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期语文模块教案(第七、八单元)_第1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期语文模块教案(第七、八单元)_第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期语文模块教案(第七、八单元)_第3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期语文模块教案(第七、八单元)_第4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期语文模块教案(第七、八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20.军神(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清课文思路,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重难点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习过程复备栏一、学情调查1.正确认读下列词语:伤势 土匪 邮局 镇定 麻醉药 诊所 职员 损伤 崭新 担心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二、学习板块(一)(一)合作探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学习引导:1.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出本课不认识的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词,注意“缠、镇、醉、崭”,不要读错。用自己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镇定 恳切 愣住 一声不吭崭新 勉强 颤抖 汗如雨下2.练习正确流利地课文。(二)展示交流:1.交流字词学习情况。2.朗读课文(相机评价,是否正确流利)。三、学习板块(二)(一)合作探究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引导:1.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分为几部分。2.按“求治术前术中术后”将课文分为四部分。想一想每部分写了什么。小组内分部分朗读课文。3.说一说自己对“军神”的理解。根据课文内容或查字典。(二)展示交流:1.班内交流学习所得,其他同学补充。2.解决学生不理解的词语和提出的其他问题。四、学习板块(三)(一)合作探究生字的书写学习引导:1.自由书空10个生字,重点书空“势、承”字的笔顺。2.小组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呢?3.教师讲解并范写“势、承”。学生再描红这10个生字。4.你会写这些字了吗?试试看!(二)展示交流比一比,看谁写的最美观。五、达标检测1.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1)手术结束(s sh),崭(zhn zn)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2)我一直在数(sh sh)你的刀数(sh sh)。(3)沃克医生不禁(jn jn)失声喊道:“了(le lio)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镇定( ) 亲切( ) 不悦( )六、总结提升1.这节课我们初步的感知了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了十大元帅之一刘伯承。这里我有两个疑问:(1)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2)本课写了刘伯承是一位伟大的军神,作者为什么花那么多的笔墨描写沃克医生的态度变化?2.请大家课后认真思考,下节课来解决这些问题。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20、军神(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3.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刘伯承的钢铁意志。难点: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学习过程复备栏一、学情调查1.划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简单批注在书上。2.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3.把课文中含有“军神”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二、学习板块(一)(一)合作探究整体感知,识“军神”学习引导1.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2.沃克医生为什么说刘伯承是男子汉、是会说话的钢板、是军神?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小组合作找一找答案。(二)展示交流 组内交流,后组长汇报。教师适时点拨。三、学习板块(二)(一)合作探究精读课文,悟“军神”1.自由读1-6自然段,用不同符号勾出描写刘伯承和沃克神情、动作的词语。2.抓住所画的词语,朗读有关句子,想一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提示:(1)抓住描写刘伯承言行的词句,理解、体会刘伯承的顽强意志和坚强精神。(2)抓住描写沃克医生态度变化的词句,理解,认识沃克医生态度的转变衬托了刘伯承精神的伟大。(二)展示交流1.展示朗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感受与体会。2.学生再次读: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四、学习板块(三)(一)合作探究回归整体,会“军神”学习引导:1.多种形式分角色练读课文。(同桌、小组、分组等形式)2.课文主要向我们讲述的是军神刘伯承的故事,可是作者却用了很重的笔墨在描写沃克医生的动作、语言和神情,这是为什么呢?(二)展示交流上台分角色朗读课文。五、达标检测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完成练习。1.从( )可以看出沃克医生对刘伯承十分敬佩。2.这里的年轻人指( ),他自称自己是一名( ),手术后沃克医生却称他是“军神”。称他是“军神”的原因是( )。六、总结提升1.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绝不仅仅是因为这一次手术,课后搜集刘伯承的故事,在班级交流。2.我们通过一首诗来表达我们的崇敬和怀念之情!赞军神英雄壮举泣鬼神,铁骨钢筋铸军魂。