直径X高X深mm)7079.5X123.5重量(g)635特征:三可变M/两可变AMS,DC(焦距,聚焦,光圈可变)二、 护罩及支架(CAMERA HOUSING)防酸摄像仪(SHF701)该设备采用不锈钢制成,适用于各种CCD摄像机,摄像机装于安装板上所有连线都位于后部的盖板。同时为了保证摄像机的正常工作,系统设备具有报警功能,当腔体内的温度大于50时,输出报警信号; 气冷使用环境技术参数:1、环境温度:802、环境粉尘:200mg/m33、防护能力: IP654、报警功能: 具有超温报警功能;四、监视器监视器(FKX-2161)制式: PAL/NTSC显像管: 21英寸纯平(对角线),条纹(行)间距为0.6毫米,90度偏转分辨率: 500线电源: AC220V工作温度:0 + 40C工作湿度:10-90%(无冷凝)耗电量: 约86瓦特(最大功率)尺寸: 490(宽)482(深)444(高)mm重量: 31公斤(含包装)五、云台云台选用永久型重载磁同步电机, 具有云台停机保护功能.装有高性能长寿命进口组件变速箱, 可加双侧红外射灯. 水平自动限位调节, 铝合金材料耐高温, 耐老化, 抗腐蚀, 防水,防 酸. H型内置自动加热系统, 适用于高寒冷地区. 旋转速度: 水平大于11.2度/秒, 垂直大于4.5度/秒. 旋转角度: 水平0355度, 垂直: 090度. 电压: AC220V 50Hz 工作电流: AC24V/1.2, AC110/0.5A, AC220V/0.2A. 最大负载: 3050D(17kg); 3050S(21kg).H型加热器功率: AC24/110/220V(30W). 材料: 铝合金. 载重量: 21kg重量: 6.5kg 外形尺寸(mm): 380*181*220.六、嵌入式视频服务器(FKDT1000)支持流服务功能 视频压缩方式:MPEG-4/H.264分 辨 率:CIF帧 速 率:130帧/秒 (可编程设定) 视频输入:1 路输入(VS100),1Vpp 75 Ohms视频标准:复合 NTSC/PAL接口方式:BNC 公头串行口电气性能:RS232 或 RS422/485 自适应接口方式:RS232 - DB9 针公头RS422/485 - 4线连接头操作模式:透明串口支持任何点对点设置的 PTZ 规约与客户端软件软件结合使用,支持多种仿真规约音频全双工音频:输入:-46 至 -3 dBV 1千欧姆输出:-46 至 -3 dBV 16欧姆(最小)连接方式:3.5mm 输入输出立体声插座网络接口:以太网 10/100 Base-T连接方式:RJ45插座传输协议:RTP,UDP/IP,TCP/IP,IGMP(多播协议支持);其它:DNS & DHCP 客户,HTTP 1.1 (Web-server)安全机制:用户名及密码保护电源供电电压:22OV功率消耗:最大 250W 物理环境环境温度:-3050摄氏度湿度:50C 温度下 95% 不冷凝七、矿用隔爆型摄像仪(KBA8)防爆型式: Exd I清晰度: 600 TVL最低照度: 0.0015 Lux/f1.2输出信号方式:多/单模光信号传输距离: 2Km 30Km防护等级: IP54第三章 供 应 范 围在技术合同中,供应范围应包括设计、制造和设备说明,并且供应商应在技术说明书中提供详细的描述。3.1 定义a)BD:Basic Design(基本设计)设计工作应与基本设计个最终基本工程一致,说明书和基本图(包括布局图、外形图、原理图、计算页、必要的材料清单)应作为详细设计、厂商绘图、设备购买、设备建筑、安装施工、配管工作等基本原则。B)DD:Detail design Provided by supplier (供应商详细设计)详细设计中所有的文件,图纸均要用中文或英文标明。服从文件包括机械、电气设计包含安装设计c)SUP:Supply(供应商提供)制造购买和出口结关(如果需要)装配和测试检查包装安装储存安装监督运输3.2 供应服务范围区分NOEquipment供 应 区 分备注BDDDSUP建筑施工安装调试设备验收1I-TV主体设备BSSSSB包括camera monitor 及外壳2I-TV辅助设备BSSSSB3摄像机固定设备BSSSSB4安装所有附件及支架BSSSSB注:BD: Basic Design DD: Detail Design Sup: Supply of material equipmentB: Buyers scope S: Sellers copePA: Pre-assembly SA: Site assembly备注:所有的I-TV&AUTO-PAGING安装及位置的设计及安装均有Supplier施工第四章 基 本 设 计 描 述工业电视监控系统(I-TV)基本设计包括以下部分:特殊设备的设计制造、工业电视的安装数量、安装位置、电源条件、工业电视监控系统(I-TV)方案图、位置图。4.1工业电视的安装数量、位置井上部分:主井口、副井口、监控值班室、主扇机房各1个。井下部分:1个采矿煤工作面、2个掘进工作面、中央变电所、主运输大巷各1个。