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下旬秋粮生产情况调查报告.doc_第1页
9月下旬秋粮生产情况调查报告.doc_第2页
9月下旬秋粮生产情况调查报告.doc_第3页
9月下旬秋粮生产情况调查报告.doc_第4页
9月下旬秋粮生产情况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月下旬秋粮生产情况调查报告 9月下旬,我们组织xx市、xx市、xx县、xx县和xx县的价格监测人员分别对当地中晚籼稻生产情况,收购价格及种粮收益等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我们共调查了100个农户、20个村和15家粮食收储及加工企业。调查总体情况为:今年中晚稻生产虽然遇到了历史少有的高温、干旱,但今年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收成。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启动后,价格小幅回升。 一、粮食生产及收购情况 我省是农业大省,也是产粮大省。近几年来我省粮食总产保持在480亿斤左右,占全国粮食产量4.3%左右。我省粮食生产主要以稻谷为主。今年中晚稻生产虽然遇到了历史少有的高温、干旱,但今年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收成。在部分种植户扩大中晚籼稻种植面积的情况下,中晚稻总产仍保持较高的水平,预计在280亿斤以上。 1、部分地区中晚籼稻种植面积增加,总产增加。调查的xx市渔洋镇快岭村、跃进村,龙湾镇龙新村二组、老新镇秀河村的数据显示:4个村组今年中晚籼稻种植面积平均比去年增加11%。潜江全市中晚籼稻种植面积57.32万亩,比上年增加11.42万亩;预计产量达到8亿斤,比上年增加1.2亿斤。调查的xx县水稻大多生产在有充足水源的湖区,今年7、8月份高温、干旱对该地区水稻生产及产量影响不大或增产。 2、部分地区中晚籼稻单产、总产不同程度的减产。京山全县今年中籼稻总产量31.48万吨,比上年减少1.37万吨,减幅4.2%。xx市20个调查户中籼稻亩平单产583公斤,比去年减产26公斤,减幅4.3%。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是今年7、8月份,我省高温、干旱时间长,使该地区水稻生产及产量受到了一定影响。 3、今年新中籼稻收购价格比上年同期低。我们调查的5个市县的20家粮食收储和加工企业,中籼稻平均开秤收购价为128元/50公斤,上年同期为136元/50公斤,比上年下降了8元,同比下跌5.9%。比今年国家公布最低收购价还低7元。农民为了图方便把新中籼稻则以更低廉的价格每百斤122125元出售给了粮贩。 9月23日,我省正式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参与托市收购企业开始按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135元/百斤挂牌收购中晚稻。预案启动后,市场价格有所回升。9月29日,市场上新中晚籼稻的收购价格已由启动之前的123-129元/百斤,上涨到126-133元/百斤,陈稻的出库价格已经由9月中旬的118元/百斤上涨到123元/百斤。 4、今年新稻谷价格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受7、8月份干旱影响,稻谷出糙率和整精米率下降,粮食加工企业加工成本上升,入市收购比较谨慎。二是我国粮食连续九年增,库存充裕、粮食进口持续增加,市场供大于求,致使今年以来成品粮价格持续低迷,新稻收购价格受影响。三是进口低价大米对国内市场大米价格购成下压态势,新粮采购需求降低,对新稻米价格形成了制约。四是今年早籼稻价格走势不佳以及去年同期中晚籼稻价格(基数)相对偏高对今年新中晚籼稻价格构成压力。 我们认为后期非收储企业中籼稻收购价格可能在125135元/百斤波动,价格大幅上涨和大幅下跌可能性不大。 二、中晚籼稻种植成本增加,收益下降 据xx县本次调查,调查户20xx年优质稻种植面积为2.5亩,共投入生产成本2075元(亩平830元),比上年1890元(亩平750元)增加185元,增幅9.8%。其中,一是种子支出增加,今年种子支出468元,比去年430元增加38元,增幅8.8%;二是化肥支出增加,今年化肥支出497元,比去年370元增加127元,增幅34.32%;三是农药支出增加,今年农药支出165元,比去年145增加支出20元,增幅13.79%。 今年中晚籼稻因受持续干旱影响,导致田间管理较困难,反应在用工数量增加、劳动日工价上涨、人工成本上升。据测算,20xx年中晚籼稻种植户亩平用工9.75个,比去年9.34个增加0.41个;劳动日平均工价88.6元/天,比去年88.00元/天增加0.60元;平均每亩人工成本338.71元,比去年319.82元增加18.89元,增幅5.91%。据对100个调查户数据显示,今年每亩雇工费用为158元,比去年147元增加11元,增幅为5.6%。 据xx县调查20家农户平均每亩产值978.62元,比去年1275.74元减少297.12元,减幅23.29%。20家农户亩平现金收益(含国家种粮补贴)共408.86元,比去年513.12元减少104.26元,减幅20.32%。 三、存在的问题 1、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田地不集中、不连片、基础设施较差,不利于土地流转;二是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依然较大,致使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三是土地流转相关法律的缺失导致在实际操作中不规范,双方的约定主要体现在民间化、口头化、短期化上,没有法律合同的支持,这种不规范行为制约着土地健康流转。这样就难以形成规模化种植,农业机械化更是难以实现。 2、对于粮食保险存在的问题。一是赔付的比例过低,二是投保后不能及时生效;三是干旱、涝灾等因素造成的减产不在投保范围内,而目前的粮食作物基本上还是靠“望天收”。 3、粮食企业认为当前粮食流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进口大米冲击国内市场。今年国内进口大米大幅增加,其价格仅为1.5元/斤左右,比国内大米价格低的多。如xx市某粮食加工企业的大米价格为2.1元/斤,大多销往广东、福建沿海一带,这样造成了大米销售难的情况。 4、目前托市收购中存在的问题。农户很少能享受到托市收购价带来的实惠,农户没有存储条件,粮食都是边收边卖,有的甚至在田间收割时就直接低价卖给了个体商贩,等到托市收购价启动时农民手里已经没有多少粮食了;另外托市收购价所收购的粮食品质要求高,农民也没有整晒条件,只好低价卖给粮贩。 四、建议 1.国家应根据国情加强对进口大米数量的宏观调控,严厉打击走私大米的行为,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护国内农民及大米加工企业的利益。 2.粮食收获季节,政府有关部门应及时尽早启动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在加强宣传的同时,还应在乡镇多设收购点方便当地农民就近卖粮,杜绝商贩从中牟利,减少粮食流通环节,让国家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得实惠。此外还应加强对粮食加工企业、个体粮商的监管力度,整顿和打击欺行霸市、压级压价的坑农害农行为。 3、适度规模化生产、经营方面的建议。一是给予种粮大户政策、资金扶持,使其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晾晒场、仓储设施建设;二是国家惠农补贴资金应向种粮大户倾斜。关于秋粮生产调查报告关于秋粮生产调查报告。对种粮大户粮食补贴最好是高于一般种粮户;三是科研和农业技术部门,应将种粮大户作为技术支持和服务的主要对象,对其产前、产中和产后给予及时指导与服务;四是加快土地流转力度,尽快出台土地流转方面的法规制度,为农村的土地流转保驾护航,为适度规模化生产经营创造条件。 4、提高农民粮食保险赔付比例、扩大粮食保险赔付范围,化简赔付手续,让农民从粮食保险中真正得到实惠。 5、改进粮食补贴办法。从20xx年开始的粮食直补是按农民承包的面积实现补贴,这种面积补贴方式存在弊端-那就是不论你种不种粮照样得到粮食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