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密级 _ 论文编号 _ 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论文 日粮精粗比对奶牛消化代谢 及乳脂肪酸成分影响的研究 s 摘要 本研究 用 4 头安装永久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泌乳奶牛(体重 为 48321乳日龄为 1756 天) 通 过 44 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在不同精粗比日粮条件下苜蓿、羊草、玉米青贮及精料在奶牛瘤胃内动态降解率及其降解参数、纤维酶活性、瘤胃发酵模式及奶牛生产性能,同时研究日粮对泌乳奶牛 化率、物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 乳脂肪酸成分的影响。 4 种不同日粮分别为 30:70料仅由羊草组成 )、 30:70料为玉米青贮 +苜蓿 +羊草)、 50:5065:35设 4 期试验,每期 23 天。通过尼龙袋法( in 究表明, 瘤胃降解参数 a、 b、 c 值 在不同日粮组 均无显著 差异 (P有效降解率以精料最高,羊草最低 ( 65:35粮组乳中豆蔻油酸 的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 on of of in DF 0:70 of 18:2, . 14:1(下降 1%以上 非纤维碳水化合物 30%40% 提高 纤维过多 略有提高 提高粗蛋白含量 无影响 降低蛋白含量 无影响 瘤胃不降解蛋白占粗蛋白的 33%40% 无影响 (资料来源:周鼎年, 2000) 消化道灌注蛋氨酸( 赖氨酸( , 1994b)或瘤胃保护形式的 , 1997; , 1990; , 1987; , 1998),乳中乳脂率增加。以玉米为基础日粮(添加豆粕和血粉),泌乳高峰期过 后的奶牛十二指肠灌注不同水平的 0, )时,增加乳脂率(分别为 真蛋白(分别为 , 1994b)。但是,在泌乳高峰( , 1994c)或泌乳中期( , 1994a),灌注 提高乳蛋白,对乳脂率无影响。对提高小肠代谢蛋白( 量增加乳脂率的机制尚未明确。处于泌乳早期的奶牛十二指肠灌注 够增加乳腺中短链和中 链脂肪酸,并且降低乳脂中长链脂肪酸的含量( 996)。氨基酸可能在肠道和肝脏中乳糜微粒和低密度脂蛋白( 成有关,其底物载脂蛋白和磷脂蛋白的合成需要氨基酸和甲基供体( 作为甲基供体合成胆碱)。提高 平促进乳糜微粒和 成( , 1995;, 1994)。泌乳早期和中期的奶牛的十二指肠灌注脯氨酸时,能够增加乳脂率和乳中固形物( 1991)。灌注精氨酸( 支链氨基酸亮氨酸( 异亮氨酸( 缬氨酸( 降低乳脂率有缓解作用( , 1999; , 1994),当饲喂高精料日粮时,乳中 肪酸含量提高,乳腺吸收的 支链氨基酸较分泌到乳蛋白中的含量多( , 1978; , 1998; , 1999),在乳腺中转化为能量来源( 982;, 1997)。 日粮的脂肪酸含量是影响乳脂肪酸含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1991)发现添加物中 含量决定了乳中 、 : 和 的含量。除 ,很难估测个别脂肪酸及总脂肪酸的转化率。泌乳 1 月龄期间,由于快速动员体脂,脂肪酸向乳脂转化率相对较高,能量平衡期间,脂肪酸用于合成乳脂或被氧化,并总结出二次方程: Y=00186 ( 1 由不同饲料由干物质降解率拟合曲线得出的降解参数(见表 2出,羊草的快速降解部分 米青贮及精料( 这与 用放射性同位素法研究高精料日 粮对瘤胃式及乳脂含量影响的结论相近( 2001);高精料日粮 65:35中、低精料日粮之间乙酸 /丙酸值差异均显著。日粮精料比例提高,瘤胃液中丙酸的浓度提高,形成丙酸发酵,最终表现为乙酸 /丙酸值(图 4降低。 65:35乙酸 /丙酸比例最低,为 表明精粗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精料的提高乳脂率有提高的 趋势,但精料比例提高幅度较大时,乳脂率有降低趋势。 1214161820产奶量kg/ 70 C W 30 : 70 C C A 50 : 50 C C A 65 : 35 C C d i e t 同日粮对产奶量的影响 of on 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日粮精粗比对奶牛瘤胃发酵模式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37 )3 0 : 7 0 C W 3 0 : 7 0 C C A 5 0 : 5 0 C C A 6 5 : 3 5 C C d i e t f a t 乳蛋白率 pr ot e i n 无脂固形物 S N 同日粮对乳成分的影响 of on 种日粮条件下 极显著差异( 但高精料日粮组( 50:50 65:35蛋白产量显著高于 30:70 日粮组。