4.2 电源条件:电源工作电源:AC 220V(地面)/127V(井下) 50HzFluctuation o frequency :0.5%Fluctuation o voltage:-10%+7%4.3 工业电视系统方案图见附件(I-TVL-00101)4.4工业电视安装位置布置图见附图(I-TVW-00101)4.5 设计描述4.5.1技术介绍当今计算机领域的两项热门技术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出现了千兆以太网、ATM网和SDH光纤网络;多媒体技术相继出现了MEPG-1、MPEG-2、MEPG-3、MEPG-4、H.264等标准,极大的丰富了网络的应用。于是国际电信联盟(ITU-T)形成了视听多媒体通信系统的一揽子国际标准(H.200系列建议),使不同厂商的多媒体通信产品能够互通,推动了多媒体通信技术标准化的进程。各厂商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基于MPEG-4的产品,并广泛运用于电视会议、远程监控、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等领域。随着多媒体技术及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成功地将图像、声音信号数字化,并可以实现对音像信号的处理和远距离传送。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视频和音频进行视频会议和远程监控已为广大用户所接收。图像监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应用技术热点之一,它以其直观、方便、信息内容丰富而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场合。在电子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图像监控系统的技术水平,直接反映了不同阶段电子与通讯的技术状况,就图像监控系统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本地模拟图像监视 从摄像机、电视机出现的那天起,原始的图像监视系统就已诞生。它被广泛应用于安保、生产管理等场合。本地图象监控系统主要由摄象机、视频矩阵、监视器、录像机等组成,由视频线、控制线缆等连接。本地图象监控系统一般采用模拟方式传输,采用视频电缆(少数采用光纤),传输距离不能太远,主要应用于小范围内的监控,如大楼监控等。监控图象一般只能在控制中心查看。4.5. 1.2基于数字化的多媒体监控数字视频压缩编码技术的日益成熟,微机的普及化,为基于PC的视频监控创造了条件。视频监控系统是一般采用下面的结构:在远端监控现场,有若干个摄像机、各种检测、报警探头与数据设备,通过各自的传输线路,汇接到多媒体监控终端上,视频监控终端可以是一台PC机,也可以是专用的工业机箱组成多媒体监控终端。除了处理各种信息和完成本地所要求的各种功能外,系统利用视频压缩卡和通信接口卡,通过通信网络,将这些信息传到一个或多个监控中心。模拟监控系统是以矩阵/分割器/录像机为核心辅以其他传感器的模拟系列。此类监控系统曾经被应用在众多领域,如今,在监控领域依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由于在应用中出现了许多不便的地方,正在被用户淘汰。也由于成本过于昂贵,附属设备过多易损坏、难维护,束缚了用户对监控系统的需求和应用。多媒体数字化监控系统是新近崛起的以计算机技术及图像视频压缩为核心的新型数字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具有附属设备少,造价低、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等特点。多媒体数字监控系统与传统模拟监控系统对比表对比内容多媒体数字监控系统模拟监控系统系统配置用计算机完成全部监控功能,设备简洁,可靠性高由监视器、录像机、视频转换器、画面分割器、矩阵控制器等组成。设备繁琐,可靠性低系统安装只需在计算机上安装软、硬件系统,连好摄象机即可需要安装调试以上许多设备工程费用平均一个点一万元以下平均一个点2万元以上操作友好的用户界面做任何事情只需轻轻一按要经过很多培训才可操作众多的电器设备管理可实现无人值守需多人值守信息存储数字信息模拟信号传输可以在任何网络上传输没有任何传输录制方式自动设置各种录制方式:定时录制、报警触发录制等单一机械录制方式录制内容有情况录,无情况则不录录制大量无用信息定时更换录像带存储介质大容量硬盘自动循环存储定时更换录像带介质管理光盘永久保存录像带使用及耗费巨大图象质量可达到640*480-分辨率,24位真彩色效果扫描线分辨率300线检索多级随机检索,可根据文件类型、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秒无目标地顺序查找录像带及摄象机编号等快速找到所需的图象信息回放可单帧回放和连续回放录像带顺序回放编辑可对每一帧画面进行各种处理:最大程度还原,打印等不能修复、打印、编辑访问记录自动记录所有访问系统的人、时间及警报事件没有任何日志警报系统自动报警设置,可接入多路警报信号输入,多路控制信号输出只能录制报警后内容系统升级只需更换软件或小部分硬件要更换重要的大型设备4.5. 