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常见理化因素引起疾病.ppt_第1页
第七章常见理化因素引起疾病.ppt_第2页
第七章常见理化因素引起疾病.ppt_第3页
第七章常见理化因素引起疾病.ppt_第4页
第七章常见理化因素引起疾病.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常见理化因素引起的疾病 学习目标 1 了解中暑 淹溺 电击伤的概况 2 掌握中暑 淹溺 电击伤的临床特点 3 掌握中暑 淹溺 电击伤的急救与处理方法 4 初步学会做有关中暑 淹溺 电击伤的健康教育 一 概述 中暑是指常发生在高温和湿度较大的环境中 以体温调节中枢障碍 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为特征的急性疾病 第一节中暑 一 病因1 环境温度过高2 机体产热增 3 机体散热障碍4 汗腺功能障碍 中暑机制 人体适宜温度20 25 相对湿度为40 60 散热 辐射 传导 对流 70 蒸发 14 其他 产热与散热处于动态平衡 体温维持37 产热增加 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扩张 心跳加快 心肌收缩力增强 心输出量增加 经皮肤血管的血流增加 散热增加 高温对人体影响 1 中枢神经系统 细胞死亡 脑水肿 出血 颅压增高 昏迷 2 心血管系统 血液重分配 心负荷加重 心肌缺血 坏死 心律失常 心功能减弱 3 呼吸系统 肺血管内皮损伤 急性肺损伤 4 水电解质紊乱 失水失钠 5 肾 急性肾衰 6 消化系统 胃肠溃疡 出血 肝坏死 胆汁淤积 7 血液 不同程度的DIC 8 肌肉 肌肉损伤 横纹肌溶解 中暑的分型 先兆中暑按轻重分轻度中暑重度中暑中暑高热 热射病 中暑痉挛 热痉挛 中暑衰竭 热衰竭 日射病 重度中暑的发病机制 高热环境下 机体大量出汗 失水 失盐 机体脱水 若未及时补水 盐 血液浓缩 血容量不足 周围循环衰竭 CNS 肝肾功能衰竭 中暑衰竭 热衰竭 高热环境下 机体大量出汗 失水 失盐 机体脱水 电介质紊乱 若只补水 不补盐 稀释性低钠血症 四肢无力 肌肉痉挛 中暑痉挛 热痉挛 重度中暑的发病机制 当外界环境温度升高一定程度时 或机体热调节能力下降时 高热环境下 CNS兴奋 内分泌机能亢进 机体新陈代谢增快 产热增加 散热又不足时 体内热量将蓄积 体表温度进一步升高达40 中暑高热 热射病 烈日暴晒或强烈热辐射时 打铁 炼钢 热直接作用于头部 脑组织温度高达40 42 脑组织充血 水肿 日射病 二 临床特点 一 先兆中暑大汗 口渴 头晕 注意力不集中 眼花 耳鸣 胸闷 心悸 恶心 四肢无力 体温正常或略高 脱离高温环境 稍休息即可恢复 二 轻度中暑先兆中暑合并以下情况之一1 面色潮红 胸闷 心率加快 皮肤灼热 2 体温在38 以上 3 有早期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 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3 4小时可恢复正常 三 重度中暑除具有轻度中暑症状外 伴有高热 痉挛 晕厥和昏迷 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热衰竭此型最常见 多见于老年人或未能适应高温者 有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 体温基本上正常 也可高热 实验室检查 可有低钠 低氯和低钾血症 2 热痉挛多见于健康青壮年人 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 伴有收缩痛 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 尤以腓肠肌为著 常呈对称性 时而发作 时而缓解 原因是血液中钠和氯降低 患者意识清 体温一般正常 实验室检查 可出现低钠 低氯 血细胞比容增高 肝功异常 尿肌酸增高 3 热射病 热休克 多见于老年人 常发生在持续高温数天后 表现为大量出冷汗 高热 肛温可超过41 继而皮肤干燥无汗 呼吸浅快 脉搏细数达140次 分 血压正常或降低 烦躁不安 神志模糊 昏迷伴有抽搐 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 心功能不全 DIC 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而死亡 头部温度较体温为高 称日射病 可与热射病同时存在 部分人在烈日下时间过长 