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doc_第1页
产后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doc_第2页
产后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doc_第3页
产后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doc_第4页
产后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后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关键词】 疼痛【摘要】 目的 了解产后产妇疼痛的原因,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 方法 根据国际上常用MeGill疼痛问卷法,总结2003年3月2004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352例产妇的疼痛情况,分析致产后疼痛的原因,并找出护理对策。 结果 造成产妇产后疼痛的原因主要有伤口痛(55.68%)、产后痔(29.83%)和乳房胀痛(19.03%)。其疼痛程度主要为级,级为59.09%、级42.90%、级2.56%。 结论 在护理产后产妇的过程中,根据产后疼痛的原因、程度提供护理对策,可促进身心健康。关键词 产后 疼痛Analysis on causes of postpartum pain and countermeasuresPeng Zongxiu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Hospital of Xiangxi Autonomous,Jishou416000.【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out causes of postpartum pain,and countermeasures for it.Methods Accord-ing to daily MeGill painful questionnaire,the painful degree and causes were assessed in352parturients between March2003and June2004.And nursing measures were employed for relieving the pain of parturients.Results The causes of pain were included postpartum incision pain(55.68%),hemorrhoid(29.83%),and mammary swelling(19.03%).The scales of pain were mainlytodegree,58.89%degree,42.9%degree,and2.6%degree respectively.Conclusion In course of nursing postpartum women,the nursing pla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ainful causes and degree of parturients to promote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Key words postpartum pain为了减轻产后疼痛、产妇痛苦,提高母乳喂养率,我院1年多来分析研究疼痛原因,采取相应护理对策,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文352例产妇为2003年3月2004年6月来我院分娩的产妇,胎龄平均39 +4 周,产妇年龄2038岁;第一胎足月妊娠分娩者217例、第2胎足月妊娠分娩者135例,其中剖宫产99例,会阴侧切215例,会阴完整38例。1.2 评估疼痛的方法及标准1.2.1 方法 根据疼痛时的表情、态度、声调、行为改变,参照产妇的主观感受及其描述等一并进行判断,包括疼痛的性质、部位、时间、次数和强度,连续记录72h 1 。1.2.2 标准 根据国际常用MeGill疼痛问卷法 2 ,将疼痛分为6级:0级为无痛;级为有疼痛,但不严重;级为轻微疼痛,患者不舒适;级为疼痛,患者痛苦;级为疼痛较剧,有恐惧感;级为剧痛。 2 结果 见表1。表1 352例产妇的疼痛情况 例(略)果表明,产后伤口疼痛率为55.68%,产后痔疮引起的疼痛率为29.83%,产后乳胀引起的疼痛率为19.03%,其疼痛的程度主要为级,其中级疼痛率为59.09%,级疼痛率为42.90%,级疼痛率虽只有2.56%但给产妇造成较大痛苦,严重危害了产妇的身心健康。本组、级疼痛率均为0。3 分析3.1 疼痛反应在临床上表现3.1.1 心理反应 主观感受到一种难言的极不舒适感,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烦躁、恐惧、恶心等。3.1.2 行为改变 皱眉、咬牙、痛苦表情、肌张力增高。3.1.3 内脏反应 出汗、心率增快、呼吸急促、血压升高、食欲减退、失眠。3.2 影响疼痛的相关因素 23.2.1 心理 精神紧张、焦虑、心理压力大、神经质致疼痛加重。