高精料日粮组( 50:50 及65:35)非乳脂固形物( 显著高于低精料日粮组( 顺式油酸( )、亚油酸( )、亚麻酸( )三种脂肪酸的氢化率相比,顺式油酸( )的氢化率最低( 乳中脂肪酸按饱和、不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分类, 65:35粮组饱和脂肪酸较低,而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有提高的趋势( P 4 讨论 脂肪酸流量 本研究中 发现 30:70粮组十二指肠总十八碳脂肪酸流量高于饲料本身含量 , 十二指肠流量是进食量的 112%, 30:7050:50 65:35 粮组十二指肠十八碳脂肪酸流量分别为进食量的 92%、 83%及 1991)发现十二指肠脂肪酸流量比摄入量高 118%, ( 1992)、 1978)发现十二指肠总脂肪酸比脂肪酸进食量高127334%或 114135%,脂肪酸的净合成量可能是由于瘤胃微生物的从头合成。 3 0 : 7 0 C W 日粮0 . 11101001000进食量 十二指肠流量 粪流量消化部位 d i g e s t g/ : 7 0 C C A 日粮0 . 11101001000进食量 十二指肠流量 粪流量消化部位 d i g e s t g/ : 5 0 C C A 日粮0 . 11101001000进食量 十二指肠流量 粪流量消化部位 d i g e s t g/6 : 0 C 16 : 1 C 18 : 0t r a C 18 : 1 c i s - C 18 : 1 C 18 : 2C 18 : 3 E P A ,C 20 : 5 D H A ,C 22 : 66 5 : 3 5 C C A 日粮0 . 11101001000进食量 十二指肠流量 粪流量消化部位 d i g e s t g/6 : 0 C 16 : 1 C 18 : 0t r a C 18 : 1 c i s - C 18 : 1 C 18 : 2C 18 : 3 E P A ,C 20 : 5 D H A ,C 22 : 6图 7不同日 粮对消化部位脂肪酸流量影响 of on of 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第七章 奶牛日粮精粗比对脂肪酸瘤胃氢化率及乳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60 脂肪酸流经瘤胃后的变化 进食的不同脂肪酸经由瘤胃经过不同程度的氢化、异构,然后进入十二指肠, 饱和脂肪酸氢化的中间产物 反式油酸 ( )在瘤胃内富集,因此在十二指肠含量提高;豆蔻酸( )和棕榈酸( )因日粮不同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 30:70粮组棕榈酸( )经瘤胃后 显著高于 30:70 粮, 50:5065:35粮条件下棕榈酸( )经瘤胃后均降低(见图 7表明低精料日粮有利于 饱和脂肪酸的氢化。 棕榈油酸( )、顺式油酸( )、亚油酸( )、亚麻酸( )及不饱和十八碳酸( 在瘤胃中被氢化,而到达十二指肠含量降低。 30:70粮组二十碳五烯酸( )经瘤胃后大幅度 降低,表明 二十碳五烯酸 ( )被氢化或吸收的程度很高 。 脂肪酸氢化率 精粗比对油酸的氢化率有显著影 响( P在四种精粗比日粮条件下,精料水平低于50%时 , 油酸的氢化率显著小于亚油酸及亚麻酸的氢化率 ( P与魏宏阳( 2002)采用体外培养法测定结果一致。可见,瘤胃微生物的氢化机制是优先氢化不饱和程度高的脂肪酸。当精粗比为 65:35,油酸的氢化率与亚油酸及亚麻酸的氢化率无显著差异( P高精料日粮条件下顺式油酸( )氢化率与低精料组相比,有所提高,与 ( 1997)结果不一致,这是由于 在试验过程中添加了缓冲剂,从而 改变了瘤胃内环境,说明在瘤胃低 件下,并不抑制 的的氢化过程。 ( 1977)、 ( 1991)及 ( 1995)报道泌乳奶牛亚油酸的氢化率分别为 68%、 6379%、 77%,魏宏阳( 2002)采用体外培养法测定亚油酸在 12h、 24h 的亚油酸氢化率为 本研究中氢化率的范围为 经消化道被转化吸收的脂肪酸 30:70粮条件下,后段消化道对豆蔻酸( )、棕榈酸( )、棕榈油酸( )顺式油酸( )、亚油酸( )及亚麻酸( )的消化吸收均小于其它日粮组,随粪排出体外。各试验组粪中的硬脂酸( )均大于进食量硬脂酸( ),消化率为负值,原因是硬脂酸( )是瘤胃氢化的产物,部分经过后段消化道排出体外,。 