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酶的作用和本质教案_第1页
公开课酶的作用和本质教案_第2页
公开课酶的作用和本质教案_第3页
公开课酶的作用和本质教案_第4页
公开课酶的作用和本质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酶的作用和本质 教学设计韦晓豫1、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1.1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1.2本节地位l酶的作用和本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分子与细胞中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应用第1节的内容。l本节内容是本章的开篇课,本节知识既是高中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知识。l掌握本节内容为后面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等细胞代谢的学习打下知识基础。以及生物2遗传与进化和生物3稳态与环境中相关章节的学习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1.3本节重难点教学重点:(1)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依据:学生只有真正理解酶具有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才能对细胞代谢过程进行深入地理解,从而对酶的认识水平在初中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进而理解酶的本质。(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依据:考试还有设计实验时经常要用到。(3)酶本质探索过程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依据:科学实验方法的教育是高考考试大纲理科综合能力目标之一(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也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教学内容也是探究性学习的载体之一。教学难点:(1)探究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依据:科学实验方法的教育是高考理科综合考试目标(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在本节教学中的较好体现,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之一,但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实验方法,这方面正是他们的薄弱环节。因此,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多项实践,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酶的发现过程依据:这个过程比较复杂,学生不是很容易理解。同时要学生很快形成科学的世界,方法观是相对有难度的。1.4学情分析新课标要求:学生需要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达到理解水平,即能够阐述并解释酶的概念、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知识基础:1、高一学生通过初三、高一阶段化学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但是对于细胞内部的化学反应及生物催化剂酶的认识非常有限。2、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生命的物质基础、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细胞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并进行了一些生物学实验。这为理解酶的作用本质并进行相关实验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细胞代谢的概念2、比较酶和无机催化剂的异同,举例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3、概述酶的化学本质能力目标:1、进行有关实验的探索,学会控制自变量,以及设置对照实验。2、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3、通过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物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三、教法和学法教师的过程式教学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学生在初中学习过消化酶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课堂中运用课件展示以及实验探究,创设氛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实验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总结归纳法。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各教学环节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预期结果,实施探究,得出结论,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2)酶本质的探索:通过阅读、讨论、归纳,使全体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3)巩固训练:通过思考、讨论、表达,做到全体学生参与,提升学生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交流协作的能力,以及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教具准备和课时安排教具:CAI课件、探究实验所需的材料、用品等。课时:2课时五、教学流程图六、教学过程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标及说明利用问题导入新课同学们,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是完全一样的吗?(学生面面相觑。)虽然表面上没有什么不同,但却发生了许多物质变化这些变化都是发生在细胞内的,生物学将它们称为细胞代谢。生物体内的反应和玻璃试管里的反应有什么区别?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问题进行讨论。生成新问题:生物体内如此大量的反应是如何在温和条件下快速地进行的?(部分学生提出:催化剂酶。)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继而通过引发学生思考生物体内反应的特点,使学生产生新的问题,激发求知欲。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酶真能对生物体内的反应起催化作用吗?通过实验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来验证。介绍有关H2O2的背景知识,提醒学生联系化学中学到的FeCl3是催化剂的知识。问题:如何设计实验证明酶是否具有催化作用?讨论交流,提出问题:如何获得过氧化氢酶?(教师给予指导。)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通过指导学生根据探究目的自行设计探究方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适时引导,完善实验设计针对学生的方案提出问题:以什么指标来判断H2O2分解的快慢?分析讨论,形成关于检测H2O2的快慢的共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实施实验巡回察看,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PPT出示预期实验结果:按照设计好的方案,以小组为单位,实施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交流实验情况,分析实验结果请学生代表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教师给予评价;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求问题的答案:1与1号试管相比,2号试管出现了什么不同的现象?23号试管和4号试管未经加热,也有大量气泡产生,这说明了什么?33号试管和4号试管相比,哪支试管中的反应速率快?学生讨论回答:学生代表汇报观察到的现象:1号试管无明显现象,卫生香很快熄灭。2号试管有少量气泡产生卫生香熄灭。3号试管有较多气泡产生,卫生香火焰变亮(有的小组说能复燃)。4号试管快速产生大量气泡卫生香很快复燃。学生回答问题(略)本实验相对较简单,不少小组都能顺利完成,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小结实验通过实验我们知道: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比氯化铁的催化效率高。幻灯片播放几张动画图片解释酶的作用机理。阅读教材“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图解”,理解酶的作用及原理。运用图片解释原理,形象生动,易于掌握。探索酶的本质过渡: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酶在我们生物体内至关重要,那么,酶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回到历史中,看看科学家是如何揭开酶的真面目的。从3个角度分析:1.从人物的角度来看2.从研究结果的角度来看从观察到到问题,从问题到猜测,从猜测到实验,从不完善到完善,这是做科学的必然步骤,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规律。3.引导与激励结合酶本质的探索历程及萨姆特历时9年获得诺贝尔奖的过程,谈谈马克思的话的理解。小结酶的本质资料阅读,探索酶的本质完成课本82页基础题一,体会几位科学家的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每位科学家的科学结论中可取之处与不足之处。小组感言科学无坦途。科学的苦与甜。小组总结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引导学生分析酶的发现史资料,促使学生积极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两种不同角度分析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提高学生分析与推理能力的过程。培养学生继承、创新、实事求是和大胆实践等科学精神和态度。总结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过渡:这个实验是教材中的第7个实验,涉及实验设计中的变量、对照等问题。根据本实验,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11号试管起什么作用?2哪些因素是属于自变量、因变量?哪些是无关变量?学生思考后回答:1起对照作用。2自变量:FeC13溶液、肝脏研磨液;因变量:H202分解速率;无关变量:如反应物的性质和浓度通过提问的方法,让学生更易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课堂小结巩固训练1、回顾本节教学目标,师生共同进行小结。2、巩固训练。(多媒体展示练习题,让学生分析后回答。)3、布置课后探究:利用表格设计一个关于“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的探究实验,注意自变量、因变量,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设置。回顾本节主体知识,与老师一起进行小结。思考并回答练习题。练习题的设置具有易、中、难三种梯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收获,学生在教师评价过程中,既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又能认识到不足,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得到升华。同时便于教师备课。七、教学反思1、本节课能体现新课程理念,采用“问题引导科学探究”的设计理念,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在问题的推动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2、本节课较好地利用了教材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