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卫星远程学校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卫星远程学校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卫星远程学校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卫星远程学校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卫星远程学校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农业手工业商业 农业手工业商业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自地球上有了人类 便开始了史前的原始社会阶段 早期人类只能随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变化 为寻觅食物采集地而分支转移 距今一万年之前 原始社会步入了新石器时代 这时 发生了一场农业革命 人类在采集和渔猎的同时 学会了种植谷物和驯化动物的方法 由采集转化为生产者 开创了原始农耕与畜牧的文明 从世界范围看 农业的起源中心主要有三个 西亚 中南美洲和东亚 东亚的起源中心主要是中国 刘宗绪主编 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一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 起源 一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 起源 距今10000年左右 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 南稻北粟 一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 起源 距今10000年左右 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 神农氏被尊奉为中国农业的始祖 南稻北粟 2 耕作方式的演变 2 耕作方式的演变 刀耕火种 2 耕作方式的演变 刀耕火种 从简单模仿到人为放火烧荒后播种 由于地力下降不得不经常迁徙 2 耕作方式的演变 刀耕火种 耜 si 耕 或 石器锄耕 从简单模仿到人为放火烧荒后播种 由于地力下降不得不经常迁徙 2 耕作方式的演变 刀耕火种 耜 si 耕 或 石器锄耕 青铜农具 从简单模仿到人为放火烧荒后播种 由于地力下降不得不经常迁徙 2 耕作方式的演变 刀耕火种 耜 si 耕 或 石器锄耕 青铜农具 从简单模仿到人为放火烧荒后播种 由于地力下降不得不经常迁徙 耒耜发明 但缺乏施肥 灌溉 仍需迁徙 商周时期出现少量青铜农具 已懂得灌溉 除草 沤肥 治虫等技术 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 开始走向定居 2 耕作方式的演变 刀耕火种 耜 si 耕 或 石器锄耕 青铜农具 促进耕作方式发展的根本原因 从简单模仿到人为放火烧荒后播种 由于地力下降不得不经常迁徙 耒耜发明 但缺乏施肥 灌溉 仍需迁徙 商周时期出现少量青铜农具 已懂得灌溉 除草 沤肥 治虫等技术 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 开始走向定居 2 耕作方式的演变 刀耕火种 耜 si 耕 或 石器锄耕 青铜农具 促进耕作方式发展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 从简单模仿到人为放火烧荒后播种 由于地力下降不得不经常迁徙 耒耜发明 但缺乏施肥 灌溉 仍需迁徙 商周时期出现少量青铜农具 已懂得灌溉 除草 沤肥 治虫等技术 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 开始走向定居 双齿木耒复原及使用方法示意图 青铜耜起土农具 青铜农具 粟 麦 豆 菽 稻 麻 桑 黍 稷 二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主要指封建社会的农业 二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主要指封建社会的农业 1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铁农具是主要农具 二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主要指封建社会的农业 1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耕犁技术的完善 铁农具是主要农具 二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主要指封建社会的农业 1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耕犁技术的完善 铁农具是主要农具 二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主要指封建社会的农业 铁犁 1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耕犁技术的完善 铁农具是主要农具 二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主要指封建社会的农业 铁犁 只能松土破土 不能翻土作垄 1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耕犁技术的完善 铁农具是主要农具 二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主要指封建社会的农业 铁犁 耦犁 只能松土破土 不能翻土作垄 1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耕犁技术的完善 铁农具是主要农具 二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主要指封建社会的农业 铁犁 耦犁 只能松土破土 不能翻土作垄 二牛三人 二牛一人 二牛抬杠 1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耕犁技术的完善 铁农具是主要农具 二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主要指封建社会的农业 铁犁 耦犁 只能松土破土 不能翻土作垄 二牛三人 二牛一人 二牛抬杠 耧车 1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耕犁技术的完善 铁农具是主要农具 二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主要指封建社会的农业 铁犁 耦犁 只能松土破土 不能翻土作垄 二牛三人 二牛一人 二牛抬杠 耧车 播种工具 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 1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耕犁技术的完善 铁农具是主要农具 二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主要指封建社会的农业 铁犁 耦犁 只能松土破土 不能翻土作垄 二牛三人 二牛一人 二牛抬杠 耧车 播种工具 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 曲辕犁 1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耕犁技术的完善 铁农具是主要农具 二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主要指封建社会的农业 铁犁 耦犁 只能松土破土 不能翻土作垄 二牛三人 二牛一人 二牛抬杠 耧车 播种工具 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 曲辕犁 可调节犁耕的深浅 标志着我国古代生产工具的成熟 1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耕犁技术的完善 铁农具是主要农具 二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主要指封建社会的农业 铁犁 耦犁 只能松土破土 不能翻土作垄 二牛三人 二牛一人 二牛抬杠 耧车 播种工具 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 曲辕犁 可调节犁耕的深浅 标志着我国古代生产工具的成熟 1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耕犁技术的完善 铁农具是主要农具 注意 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 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发展于两汉时期 完善于隋唐时期 战国时代的铁制农具 铁犁铧冠 1951年于河南辉县出土 汉代的犁和犁壁 这种牛耕方式俗称 二牛抬杠 也即文献中所说的 耦犁 西汉时期的耦犁 形象图 耧车 西汉发明的播种工具 是近代条播机的雏形 种子箱 排种管 开沟器 机架牵引 输种管 唐朝的曲辕犁 灌溉工具的改进 曹魏的翻车 灌溉工具的改进 曹魏的翻车 曹魏的翻车 灌溉工具的改进 曹魏的翻车 唐朝的筒车 曹魏的翻车 灌溉工具的改进 曹魏的翻车 唐朝的筒车 宋朝的高转筒车 曹魏的翻车 灌溉工具的改进 曹魏的翻车 唐朝的筒车 宋朝的高转筒车 明清的风力水车 曹魏的翻车 2 耕作技术的进步 2 耕作技术的进步 垄作法 春秋战国 2 耕作技术的进步 垄作法 春秋战国 代田法 西汉 2 耕作技术的进步 垄作法 春秋战国 