七十二刀生死痛,胜似昔日刮骨人。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21掌声(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中的重点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学习重难点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习过程复备栏一、学情调查1.文中的掌声是(谁)送给(谁)的。2.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掌声?二、学习板块(一)(一)合作探究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的生字表。2.读一读课文后的生字,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3.继续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生字的上面。读完、写完后,请再读一读生字并记住它。4.看一看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你会不会读。困境 愿意 轮流 忧郁 落下 渐渐平息注视 持久 讲述 犹豫 骤然间 经久不息在小组内读一读。5.练习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同桌互读互查,注意正音。6.组内交流:组长检查朗读情况,及时帮助朗读困难的同学。(二)展示交流1.交流字词学习情况。2.朗读课文(相机评价,是否正确流利)。三、学习板快(二)(一)合作探究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引导: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的这件事,小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把句子找出来读给同桌听听。(注意正音)(二)展示交流1.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2.正确、流利地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四、学习板快(三)(一)合作探究生字的书写学习引导:1.仔细观察每个字的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结构特点。2.闭起眼睛想想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不起来就看一眼。就这样,想一想,看一看,看一看,想一想,直到你记住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为止。3.再拿起笔来描一描,要求每笔都要到位。4.在田字格下面的空白处,把每个字都临写一遍,力争写美观。五、达标检测1.文中的掌声是(谁)送给(谁),是掌声让原本的( )小英变得( )。2.比一比再组词 况( ) 镜( ) 愿( ) 低( )矿( ) 境( ) 原( ) 底( )六、总结提升掌声的力量是巨大的,在你的生活中,你给别人鼓过掌吗?是在什么情况下?你得到过别人的掌声吗?你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21掌声(第_2_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课文最后一段。2.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小英的神态、动作的描写,感受小英的情感变化。难点:深刻领会“掌声”的内涵。学习过程复备栏一、学情调查1.听写生词,巩固生字词。2.同学们的掌声为什么会让小英有这么大的变化呢?二、学习板块(一)合作探究认识掌声前的小英学习引导1.仔细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小英是个很自卑的女孩?画出这些语句,仔细品读,在这些文字旁边写下自己的读书感受。可以从以下语句来体会: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位叫小英的同学,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1)小英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2)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从“默默地”这个词你感受到了什么? 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1)此时小英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你能体会出来吗?(2)你还能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读出小英的心理呢?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1)“犹豫”是什么意思?从犹豫你读出了什么?(2)从“慢吞吞”你读出了什么?能读出小英此刻的这种心情吗?三、学习板块(二)(一)合作探究感受掌声认真品读第四自然段,小组探究: 1.文中共写了几次“掌声”? 2.第一次为什么鼓掌?当时小英是怎样的神态、心情?第二次为什么鼓掌?小英又是怎样的心情?(二)展示交流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同桌互读互听。2.在刚才的学习中,你还有哪些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四、学习板块(三)(一)合作探究感受小英的变化学习引导:认真品读第五、六自然段,思考:1.那次演讲后,小英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2.从两次掌声里你体会到了什么?(二)展示交流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五、学习板快(四)(一)合作探究深刻领会掌声内涵1.理解“人人都需要掌声”的内涵,这里的掌声不仅仅是“掌声”,而是指( )。2.联系自己,谈谈自己的感受。(二)展示交流背诵最后一节六、达标检测1.照样子写词。默默地: ( ) ( ) ( )一摇一晃:( ) ( ) ( )2.通过学习,我知道是( )让原本的( )小英变得( ),掌声里包含了( )。我明白了特别是( ),我们要( )。七、总结提升1.拿出爱心卡片,想一下:在你的身边有没有特别需要帮助的人,你可以用你的语言去鼓励他。2.收集类似的关心、帮助、鼓励别人的故事,在班级交流。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22、金子(第_1_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习重难点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习过程复备栏一、学情调查1.