1.3流媒体技术简介目前世界的Internet发展来看,宽带已经成为Internet发展的主流,各国在发展宽带骨干、宽带接入的同时,也加紧开展宽带信息应用的建设。目前人们主要通过Internet共享了文字信息,在随着网络带宽逐渐变宽的同时,图像、动画、声音等媒体信息也可以通过网络来传播了,但至今,网络带宽仍然是限制重型媒体信息能够完全顺畅传输的桎梏。流式媒体传输技术的概念就是一种快速的边下载信息边播放的过程 ,由于打包分解后的信息一般都很小,所以在带宽并不丰富的互联网上,也能比较流畅的播放一些重型媒体信息。这就是流式媒体传输技术。流媒体(Streaming)应用已经成为网络中新兴的热门应用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网络运营商利用流媒体技术提供其企业培训、网上直播、VOD等业务。对于传统的多媒体应用而言,通常最终用户在显示它之前,必须先将整个文件下载;而巨大的多媒体文件(通常都在几百兆)的下载过程将花费很长的时间,大多数用户没有这样的下载或本地存储能力。而在流媒体应用下,文件作为一个多媒体数据的连续的流来传输,这样,大文件的下载就不再需要,用户的浏览器或插件程序在整个文件被传输前,就可以开始显示数据;这使的整个处理过程快速,且对最终用户的工作站只要求较小的负担。MPEG 的新发展MPEG4、MPEG7网络应用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进行多媒体通信。多媒体信息主要包括图像、声音和文本三大类,其中视频、音频等信号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而且这些信息的表达方式、输入、输出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多媒体通信中,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表达和适当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多媒体信息的压缩技术是多媒体通信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 应运而生,它是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nization)与IEC(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Committee)于1988 年联合成立的,致力于运动图象及其伴音编码标准化工作。它包括MPEG 系统,即MPEG 视频及MPEG 音频。 原先共有三个版本MPEG1、MPEG2、MPEG3,后 又增加了MPEG4、MPEG7,不同版本表示了不同用途和质量,对多媒体通信的发展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MPEG1、MPEG2 和MPEG2 AAC MPEG1(ISO/IEC 11172)制定于1993 年,是针对1.5Mbps 以下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媒质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编码的国际标准。MPEG1用于在CD ROM上存储同步和彩色运动视频信号。可优化为中等分辨率,并在其优化模式下,采用所谓的标准交换格式(SIF)。MPEG1 对色差分量采用4 1 1 的二次采样率。MPEG1 旨在达到VRC 质量, 其视频压缩率为26 1。MPEG1 现已成为常规视频标 准的一个集,该子集称为CPB 流。1995年又出台了MPEG2(IOS/IEC 13818),它追求的是CCIR601 建议的图象质量DVB、HDTV 和DVD 等制定的3Mbps 10Mbps 的运动图象及其伴音的编码标准。该标准最初的目的是在与MPEG1 兼容的基础上,实现低码率和多声道扩展。后为适应演播电视要求,MPEG 于1994开始致力于定义一个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多声道音频标准。该标准不与MPEG1 兼容,定名为MPEG2 AAC。AAC 标准完成于1997年,经BBC(U.K.) 和NHK(Japan)使用、测试表明已达到最优化ITU R601 推荐的分辨率。AAC(Advanced Audio Coding)对于低比特率的多声道编码能提供相当高的声音质量。由于它不向后兼容,故具有更高的压缩效果。据测试它以320Kbps 传送的音频信号比MPEG2 以640Kbps 传送的音质还略好些。AAC标准的发展标志着标准化工作向着模块化方向演变的趋势。 MPEG3 是ISO/IEC 最初为HDTV开发的编码和压缩标准。但由于MPEG2的高速发展,MPEG3 的功能已被淘汰,其原来的工作由MPEG2 小组承担。 