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建地方铁路叙永至大村线B合同段中坝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编制: 审核:四川省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叙大铁路项目经理部 二一四年六月十二日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11.1. 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11.2.相关规范、标准及规程11.3.中坝隧道基础资料及设计文件21.4.施工图阶段评估结果21.5.风险评估的阶段安排 4第二章 隧道概况52.1.总体概况 52.2.工程地质 52.3.水文地质 6第三章 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 83.1风险评估对象及目标 83.2.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 9第四章 风险评估内容 124.1.风险评估范围 124.2.风险评估因素 124.3.风险评估内容 12第五章 风险对策与措施 205.1实施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205.2实施监控量测 205.3. 非可溶岩与可溶岩接触带超前探岩探水措施205.4.突水、突泥、塌方等风险减缓措施215.5.煤与瓦斯赋存地段施工安全风险减缓措施225.6.风险措施对照表及残余风险等级28第六章 风险评估结论 30叙大铁路B标段中坝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第一章 编制依据1.1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叙大铁路公司制定的标准化管理办法汇编。1.2相关规范、标准及规程1)、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2)、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5)、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TZ231-2007);6)、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7)、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8)、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9)、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10.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8月1日起施行);10)、煤矿安全规程(2010版);11)、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12)、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13)、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2000);1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8);15)、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16)、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铁建设2006179号);17)、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TB10503-2005);18)、铁建设2007102号文关于印发加强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19)、铁建设2007100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安全工作的通知;1.3中坝隧道基础资料及设计文件1)、D9K55+613.5 中坝隧道设计图纸;2)、叙大铁路隧道衬砌断面及钢架支护参考图叙大隧参(10)-02、-03、-04、-05、-07、-08;3)、叙大铁路工程B标段工程施工招标文件;4)、经业主和监理批准实施的相关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等;5)、施工中遇到的重大安全问题的处理方案和处理结果。1.4施工图阶段评估结果施工图阶段评估结果见附表(01-01)。附表(01-01) 施工图阶段评估结果序号段落风险事件成因初始风险风险处理措施残余风险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1D9K53+618D9K53+656、D9K53+943D9K54+013、D9K57+514D9K57+614塌方浅埋,可溶性岩与非可溶性岩接触带33高度弧形导坑开挖,加强初期支护及二衬,及时施作仰拱,加强监控量测。22中度2D9K53+720D9K53+888、D9K54+532D9K54+586、D9K55+186D9K55+365塌方泥灰岩地层,节理裂隙发育,夹层状盐溶角砾岩、泥灰岩地层、灰岩地层,围岩破碎,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32中度台阶发开挖,加强初期支护及二衬,及时施作仰拱,加强监控量测。21低度3D9K53+613D9K55+365、D9K57+450D9K57+614突水、突泥岩溶发育43高度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和排水,必要时注浆堵水,做好岩溶处治方案,选择适宜的开挖方法,加强监控量测,适时调整支护参数。