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角加压光纤研磨机.doc_第1页
四角加压光纤研磨机.doc_第2页
四角加压光纤研磨机.doc_第3页
四角加压光纤研磨机.doc_第4页
四角加压光纤研磨机.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12 -深圳市创力讯光电设备有限公司概述 四角加压光纤研磨机,顾名思义有四个角,是一种用四个角加压力的光纤研磨机,这种研磨机的特征就是使用简单,针对新员工容易培训,容易上手。具有研磨端面、3D(干涉)、插回损通过率高、反磨率 少等特点。第一章:用户须知1.1安全使用须知1. 使用中不要远离机器,防止水分渗入,损坏机器2. 避免研磨机遭受不适当的振动及不必要的撞击3. 不要用湿手触摸操作按钮或开关4. 应保证研磨机电源使用正确的电压及频率5.应保证研磨机有充分的接地6. 使用中不要触摸旋转的部件7.拆装研磨底盘或其他部件时,应确保切断电源1.2使用前的准备1 应仔细检查研磨机,确保研磨机的各部件齐全及状况正常2 准备清洁用的合成薄纸3 应有氯乙烷4 准备超声波清洗机1台,用以清洁工件及夹具。1.3研磨液的安全使用1 如不小心将研磨液粘上皮肤或眼睛,应立刻用水彻底的冲洗。2 应将研磨液使用处置于通风良好的地方。3 如将研磨液粘上衣物,应用水清洗干净。4 使用完毕后,应将研磨液保存在050的环境下 第二章:结构2.1 结构及适用范围1. 结构示意图:底盘放置环风扇罩保险 电源插座 计时器 机箱 研磨底盘风扇罩 橡胶垫 / 2. 适用范围CLX-20A研磨机可研磨材料明细表: No材料 规格 / Type备注 1陶瓷插芯2.5mm, 2.0mm, 1.25mmPC、APC组装和非组装均可2石英毛细管1.8mm平面、斜面和球面均可3玻璃材料1.0mm, 10.0mm4不锈钢、钛合金3.0mm, 2.5mm5树脂材料MT-RJ, MPO, MPT etcRemark / 备注:用户应使用CLX-20A型研磨机所指定使用的研磨片及研磨液。如用户使用非指定的研磨片及研磨液,我们无法保证研磨本机的研磨质量达到所需的要求。2.2设备各部件名称1. 电源开关:控制机器电源的打开/关闭。2. FUSE / 保险: 250V-1A. / 保险规格为250V-1A。3. 研磨底盘:上面有研磨胶垫,研磨片放置在研磨胶垫上的部件。由电机带动研磨底盘,使研磨片研磨插芯端面,并使端面获得所需要的形状及粗糙度。4. Fiber Pigtail Shelf / 尾纤支架:在研磨过程中,绕成环状的尾纤悬挂在支加上,可调整支架的高度,使机器在工作时尾纤不易碰到运动部件。5.电源开关(红)及启动开关(绿):按下红色按钮,打开或关闭设备设电源;按下绿色按钮,运转或停止转动。6. 计时器:设定并显示研磨时间。7. 加压手柄: 用以给研磨夹具加压,调节弹簧螺丝可以改变压力大小。2.3 研磨操作程序标准的研磨程序在下页的流程中给出, 流程图右边的数字的工序的解释将在相应章节中给出。 研磨过程注意事项:(1)去胶时最好用手施加一个很小的力,有时水磨砂纸用的太久时,在推荐的时间内(30秒)难以去掉顶部的环氧胶,应更换砂纸,重新去胶。(2)研磨时所需的研磨纸、研磨液以及研磨参数均在表2-1中列出,其详细的资料参数均在各研磨程序相关的章节中。 