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历史复习新内参8(资料来自zxlscom).doc_第1页
2014中考历史复习新内参8(资料来自zxlscom).doc_第2页
2014中考历史复习新内参8(资料来自zxlscom).doc_第3页
2014中考历史复习新内参8(资料来自zxlscom).doc_第4页
2014中考历史复习新内参8(资料来自zxlscom).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一轮单元复习经典模拟样卷试卷八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中央电视台每年以“感动”为标准评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评选,最有可能入选感动中国1839年度人物的是( ) A曾国藩 B林则徐 C左宗棠 D谭嗣同2.对中国人而言,十九世纪是一个危机世纪、艰难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事件(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五四运动3.在历史的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没有关联的一组是( )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C甲午战争-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火烧圆明园 4. 右边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搜集和整理资料、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马关条约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签订时间 B签订地点 C条约内容 D条约影响6如果去参观甲午战争纪念馆,作为一名导游,可以向游客介绍的历史内容有( )火烧圆明园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 签定马关条约 订立辛丑条约A. B. C. D.7右图是日本教科书中关于中日甲午战争赔款问题的介绍,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不包括( )A日本大发战争财B日本把大部分赔偿金用于军事C日本被允许在中国开设工厂D甲午战争助长了日本侵略气焰8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9八年级(2)班同学制作了一个“图说历史”展板,选择了下面几幅图,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的探索 C中外友好交往 D中国的外交成就10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 )A英国:我们可以亲自核定关税啦! B美国:我们可以在山海关驻兵啦!C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 D俄国:我们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啦!11下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它们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马关条约 南京条约辛丑条约A B C D12包含“割地”、“赔款”、“开放口岸”内容的不平等条约是(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A B C D13“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有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1900年,在甲午战争失败五年后,列强再次侵入北京。”这里说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14在签订某一条约前,李鸿章表示:“台湾已是日本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贪婪而傲慢地答道:“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5清末台湾诗人丘逢甲诗句“春悉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中的“往事”和“割台湾”与下列哪一条约有关?(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6下列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内容是( )A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B拆毁大沽炮台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17右图为19世纪末期,法国小巴黎人杂志的一幅漫画,画中摊开的大饼上标着英文“CHINA”。该漫画反映出( )A.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机C.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 D.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 18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内容与条约不相匹配的一项是( )A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 B马关条约割让台湾C北京条约设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19右图是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两幅图片。据图片的内容判断,该同学探究的主题应是( )A列强的侵略 B中国人民的抗争C近代化的探索D中国人民的探索20历史小组同学在“画地图、讲历史”活动中,发现清王朝前期国土像一个“大葡萄叶”, 现在变成了一只“大公鸡”,面积与现在中国的国土面积相差很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A鸦片战争中英军占领香港岛 B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割占我国东北西北大片领土C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割占我国沿海一些岛屿 D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二、组合列举题(10分)21.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进行了英勇的抗争。(1)1839年林则徐 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2)1860年太平军在上海青浦大败 。(3) 历时10年编著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4)1894年黄海海战 率舰直冲敌舰,与舰共存亡。(5)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帜,掀起反帝斗争风暴。三、辨析改错题(10分)22某同学喜欢收集网络流行词,并试着编了一段历史笔记。下面就是他的“杰作”,其中有五处史实错误,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史,也是一段抗争史。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割让香港给英国,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伤不起”;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由于清政府“Hold不住”,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甲午战争再次惨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最让人“悲催”的是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使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社会。中国人民奋起抗争,左宗棠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是反侵略反封建的榜样。(1)错误 改正 ;(2)错误 改正 ;(3)错误 改正 ;(4)错误 改正 ;(5)错误 改正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两小题,共计22分)23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海洋与中国历史发展命运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1894年9月,黄海风云突变。几乎不约而同的,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俄国的军舰都聚集在这里,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乃至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殊死搏斗。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记录片走向海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史上列强从沿海侵入中国的战争。(4分)材料二中英、法等国集体观摩一场“殊死搏斗”是哪一次战役?(1分)材料二 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主张“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他分析了福建、上海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加强海防采取的措施。(4分)材料三 21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大国,陆地空间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上力量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于由岛链形成的半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 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时期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意义?(至少写出2点)(2分)24鸦片战争后80年,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同时,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阅读下列年代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你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6分) (2)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图片A、B、C、D所反映的重大历史运动名称。(4分) (3)仔细观察年代示意图,从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五、分析与探究题(16分)25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阅读下列各图,回答问题:图一图二 图三请回答:(1)图一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3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