30:70粮组硬脂酸( )消化率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 P 乳中脂肪酸含量 高精料日粮组乳中豆蔻油酸 的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乳中棕榈酸的含量 极显著低于其它日粮组,导致高精料日粮组饱 和脂肪酸较低,而不饱和脂肪酸有提高的趋势。乳中反式油酸( )在精料比例高的日粮条件下含量较高,与 ( 1997)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中乳中二十二碳六烯酸( 量为 略高于 ( 1992)哺乳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第七章 奶牛日粮精粗比对脂肪酸瘤胃氢化率及乳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61 期母牛乳中 含量 进食日粮脂肪酸比例多不饱和脂肪酸P U F A ,6 7 . 4 8 %饱和脂肪酸 S F A ,2 4 . 3 3 %单不饱和脂肪酸M U F A ,1 7 . 1 2 %粪中脂肪酸比例多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酸 S F A ,二指肠脂肪酸比例多不饱和脂肪酸P U F A ,1 1 . 9 1 %单不饱和脂肪酸M U F A ,6 . 5 1 %饱和脂肪酸 S F A ,8 1 . 5 8 %乳中脂肪酸比例饱和脂肪酸 S F A ,8 4 . 6 9 %单不饱和脂肪酸M U F A ,1 2 . 6 3 %多不饱和脂肪酸P U F A ,2 . 6 8 %图 750:50 进食、十二指肠、粪及乳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百分比 of of 脂肪酸比例的改变 进食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进食总脂肪酸的 见图 7经瘤胃大幅度氢化后,十二指肠流量中 占 同时粪中的 出量占粪总脂肪酸量的 35%,乳中 乳中总脂肪酸量比例进一步降低,仅为 进食的脂肪酸量经由瘤胃到达十二指肠后,饱和脂肪酸( 高,不饱和脂肪酸( 降;其比例与进食量的饱和与不饱 和脂肪酸比例的倒数相近;乳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与十二指肠流量相当,不饱和脂肪酸较十二指肠流量降低 单不饱和脂肪酸( 进食到乳中百分比变化不大。 5 小结 发现不同日粮条件下各种脂肪酸进食量差异显著,经由瘤胃到达十二指肠后,各种脂肪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第七章 奶牛日粮精粗比对脂肪酸瘤胃氢化率及乳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62 酸含量发生很大的变化, 棕榈油酸( )、顺式油酸( )、亚油酸( )、亚麻酸( )及不饱和十八碳酸( 在瘤胃中被氢化, 30:70草型十八碳脂肪酸流量高于进食量 12%。二十碳五烯酸 ( )被氢化或吸收的程度很高,经瘤胃后含量大幅度 降低, 乳中二十二碳六烯酸( 量为 高精料组 进入十二指肠的 饱和脂肪酸氢化的中间产物 反式油酸 ( )在瘤胃内富集,其含量有提高的趋势; 乳中反式油酸( )在精料比例高的日粮条件下含量较高。 低精料日粮瘤胃内环境有利于 饱和脂肪酸的氢化。 日粮精粗比对顺式油酸的氢化率有显著影响,高精料日粮条件下顺式油酸( )氢化率较高,表明高精料 日粮并不抑制 的氢化;各处理组油酸的氢化率显著小于亚油酸及亚麻酸的氢化率( P本研究中氢化率的范围为 高精料日粮组乳中豆蔻油酸 的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乳中棕榈酸的含量 极低于其它日粮组,导致高精料日粮组饱和脂肪酸较低,而不饱和脂肪酸有提高的趋势。 进食的脂肪酸量经由瘤胃到达十二指肠后,一部分由粪中排出,另一部分进入乳中,在此过程中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百分比发生显著变化,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 进食 总脂肪酸的 乳中仅占乳总脂肪酸量的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第八章 论文总体讨论与结论 63 第八章 论文总体讨论与结论 1 论文总体讨论 牛日粮精粗比与消化代谢及生产性能的关系 由于奶牛日粮中可以包容的粗饲料种类很多,采用精粗比这一指标来确定奶牛日粮的配比,尽管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目前尚未有找到更加适合的指标能够简要说明奶牛日粮营养状况。