表21研磨程序及相关参数研磨步骤研磨胶纸研磨液使用压力研磨时间研磨纸寿命去胶程序 碳化硅无大约12kg30秒35次第一道研磨9um砂纸(绿色)水大约2kg35秒 每10次时间增加5秒,可用3040次(20芯)第二道研磨1um砂纸(灰色)水大约2 kg35秒每10次时间增加5秒,可用3040次(20芯)第三道研磨0.05umADS(透明)研磨液(P250)大约2 kg30秒每10次时间增加5秒,可用3040次(20芯)备注:(1)以上研磨胶纸均以MIPOX研磨纸为准,用户采用不同种类的研磨纸,使用寿命可能有所不同。(2)研磨时施加一定的压力给装好插芯的研磨夹具,具体的压力请查阅4.3章 研磨压力/时间的调整。(3)将插芯或连接头依次正确的装夹在夹具上具体见5.1章。当插芯或连接头没有正确的装夹在夹具上时,插芯或连接头将不能被正确的研磨加工。当插芯或连接头数量少于20个时,应当以一定的排列来装夹,否则,将不能正确研磨加工。研磨流程图检查要研磨的插芯状况检查研磨效果 研磨底盘的准备 准备研磨纸 第三道研磨 第二道研磨 研磨压力及时间设置 夹装插芯 去胶(手工研磨)第一道研磨 研磨完毕维护与保养研磨前的准备 研磨处理插芯重新研磨不合格合格 第三章:研磨前的准备在本章详细叙述了研磨前应做的准备工作。3.1 研磨底盘的准备1. 切断电源。2. 在研磨底盘背面和与研磨底盘接触的部位涂上适量的润滑油。3. 将研磨底盘背面的导销孔与转动轴上的小销轴相连接,并使研磨底盘背面同放置环面相接触。注意: 应确定导销孔与小销轴配合正确无误。不要在无润滑油的情况下使用研磨底盘,以防止磨损过快。建议每30天涂抹一次润滑油。3.2研磨片的放置1. 用纸巾及氯乙烷将研磨底盘上的橡胶垫清理干净,确认其上无任何杂物及其他缺陷。2. 将研磨片同研磨底盘对中放置,并用手从中间向两边使研磨片同橡胶垫贴紧,使其中不留有空气存在。Tips / 注意:用四种研磨片,分别为9um, 3um, 1um, 0.05um(或其他规格的抛光用研磨纸)。3.3 设置压力参数在研磨机四个角位置上有四个加压手柄,其结构如下图。用内六方扳手调节压力调节螺丝的高度,使其顶部与平面A距离为5mm左右(用游标卡尺测量),对四个加压手柄做同样调节,压力调节完成。Tips / 注意:设置压力调节螺丝顶部与平面A的距离大小,应根据研磨的工序及所需研磨的连接器的数量来确定。如果要研磨的插芯或连接头数量少于10个时,那么要用报废的或其它的未加工的插芯或连接头来加够10个。压力调节螺丝 弹簧加压手柄平面内六角扳手 表31研磨压力设置参数研磨盘装入插芯或连接头数量压力调节螺丝顶部与平面A距离第一道研磨第三道研磨第四道研磨205mm5mm5mm164.8mm4.8mm4.8mm124.5mm4.5mm4.5mm104mm4mm4mm备注:以上数据仅供参考,用户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节。3.4 设置研磨时间旋转控制面板上计时器的旋钮,设定研磨每一道工序所需的时间。具体时间参考表2-1。第四章:研磨下面仅以研磨2.5mm FC/PC连接头为例,对研磨工艺加以说明。4.1 装夹连接头1.从研磨底盘上取下橡胶垫,将研磨夹具卡在四个加压手柄上。 2.将要加工的FC/PC连接头面向下依次放入槽孔中,并将连接头的螺母旋紧(放置连接头时,应根据连接头的数量来确定放置的方位,见下图)。 3. 