32中度4D9K57+040D9K57+490瓦斯爆炸高瓦斯34高度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加强瓦斯检测及施工通风,按安全作业流程施工,瓦斯工区采用巷导式通风,使用防瓦斯衬砌。23中度5D9K55+600D9K56+514,D9K56+514D9K57+040瓦斯爆炸低瓦斯33高度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加强瓦斯检测及施工通风,按安全作业流程施工,瓦斯工区采用巷导式通风。22中度6D9K56+484D9K57+490地下水侵蚀地下水具硫酸盐侵蚀性32中度衬砌采用高性能砼,喷射砼及沟槽使用耐腐蚀砼。21低度1.5风险评估的阶段安排仅对中坝隧道施工阶段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第二章隧道概况2.1总体概况中坝隧道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护家乡境内,隧道区为低中山区构造剥蚀地貌,属四川盆地边缘山系。山高谷深,地形起伏较大,山坡陡峻,“V”型冲沟发育。隧区植被茂密。部分为耕地。隧道进口里程D9K53+613,出口里程D9K57+614,隧道长4001m,为单线铁路隧道,隧道最大埋深415m。隧道除进出口分别位于半径800m和1000m的曲线上外,其余地段均位于直线上;隧道纵坡依次为3、-7.463和-7的人字坡。2.2工程地质2.2.1地层岩性隧道区表覆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颇洪积(Q4al+pl)层、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Q4al+el)层粉质粘土,下伏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2l)地层白云质灰岩、砂质泥岩、泥质灰岩,二叠系上统龙潭组、长兴组(P2l+C)地层页岩、炭质页岩夹煤线、泥质砂岩、灰岩、煤层、黏土岩,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地层灰岩。隧道穿过4层主要煤层,设计分别命名为C1、C2、C3和C4(其中:C3煤层厚达4.75m,属巨厚层煤层,在施工阶段工作面复查,已经鉴定为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煤层);附近龙山一带煤堪资料显示含煤层共8层,分别为C13、C14、C15、C19上、C19、C23、C24和C25(其中:C19、C25等煤层在本地区内属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煤层)。2.2.2地质构造隧址区内构造较为简单,未见断裂构造体通过,局部发育小型褶皱,隧道进口段岩层产状较多变,代表性产状为:N84E/28NW,主要发育两组节理:N69W/72SW、N4W/88SW;洞身段岩层产状为:N79W/24NE、N63W/19NE,主要发育两组节理:N11E /62SE、N38W/79SW;出口段岩层产状为:N63W/19NE,主要发育两组节理:N22W/80SW、N31E/77NW,区内节理多呈闭合微张状,延伸长度一般16m。2.3水文地质2.3.1地表水中坝隧道出口区发育一U字形河谷,河流下切作用强烈,河宽约145米,深约85米,河床宽约1025米,河内有常年流水,平时流量约2m3/s,主要由大气降水及地下暗河补给,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2.3.2地下水中坝隧道出口区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基岩裂隙水按其赋存条件可分为风化基岩裂隙水和构造基岩裂隙水,受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变化影响较大。岩溶水主要赋存在可溶岩内,区内灰岩岩溶较发育,地表多见溶洞、溶蚀洼地、落水洞及竖井,岩溶受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变化影响较大。2.3.3预测涌水量1) 、D9K53+613D9K53+831段为泥灰岩、白云质灰岩地层,预计正常涌水量为310m3/d,最大涌水量为620m3/d;2)、D9K53+831D9K55+327段为泥灰岩、灰岩、白云质灰岩地层,预计正常涌水量为3223m3/d,最大涌水量为8057m3/d;3)、D9K55+327D9K56+513段为钙质页岩、砂质泥岩、泥质灰岩地层,多处发育溶洞及暗河,预计正常涌水量为2118m3/d,最大涌水量为3812m3/d;4)、D9K56+513D9K57+481段为页岩、碳质页夹煤层,预计正常涌水量为981m3/d,最大涌水量为1766m3/d。5)、D9K57+481D9K57+614段为灰岩,预计正常涌水量为309m3/d,最大涌水量为618m3/d。全隧道正常涌水量为6941m3/d,最大涌水量为14873m3/d。第三章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办法3.1风险评估对象及目标3.1.1风险评估对象本次评估对象为中坝隧道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3.1.2风险评估的目标和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开工建设,一些重特大工程事故也随之发生。例如,2003年上海地铁4号线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1.5亿元;2005年都汶高速董家山隧道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致44人死亡、1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035万元(该隧道原设计为低瓦斯隧道);2006年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特大突水、突石事故,致3人死亡、7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349万元;2007年宜万铁路高阳寨隧道进口处岩崩事故,致27人当场死亡。