认读词语。附近 谋生 唯一 埋头苦干 坑坑洼洼 若有所悟装扮 挖掘 即将 蜂拥而至 一无所获 倾盆大雨2.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他有什么样的梦想?最终他有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二、学习板块(一)(一)合作探究认读生字词学习引导(1):1.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2.把你认为最容易读错的生字用笔圈出来,自己多读几遍。3.同桌互读互查(一人读,一人听,帮助正音)。4.组内交流(一人读,其他人听,帮助正音)学习引导(2):1.自由轻声读课文,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下列词语。埋头苦干 倾盆大雨 若有所悟 蜂拥而至 一无所获2.同桌互说,并互相补充。(二)展示交流1.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读错?提醒大家注意。2.交流对词语的理解。三、学习板块(二)(一)合作探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引导:1.给课文标上小节号。2.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不读错字音,不添字,不漏字。3.同桌互读互查,注意正音。4.组内交流:组长检查朗读情况,及时帮助朗读困难的同学。(二)展示交流可以个别展示、小组竞赛、挑战别人等,展示自己读得最好的一个自然段。四、学习板块(三)(一)合作探究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引导: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围绕“金子”一词用几句话说一说。(二)展示交流1.彼得弗雷特到底有没有找到“真金”?五、学习板块(四)(一)合作探究生字的书写学习引导:1.认读田字格中的生字。2.口头扩词。3.同桌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呢?4.提醒:“钱”字的右边要充分展开,特别是斜钩要长一些,这样才写得好看。“盆”要注意上下结构的比例,上面的捺要展开,下面的一横要长,能托住上面的部分。5.教师先范写,学生练写生字。(二)展示交流1.小组推荐代表展示写字成果。2.比一比,看谁写的最美观。六、达标检测1.完成书后第二题用用钢笔描红。2.比一比,再组词。坑( ) 娇( ) 份( ) 披( )吭( ) 骄( ) 扮( ) 彼( )3、将词语补充完整。蜂拥( )( ) 一( )( )获 倾( )大( )( )有所( ) 埋头( )( ) ( )( )落空七、总结提升学习了课文,你知道彼得找到“真金”了吗?“真金”是什么呢?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22、金子(第_2_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悟出课题“金子”的含义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在朗读中体会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教学重难点重点:懂得彼得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难点:明白“真金”的内涵,从中悟出道理。 学习过程复备栏一、学情调查1.听写词语,巩固生字词。2.彼得本来想要离开,是什么使他留了下来?留下来后又是怎么做的?3.彼得找到的“真金”是什么?二、学习板块(一)(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一部分学习引导: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彼得去挖金子时心情怎样?后来他的心情怎样?为什么?(1)“蜂拥而至”是什么样的场面?从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谁能读出人多的感觉?(2)为什么有这么多淘金者“蜂拥而至”?试着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3)他们的结果如何?(一无所获,扫兴离去)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1)彼得和其他淘金者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从哪些词语看出他不甘心失败?(2)彼得的结果如何呢?(3)你对彼得的遭遇有什么想法?试着用几句话说一说。(4)再次体会彼得付出的辛劳和随之而来的失望,试着有感情读2、3自然段。(二)展示交流有感情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感受彼得心情的变化。三、学习板块(二)(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二部分学习引导:1.细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1)彼得本来要离开,是什么使他留了下来?(2)再读第四自然段,说说彼得看到的情景。你能读出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吗?(3)看到这绿茸茸的、生机勃勃的小草,你怎么想呢?2.细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思考:(1)彼得也是若有所悟,他悟到了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吗?(2)你觉得他的想法有没有道理?从哪里看出来?3.细读课文第六自然段,思考:(1)出示课文插图,谁能用语言来形容一下这些花儿?(2)看到这样娇艳的花朵,你们知道他是怎么种出来的?想一想,全部精力培育花苗要做哪些工作?学生分组交流A 初春,寒气还未退尽,寒风呼呼地刮着,可是应该播下花种了,彼得B 一株株花苗正在成长起来,可眼看,狂风暴雨就要袭来,彼得C 花苗绽开蓓蕾,再过几天便能盛开了。可这几天,骄阳似火,花苗渴得无精打采,彼得4.再读四、五、六自然段,你觉得彼得是个怎样的人?(二)展示交流为什么绝大多数淘金者一无所获,而彼得却找到真金?四、学习板块(三)(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三部分学习引导:1.大声读第七自然段,想一想:生活有没有欺骗彼得?彼得脚下的这片土地有没有亏待他?2.再读彼得的话,你觉得“真金”指什么?谈谈你对彼得所说的话的理解。3.看着彼得弗雷特骄傲的笑容,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可以这样说:要想_,只有_。(二)展示交流“真金”指什么?谈谈你对彼得所说的话的理解。