从加压手柄上取下研磨夹具,反过面看看插芯在每个孔的露出长度是否一致(一般为0.8mm左右),如果个别插芯露出长度偏短,应用手压一下,看看是否弹回后长度一致,如果还不一致,应旋下螺母,重新再装一次,直到所有插芯露出长度一致。 装夹20个连接头 装夹16个连接头 装夹12个连接头 装夹10个连接头4.2 开启研磨机1接上电源,开启主机电源开关。2.根据研磨材料及建议工艺设定研磨时间和压力。3启动研磨开关。4.3去除粘结剂a.用氯乙烷将橡胶垫清理干净,确认其上无脏污及其他杂物。b. 在橡胶垫上放置一张新的30um 碳化硅研磨片。c. 将研磨夹具放置在30um研磨片上,将光缆绕成环状,挂在尾纤支架上。调整尾纤支架的高度,使研磨夹具上的光纤下垂的长度适度。开启启动开关,机器运转。先不要加压,运转10秒之后,再将4个加压手柄依次压在研磨夹具上,再研磨20秒钟,机器停止。d. 取下研磨夹具,用清洁纸将插芯顶端面擦拭干净,确认其端面无粘接剂存在。一张30um研磨片能使用35次。4.4 粗磨(第一次研磨)及精磨1、2(第二、三次研磨)a. 将粗磨用的研磨片(9um)放置在研磨底盘上,用清洁纸和水将研磨片擦拭干净,然后用挤液瓶在研磨片上挤下2ml左右的水。b. 完成上述程序后,将装好连接头的研磨夹具放置在研磨底盘上,转动加压手柄,压紧研磨夹具。c.将研磨机上的计时器设置在要求的时间。开始研磨后,计时器将按设定好的时间开始计时,当时间到时研磨机会自动停机,表示此次研磨已完成。d. 按下研磨机上的启动开关,研磨机将会开始工作(注:在研磨过程中,如发现任何问题及故障,都可随时按下研磨机上的停止开关,研磨机将立即中断研磨)。e. 当设定的研磨时间终了时,研磨机将会自动停止研磨。此时转动加压手柄,取出研磨夹具。注意不可让研磨片再接触插芯。f. 将研磨夹具反过来,插芯端面朝上。用无尘擦拭纸蘸少许酒精将每个插芯端面擦拭干净。确认将其上的研磨沙粒及其他杂物清洗干净。g. 检查插芯端面,确认已干净(不可将连接头从夹具中取下)。将插芯端面朝向两个平行的荧光灯,观察插芯端面的反向光是否平行。如不平行,应再进行一次粗磨。h. 用木浆原纸和水清洗研磨片的表面。i. 去掉粗磨研磨片,换上精磨1研磨片(3um),重复第b到第h道步骤进行精密研磨1工序。j. 去掉精磨1研磨片,换上精磨2研磨片(1um),重复第b到第h道步骤进行精密研磨2工序。4.5 抛光研磨(第四道研磨工序)a. 抛光研磨用的研磨片(0.05um)放置在研磨底盘上,用清洁纸和水将研磨片擦拭干净,然后用挤液瓶在研磨片上挤下2ml左右的研磨液。b. 完成上述程序后,将装好连接头的研磨夹具放置在研磨底盘上,转动加压手柄,压紧夹具。c. 研磨机上的计时器设置在要求的时间,当开始研磨后,计时器将按设定好的时间开始计时,当时间终了研磨机会自动停机,表示此次研磨已完成。d. 按下研磨机上的启动开关,研磨机将会开始工作(注:在研磨过程中,如发现任何问题及故障,都可随按下研磨机上的停止开关,研磨机将立刻中断研磨)。e. 当设定的研磨时间到后,研磨机将会自动停止研磨,此时转动加压手柄,取出研磨夹具。注意不可让研磨片再接触插芯。f. 将研磨夹具反过来,插芯端面朝上,用无尘擦拭纸蘸少许酒精将每个插芯端面擦拭干净。确认将其上的研磨沙粒及其他杂物清洗干净。g. 将连接头从夹具中取下,用水清洗插芯端面并用干净的纸巾将插芯擦干净。h. 用清洁纸和氯乙烷清洗插芯端面,同时用水及纸巾清洗研磨片(不要在研磨片上留有一点研磨液,因为研磨液将会在研磨片上挥发变干,当再次使用时,会擦伤插芯。