本隧道施工中遇到的重大安全隐患的处理情况:一、中坝隧道进口,2012年7月14日,开挖至D9K55+221发生突水、突泥,为进一步探明前方地质情况,至今已延误工期约24个月,处理方案还有待进一步落实;二、中坝隧道出口,2012年6月20日探测到C3煤层瓦斯赋存异常,业主、设计、监理要求委托第三方有资质的单位对C3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进行鉴定,此项工作至2013年3月11日才完成,鉴定结果为C3煤层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中坝隧道出口工区也由高瓦斯升级为瓦斯突出工区,按瓦斯突出工区进行管理;工期因此延误约9个月。 以上惨痛的事故和本隧道存在的重大安全问题提醒我们,必须认真辨识重大危险源和影响安全的因素,认清我们所面对的安全风险,对所面临的安全风险进行科学的客观的评估,从而提出规避风险或者降低风险的对策,避免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通过风险评估工作,识别在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安全、环境等各方面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确定风险等级,并针对各风险因素提出风险处理措施,将各类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以达到保证施工安全、保护环境、保证建设工期、控制投资、提高效益的目的。3.2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3.2.1风险评估人员中坝隧道安全风险评估由四川省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工程部部负责组织,由本单位隧道、工程地质等多名专家组成。风险评估小组名单见附表(03-01)。附表(03-01) 风险评估小组名单序号姓名专业技术职称备注1谭万涛2方勇3邢德利4563.2.2风险评估方法以设计图地质资料为主线,综合运用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3.2.3风险评估程序根据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路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等相关要求,结合叙大铁路工程建设实际情况,中坝隧道施工阶段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估程序为:1)、对施工阶段初始风险进行识别,形成风险清单表。2)、根据风险清单对初始风险进行评价,分别确定各风险因素对施工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值。3)、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或措施。3.2.4风险因素核对表施工阶段风险因素核对表见附表(03-02)施工阶段风险因素核对表。附表03-02施工阶段风险因素核对表 风险事件 风险因素突水、突泥塌方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其它开挖情况开挖方式循环进尺爆破器材 爆破方法 预留变形量应力释放措施 地下水处理施工期防排水排水措施降水措施注浆堵水措施支护及衬砌情况支护时机支护方法支护质量支护刚度超前支护预注浆闭合成环周期防护情况人员防护 机械设备防护紧急避险措施 防突、防爆措施门禁系统 瓦斯自动检测系统 瓦斯人工检测 机械设备防爆 进洞临时用电防爆 风电、瓦电闭锁 通风方式与通风量 超前预测预报 掲煤防突措施 防灭火措施 救援与自救措施 监控量测水量水压掌子面稳定情况测量器材及布置量测频率规范要求检测项目信息反馈与处理第四章风险评估内容4.1风险评估范围本次评估仅对叙大铁路B标段中坝隧道施工阶段的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进行评估。4.2风险评估因素根据施工图设计中坝隧道风险等级分析评价表,我单位采用层次分析法,按隧道各工序出现的风险进行了调查、统计,中坝隧道安全风险主要影响因素达10余项。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矩阵法、头脑风暴法等综合方法,初步辨识和评价出中坝隧道的主要安全风险综合要素共4个大项,即:突水突泥、塌方、瓦斯爆炸和煤与瓦斯突出。4.3风险评估内容4.3.1风险评估分级隧道施工阶段风险较大,由于施工阶段主要目标是顺利施工和保证安全,因此本次评估重点是施工阶段安全评估。本阶段风险评估以定量、半定量为主,结合现有统计数据及现行规范、规定进行,根据现场调查和设计资料分析确定各风险因素导致的风险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和可能产生的后果。通过对中坝隧道的地层岩性、工程地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设计有关资料详细分析后,将各种风险因素导致相应事故发生的概率及后果,按照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的规定划分如下,见附表(04-01)概率等级标准、附表(04-02)经济损失等级标准、附表(04-03)人员伤亡等级标准、附表(04-04)工期延误等级标准、附表(04-05)环境影响等级标准、附表(04-06)风险等级标准、附表(04-07)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表。1) 、(04-01)概率等级标准。附表04-01概率等级标准概率范围中心值概率等级描述概率等级0.31 很可能 5 0.030.3 0.1可能 40.0030.03 0.01 偶然 3 0.00030.003 0.001 不可能20.00030.003 0.001 不可能 2注:(1)当概率值难以取得时,可用频率代替概率。