又无防护措施者易发生 由于暴晒 脑组织温度可达40 42 但体温不一定增高 病人出现剧烈头痛 头晕 眼花 耳鸣 呕吐 烦躁不安 严重者可发生惊厥和昏迷 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总数增高 中性粒细胞增高 应与是否合并感染相鉴别 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 血尿 管型尿 血尿素氮 血肌酐可升高 严重病例常出现肝 肾 胰和横纹肌损害的实验室改变 有凝血功能异常时 应考虑DIC 一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 肌体散热不畅 容易中暑的8种人 二孕产妇因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 身体虚弱 如果逗留在通气不良 温度较高的室内 就容易中暑 三婴幼儿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 体温调节功能差 皮下脂肪又比较多 对散热不利 四心血管病患者炎热天气会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 加重心血管的负荷 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 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 容易中暑 五糖尿病患者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 虽然热量已经积蓄在体内 但病人的自觉症状却出现得较晚 引起中暑 容易中暑的8种人 六感染性疾病感染时细菌或病毒性可使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原 让机体产热加速 炎症还能使机体释放出一些物质 使血管痉挛收缩 更不利于散热而容易中暑七营养不良的人因营养素缺乏使血压下降 反射性引起血管的收缩 易反复腹泻 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容易中暑 八正在服药的人服用抗组织胺药 抗胆碱药 安眠药等的人也会血管收缩 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 容易中暑 三 救治原则 及时迅速降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的紊乱积极防治循环衰竭 休克和并发症 一 现场救护 1 改变环境迅速将病人搬离高热环境 安置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或20 25 房间内 解开或脱去外衣 病人取平卧位 2 降温轻症病人可反复用冷水擦拭全身 直至体温低于38 C 饮用含盐冰水或饮料 体温持续在38 C以上者可口服水杨酸类解热药物 如阿司匹林等 对疑为重度中暑者 应立即转送医院 二 医院内救治 1 降温降温是关键 降温速度决定病人预后 通常应在l小时内使直肠温度降至38 C左右 2 改善周围循环预防休克 及时补液 纠正酸中毒 防止DIC 3 防治急性肾衰早期快速注射20 甘露醇250rnl及静脉注射速尿20mg 保持尿量在30ml h以上 若无尿行血液透析 重症病人应注意 1 不用水杨酸类退热剂 以免加重出血和肝损伤 2 不用酒精擦浴 因效率低 有毒性 3 尽量避免使用缩血管药物 以免影响皮肤散热 4 勿用阿托品等减少出汗的药 四 健康教育 一 及时治疗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 二 中暑的预防1 出行避免烈日暴晒避免上午10点到下午16点这段时间在烈日下行走 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2 及时补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 3 饮食食用含水量较高的饮食 高温下适当补充含有钾 镁等元素的饮料 4 保持充足睡眠 第二节淹溺 定义 人淹没于水中 呼吸道被水 泥沙 杂草等杂质堵塞引起换气功能障碍 反射性喉头痉挛而缺氧 窒息造成血流动力学及血液生化改变的状态称为淹溺 淹溺后窒息合并心脏停搏者称为溺死 如心脏未停搏则称近乎溺死 不慎跌入粪坑 污水池和化学物贮槽时 可引起皮肤和黏膜损害及全身中毒 一 常见原因 1 缺乏游泳能力意外落水 2 游泳时间过长 受冷水刺激肢体抽搐 肢体被植物缠绕等 3 