MPEG4与前两者不同,于1998年11月公布,原预计1999 年1月投入使用的国际标准MPEG4不仅是针对一定比特率下的视频、音频编码,更加注重多媒体系统的交互性和灵 活性。MPEG4 试图达到两个目标:一)是低比特率下的多媒体通信; 二)是多工业的 多媒体通信的综合。据此目标,MPEG4引入AV 对象(Audio/Visaul Objects),使得更 多的交互操作成为可能。AV对象(AVO): AV对象的基本单位是原始“AV 对象”,它们可能是一个没有背景的说话的人,也可 能是这个人的语音或一段背景音乐等。它具有高效编码、高效存储与传播及可交互操作的特性。在MPEG4中,AV对象有着重要的地位。MPEG4对AV对象的操作主有: 1)采用AV对象来表示听觉、视觉或者视听组合内容。 2)允许组合已有的AV对象来生成复合的AV对象,并由此生成AV场景。MPEG4采用SNHC的方法来组织这些AV对 象。 3)允许对AV对象的数据灵活地多路合成与同步,以便选择合适的网络来传输这些AV对象数据。 4)允许接收端的用户在AV场景中对AV对象进行交互操作。 5)MPEG4支持AV对象知识产权与保护。 MPEG4标准的构成: 1)DMIF(The Dellivery Multimedia Integration Framework)DMIF即多媒体传送整体框架,它主要解决交互网络中、广播环境下以及磁盘应用中多媒体应用的操作问 题。通过传输多路合成比特信息来建立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握手和传输。通过DMIF,MPEG4可以建立起具有特 殊品质服务(QoS)的信道和面向每个基本流的带宽。2)数据平面 ,MPEG4中的数据平面可以分为两部分:传输关系部分和媒体关系部分。为了使基本流和AV对象在同一场 景中出现,MPEG4引用了对象描述(OD)和流图桌面(SMT)的概念。OD传输与特殊AV 对象相关的基本流的信 息流图。桌面把每一个流与一个CAT(Channel Assosiation Tag)相连,CAT可实现该流的顺利传输。3)缓冲区管理和实时识别 ,MPEG4定义了一个系统解码模式(SDM),该解码模式描述了一种理想的处理比特流句法语义的解码装置,它要求特殊的缓冲区和实时模式。通过有效地管理,可以更好地利用有限的缓冲区空间。 4)音频编码 ,MPEG4的优越之处在于,它不仅支持自然声音,而且支持合成声音。MPEG4的音频部分将音频的合成编码 和自然声音的编码相结合,并支持音频的对象特征。 5)视频编码,与音频编码类似,MPEG4也支持对自然和合成的视觉对象的编码。合成的视觉对象包括2D、3D动画和人 面部表情动画等。6)场景描述 ,MPEG4提供了一系列工具,用于组成场景中的一组对象。一些必要的合成信息就组成了场景描述,这些 场景描述以二进制格式BIFS(Binary Format for Scene description)表示,BIFS与AV对象一同传输、编码。 场景描述主要用于描述各AV 对象在一具体AV场景坐标下,如何组织与同步等问题。同时还有AV对象与AV场景 的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MPEG4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AV场景。 4.5. 1.4应 用 前 景 H264的应用前景将是非常广阔的。它的出现将对以下各方面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数字电视;动态图象; 万维网(WWW);实时多媒体监控;低比特率下的移动多媒体通信;于内容存储和检索多媒系统。Internet/Intranet上的视频流与可视游戏;基于面部表情模拟的虚拟会议;DVD上的交互多媒体应用;基于计 算机网络的可视化合作实验室场景应用;演播电视等。 MPEG7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继MPEG4之后,要解决的矛盾就是对日渐庞大的图像、声音信息的管理和迅 速搜索。针对这个矛盾,MPEG提出了解决方案MPEG7。MPEG7力求能够快速且有效地搜索出用户所需的不同类型 的多媒体资料。该工作提议于1998年10月提出,预计于2001年初最终完成并公布。MPEG7将对各种不同类型的 多媒体信息进行标准化的描述,并将该描述与所描述的内容相联系,以实现快速有效的搜索。该标准不包括对 描述特征的自动提取,它也没有规定利用描述进行搜索的工具或任何程序。其正式的称谓是“多媒体内容描述 接口”。MPEG7可独立于其它MPEG标准使用,但MPEG4中所定义的对音、视频对象的描述适用于MPEG7,这种描 述是分类的基础。另外我们可以利用MPEG7的描述来增强其它MPEG标准的功能。MPEG7的应用范围很广泛,既可 应用于存储(在线或离线),也可用于流式应用(如广播、将模型加入Internet等)。它可以在实时或非实时 环境下应用。如:数字图书馆(图象目录,音乐字典等);多媒体名录服务(如黄页);广播媒体选择(无线 电信道,TV信道等);多媒体编辑(个人电子新闻业务,媒体写作)等。另外,MPEG7在教育、新闻、导游信 息、娱 乐、研 究业务、地理信息系统、医学、购物、建筑等各方面均有较深的应用潜力。 