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国高校图书馆数据监护的实践及其启示程莲娟(浙江师范大学 图书馆,浙江 金华 321004)摘 要 近年来,国外掀起了数据监护的研究热潮,其中尤以美国高校图书馆为最突出;而中国对此则未引起重视。美国高校图书馆针对数据监护进行了一系列实践,如:制定了明确的数据监护规划和发展策略;追求数据监护的良好协作以及开展数据监护教育,培养优秀人才等。这些实践对我国图书馆界具有有益的启示:我们应充分认识高校图书馆数据监护的重大意义;培训数据监护人才,抢占图书馆数据监护制高点;完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机制,为数据监护“保驾护航”。关键词 数据监护;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图分类号 G250.76 文献标识码 AThe Pract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Data Cure in the U.S. and its RevelationCheng Lian-juan (Library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Zhejiang Jinhua,321004,China)Abstract The hot research tide of data cure has become in recent years overseas, which university library in the U.S. is prominent. But this area is not paid attention in China. The university library in U.S. practiced in data cure as follows: establish definite data cure programming and development measures; pursue data cure good collaboration; develop data cure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excellent talents. These practices have beneficial revelations for our library area, they are as follows: we should fully realize the great significances of university library data cure; cultivate data cure talents, rob the pinnacle of library data cure; perfect digital resource long preservation mechanism of university library so as to “escort the Emperor and convoy” for data cure. Key words Data Cure; University Library; Knowledge Service放眼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对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领域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未对科学数据的研究引起足够的重视,这限制了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提升。近年来,国外掀起了数据监护(Data Cure)的研究热潮,其中尤以美国高校图书馆为最;而中国对此则未引起重视。笔者通过检索发现,目前我国针对数据监护的研究文献寥寥无几。数据监护作为图书馆服务的一个新兴领域,对于拓展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道路、提升其在信息服务领域的地位具有较大的意义。本文主要探索美国高校图书馆数据监护的实践经验,并揭示对我国图书馆界的有益启示。1 对数据监护的初步认识英、美学者对数据监护的定义进行了较多的探索,认为数据监护中的“数据”是特指科学数据,即科学研究中通过测算、计量、观察、访谈、调查等方法获得,并能以现代信息技术保存和获取的记录。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对数据监护的解释为:数据监护(Data Cure)是为确保数据当前使用目的,并能用于未来再发现及再利用,从数据产生伊始即对其进行管理和完善的活动。对于动态数据集而言,数据监护意味着需进行持续性补充和更新,以使数据符合用户需求1。其他学者对数据监护的定义基本与JISC类似。通过对数据监护的定义分析,可以看出数据监护主要具有三个特征:是一项持续性活动;对数据进行系统性维护;通过推送数据为科学研究服务,最终实现数据的价值。由此可见,数据监护对于高校图书馆的数据管理和维护具有较大的意义。2 美国高校图书馆数据监护的实践2.1 制定明确的数据监护规划和发展策略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董事会早在2005年就发布了关于数据藏品长期保存的指导性文件,指出目前数据的保存任务非常紧急,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尽快制定相应规划和发展策略。作为回应,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在2007年启动DataNet计划,预算花1亿美元,明确以图书馆为主体,用5年时间资助5项数据监护重点研究课题,以推动数据监护工作。目前已有两个获全额资助的研究项目:一个是由新墨西哥大学图书馆主持的DataONE(Data Observation Network for Earth)项目,2009年8月启动;专门针对地球科学开发,构建能提供清晰的地球观测数据的分布式数据监护网络体系2。另一个是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主持的Data Conservancy项目,2009年10月启动;采取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在现有数字化标准和系统上开发数据监护系统3。实际上参与这两个项目的高校图书馆多达10余所,各图书馆均有长期承担数据监护的意向。美国制定了明确的数据监护发展策略,那就是:数据监护要能实现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NSF的DataNet计划明确要求被资助者提出经济模式,要求“图书馆学科”共建模式,其成员不仅要有图书馆员及信息技术员,还必须有相关学科的学者参与,通过为科研人员提供服务,吸引其加入该活动并注资4。 2.2 追求数据监护的良好协作 美国目前开展的数据监护项目认为数字资源是分布式的,需要监护的数据不仅量大,且类别和复杂性也在增强。因此,美国讲究和追求数据监护的良好协作。在“如何实现图书馆与科研团队的合作?”这个问题上,多数高校图书馆倾向于采取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如较出名的康奈尔大学图书馆。而普渡大学图书馆则另辟蹊径,其开展的分布式数据监护中心项目D2C2(Distributed Data Cure Center)通过学科馆员联合各学科专业学者,共同研究和开发元数据搜索引擎和数据监护流程,最终目标是通过D2C2使所有学科馆员都能承担起相应领域的数据监护任务5。2.3 开展数据监护教育,培养优秀人才要想顺利地开展数据监护工作,培养优秀人才是关键。