代田法 西汉 2 耕作技术的进步 垄作法 春秋战国 代田法 西汉 代田法 2 耕作技术的进步 垄作法 春秋战国 代田法 西汉 耕耙耱 魏晋南北朝 南方和北方 代田法 2 耕作技术的进步 垄作法 春秋战国 代田法 西汉 耕耙耱 魏晋南北朝 南方和北方 代田法 3 熟制的增加 耕作制度 3 熟制的增加 耕作制度 两汉一年一熟宋代江南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制 3 熟制的增加 耕作制度 两汉一年一熟宋代江南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制 4 水利工程的兴修 3 熟制的增加 耕作制度 两汉一年一熟宋代江南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制 4 水利工程的兴修 战国秦国的都江堰汉代的漕渠 白渠 龙首渠 这是一幅航拍照片 鱼嘴 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 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 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 白渠 白渠 漕渠 三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三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三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三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三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集体耕作 1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三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集体耕作 个体农耕 1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三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集体耕作 个体农耕 1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变化原因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三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集体耕作 个体农耕 1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变化原因 农具和生产技术的发展 2 小农经济的形成 请思考 什么是封建小农经济 2 小农经济的形成 请思考 什么是封建小农经济 1 含义 以家庭为单位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 小农经济的形成 请思考 什么是封建小农经济 1 含义 以家庭为单位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 小农经济的形成 2 形成原因 请思考 什么是封建小农经济 1 含义 以家庭为单位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 小农经济的形成 生产力的发展 2 形成原因 请思考 什么是封建小农经济 1 含义 以家庭为单位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 小农经济的形成 生产力的发展 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2 形成原因 请思考 什么是封建小农经济 1 含义 以家庭为单位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 小农经济的形成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生产力的发展 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2 形成原因 请思考 什么是封建小农经济 1 含义 以家庭为单位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 小农经济的形成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生产力的发展 3 形成时间 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2 形成原因 请思考 什么是封建小农经济 1 含义 以家庭为单位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 小农经济的形成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春秋战国时期 商鞅变法 生产力的发展 3 形成时间 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2 形成原因 合作探究 请结合教材p7的学思之窗思考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合作探究 请结合教材p7的学思之窗思考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4 中国小农经济 自然经济 的基本特点 合作探究 请结合教材p7的学思之窗思考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1 男耕女织 2 自给自足 3 精耕细作 4 抗灾能力低 5 独立发展 自成体系 4 中国小农经济 自然经济 的基本特点 5 影响 5 影响 5 影响 5 影响 5 影响 请思考 小农经济的弊端有哪些 5 影响 请思考 小农经济的弊端有哪些 1 分散性 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2 封闭性 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3 落后性 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容易满足的心理状态 结合太平天国 课堂小结 发达的古代农业 生产工具 刀耕火种 铁犁牛耕 耕作技术 原始粗放 精耕细作 经营方式 集体耕作 个体农耕 土地制度演变 土地国有 土地私有 基本特点 1 男耕女织 2 自给自足 3 精耕细作 4 抗灾能力低 5 独立发展 自成体系 1 下列关于下图的认识 不正确的是 a 是继汉代犁耕发展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b 自此之后 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c 与旧犁相比具有省力 提速 耕作随心所欲的特点d 标志着中国传统牛耕的基本定型 巩固练习 1 下列关于下图的认识 不正确的是 a 是继汉代犁耕发展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b 自此之后 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c 与旧犁相比具有省力 提速 耕作随心所欲的特点d 标志着中国传统牛耕的基本定型 巩固练习 b 此题是2007年德州模拟题 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方面知识的理解 考查学生据图收集信息的能力 隋唐时期出现的曲辕犁 安装了犁评 是继汉代犁耕发展之后农具改革的一次突破 与旧犁相比 省力 提速 耕作随心所欲 是我国传统牛耕完善的标志 为后世所沿用 而牛耕广泛推广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2 春秋时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 a 铁器的使用b 牛耕的运用c 铁锄的使用d 水利的兴修 2 春秋时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 a 铁器的使用b 牛耕的运用c 铁锄的使用d 水利的兴修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春秋时期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 要扣住题干的农用动力关键 不难发现 春秋战国时期 我国开始出现牛耕 用牛力取代人力 提高了农耕的效率 b 3 2007 山东 白居易诗 机梭声札札 牛驴走纭纭 有财不行商 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 头白不出门 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重视农业的观念 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安土重迁的思想a b c d 3 2007 山东 白居易诗 机梭声札札 牛驴走纭纭 有财不行商 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 头白不出门 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重视农业的观念 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安土重迁的思想a b c d 此题是2007年山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