与同样是音频压缩标准的杜比公司的AC系列标准相比,MPEG标准系列由于存在专利权的问题,所以更适 合于我国国情。MPEG1使得VCD取代了传统的录象带,而MPEG2将使数字电视最终完全取代现有的模拟电视,而 高画质和音质的DVD也将取代现有的VCD。随着MPEG4 和MPEG7 新标准的不断推出,数据压缩和传输的技术必将 趋向更加规范化。 4.5.1 .5流媒体技术在宽带建设方案中的意义在宽带建设方案中,我们往往会一味追求高质量的视频和音频效果,尤其在千兆网已经比较流行的今天,宽带建设方案一般会选择Mpeg-II作为衡量视频质量的标准。在实际的视频传输和点播系统中,相对于Mpeg-II的视频质量,带宽仍然会作为一个桎梏。与此同时,Mpeg-II的视频服务器及回放设备都比较昂贵,在商业用途上,其实用价值不高。相对来说,流媒体技术解决了带宽瓶颈问题,同时,在达到1Mbps的流媒体效果已经接近DVD,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和3Mbps Mpeg-II来相提并论。4.5.2 用户需求分析根据要求,需要对9个分布在矿内的监控点,通过IP网实现集中监控。监控中心监控的为区域内的图象,并可控制各远程区域摄象机的运动方向,对运动图像进行报警处理。用户前端监控点应具有以下功能: 监控点的视频监控设备的图象采集为模拟信号,经过编码后图象的格式为H.264流媒体格式。 监控点的视频监控设备体积较小,紧凑合理、安装方便美观,配有至少1路视频的输入接口,多路图象能够同时实时地传输。 整个监控系统运行在IP网络环境下,为完全的数字监控系统。 每路监控图象帧数在25帧/秒,传输延迟在500毫秒以内。 监控的摄象机为Pan/Tilt/Zoom Camera,具有RS232或485接口,监控中心可以控制监控点的摄象机的旋转和图象变焦。 监控设备在30K10M带宽内工作,并可方便地调整传输速率。 能够通过网络远程管理前端的监控设备。 可以将监控图象对网络实时组播。监控中心应具有的功能: 在监控中心通过PC控制台来接受和控制远端的监控图象。 单台PC可以同时接受最多16路监控图象。 监控中心可放置多台监控管理服务器,用于监控的图象、报警、权限、用户、存储归档等管理。 PC控制台可自由的切换监控图象、调整画面的大小。 当某个监控点出现报警时,该点的监控画面可以自动出现在PC控制台16画面中,并可以根据要求自动放大的大屏幕。 PC控制台可对远端监控点的摄象机进行控制,如:变焦、云台转动等。 PC控制台可以将远端监控图象存储到磁盘阵列中,并支持多画面同时录象,可以保持一个月连续录象。 将远端监控图象存储到计算机硬盘中,建立目录索引和数据库,并提供数据库接口,方便管理。 要求建立监控地点全面的电子地图,能够方便地切换监控图象。 能够通过IE浏览器浏览监控图象。视频服务器发送端可通过IP网络传输监控图象;同时在监控中心通过工作站的接收端软件收看远端的监控图象,可对远端任意摄象机进行控制,并将监控图象实时存储到计算机硬盘上。 4.5.3方案设计本解决方案由监控远端、传输介质、监控中心部分组成。图像传输介质采用IP网络。监控远端由固定摄像机和带可控云台的摄像机组成,视频音频采集设备SH6116组成,然后通过IP网络连接到下一级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机房配置一台视频音频采集设备,调度室可配置多台装有客户端软件的PC。整个配置用于控制各个监控远端的PTZ摄象机的运动和选取,可以方便地对监控远端图像进行任意切换、画面任意放大缩小以及图象数字存储,而且可以对监控远端的报警信息作出实时反应。 监控中心监控中心设备主要包括:1、 DT1000数字视频服务器 嵌入式解决方案。 支持流服务功能 H.264格式的视频接受。 用户界面简单,功能强大。 可以实现以太网、ISDN、MODEM和GSM连接的任意组合。 被连接的视频传送单元的远端控制(包括摄像机平移、倾斜和缩放的功能)。 存储至硬盘的录象资料可存入标准数据库(MS ACCESS)。 建立所有监控点目录,方便切换。 记事簿。 可以远程打印输出图片。 用户访问的口令规则。监控远端 监控远端的主要作用是:(一)负责将摄像机采集的图像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二)远端还负责接收监控中心的远程控制命令,用以对现场的监控设备或其他传感器进行远程控制。通信网络监控系统主要通过现有的10/100M自适应网络连接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网络带宽必须为远端监控点带宽的总和。.1监控系统运行方式在监控中心工作站需要由网络接通远端监控设备,此时在装有客户端软件的计算机显示器上就出现了该点的视频图象,利用客户端软件的控制功能方便地控制远端摄象机以及将多至16路的远端视频图象存储到硬盘上。任意远端监控图象都可以在大屏幕的背投上显示,装有客户端软件的计算机与大屏幕相连,可以在遥控远端摄象机时在背投上显示当地的情况。