五、达标检测彼得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六、总结提升1.你有什么梦想?你打算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你明白了什么?2.收集有关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小故事。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练习7(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学习目标1.认识京剧脸谱,了解相关脸谱代表的人物及他的故事。2.了解不同颜色的脸谱分别代表的不同的性格特点。3.能够画画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脸谱 。4.按规则,把“述”、“淡”、“趣”写正确,写端正。学习重难点重点:认识京剧脸谱,了解不同颜色的脸谱分别代表的不同的性格特点。 难点:了解脸谱所代表的人物的故事。学习过程复备栏一、学情调查1.你了解京剧的那些知识。2.让学生说说查找的有关人物的故事。3.课前做一个京剧脸谱,或收集相关脸谱。二、学习板块(一) (一)认识京剧脸谱1.指导学生看图,认识不同颜色的脸谱,激发学生兴趣。2.板书红、黑、白、猴的脸谱,说说在哪见过的。3.师:我国京剧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其中“净”这一角色就是在脸上绘画各种图案,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点。试者说说这些脸谱是谁?是什么人物?(小组学习,集体交流)(1)关羽,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与刘备、张飞结拜兄弟,作战英勇;(2)包公(包拯),是民间传说的铁面无私的清官;(3)孙悟空,西游记中的美猴王;(4)秦桧,南宋时的大奸臣,相传是害死岳飞的主谋。(学生完成练线)(二)说说脸谱分别代表什么性格特点1.指名读题,注意读准:“忠勇”、“奸诈”、“正直”2.说说各色脸谱代表什么个性:红色代表忠勇;黑色代表正直;白色代表奸诈;猴脸有红色和黑色,表示孙悟空的忠勇和正直。3.讲讲有关人物故事:在小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或熟悉的人物讲讲有关故事。(三) 展示交流:展示课前画的脸谱或收集来的脸谱,并作相应介绍。三、学习板块(二)写好钢笔字(一)合作探究:读读小发现,观察字帖,同桌讨论:这几个字中原来的捺,为什么要写成点?掌握捺点变化的规律。(二)精讲点拨教师在黑板上范写“淡”,并提示注意点。(三)学生描红练习教师提要求:笔笔入木,看准每个部位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四) 展示交流展示写得好的字,进行表扬评点。四、达标检测1.说说各色脸谱代表什么个性:红色代表黑色代表白色代表五、总结提升在京剧中,脸谱是一种审美约定,红黑白色让人一看就能分出善恶好坏,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其实,人物的性格是复杂的,所以脸谱的色彩也是复杂的,请同学们课后再收集其他的脸谱,并对表现的性格进行研究。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练习7(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学习目标1.学会八个成语,熟读成诵。2.理解成语的意思,了解成语所蕴含的典故。3.有感情地朗诵古今贤文,明白学习要持之以恒,要刻苦,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学习重难点重点: 学习成语和古今贤文,熟读成诵。难点:理解成语和古今贤文所蕴含的道理。学习过程复备栏 一、学情调查1.你能说出几个带有“风”和“雨”的成语吗?2.你能用几个词语或成语来形容刘伯承的精神吗?二、学习板块学习引导(一)成语1.回顾军神一课,激发学生对军人的敬佩之情。师:今天我们走近军人,去学习一组描写军旅生活和军人气概的成语。2.自由认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词语(同桌互读检查)3.指名朗读正音,重点指导:戎马一生、秋毫无犯、运筹帷幄4.学生自读,边读边思考成语的意思,想想哪些读懂了,哪些没读懂? 5.集体交流,理解词义,重点指导:戎马一生、秋毫无犯、刮骨疗毒(补充故事)、运筹帷幄6.边想象词语情境边朗读成诵7.指名背,齐背学习引导(二)古今贤文劝学篇(下)1.自由朗读,把字音读准,语句读通2.师范读,生边听边思考语句的含义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不懂什么?(学生发言,互相补充启发)4.熟读成诵三、展示交流1.同桌互背古今贤文劝学篇(下);2.互相展示京剧脸谱。四、达标检测1.抄写成语3遍;2.背古今贤文劝学篇(下)。五、总结提升说说学习古今贤文劝学篇(下)的感受。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练习7(第3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学习目标1.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掌握买卖的技巧。2.说话时态度大方,声音适量,表达准确。听人说话要认真、耐心。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培养文明和谐与他人交流的素养。难点:使学生学会在不同的交流位置,面对不同的交流对象,应如何确定不同的谈话内容,谈话方式。学习过程复备栏一、学情调查学生准备玩具、图书。二、学习板块(一)(一)学习引导:做个小推销员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图书、玩具。2.要求学生以推销员的身份来宣传,推销产品,重点是把产品作详细的介绍,做到价格合理。3.以同桌为单位,互相推销。4.指名上台表演,如果台下的“顾客”对物品有疑问,可向“推销员”提问。 5.在交流过程中注意自己的态度,态度要和气,力争买卖公平。(二)小组探究如果你是推销员,想要把自己的东西卖个好价钱,该怎么说?三、学习板块(二)(一) 学习引导:学当小顾客1.请每个小组的组长做推销员,组员分别当一次小顾客,上前去买东西,买到自己喜欢的物品。2.在买的过程中,要学会辨质量,讲价钱,并做到有礼貌。(二) 小组探究当一名聪明的顾客,要学会哪些买东西的技巧?(三)展示交流小组合作表演展销会场景。(分角色)四、达标检测教师给定图书、玩具让学生到前面表演展销会场景。五、总结提升1.说说买卖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表演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2.在今后陪爸爸妈妈购物时,运用今天所学的本领,帮助爸爸妈妈购买到称心如意的物品。