(2)中心值代表所给区间的对数平均值。 2) 、(04-02)经济损失等级标准。附表04-02经济损失等级标准后果定性描述灾难性的很严重的 严重的较大的 轻微的后果等级54321经济损失(万元) 1000 3001000100300 30100 9210 1F2或 1SI10 SI=1或110110 0.11 0.010.124 624 26 0.520.55) 、附表(04-05)环境影响等级标准。附表04-05环境影响等级标准后果定性描述灾难性的很严重的 严重的较大的 轻微的后果等级54321环境影响描述永久的 且严重的 永久的但轻微的 长期的 临时的 但严重的 临时的 且轻微的6) 、附表(04-06)风险等级标准。附表04-06风险等级标准 后果等级 风险等级概率等级 轻微的较大的严重的很严重的灾难性的12345很可能5高度高度 极高极高极高可能4中度高度高度极高极高偶然3中度中度高度高度极高不可能2低度中度中度高度高度很不可能1低度低度中度中度高度7) 、附表(04-07)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表。附表04-07 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表风险等级接受准则处理措施低度可忽略此类风险较小,不需要采取风险处理措施和监测。中度可接受此类风险次之,一般不需要采取风险处理措施,但需予以监测。高度不期望此类风险较大,必须采取风险处理措施降低风险并加强监测,且满足降低风险的成本不高于风险发生后的损失。极高不可接受此类风险最大,必须高度重视并规避,否则要不惜一切代价将风险至少降低到不期望的程度。4.3.2安全风险评估内容安全风险评估内容见附表(04-08)隧道风险清单表、附表04-09初始风险等级表、附表04-10风险因素综合权重表、附表04-11风险期望损失表、附表04-12风险评估综合表、1)、附表(04-08)隧道风险清单表;附表04-08 隧道风险清单表风险清单表编号XD-ZBSD-01日期2014年6月隧道名称中坝隧道评估阶段施工阶段序号风险名称风险产生原因类别后果备注1突水、突泥隧道穿越石灰岩地层围岩破碎,且软硬不均,节理裂隙发育,易形成异常的突泥、突水等地质灾害,是中坝隧道施工的重大安全风险因素。地质原因人员伤亡投资增加工期风险2塌方隧道进出口浅埋,隧道软硬岩、非可溶岩与可溶岩接触带,对围岩稳定有较大影响,隧道围岩破碎,且软硬不均,煤系地层泥岩有的呈厘米级薄片状,有的呈粉末、泥状,易形成塌方。地质原因、设计原因、施工原因人员伤亡投资增加工期风险3瓦斯爆炸煤系地层、开挖后煤层瓦斯溢出,防火措施未落实到位是中坝隧道的重大安全风险风险因素。地质原因、设计原因、施工原因人员伤亡投资增加工期风险4煤与瓦斯突出煤系地层、煤质较软,掲煤时煤与瓦斯突出,防突措施未落实到位,是中坝隧道的重大安全风险因素。地质原因、设计原因人员伤亡投资增加工期风险2)、附表04-09初始风险等级表;附表04-09 初始风险等级表 序号起讫里程长度(米)突水、突泥塌方瓦斯爆炸瓦斯突出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1D9K53+613D9K55+365175244极高2D9K55+186D9K55+36517943高度3D9K55+600D9K56+514,D9K56+514D9K57+040144045极高4D9K57+040D9K57+49045045极高3)、附表04-10风险因素综合权重表;附表04-10风险因素综合权重表风险综合权重表编号XD-ZBSD-01日期2014年6月隧道名称中坝隧道评估阶段施工阶段序号风险名称综合权重重要度备注1隧道涌水量异常12极高度2埋深6高度3不良地质构造6高度4岩体结构特征6高度5施工工法选择不合理5高度6爆破材料及方法5高度7工期紧4高度8超前地质预报不及时6高度9监控量测方法不正确5高度10结构支护强度不够5高度11煤层及瓦斯赋存异常12极高度由高瓦斯工区上升到瓦斯突出工区12防突、防灭火措施不到位12极高度4)、附表04-11风险期望损失表;附表04-11风险期望损失表风险期望损失表编号XD-ZBSD-01日期2014年6月隧道名称中坝隧道评估阶段施工阶段序号风险名称风险事件预计损失(万元)期望概率期望损失(万元)1隧道涌水量异常突水、突泥1001000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控制10 2埋深塌方、瓦斯压力异常1001000或1000采取有效措施,不惜代价进行规避10 3不良地质构造塌方1001000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控制10 4岩体结构特征塌方1001000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控制10 5施工工法选择不合理塌方1001000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控制10 6爆破材料及方法塌方1001000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控制10 7工期紧塌方1001000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控制10 8超前地质预报不及时塌方1001000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控制10 9监控量测方法不正确塌方1001000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控制10 10结构支护强度不够塌方1001000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控制10 11煤层及瓦斯赋存异常瓦斯爆炸或煤与瓦斯突出1000采取有效措施,不惜代价进行规避1012防突、防灭火措施不到位煤与瓦斯突出1000采取有效措施,不惜代价进行规避105)、附表04-12风险评估综合表;附表04-12风险评估综合表评估阶段施工阶段时间2014年6月隧道名称中坝隧道长度(米)4001线别单线隧道地质概况隧道主要穿过地层有:见地质概况设计情况预留电化单线铁路隧道施工情况分为三级管理:公司、叙大铁路B标段项目经理部和中坝隧道工区,明确分工负责,落实各级责任。