在配置的监控设备上有监控使用的报警功能,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配置不同的报警设备。.2方案特点多媒体监控管理系统结合了传统监控系统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现代通信技术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具有一般监控系统无法比拟的优点: 传统的监控系统一般包括了切换、报警及控制功能。而多媒体监控管理系统不仅在计算机上实现了这些功能,还使得这些功能变得更加灵活和强大。并且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实现了系统之间的通信和集中控制;在切换上实现了全矩阵切换功能及各控制中心之间的视频交换;在控制上利用串行通信技术,利用二芯线实现整个系统的控制和通信,降低了系统成本,又便于工程的布线安装。多媒体监控管理系统在软件上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相结合,提供了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使得用户更容易学习掌握操作;视频图像、声音、文字提示相结合,使得控制中心可随时观察现场,操作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报警时,有加入了声音、文字提示,帮助调度人员及时做出反应和判断,有条不紊地完成所需采取的紧急措施。安全性:确保监控场所内财产和人身的高度安全,提高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防御能力,只有计算机能完成这一复杂、艰巨、单一的工作,它不受各种人为的干扰,按部就班地按照预先设置的程序完成每一步工作,在监视外部的同时,对内部保安人员同样起到监督作用,避免渎职的发生;多媒体监控管理系统中多媒体电子地图的引入,使监控布局更加合理,更加直观,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疏漏;在传统报警头的基础上,融入最新的视频报警技术,可灵活机动地安插在视频所覆盖的任何一个区域,犹如猛虎添翼,真正做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灵活性:多媒体监控管理系统率先提出了模块化管理的思想,将视频模块、报警模块、云台和镜头控制模块、行动输出模块、遥控开关模块等通过计算机将其管理起来,大大减少了工作难度,使施工变得更加简单。你只需将前端设备接到所对应的功能模块接线端子上,再根据用户的要求和监控现场实际情况,现场就可以生成与之相匹配,真正属于自己的多媒体监控系统。监控现场情况随时间的推移,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用户也许会有这样那样的要求,而对于传统监控系统来说,现场繁杂的接线是不可思议的,任何一种变更都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物力,是任何一家工程商都不愿意接受的。但对于多媒体监控管理系统来说,它将这一繁杂的事物变得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你只需根据客户要求将关联模块重新设置一下就可以了,最多花费你几分钟的时间,彻底免去你重新插线的烦恼。如果用户有一定的能力,也许只需拨通一个电话就可完成,充分发挥了系统自身的灵活性。网络化: 网络是在计算机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在信息高速公路蓬勃发展的今天,单一传统的监控系统因其通用性差,不易扩展,不能网络化等致命缺点,势必会被历史所淘汰。现代大型企业,诸如集团化公司、连锁企业、商场、银行、邮电、电力等信息交流广泛的企业和部门,对管理提出了更高一层的要求。VS多媒体监控管理系统建立起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监控平台,为今后向网络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你坐在办公室内,计算机将你所管辖部门的图像、语音、数据、警务等信息传送到你的眼前,省去了鞍马劳顿,节省了费用,何乐而不为?任何违背历史发展,缺乏远见的设计,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损失和浪费。智能化:采用计算机为控制中心,通过系统软件实现控制界面的可视化,控制环境的多媒体化,可以方便地实现灵活机动的智能化控制。在保证监控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一旦报警信息读入,能及时准确地做出反应。采取正确的处理行动,不是靠监控人员熟练的操作,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和惊人的记忆力来完成的。