目前多采用将碳水化合物分成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非结构性碳水化( 物两个部分,但严格地划分碳水化合物结构需在测定技术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 系( 系还提出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 概念对维持正常乳脂率及奶牛健康的重要作用。 本研究采用国内常见三种粗料,即苜蓿、羊草、玉米青贮与精料配制不同精粗比日粮,发现日粮粗料比例过高或过低均对苜蓿、羊草、玉米青贮干物质降解率有不利影响。同时发现粗料水平及品质是影响进食量的主要因素,采食的消化率低、粗料含量高且水分含量高的日粮影响奶牛日粮充盈程度,干物质进食量及能量摄入量显著降低,采食时间长,咀嚼时间长(各组依次为 加热能消耗,休息时间短。 粗 料的有效纤维包括物理化学特性刺激唾液分泌,瘤胃 与唾液流量密切相关。本研究中奶牛咀嚼时间与瘤胃 r=P=见表 8奶牛每天反刍 高精料日粮含有较高比例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被瘤胃微生物快速降解,导致瘤胃 降,当 响纤维素菌的活性( 977)及纤维素酶活,进而降低纤维的降解率( 998)。在本研究中,用尼龙袋法研究粗料降解率,发现羊草的降解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不 同精粗比日粮对瘤胃内环境的及纤维降解的影响。日粮对瘤胃纤维分解酶的活性有潜在不利影响,但差异不显著,说明瘤胃微生物有自我调节的平衡能力。另外,推测唾液分泌对微生物及其消化酶有稀释作用。 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包括日粮水分含量、 量、发酵饲料的数量、粗饲料的品质以及精饲料比例等。 全肠道 化率在高粗料日粮组显著下降, 干物质全肠道消化率呈显著负相 关 ( r=P= 有机物全肠道消化率呈显著负相关 ( r=P= 同时在低质粗料 低精料条件下瘤胃 化率显著降低,而高精料条件下瘤胃 著提高。 1985)试验奶牛日粮粗料比例由 25%提高至 38%80%时, 胃消化率及全肠道消化率降低。日粮纤维比例降低时,纤维消化率降低。日粮粗纤维含量由 81% 降至 29% 时,瘤胃内粗纤维降解率及全肠道消化率随之降低( 981)。谭支良等( 1998)研究了在 维持饲养水平条件下绵羊日粮中不同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例对纤维物质消化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最佳比例的 件 下,纤维物质的利用率最高,本研究中精粗比为 50:50(粗料组成为羊草、苜蓿及玉米青贮)日粮组中粗料在瘤胃降解率最佳。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第八章 论文总体讨论与结论 64 本研究发现,日粮粗料的比例及品质影响干物质( 有机物质( 瘤胃和全肠道中的消化率,改善粗料的组成有利于饲料养分的利用。不同精粗比在本试验中随日粮精料比例提高,进食量提高,消化率随之提高,粗饲料质量影响日粮消化率, 肠道消化率。进一步证明在高粗料且粗料品质低的日粮条件下,消化率降低伴随生产性能降低。以 粗料由羊草、玉米青贮及苜蓿干草混合组成的 30:70 日粮组高于仅以羊草为 粗料的 30:70 日粮组; 粗饲料在瘤胃降解率以 粗料由羊草、玉米青贮及苜蓿干草混合组成的 30:70 日粮组高;精饲料以 50:50 日粮组最高。表明不同粗料之间的合理配合使用是提高粗料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日粮精粗比不同,直接影响生产性能,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两点:一是粗料的质量;二是粗料在日粮中的比例。粗料由羊草、玉米青贮及苜蓿干草混合组成的 30:70 日粮组较仅以羊草为粗料的 30:70 日粮组乳脂率提高 百分点, 高 精粗比为 50:50 日粮组较 30:70 日粮 组 乳脂率提高 高 精粗比为 65:35 日粮组较 50:50 日粮组 乳脂率提高 高 日粮营养成分对奶牛瘤胃发酵、消化率、生产性能均有显著影响对乳成分的影响受到粗料来源的制约,与 2003)研究结果一致。 