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23 每逢佳节倍思亲 (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5个生字:会读绿线内的生字,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习重难点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理清文章脉络学习过程复备栏一、学情调查1、这课文采用“文包诗”的形式,诗中的“佳节”指什么节? 2、谁来读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谁写的?二、学习板块(一)(一)合作探究认读生字词学习导引(1) : 1、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 2、把你认为最容易读错的生字用笔圈出来,自已多读几遍。(注意:“逢、重”是后鼻音,“挽、念”是前鼻音,“采”是平舌音。) 3、同桌互读互查(一人读,一人听,帮助正音)。 4、组内交流(一人读,其他人听,帮助正音) 学习导引(2): 1、自由认读下列生词:异乡 思念 无限 深情 天各一方 扶老携幼兄弟 重阳情景 佳节 登高 兴高采烈2、组长带读,再个别正音。3、借助工具书理解上面词语的意思。(二)展示交流1、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读错?提醒大家注意。2、小组比赛读生词。3、“扶老携幼 、兴高采烈”是什么意思?三、学习板块(二)(一)合作探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导引: 1、标上小节号,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2、同桌互读互查,注意正音。 3、组内交流:组长检查朗读情况,及时帮助朗读困难的同学。4、了解王维以及他所写的古诗。(二)展示交流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2、小组竞赛读。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四、学习板块(三)(一)合作探究品读第1、自然段学习导引: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3、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 (二)展示交流1、指名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你体会到了什么? 2、此时的王维一人孤身在长安,这就叫( )。3、谁再来读读读“独在异乡为异客”这句话?4、王维一个人在他乡为客,这里的异乡指的哪里?5、齐读第一小节五、学习板块(四)(一)合作探究生字的书写学习导引: 1、自由书空“采、幼、念”3字的笔顺。 2、同桌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呢? 3、你会写这些生字了吗?试试看!(要按笔顺书写呦!)(二)展示交流比一比,看谁写的最美观。六、达标检测 完成补充习题1、2、3题。七、总结提升搜集有关思乡的诗词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23 每逢佳节倍思亲 (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学习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难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复备栏一、学情调查 1、听写词语。异乡 思念 无限 深情 天各一方 扶老携幼兄弟 重阳情景 佳节 登高 兴高采烈 2、谁来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二、学习板块(一)(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二自然段学习导引:1、自由读第2自然段。2、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第一到第三句说了什么?3、理解扶老携幼的意思。4、从哪儿可以看出,重阳节是个佳节?5、在这家家户户兴高采烈欢度佳节时,诗人王维有什么感受,看第4句是怎么说的? 6、这一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二)展示交流1、齐读第二自然段。2、此时此刻,王维的心情怎么样?可以用哪句诗来表达?三、学习板块(二)(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三自然段学习导引: 1、同桌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2、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说了什么?3、说说茱萸是一种怎样的植物?4、什么叫“天各一方”? 5、省略号表示什么?6、小结: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7、此时此刻,王维的心情怎么样?又可以用哪句诗来表达?(二)展示交流1、齐读第三自然段。2、王维还会想些什么呢?兄弟们还会说些什么呢?四、学习板块(三)(一)合作探究品读第四自然段学习导引:1、王维是怎样来表达自己这种思想感情的?2、轻声读这一自然段。3、这一自然段说了什么?“思绪万千”是什么意思?“九月九日”点名了什么? “忆”是什么意思?4、看图,图画上的人是谁?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是诗人?(二)展示交流1、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指名讲读诗句的意思。3、小结:这一自然段讲的是王维写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齐读第四自然段。五、达标检测 1、默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见学习手册4、5题。六、总结提升“每逢佳节倍思亲”,有这样感叹的又岂止王维一个人呢?在我国古代有不少诗人借诗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思乡之情。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月圆之夜就曾写下了静夜思,宋代著名的诗人王安石也曾写下了泊船瓜洲,这些都是诗中的思乡名作。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读给大家听。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23 孙中山破陋习 (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学习默读课文。