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D5-400-13型大拉机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LHD5-400-13型大拉机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LHD5-400-13型大拉机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LHD5-400-13型大拉机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 业 指 导 书编 码QW7.5-II-01生效日期2006.03.20文件名称LHD5-400/13型大拉机作业指导书页次1/4版次A/21、 目的为了正确地指导生产,规范作业,使生产的半成品线能保质保量达到下道工序的使用要求。2、 范围本机适用于生产1.200-4.000mm的软铜线和硬铜线。3、 作业前准备3.1 根据将要生产的规格,参照生产工艺,配好拉丝模具一套。3.2 检查油泵是否有油压,机台各部分是否清洁。3.3 检查电源是否接通,电压是否稳定。3.4 检查机台是否有漏油、漏水现象。3.5 检查是否有足够的润滑液和冷却水。3.6 检查润滑液是否打开,机身底闸是否关闭。3.7 检查退火冷却泵及蒸汽装置是否能工作。3.8 检查原材料是否合格,没有合格标签的不能使用。3.9 检查拉丝润滑液是否良好。4、 作业程序4.1 操作规程4.1.1 合上控制屏上的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后,再将退火电源开关打开,合上冷却水泵和气泵开关。4.1.2 开动轧头机,把8.00mm的铜线引入轧辊槽中,尖部轧细后在蛇头钳上穿模,依模具尺寸的大小顺序穿过,然后在拉丝塔轮上点动绕线,各道模子之间的线长度约为拉丝塔轮的2-3圈。为防线擦伤不允许绕大圈。4.1.3 穿模后的线径要用百分尺进行检测,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生产。4.1.4 将铜线引入定数轮、退火导轮、张力导轮、排线导轮再到收线盘。4.1.5 将润滑液打开,并把张力调到0.20-0.40mpa范围内,蒸气压力调到0.30-0.40mpa范围内,制动压力调到0.15-0.25mpa范围内,使机器进入工作状态。4.1.6 按“启动”开关,将退火按扭开关打开,再调整微调开关,根据不同的铜材产地,不同线规,退火电压控制在38-45V之间为宜。4.1.7根据线径的要求调整拉线张力,但张力不能太紧,以防止线径拉细。4.2 巡检步骤4.2.1 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巡查张力是否适中,排线是否平整,表面质量是否符合内控标准。4.2.2 巡检收线速度是否稳定,退火电压符合工艺卡标准,机台是否有异常情况。要求生产的半成品线每个进行自检。4.3 停车步骤4.3.1 停车后将润滑液进水管开关、气泵开关、蒸汽开关,退火开关、总电源开关全都关好。4.3.2 把机台周围剩余的空铁盘、木板按指定的区域放好。 编 制审 核批 准作 业 指 导 书编 码QW7.5-II-01生效日期2006.03.20文件名称LHD5-400/13型大拉机作业指导书页次2/4版次A/24.3.3 清理好机内的铜泥,机台表面的灰尘及地面卫生。4.4 维护保养 每周星期四、星期日两次卫生大扫除,将机台表面、机身周围清洗干净。每天当班员工下班前半个小时将所开的机台表面、地面清扫一次。5、品质要求5.1 尺寸公差5.1.1 圆铜线的标称直径,允许公差及截面不圆度应符合表1规定。表 1标称直径mm允许公差mm截面不圆度d大-d小不大于mm最小重量Kg/轴过程线半成品1.200-1.2400.013+0.012-0.0020.007251.250-1.3900.014+0.013-0.0020.008251.400-1.4900.015+0.015-0.0020.008251.500-1.6900.015+0.016-0.0020.009251.700-2.0000.018+0.018-0.0030.010252.010-2.5000.022+0.021-0.0030.011302.510-2.80000.026+0.025-0.0040.012303.000-3.5000.030+0.030-0.0040.013305.2 表面质量5.2.1 半成品线表面应光洁,不能有严重氧化发红或发黑。