传统系统视频切换、音频切换、镜头云台控制、报警读入、行动输出等,相互之间是独立的,是像搭积木一样叠加成的,相互之间靠线连接在一起,一旦联动模式选定,就不能随便修改,连线十分复杂,不易维护,一旦有报警输入,需要操作人员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系列操作,对于七、八个点的小系统来说还可以实现,对于大、中系统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只有用VS多媒体监控管理系统,以计算机为核心实现智能化管理,将这五大部分有机地结合,靠计算机来分析、统计、处理,完成预定的每一步操作,才能真正做到临危不乱。现代化:多媒体监控管理系统的现代化体现在:安防理论的现代化、系统结构的现代化、技术实现的现代化、通讯方式的现代化。安防理论的现代化:建立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监控系统是一次里程碑式的飞跃,同时将传统的安防理论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势必促使安防理论的不断更新,以便适应时代的发展:系统结构的现代化:优化软硬件结构的同时,进一步实现模块化、网络化,通过集中控制和信息交流,使得并网的系统之间构成统一的整体,而整个系统又采用多级结构,每一级都有自我管理和控制的功能,同时,下级又能受控于上级系统;技术实现的现代化:采用九十年代最先进的3C技术,将监控系统进一步完善与提高,使设计更加合理、安全、可靠;通讯方式的现代化:由于采用了计算机,本身就提供了多种外设的通信方式及接口。目前,在计算机接口上开发的主机作为监控中心的核心,这就决定了它的通讯方式的现代化,因为计算机通信产品多种多样,而且,通过软件的控制可以快速地跟踪最新的通信发展技术。除目前系统采用的三种可供用户选择的通信接口及技术:RS-485,RS-232接口及TCP/IP协议外,今后还将根据系统不断发展的需要加入更多的通信接口及技术,以适应不同客户的需要。带宽管理:以用户定义的最大可用带宽 20 kbps - 10 Mbps 进行吞吐量管理事件录象:多个用户定义区的图素检测或其他报警激活.3软件参数 实时接收、编码、显示和记录多达16个活动视频的连接。 纯软件解决方案(WIN2000/NT)。 H.264格式的视频接受。 用户界面简单,功能强大。 可以实现以太网、ISDN、MODEM和GSM连接的任意组合。 被连接的视频传送单元的远端控制(包括摄像机平移、倾斜和缩放的功能)。 所有连接、报警、录像和单独抓拍可以离线存储在硬盘上及RW光盘上。 存储至硬盘的录象资料可存入标准数据库(MS ACCESS)。 建立所有监控点目录,方便切换。 记事簿。 可以从标准PC打印机上打印输出图片。 用户访问的口令规则。 具备电子地图。.4安装的PC系统要求 PC PentiumIII 1G以上 128M内存 PCI图形卡(8M以上显存) 100M网卡 声卡 MS WIN2000/NT4.0(及以上版本) 300GB以上硬盘若干个4.5.4 井下移动跟进监控设计第五章 适 用 标 准A、 下面适用标准的优先顺序是:第一:中国国家标准第二:ISO标准第三:其他各个国家标准第四:供应商自己的厂标。B、 所有的尺寸、数据记录及显示的刻度应以“国际单位制”(SI unit)为准。供应商自己的单位可以用圆括号来表示。第六章 检 查 对设备或材料有影响的一切制造、生产试验及检查操作,都受ZPSS监督。 检查分为中间检查、初步验收(P.A.T)、最终验收(F.A.T)、检验涵盖到厂检验、到货检验、现场巡检、最终检验。6.1到厂检验:由ZPSS委派相关人员对有关设备的颜色进行确认;供应商在制造过程中应提前通知ZPSS以确认制造的情况。6.2到货检验:设备到达ZPSS后,由双方代表共同检验确认。ZPSS提供安全地点妥善存放设备。检验标准参照国家有关标准及供货方标准;6.2.1包装应良好;6.2.2 开箱检查清点,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配件应完好齐全;6.2.3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6.2.4按规范要求进行外观检查。6.2.5现场巡检:双方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协商并及时解决;6.3最终检验:对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行确认。6.4设备的外壳,应无裂纹、损伤,油漆应完好;6.4.1接线合盖应紧固,且固定装置及防松装置齐全;6.4.2电缆工程质量电缆规格应符合规定,排列整齐,无机械损伤;标志牌应装设齐全、正确、清晰;电缆的固定、弯曲半径、有关距离应符合要求;电缆终端、电缆接头应安装牢固、接地应良好;电缆终端的相色应正确,电缆支架等的金属部件防腐层应完好;电缆沟内应无杂物、盖板齐全;6.4.3 电气设备达到预期的使用要求;6.4.4 电气设备多余的进线口应作好密封;6.4.5 电气设备的接地或接零、防静电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应可靠牢固。