3、能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重难点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理清文章脉络,能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过程复备栏一、学情调查1、认读词语唱歌 空闲 祖宗 妇女 缠足痛苦 总统 眼泪 既然 废除2、说说自己收集到的关于孙中山的资料。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研读文题学习导引1、读文题。同桌设疑。(1)、“破”指什么意思?(2)、“陋习”指?(3)文中的“陋习”指什么?2、讨论孙中山。(二)展示交流1、说说自己对课题的理解。2、孙中山: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清朝末年组织中国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三、学习板块(二)(一)合作探究初读课文。学习导引(1)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默读课文指: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2、练读生字。注意“孙、罪、宗”是平舌音,“疼、痛、统、宗”是后鼻音。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空闲 废除 缠足 痛苦4、练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课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件事?试着从事前、事件经过、事后这三方面把课文分成三部分。(二)展示交流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正音。2、交流自己已经理解的词语。3、交流“孙中山为什么要破这个陋习?”讨论把课文分为三部分。第一段:第 自然段 小时候孙中山喜欢活泼能干的姐姐。第二段:第 自然段 姐姐缠足的事深深刺痛孙中山的心。第三段:第 自然段 孙中山破除陋习。4、读熟课文。四、学习板块(三)(一)合作探究写字学习导引1、观察“孙、闲、缠”是什么结构?写时有什么注意点。2、讨论怎样写。3、在田字格里观察这三个字,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二)展示交流1、孙:偏旁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闲:外部的门各笔之间均不连笔。缠:右部上端不能少写一点。2、练写钢笔字,注意姿势。3、小组内评比。五、达标检测1、用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空闲(kng kng) 挑水(tio tio) 受罪(zu zhu)2、比一比,再组词。痛( ) 费( ) 祖( ) 既( )疼( ) 废( ) 组( ) 即( )六、总结提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23 孙中山破陋习 (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学习目标1、学会默读,讲述故事。2、让学生知道缠足陋习曾对妇女造成的严重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默读,讲述故事。难点:让学生知道缠足陋习曾对妇女造成的严重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学习过程复备栏一、学情调查1、听写词语唱歌 空闲 祖宗 妇女 缠足痛苦 总统 眼泪 既然 废除2、说说自己收集到的关于孙中山的资料。二、学习板块(一)(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一段学习导引1、默读课文。画出体现姐姐能干、活泼的词句。2、读出孙中山对姐姐的喜欢。(二)展示交流1、交流体现姐姐能干、活泼的词句。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三、学习板块(二)(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二段学习导引1、为什么姐姐这么痛苦、流泪?请比较下面两句话。提示: 妈妈正用一根布条,给姐姐缠足。妈妈正用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比较:这两句意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为什么?(讨论、交流)2、分析插图。3、孙中山看到姐姐缠足痛苦流泪,感觉怎样?他向妈妈提出什么意见,妈妈是怎么说的?读第3、4自然段。思考。从第三自然段看,孙中山反对给姐姐缠足的理由是什么?他向妈妈提出反对意见,妈妈是怎么说的?妈妈为什么叹气?可是妈妈又不能不这么做,为什么?说明了什么?4、孙中山听了妈妈的话以后又是这么和妈妈争辩的?有用吗?感情朗读第5、6、7三个自然段。5、孙中山同妈妈争辩没有用,那么结果怎么样?这件事使孙中山感到怎么样? 6、为什么再也看不到姐姐的笑脸,听不到姐姐的歌声? 这件事为什么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灵? (二)展示交流1、各小组推举一名学生在小黑板上展示交流完成课后练习第四题的情况2、抓住重点句子,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3、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四、学习板块(三)(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三段学习导引1、“辛亥革命成功”是怎么回事?讨论:辛亥革命2、“首先废除”缠足陋习,表现了孙中山怎么样的精神?这件事有什么重大意义?3、看书上的插图。你想对孙中山爷爷说 。(二)展示交流 ,交流讨论的问题。五、达标检测1、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使句子更具体。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阿姨 地抱起孩子。2、复述课文。六、总结提升 你发现我们现在生活中还存在哪些陋习?想一想,应该如何破除?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练习8 (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学习目标1、以跟岳飞墓有关的内容进行学用字词句的练习。养成处处留心的好习惯。2、写好全包围、半包围结构的钢笔字。学习重难点重点:以跟岳飞墓有关的内容进行学用字词句的练习。养成处处留心的好习惯难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学习过程复备栏一、学情调查 1、读一读: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