5.2.2 不允许有严重的黑斑点、毛刺、起槽、擦伤、碰伤、翘皮和裂缝。5.2.3 排线应平整,不得乱线。5.2.4 每盘铜线上应标明工号、规格、日期、机台、铜料产地、退火或不退火铜线。编 制审 核批 准作 业 指 导 书编 码QW7.5-II-01生效日期2006.03.20文件名称LHD5-400/13型大拉机作业指导书页次3/4版次A/26、异常处理(见表2) 7、生产工艺7.1工艺参数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 3直径mm进线mm12345678910111213最高车速(档位)m/s退火电压(V)伸长率1.6008.0007.0505.9505.0604.3403.7503.2702.8802.5502.2702.0301.8001.60016.538-452832%1.8007.0505.9505.0604.3403.7503.2702.8802.5502.2702.0301.80013.738-452.0007.0505.9505.0604.3403.7503.2702.8802.5502.2702.00038-452.5007.0005.9805.2004.5604.0003.5503.1402.8002.50011.638-452832%2.6006.8855.9475.1964.5754.0603.6173.2352.9052.60038-452.8007.0005.9805.2004.5604.0003.5503.1402.8009.738-453.2007.0005.9805.2004.5604.0003.5503.2006.6 半成品硬线7.2 配模表中第十二列有空格表明为第十二模出线,该模槽应空出。7.3 润滑液、冷却液7.3.1拉丝液浓度为15-18%,工作温度控制范围为3045,PH值一般控制在7.5-9.0之间。7.3.2冷却液浓度为0.5-0.8%之间,温度应低于45。 8、相关表格。 拉丝工艺校对记录表 QR-S1-02 拉丝液抽验记录表 QR-S1-15编 制审 核批 准作 业 指 导 书编 码QW7.5-II-01生效日期2006.03.20文件名称LHD5-400/13型大拉机作业指导书页 次4/4版次A/2异常质量处理表2缺陷类型产生原因解决办法线径尺寸超公差收线张力太紧、不均匀、拉丝模孔径不圆、修模后质量差调整收线张力;更换拉丝模具,及时检查返修模具铜线表面氧化、发黑、发红铜料本身已氧化发黑;拉丝润滑液温度高、量小;冷却水供量不足;出口模漏水,有润滑液渗出附在铜线上。更换合格的铜料;开启冷却塔控制温度,调大拉丝液和冷却水供应量;重新检查出口模是否放正放好铜线表面手感有毛刺铜料质量差;出口模破裂或不光;塔轮、助力轮起深槽;铜线跳动更换合格的铜料;更换损坏的模具;更换磨损严重的塔轮、助力轮;调好收 、放线的张力黑斑点铜料本身有沾污或氧化层;润滑液使用时间过长;模具使用时间过长,模壁被磨损,减缩率太小;水中含氯离子过高更换合格的铜料;更换新的润滑液;更换已修好的模具,增大模具减缩率或增加拉伸道数;清洁去离水储水池翘皮和裂缝铜料质量差更换铜料起槽模具使用时间长;润滑液含脂量低,冷却温度高,不洁净及减缩率太低引起铜线振动,造成模具使用寿命短,使模具引起起槽 减少模具使用时间,及时检查模具孔壁,调换模具进行维修;增大润滑液浓度;增大模具减缩率闪光铜线不圆度(扁度)所引起较明显的阴阳面调换模具,操作时注意将模具放平放正;使模具四周受力均匀;检查接近出口模的几个模孔径是否不圆;并及时进行检修擦伤铜线和铜身的本身相互扎挤,塔轮和助力轮上的绕线乱跳、轧头;因塔轮、助力轮、导轮起深槽,铜线跳出导轮等原因使铜线在行转时擦伤或铜线与塔轮、助力轮及设备其它部分的磨擦损伤;收线过快亦会促使上述的铜线轧挤和机械擦伤的情况产生注意操作,加强设备维护;更换起深槽的塔轮、助力轮、导轮碰伤由于卸线、搬运或放置不当,或盘铜线相互碰撞或被其它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