第七章 性能保证厂方应服从ZPSS的中间检查,初步验收(P.A.T),最终验收(F、A、T)。第八章 文件服从进程表对于需要现场安装及调试的产品,供应商应提供安装及调试指导,保证设备正常运行。8.1 Document Submission-供应商推荐的设备描述:-设备结构图,工艺流程图,电气线路图及原理控制图-初步验收(P.A.T)和最终接受(F.A.T)的条件及方法P.A.T:Preliminary AcceptanceF.A.T:Final Acceptance Test-发包人和供应商的详细供应范围-操作和维修人员的培训计划-历史销售业绩(注明:单位、设备或工程)-现场服务:分为安装和调试,操作,机械和电气培训-设备及文件的交货进度表-检验验收方法(设备供应商应提供设备检验验收方法和步骤)-二级供应商(SUB VENDOR)清单-设备及零部件清单-供应范围-提供重要和易损备件-供应商应提供6套资料(对于每种资料)。-格式:Word/Excel文档:A4幅面硬质资料夹,图纸:AutoCAD 2000,除提供A3/A4图纸外,还应提供一份含有该图纸的光盘。-交付日期:Bidding结束后五天内提供Loading data、设备结构图,工艺流程图,电气线路图,安装尺寸图、设备基础图、机电设备总装图。其它资料交货时提供。验收合格后所有图纸装订成册二套并刻录光盘一张交付买。-资料包括:安装说明书、维护说明书、操作说明书、图纸、Sub V endor的产品样本、设备出厂合格证书或质量证明文件,材质检验书、各种耐压试验书、产品制造标准、质保文件、各类许可证复印等8.2 Delivery交货日期服从交货时间表,特殊要求时ZPSS将提前通知供应商。8.3 Painting Requirement-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油漆及颜色有ZPSS决定,供应商提供推荐方案。-备件在组装后不能油漆的必须在组装前完成8.4 Packing Requirement按厂家标准或进出口标准8.5 Storage Requirement因我公司场地有限,设备放置在室外。所以厂家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8739:2025 EN Fasteners - Parallel grooved pins,with pilot point - Full-length diamond grooves
- 2025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横岗小学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江苏南通市属部分事业单位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0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智能制造的自动化技术
- 2025年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大数据分析
- 2025湖南娄底市市直学校公开招聘教师16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春季高校毕业生招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人才引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广东广州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科研助理招聘1人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4年新和县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真题
-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优化训练-第二章单元测试卷
- 民办学校未来发展策划与实施方案
- 临床课题申报书范例范文
- 山体.施工合同样本
- 锅炉工安全培训知识课件
- 天津地区高考语文五年高考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
- GB 5226.1-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全套课件
- (完整)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五四制青岛版2022-2023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安全用药》课件(定稿)
- 直播场景搭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