因此, 本研究是在目前中国农户常见的饲养模式条件下,通过四种完全不同的精粗比典型日粮设计,探究了各种粗料在奶牛不同日粮条件下的降解率、消化率、采食行为及生产性能,为泌乳期奶牛常用饲料原料降解规律及消化特性提供数据依据,为奶牛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饲料原料提供数据基础。 同精 粗比日粮条件下奶牛瘤胃发酵、消化代谢与乳脂合成的关系 日粮粗料比例显著影响瘤胃 及 量, 日粮 精料比例提高伴随淀粉 含量提高,瘤胃 低,减少纤维菌生长。减慢纤维降解速度。奶牛日粮中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发酵的可利用终产物是 此研究 转化以及营养调控,对于提高反刍动物日粮能量代谢效率提供了基础。粗饲料在瘤胃内产生高比例的乙酸,精饲料(如 瘤胃内发酵则产生相对高比例的丙酸,瘤胃内 的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比例对其能量转化效率的影响较大。 本研究中奶牛 食量与瘤胃乙酸浓度呈正 相关关系 ( r=P与丙酸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r=P见表 8 食量与乙酸 /丙酸比例呈正相关关系 ( r=P见表 8 理论上讲,乙酸与丁酸合成脂肪所需的 要由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途径生成,这样乙酸的利用就同葡萄糖存在依赖关系。当细胞质中的乙酸与葡萄糖比例使提供的 不足时,就限制了乙酸的利用;同时,又因为丙酸是反刍动物的主要生糖前体,从乙酸的利用对葡萄糖的依赖关系来看,如果要保证乙酸的充分利用,就需要一 个与乙酸有关的最低丙酸需要量。由此可见,瘤胃内不同的 例对能量代谢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中乙酸与乳脂产量在高精料日粮组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相关关系,原因在于国外报道精料比例为 70%75%,本研究中精料比例为 65%未达到显著降低瘤胃乙酸浓度及乳脂率的程度 ,但在瘤胃合成乙酸对于乳脂合成足够的情况下,瘤胃丙酸限制了葡萄糖在肝脏的合成,从而限制了脂肪酸合成的能量利用过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第八章 论文总体讨论与结论 65 粮精粗比对瘤胃脂肪酸氢化及乳脂肪酸成分的影响 当精料比例由 30%提高至 65%时,瘤胃 到 胃氨氮提 高,乙酸 /丙酸比例降低,乳蛋白 /乳脂比例提高,乳中总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比例无影响,与 ( 2001)用精粗比分别为 50:50 和 75:25 日粮进行奶牛试验结论相近。在高精料低粗料 65:35 日粮条件下,瘤胃 低, 的含量升高,乳中反式油酸 的含量随之提高,乳脂率降低( P与 ( 1990)、 ( 1994)和 ( 1995)认为高精料日粮提高乳中 量且与乳脂率成显著负相关 的结论一致,支持 脂肪酸合成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乳脂率的观点。原因基于 在乳腺中抑制脂肪酸从头合成或脂肪酸的酯化, 影响乳脂肪酸的确切机制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本研究中十二指肠脂肪酸流量中 3 种大于进食量 ( 、 、 ) 7 种小于进食量 ( 、 、 、 、 、 及 ) ,说明 消化道被吸收 , 同时被瘤胃微生物转化、合成。另外, 高粗料日粮组脂肪酸进食量有 7 种( 包括 、 、 、 、 及 )高于 高精料组,说明奶牛脂肪酸进食量不完全随精料提高而增多,这是粗料在奶牛营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依据之一。 研究发现 麻酸、亚油酸、在瘤胃有较高的氢化率( ,其中顺式油酸较低,其余都大于 82%。 在特定的瘤胃环境下,微生物菌群对脂肪酸的氢化作用,瘤胃内 会干扰瘤胃氢化途径,尤其是最后一步: 转化为硬脂酸, ( 1995)发现用 80%玉米 +20%苜蓿中含 3%亚油酸 的日粮条件下,瘤胃 体外培养过程中富集 。 本研究中,低粗料日粮组 十二指肠脂肪酸流量有增高的趋势,低影响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模式,从而改变瘤胃不同细菌的生长模式,日粮不影响 转化为硬脂酸的氢化作用。