建议将研磨片放在水中,这样研磨液将不会变干)。4.6 检查研磨状况将研磨好的插芯在端面检查仪上检测。如有问题,应重新进行抛光研磨。第五章:研磨机的维护与保养为了使研磨机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在每次使用完机器后,应进行以下的保养程序。1. 每次研磨完成后,或者要停止研磨一段时间,都应将机器上所有的研磨片用水彻底清洗干净。否则,残留的研磨液将会变干、变硬。2. 如较长时间不使用机器,应将研磨夹具浸在氯乙烷里用超声波清洗,然后涂上保护油保存在专用工具箱里。3. 研磨片的使用寿命根据研磨片的种类不同而不同,而且不同的工序的使用寿命也有所不同,建议用户在选择的研磨胶片时,尽量采用MIPOX研磨片。4. 应定期检查各传动部位润滑状况并及时添加润滑脂,我们建议采用美孚NLGIZ等级滑脂每月对系统进行润滑、防锈和防腐处理。5. 应定期检查冷却风扇是否因为污垢堵塞而停转,并及时清理冷却风扇的污垢。6. 观察研磨底盘下面的油脂,定期更换与补充新油脂。7. 保护研磨底盘以及研磨底盘的支撑面,不要受异物的污染、撞击。 第六章:研磨机常见故障及原因故障原因解决办法研磨机不能工作。电源是否接上,调速器开关是否开启。 接上电源,开启调速器开关. 时器是否设为0。 重新设置研磨时间。保险是否完好。 更换或装好保险。 不能得到正确良好的形状。1. 有斑点2. 明显的擦痕3. 端面曲率超差。 研磨片使用次数已超过40次。 重新研磨没有使用水。 研磨片清洗不干净。 插芯或夹具装夹不正确。压力调节螺钉顶面与A平面距离不正确。研磨表面质量差1. 表面不光滑。2. 回损低于40dB。 研磨片使用已超过40次。 没有使用研磨液。研磨片不干净。插芯清洗不干净。 插芯取出时被研磨片滑伤。 第七章:机器主要技术参数7.1 CLX-20A研磨机可研磨材料明细表:No材料 规格 备注 1ZrO2陶瓷插芯2.5mm, 2.0mm, 1.25mmPC、APC组装和非组装均可2石英毛细管1.8mm平面、斜面和球面均可3玻璃材料1.0mm, 10.0mm4不锈钢、钛合金3.0mm, 2.5mm5树脂MT-RJ, MPO, MPT etc备注:用户应使用CX-20A型研磨机所指定使用的研磨片及研磨液。如用户使用非指定的研磨片及研磨液,我们无法保证研磨本机的研磨质量达到所需的要求。7.2 PC/UPC (R20)PC/UPC(R20)研磨流程: 3道(不包含去除粘合剂)回波损耗: 50 dB顶部曲率: 1025 mm顶端偏移: 50 um 光纤凹陷: 0.1 um表面粗糙度: 50 nm深圳市创力讯光电设备有限公司李春箱:7.3一般技术参数 机器尺寸: L 240(mm) W 240(mm) H 260(mm)研磨底盘外径: 127 mm(5 inch)研磨时间设定: 99 min 99 sec (Max) / 99分99 秒 (Max.) 研磨底盘转速: 90 rpm 研磨底盘跳动:10 um 配重压力: 21 36 N/cm2工作温度: 10 40 Celsius degrees / 1040;相对湿度: 15%85%噪音: unloading Less 50 dB空载小于50dB振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