评估目标安全 环境 工期 投资 第三方识别方法以设计图为主线,综合运用了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 风险因素A原因背景B原因背景C原因背景隧道涌水异常安全风险地质因素埋深安全风险地质因素不良地质构造安全风险地质因素岩体结构特征安全风险地质因素施工工法选择不合理安全风险设计原因爆破材料及方法安全风险地质因素工期紧安全风险设计原因超前地质预报不及时安全风险地质因素监控量测方法不正确安全风险设计原因结构支护强度不够安全风险设计原因煤层及瓦斯赋存异常安全风险地质因素掲煤防突、防灭火措施不到位安全风险设计原因评估结论经风险评估,中坝隧道存在突泥、突水、塌方、瓦斯爆炸及瓦斯突出等安全风险,属于极高度安全风险。为确保安全风险得到有效地控制和管理,我单位将中坝隧道防突水、突泥、防塌方、防瓦斯爆炸和煤与瓦斯突出作为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下阶段应注意事项根据超前预测预报及施工过程反馈的信息,及时做好围岩塌方地段、突水突泥地段、煤与瓦斯赋存地段等不良地质段的动态设计变更; 施工过程中,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加强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防治工作,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控,确保安全风险的各项管理措施得到有效地实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第5章 风险对策与措施5.1实施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根据中坝隧道设计资料,本隧道通过岩层层数较多,软硬岩互层,特别是出口工区要穿过主要煤层4层(分别为C1、C2、C3和C4),但附近煤矿煤堪资料显示有煤层8层(分别为C13、C14、C15、C19上、C19、C23、C24和C25其中:C19、C25等煤层为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煤层);隧道施工时,必须通过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手段,探明掌子面前方地质条件,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误穿煤层引发煤与瓦斯突出等施工突发灾害的发生。 5.2实施监控量测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位移、变形、受力情况以及地表水等进行施工过程的监测,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评定施工期间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避免施工安全事故、支挡结构破坏、第三方损失等风险事故发生。 5.3非可溶岩与可溶岩接触带超前探岩探水措施 根据中坝隧道设计资料,D9K55+186D9K55+365、D9K55+984D9K56+034、D9K56+305D9K56+615等段落,为软硬岩或非可溶岩与可溶岩接触带,下部承压水容易涌出;根据地质钻孔资料显示,岩体普遍碎裂,节理裂隙极发育,易形成塌方、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本隧道施工时全隧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并按照以下方法和程序进行超前地质预测: 1)、在接近断层破碎带富水区时,采用地震探测仪对掌子面前方30m-100m范围内的不良地质体的位置、规模、性质作准确详细的预报,掌握围岩的级别和地下水情况,每隔20m施作一次,当有异常时适当加密。 2)、在地震波探测仪的基础上采用超前探测验证,对掌子面前方80m左右范围的地质情况作准确预报,先进行红外超前探测(每掘进循环1次)然后每个断面布设5个探测孔(其中1个孔取岩芯),对掌子面前方的地下水、地温及围岩情况进行探测,探测孔25m一个循环,单孔长度为30m左右,相邻探测孔之间的搭接长度为5m。当有情况时,结合预测结果加密钻孔或加深部分炮眼布置,钻孔布置应针对物探异常位置进行调整。 3)、对多项预测预报手段所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评定、相互印证,并结合掌子面地质资料进行预测、判断,根据超前地质预报资料进行施工优化,调整施工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4)、配备足够的抽排水设备,采用恰当的排水措施,使地下水能顺着预设的各种管沟排出洞外,以降低地下水位。 5)、加强施工过程中地质情况的核对工作。当在施工中发现与设计不相符时及时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汇报情况,经现场踏勘,共同提出具体处理方案并按方案组织施工。 5.4突水、突泥、塌方等风险缓减措施 对本隧道D9K55+186D9K55+365、D9K55+984D9K56+034、D9K56+305D9K56+615等段落,采用超前周边注浆。注浆的目的是对突水、突泥等威胁地段,实施以保证施工安全的超前注浆、开挖全断面径向注浆。注浆方法如下: 1)、注浆范围为开挖轮廓线外5m。 2)、每一循环注浆长度为30m,开挖25m,预留5m止浆段。 3)、注浆孔按浆液扩散半径1.5m考虑,孔底间距3m布设。 4)、注浆孔开孔直径不小于108mm,终孔直径不小于90mm,钻孔和注浆顺序由外向内。 5)、岩层破碎容易造成坍孔时,采用前进式注浆,否则采用后退式注浆。 (6)钻进过程中遇涌水或因岩层破碎造成卡钻时,应停止钻进,进行注浆、扫空后再进行钻进。 6)、注浆材料: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水泥采用P.O42.5水泥,水玻璃采用40Be,水灰比0.8-1:1,水泥浆:水玻璃=1:0.8。