3.2.2 文化 文化层次高者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准确描述疼痛的性质,加深对疼痛的理解和认识,可缓解疼痛。3.2.3 性格 性格外向者往往高估疼痛的程度,扩大疼痛症状,性格内向者承受的能力较强,遇事不喜欢与他人诉说。 3.2.4 年龄 高龄产妇诉疼痛次数较多,年轻者耐受性高,疼痛感受轻。 3.2.5 家庭 某些家庭通过社会地位影响产妇的价值观,某些重男轻女传统观念可影响对疼痛的敏感性。3.3 对症分析 3.3.1 产后伤口疼痛 属急性疼痛,是手术部位组织损伤、刺激作用于机体内特定疼痛感受器产生疼痛脉冲,通过闸门控制机制使循环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引起机体内激素方面的逐级放大效应,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导致感觉刺激反应增强,情绪兴奋,心率加快。 3.3.2 产后痔的发病原因 妊娠810个月,胎儿逐渐增大,胎头下降进入盆腔,压迫下腔静脉,使静脉回流受阻,体内醛固酮、雌激素、孕酮作用使水钠潴留,加重组织水肿,孕酮、催产素的作用使盆腔筋膜、直肠内外括约肌松弛,若产妇便秘、站立或下蹲时间过长,则易发生痔。患痔的孕妇分娩时,由于持续性腹压增加及胎头压迫,肛门括约肌松弛,容易导致痔核脱出,使产妇产生剧烈疼痛。 3.3.3 乳胀疼痛 主要是产后前3天因自觉疲劳、伤口疼痛、术后输液、插导尿管等原因致哺乳时体位受限,行动不便,给哺乳造成一定困难,不能做到早期有效吸吮而发生乳汁淤积、乳腺管阻塞,从而产生乳房胀痛 3 。4 护理4.1 心理护理4.1.1 加强护患交流 产前让孕妇了解分娩知识、可能采取的助娩措施及其安全性,告知分娩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疼痛的原因,让其做好心理准备,教会产妇及时正确表达疼痛,向其说明有效缓解疼痛的手段,如听优美的音乐、意象诱导暗示疗法等让其分散注意力,以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4.1.2 护士应加强疼痛知识的学习 熟练掌握疼痛的评定及控制疼痛的方法,加强人文沟通技巧、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学习,及时准确掌握产妇的个性、生活习惯、家庭和文化背景等方面资料,对不同的产妇做出具体分析,改变对镇痛 药成瘾性不正确的认识。研究表明不论麻醉药剂量多大,在用麻醉药止痛的患者中,成瘾发生只占1% 2 。4.2 对症护理 4.2.1 减轻伤口疼痛最重要的是预防用药 我院产科常采用两种方法给止痛药,第一种:硬膜外途径给止痛药,胎儿娩出后15min,从麻醉导管向椎管内注射0.1%布比卡因10ml或吗啡2mg 4 ;第二种:术后镇痛,从静脉途径给曲马多800mg,镇痛泵静脉留置,均可提供持久的镇痛效果,镇痛时间达4048h。 4.2.2 会阴伤口护理 术前用利多卡因10mg做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止痛时间可维持1h,术后第二天开始,应用远红外线治疗仪照射伤口20min,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4.2.3 积极治疗产后痔 协助产妇清洁外阴后,取50热水2000ml,加入利凡诺10ml进行坐浴 5 ,每日2次,每次15min,效果良好;如果痔核脱出先将痔核还纳,再进行坐浴。在治疗过程中,要指导产妇进食适量蔬菜、水果,适当下床活动做提肛保健操,促进肛管、直肠静脉回流,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排便时久蹲,不宜过分用力,预防痔核脱出。4.2.4 防治乳胀 产妇发生乳胀疼痛后首先取1条毛巾浸于50%MgSO 4 溶液中,水温以产妇耐受为宜,热敷于产妇乳房胀痛的一侧,外加塑料袋盖住毛巾,必要时外用热水袋保持温度,热敷时间15min,一般24次乳房胀痛可完全缓解 6 。另外预防乳胀也非常重要,产后应及时指导产妇及陪伴人员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做到产后30min内早吸吮,72h内勤吸吮,每班喂奶次数不少于23次,对预防乳胀有重要意义。痛觉是一种复杂的感觉,而对疼痛反应因个体差异而不同,故应对疼痛及相关因素做全面评估,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减少主客观偏差,正确判断其对疼痛的反应,调整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产妇的康复有着重要作用 6 。参考文献1 杜克.骨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30.2 骆惠琼.产妇母乳喂养常见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6(7):3. 3 王黎红,何华.癌疼痛的评估及护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0,35(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