高精料日粮组 饱和脂肪酸的氢化率与 ( 1991)报道结果一致。 本研究获得不同精粗比日粮条件下进食不同比例的脂肪酸,经由瘤胃、十二指肠、粪及乳中脂肪酸的的变化趋势,为体内脂肪酸代谢的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2 结论 粗料间的组合和粗料在日粮中的比例影响瘤胃发酵、降解率、消化率、采食行为及生产性能。 过高的精料可以提高生产性能,但对瘤胃健康有潜在不利影响,瘤胃 显著降低,瘤胃 富集,乳脂率有下降趋势。 仅由羊草组成的高粗料日粮养分消化率降低,包括脂肪酸消化率降低,能量利用效率降低,乳脂率及其它生产性能均降低 . 不同精粗比日粮条件下进食脂肪酸经由瘤胃、十二指肠、粪及乳中脂肪酸的的变化趋势不同,本研究为营养调控乳中脂肪酸含量提供基础的参数和数据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第八章 论文总体讨论与结论 66 酸产奶量乳脂产量乳脂率 第 九 章 本研究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67 第九章 本研究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 本研究的创新点 通过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单一粗饲料和粗饲料组合对消化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证明了粗饲料间的正组合效应,为扩大粗饲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研究思路上,将饲料消化代谢的研究与家畜采食行为学结合进行,发现 食量较大范围内占 食量为 ,保持瘤胃 大 于 持正常乳脂率,咀嚼与反刍的行为成为奶牛集约管理和调控的要素,为精粗饲料合理配合提供了生理学依据。 在方法学上,本研究用瘘管奶牛活体测定瘤胃脂肪酸的氢化率, 同时测定不同消化道脂肪酸代谢状况, 为体内法研究 脂肪酸代谢规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 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进一步研究如何合理利用我国现有粗料资源,做到合理配比,从优化奶牛瘤胃发酵模式、提高饲料消化率及生产性能,同时减少动物体增耗,提高奶牛福利。 对乳脂的从头合成过程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尤其瘤胃乙酸、丙酸及 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对乳脂合成的内在互作关系。 处理组瘤胃中纤维酶水平无显著差异,推断瘤胃微生物有自我调节的平衡能力。在选用先进的纤维酶测定方法取代传统方法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利用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结合的方法对瘤胃微生物变化进行监控技术将是很好的解决途径。 研究门脉系统对脂肪酸的利用情况以及激素对乳脂合成的影响,分析机体对脂肪酸代谢、吸收转运途径。 采用乳腺细胞培养方法对乳腺细胞脂肪酸合成途径进行深入研究。 采用添加脂肪等营养调控手段改变乳脂中脂肪酸成分,更接近人 类膳食保健食品需求的 理想脂肪酸模式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68 参考文献 1. 冯仰廉 . 1996. 反刍动物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与能量转化效率 . 动物营养研究展 . 北京 .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164176. 2. 唐传核 , 徐建祥等 . 脂肪酸营养与功能的最新研究 , 2000, 25( 6) :2023. 3. 嘎尔迪 , 齐智利 , 卢寿锋 . 2003. 奶牛碳水化合物营养的研究进展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 2003( 3) :103109. 4. 李福昌 , 冯仰廉 . 淀粉对反刍家畜营养物质及能量利用的调控 . 动物营养研究进展 , 1996. 5. 李有观 . 2000. 饲料成分与牛奶质量的关系 J. 