5.5煤与瓦斯赋存段施工安全风险减缓措施 中坝隧道出口工区(D9K55+300D9K57+614)是高瓦斯(瓦斯突出)工区,是施工安全风险极高的工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瓦斯爆炸和煤与瓦斯突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施工中应采取预防措施。 5.5.1瓦斯隧道施工的基本原则 瓦斯隧道施工必须贯彻“先预测后掘进,有疑问必检测,不明确不前进”的指导方针,坚持“加强通风,勤测瓦斯,严禁火源,衬砌紧跟”基本原则。瓦斯隧道施工,必须把“一通三防”(通风、防瓦斯、防火、防尘)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建立和落实“一通三防”管理制度,保证人员、资金和技术设备到位。 中坝隧道在瓦斯安全管理上实行四级管理: 一级管理内容:一般危险,需要注意;对于本隧工程的进出口无瓦斯地段施工视为本级管理。二级管理内容:显著危险,需要整改并有预防、治理措施;在本隧工程中瓦斯压力小于0.15Mpa地段视为本级管理,对瓦斯实施布点监测、加强通风并有安防措施。三级管理内容: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在本隧工程中瓦斯压力大于0.15Mpa 地段视为本级管理,加强瓦斯监测及通风、制定防瓦斯突出措施、设备改型、超前地质预报以及相关安防措施等,降低危险程度后恢复施工。 四级管理内容:极高度危险,不能作业;在本隧工程中有瓦斯突出地段、火灾、 瓦斯爆炸、突水、突泥等意外事故视为本级管理;在施工时,必须启动相应预案并采取排(抽) 放瓦斯、超前地质预报等措施降低危险且通过分析观察后方可施工。 5.5.2瓦斯隧道施工基本规定 1)、一切作业必须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必须符合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煤矿安全规程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的要求。2)、进洞作业人员按工种进行岗位教育、进洞教育和工序(工班)教育的三级教育。 3)、特种作业人员如瓦检工、爆破工、电工、电焊工、通风工、防突预测工等,必须经相关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操作资格证,方可持证上岗。 4)、施工使用涉及安全生产的机电产品,必须经过安全检验并取得安全标志;瓦斯隧道通风机采用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供电;掘进工作面和机械橡套电缆必须严加保护,避免水淋,撞击、挤压和炮崩,每班必须进行检查,发现损伤及时处理。 5)、建立进洞检查制度和出入洞人员清点制度,瓦斯突出工区进洞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严禁携带烟火及非防爆移动电话,严禁穿化纤衣服,进洞前严禁喝酒。 6)、建立应急预案,配备必要急救器材、装备和药品,根据应急救援预案要求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工程开工前,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规程并组织每个工人学习。 7)、洞内施工采取湿式钻孔,爆破喷雾,装岩洒水,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必须采用湿喷,喷前必须冲洗受喷面(作业人员按要求规范佩戴劳动保护用品)。 8)、每道工序开工前,班组长必须对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准人员进入工作面。 9)、必须配有足够数量的通风状态检测仪表,并由质量监督局进行标定。 10)、建立制定隧道内外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防火措施,隧道内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工作,如必须进行,每次必须进行动火作业申请,并采取必须的安全措施,在相应人员(瓦检员、安全员、动火监护人员等)的监视防护下进行。 11)、必须做好瓦斯适时预报工作,按规定装备安全监控系统。 5.5.3瓦斯隧道通风管理 1)、通风要求 :(1)、瓦斯隧道通风标准见附表05-01 规定。 附表05-01 瓦斯隧道通风标准表 名称允许浓度(%)备注工作面瓦斯浓度小于0.5工作面氧气含量大于20体积百分比二氧化碳浓度0.5进风风流体积百分比一氧化碳浓度30mg/m3二氧化氮浓度5mg/m3粉尘浓度(每立方空气中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尘)不大于2mg洞内温度不高于28超过30停止作业(2)、隧道必须建立测风制度,每l0天进行1次全面测风。对掌子面和其他用风地点,应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测风,每次测风结果应记录并写在测风地点的记录牌上。应根据测风结果采取措施,进行风量调节。 (3)、瓦斯隧道施工期间,应建立瓦斯通风监控、检测的组织系统,测定气象参数、瓦斯浓度、风速、风量等参数。低瓦斯工区可用便携式瓦检仪,瓦斯突出工区除便携式瓦检仪外,尚应配置高浓度瓦检仪和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并配备救护队。 2)、通风管理 (1)、施工中通风管理 隧道施工分阶段采用压入式和巷道式通风,按批准后的通风方案组织实施。 隧道施工中,对瓦斯易于积聚的空间和衬砌台车附近区域,可采用空气引射器、局扇、压风管等设备,实施局部通风的方法,消除瓦斯积聚。 在施工期间,应实施连续通风,不得随意间断。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并在各入口处设置栅栏、警示牌。