数据监护作为一项知识服务,其数据处理和管理方法实际上来源于信息管理,这应该正是图书馆的特长。美国非常重视数据监护人才的培养,如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和信息科学研究生院的数据监护教育计划DCEP(Data Cure Education Program) 采取在成熟课程基础上添加数据监护新内容的建设方法,辅以针对性的实践,研究和学习数据保存、数据监护和数据标准等方面的内容6。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数字化监护课程项目DigCCurr(Digital Cure Curriculum)的目标是开发可开放获取的、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数据监护课程,目前已完成数据监护应用与挑战、数字藏品管理信息技术等课程的设计;另有数据监护知识与职业能力素质等课程仍在完善中。后来进一步提出要在2011年开发出数据监护博士研究生课程和教学网络体系7。 3 对我国图书馆界的有益启示3.1 充分认识高校图书馆数据监护的重大意义 美国数据监护的实践经验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首先,我国图书馆界应充分认识到数据监护对于图书馆的重大意义。在当前科研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学者实验、调查、阅读、记录等大部分为电子形式,但也面临丢失的风险,高校图书馆开展数据监护可以很好地入藏这些非纸质信息,符合e-science时代的信息需求。科研专家对科学数据交流和共享兴趣浓厚,迫切希望图书馆搭建数据交流平台;数据监护恰好可凭借图书馆稳定性好、可信度高的优势,提供能长期运作的数据发布和共享平台。数据监护对确保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安全至关重要。高校图书馆也迫切希望通过加大学科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与高校科研融合,提升自身价值8。高校图书馆可将目标转向科学数据,通过为科研项目提供数据监护服务,成为知识发布、储存、利用和管理的重要阵地。3.2 培训数据监护人才,抢占图书馆数据监护制高点 我国图书馆界应该学习美国的先进经验,采取措施积极培训数据监护人才,抢占图书馆数据监护制高点。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国内同仁密切关注国外进展,争取尽快开始探索性实践;推荐优秀图书馆员加入运作中的科研团队并承担“数据监护员”的角色,通过实践为团队提供数据监护操作技能及策略。高校图书馆应当针对可获得的数据集开始收集工作,以此开始探索数据监护的一系列活动,通过收集数据使用案例,分析并总结用户需求及使用规律,为数据监护提供基础资料。3.3 完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机制,为数据监护“保驾护航”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与数据监护有着必然的联系: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是数据监护的基础性环节,为数据监护提供数据源和基础性保障;数据监护可促进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机制的优化和完善。高校图书馆越来越对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工作引起重视,主要源于数字资源数量的急剧增长和人们对其日益增高的依赖程度。它的易失性和不稳定性将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所以对它的长期保存和可持续利用迫在眉睫。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数字资源本身,而且关系到经济、法律、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稳定而长期的资金是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活动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各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或政府机构专项投资、图书馆业务经费分配、出版商赞助、用户赞助等。目前, 我国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项目中,除数字资源持久保存国际合作试验项目(CSDL项目) 、数字化科技信息资源长期保存体系与政策机制(NSDL项目) 等大型项目外, 均缺乏宏观层面上的统一协调9。因而,建立国家级的数字资源合作保存网络、完善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机制显得非常重要。参考文献:1 Lord P, Macdonald A. Data Curation for e-Science in the UK: au audit to establish requirements for future curation and provision EB/OL.2011-06-22. http:/www.jisc.ac.uk/uploaded_documents/e-scienceReportfinal.pdf.2 DataONE EB/OL.2011-06-22. /.3 Data Conservancy EB/OL.2011-06-22./.4 NSF. Sustainable Digital Data Preservation and Access Network EB/OL.2011-06-22. /pubs/2008/nsf08021/nsf08021.jsp.5 D2C2 EB/OL.2011-06-22. http:/ D2C2./.6 DCEP EB/OL.2011-06-22. /collmeta/dcep.html.7 DigCC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葡萄牙语等级考试资深写作能力试卷
- 去年美国高考数学试卷
- 2024年山西国家公务员笔试真题
- 七中九年级数学试卷
- 2024年宣威市羊场镇中心学校招聘笔试真题
-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4年河南郑州永威实验学校招聘笔试真题
- 七年级大册数学试卷
- 宁乡规划面试数学试卷
- 期中四年级下数学试卷
- T/CHES 43-2020水利水电工程白蚁实时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技术规范
- 人工智能及机器人课件
- 2024年注会考试《税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知识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地址标签纸项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智能计算系统概述
- 谷子介绍课件
- 医工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
- 《绿色经济》课件
- 2025-2030石灰石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前景预测报告
- 医德医风及行业作风建设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