饲料研究 . 2000( 7) 3637. 6. 卢德勋 . 反刍动物营养调控理论及其应用 . 内蒙古畜牧科学(特刊) . 1993. 7. 卢德勋 , 谢崇文主编 . 1991. 现代反刍动物营养研究方法和技术 . 北京 . 农业出版社 . 8. 闵晓梅 , 孟庆翔 . 2002. 有效纤维及其在奶牛日粮中应用 J. 乳业科学与技术 . 2002( 1) :2428. 9. 孟庆翔等译 . 奶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第 7 版)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2001. 10. 韩正康 , 陈杰 . 反刍动物瘤胃的 消化与代谢 . 科学出版社 . 1988. 11. 郝正里 , 刘世民 , 孟宪政 . 反刍动物营养学 . 兰州 . 甘肃民族出版社 . 2000. 12. 杨凤主编 . 1999. 动物营养学 . 北京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187188. 13. 孙海洲 , 卢德勋 . 1999. 生长肥育羊葡萄糖营养整体优化规律的研究 . 内蒙古畜牧科学 , 1:2529. 14. 谭支良 . 1998. 绵羊日粮不同碳水化合物比例对纤维物质消化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研究 . 饲料营养研究进展 . 146154. 15. 谭支良 . 1999. 绵羊日粮不同碳水化合物比例对纤维物质在消 化道不同部位流通量和消化率的影响 . 动物营养学报 . 4:2938. 16. 汪玉松 , 邹思湘 . 1995. 乳生物化学 . 长春 . 吉林大学出版社 17. 王加启 . 1993. 牛奶成分和产量的营养调控 J. 中国奶牛 . 3:1517. 18. 王加启 . 1994. 奶牛异位酸型添加剂的研究应用 J. 中国奶牛 . 5:2122. 19. 王加启 , 冯仰廉 . 日粮精粗比对瘤胃微生物合成效率的影响 . 畜牧兽医学报 . 1995, 26( 4) :301. 20. 王加启 , 于建国 . 饲料分析与检验 .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 2003. 21. 王秋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器学习技术应用》课件-pro1-1-1 校园消费数据分析流程的设计
- 《行业会计实务》课件-项目四 4.4.2 周转房的核算
- 吻合口溃疡的临床护理
- 组织新质生产力活动
- 2025年二手车交易合同范本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合同管理综合检测试卷B卷含答案
- 2025年一级建造师之一建矿业工程实务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
- 2025年房地产经纪人之业务操作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 2025中外合作企业合同及章程详解
- 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护理
- 《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 2023-2024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 2024年地基基础(基桩静荷载试验)知识考试题库(供参考)
- 医患沟通技巧与人文关怀课件
- 保密管理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 毒理学新技术
- 新生儿贫血护理查房课件
- 电信电源专业应急预案
- “0”何去何从-小数近似数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论文
- GMW 17408-2017 Flexible Expanded Rubber And Rubber-Like Materials原版完整文件
- 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减值研究 -以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 DB14T+2779-2023营造林工程监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