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浓度。当停风区瓦斯浓度不超过1%,并在通风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10m 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且必须取得主管安全的领导准许的开机命令,经认真检查后,方可人工开动通风机。当停风区中瓦斯浓度超过1%时,必须制定排除瓦斯的安全措施,回风系统平导内还必须停电撤人。只有经检查证实停风区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时,方可人工恢复通风机供风的正洞中的一切电器设备。 在第三个横通道与正洞贯通后,必须立即在第四个横通道内设置两道风门封闭;在第二个横通道与正洞贯通后,必须立即在第三个横通道内设置两道风门封闭(上一个横通道内设置两道风门封闭仍然保留);依此类推。以避免通风系统紊乱或局部通风机吸循环风,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横通道内的风门必须安设闭锁装置,防止同时打开两道风门,造成风流短路。风门的施工必须做到包边沿口。横通道内的密闭必须经常检查、维护。密闭门的施工必须符合质量要求,保持严密、平整。密闭门与正洞和平导墙面必须在同一平面内,不得有盲洞存在。若因受限制有盲洞存在时,必须设置栅栏,提示警标,防止人员误入。局部增设射流风机,加强对射流风机的日常维护、检查和管理,保证其连续正常运转。 (2)、贯通时通风管理 隧道正洞和平导贯通时,通风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在距贯通大于50m 前,必须停止其中一个掌子面的作业,做好调整通风系统的准备工作。 贯通时,必须由专人在现场统一指挥,停止掘进的掌子面必须保持正常通风,设置栅栏及警标,经常检查风管的完好状况和掌子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瓦斯浓度超限时,必须立即处理。开挖的掌子面每次爆破前,必须派专人和瓦斯检查工共同到停挖的掌子面检查掌子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瓦斯浓度超限时,必须先停止开挖掌子面的工作,然后处理瓦斯,只有在两个掌子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在0.5%以下时,开挖的掌子面方可爆破。 (3)、通风安全监控 瓦斯突出工区必须装备一套安全监控系统,配齐测试甲烷、风速、温度等各类传感器。必须每天检查安全监控设备及电缆是否正常。安全监控系统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每月至少1 次。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检测设备,每7天必须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调校1次。每7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光学甲烷检测仪、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甲烷断电仪,每年大修、检定一 次。安全监控系统和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的测值允许误差为0.2%;当两者测值误差大于0.2%时,先以读数较大者为依据,将记录和检查结果报监测值班员,采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带答案详解(a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每日一练含答案详解【基础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提升题库及答案详解(夺冠)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综合提升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提升B卷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必刷)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基于2025年数据的腾讯社交平台用户流失原因与应对策略研究报告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检测试卷附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综合提升练习题带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彩蛋押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2006年
- 《康复护理学》3章康复评定(第二节心肺功能评定)
- 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配电站房工程设计
- GB/T 29256.5-2012纺织品机织物结构分析方法第5部分: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的测定
- GB/T 27021.1-2017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第1部分:要求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宫颈裂伤修补术课件
- 超星尔雅美学原理课后习题与考试答案
- 药剂学:第二章 药物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课件
- API-650-1钢制焊接石油储罐
- 游泳救生员(初级)理论复习试题与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