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讲学稿 苏轼【教学目标】1.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念”、“寝”、“步”、“寻”、“但”、“耳”、“遂”等,以及特殊文言句式。2.借助工具书和文中注释,自主翻译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3.反复诵读,体会作者被贬官后的特殊心境。4.精读课文,品味凝练含蓄,饶有趣味的语言。【教学重点】同目标1、2和3。【教学难点】同目标4【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情况(一)积累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欣(xn)然 未寝(qn) 藻(zo)荇(xng) 交横(hng) 遂(su)至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念(想,想到)无与乐者寻(寻找)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睡)相与步(散步)于中庭遂(于是,就)至承天寺但(只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罢了)3.特殊句式相与步于中庭: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相与于中庭步”。念无与乐者:省略句,“与”后省略宾语“吾”。盖竹柏影也:判断句,“也”表判断。4.给下列句子断句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二)简介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著作集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二、导入新课由苏轼的水调歌头导入:同学们,还记得宋代大文豪苏轼的水调歌头吗?我们一起背背看。这首词抒写了他被贬官后极其复杂的心境。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他同一时期写的一篇散文,去体会他的心境,去品味他写的美句。三、互助学习,翻译课文。(一)教师范读,学生听准句读。(二)学生散读,疏理下列加点的字词。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夜里、夜晚),解衣(衣裳)欲(想要)睡,月色(月光)入(照进)户(单扇的门,房门),欣(高兴)然(的样子)起行(走动)。念无与(和)乐(游乐)者(的人),遂至(到)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也)未(没有)寝,相与(共同,一起)步于中庭(院子里)。庭下如积水空明(清澈透明),水中藻(水藻)荇(荇菜)交横(交叉错杂),盖(原来是)竹柏影也。何(哪个)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这里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如吾两人者耳。(三)再读课文,完成翻译。学生自主翻译。【翻译参考】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裳想要睡觉,看见月光照进房门,(就)高兴得起来走动。想到没有(可以)和(自己)共同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月光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哪个夜晚没有月光?那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指名学生翻译,纠正错误。(四)再读课文加深体会四、小结课文1.需要掌握的字词,特殊句式。2.重点语句翻译。五、布置作业: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1.提问预习作业“积累字词中”第二、三环节中的内容,以及有关苏轼的文学常识,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2.指名学生背诵课文。二、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梳理了课文字词,以及翻译,这节课我们将对课文的重点语句、写作手法等展开探讨。三、精读课文、品味语句【学生活动】反复诵读,品味下列语句: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2.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背景资料】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1079)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经由范镇、张方平等的营救,案件惊动两宫,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元丰六年,张怀民也被贬到黄州,初到时寄居于承天寺,他和苏轼兄弟都有来往。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教师归纳】1.这一句交代了时间、地点,夜游的原因和作者的心情。“欣然起行”点出了作者想要欣赏美丽月色的兴奋和喜悦之情。2.“念”字点出作者由欣喜转为沉思,“无与乐者”含蓄地道出作者贬谪后寂寞寡欢难以排遣之情,“寻”字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张怀民是作者的知音。3.这一句描写月色,可谓神来之笔。“积水空明”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静谧空灵之感;“藻荇交横”比喻月光下美丽的竹柏倒影,给人摇曳的动态之美。这一句动静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借景抒情,营造了一个冰清玉洁的空灵寂静的世界,映射出作者光明磊落、远离尘嚣的旷达胸襟。4. 这几句,作者直抒胸臆,自问自答,寥寥数语,感慨良深,包含着作者宦海浮沉的悲凉之感,以及由此体会到人生哲理而得以慰藉,这是达人的大观。四、合作交流、探究课文1.作者为什么会想到夜里去庙里找张怀民一同游乐?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月色有何特点?3.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试加以概括。4.作者是如何围绕着一个“闲”字来构思文章的?这个字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教师归纳】1.一是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二是因为此时此刻唯有张怀民是他的知音。2.运用奇特的想象和新奇的比喻。月光如水,皎洁空灵。3.“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欣喜之情。“念无与乐者”贬谪后寂寞寡欢难以排遣之情。“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达人大观,自我排遣之情。4.“夜,解衣欲睡”闲;“月色入户,欣然起行”“闲”;“相与步于中庭”共同赏月景,连竹柏的影子都看得那么真切“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更是直接道出因为“闲”才会看到汲汲于名利的人眼中无法看到的绝美的月色。“闲”字中有作者对朝廷的抱怨,更有作者自我排遣、随缘自适的旷达胸襟。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总结课文】1.完成板书写景:月色积水空明 皎洁 空灵(特征) 竹柏藻荇交横抒情:赏月的欣喜、贬谪的落寞、自我排遣、随遇而安的达观。2.完成填空 课文对清澈透明的美妙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地描绘,真是记载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天成教育命题研究院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 安徽省蚌埠市田家炳中学、五中2025年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
- 企业电力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澳洲超时出境管理办法
- 电子业务印章管理办法
- 煤矸石管理办法江西省
- 企业安全用电常识培训
- 出租车公司安全培训会议课件
- 2025服务器租用合同
- 出国务工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石墨产品的国际市场推广策略
- ktv店长合同范本
- 科技辅导员培训课件
- 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计划
- 电子政务教程(第三版)课件全套 赵国俊 第1-12章 电子政务概要-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基础
- 乡镇卫生院医用耗材监管制度
-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语义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办公楼安防系统方案
- 健康与社会照护第三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健康与社会照护项目技术文件
- 《外科无菌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