在浅水区跳水 头撞硬物 颅脑外伤 4 潜水意外 5 入水前饮酒过量或使用镇静药物 6 患有心脏 脑血管 癫痫或其他疾病 游泳时疾病急性发作 二 发病机制 人淹没于水中出现反射性屏气和挣扎 因缺氧而被迫深呼吸 大量水被吸入呼吸道和肺泡 导致气体交换障碍 引起严重缺氧 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分类 1 干性淹溺 占10 指入水后 因惊慌 恐惧 骤然寒冷等强烈刺激 引起喉头痉挛 从而导致窒息 2 湿性淹溺 占90 指入水后 喉部肌肉松弛 吸入大量水分充塞呼吸道和肺泡 而发生窒息 海水淹溺 高渗性液体淡水淹溺 低渗性液体 海水淹溺发病机制 淡水淹溺发病机制 二 临床特点 症状 咳嗽 咳痰 呼吸困难 寒战 抽搐 体征 神志改变 面部青紫肿胀 眼结膜充血 肺部罗音 心律失常 心音弱或消失 腹部膨隆 四肢厥冷 三 实验室检查1 血常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2 海水淹溺血钠 血氯增高 血钾变化不明显 血尿素增高 3 淡水淹溺血钾增高 血钠 血氯下降 4 X线检查肺部呈绒毛结节状密度增高阴影 以内侧带和肺底为多 通常于12小时至6天内恢复正常 如果胸片异常加重或肺内阴影持续存在10天以上 提示继发细菌性肺炎 三 救治原则 救护原则 迅速将病人救离出水 立即恢复有效通气 施予心肺复苏术 对症处理 一 现场救护1 迅速将淹溺者救出水面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清理呼吸道 将舌拉出 松解领口和紧裹的内衣 胸罩 腰带 3 倒水处理 膝顶法 肩顶法 抱腹法 注意事项 应避免倒水时间过长而延误心肺复苏等措施的进行 倒水时注意使淹溺者头胸部保持下垂位置 以利积水流出 4 溺水者呼吸心跳停止 立即进行复苏 5 呼吸 脉搏正常者 经过倒水之后 回家后漱口 喝姜汤或热茶 注意保暖 让患者安静入睡 如有咳嗽 发热时应就诊 二 医院内救护1 迅速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内 换下湿衣裤 盖被子保暖 2 维持呼吸功能 污染水淹溺者除进行常规抢救外 应尽早实施经支气管镜下灌洗 3 维持循环功能将中心静脉压 CVP 动脉压和尿量三者结合起来分析 指导输液 若胸外心脏按压无效 应观察有无室颤 如有可用电除颤或药物除颤 必要时作胸内按压术 4 对症治疗 1 纠正血容量 海水淹溺 静脉滴注5 葡萄糖液或血浆 切忌输入生理盐水 淡水淹溺 静脉滴注2 3 氯化钠500ml或全血或红细胞 减轻肺水肿与心衰 严格调节输液滴速 从小剂量 低速度开始 切忌只输5 葡萄糖液 2 肺水肿处理 积极防治突发性肺水肿 3 防止脑水肿 4 防治肺部感染 5 保护肝肾功能 促进脑功能恢复 6 注意其他并发症如骨折等的及时处理 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6 复温处理在冷水中超过1小时复苏很难成功 特别是海水淹溺者 病人心跳呼吸恢复后 应脱去湿冷的衣服 以干爽的毛毯包裹全身给予复温 其他复温方法有热水浴法 温热林格液灌肠法等 注意复温时速度不能过快 使病人体温恢复到30 32 C后 尽快送至医院 四 健康教育 1 当发生溺水时 不熟悉水性时可采取自救法 呼气要浅 吸气要深 2 会游泳者 如果发生小腿抽筋 要保持镇静 采取仰泳位 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 可使痉挛松解 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3 救护溺水者 应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 观察清楚位置 从其后方出手救援 或投入木板 救生圈 长杆等 让落水者攀扶上岸 第三节电击伤 定义 电击伤 触电 是指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时 造成的机体损伤及功能障碍 电流通过人体可引起全身性损伤和局限性损伤 严重者可致呼吸和心跳停止 一 常见原因 1 供电线路安装不合格 电器设备损坏或不合格 违反用电或检修电器操作规程 2 电线杆倒地 电线折断漏电 日常生活中接触异常电源 3 电线 风筝线缠绕电线后用力牵拉电线折断等原因而发生 二 发病机制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包括电流本身以及电流转换为电能后的热和光效应两个方面 电击伤的致命作用 引起室颤 导致心脏停搏 此常为低压触电死亡原因 对延髓呼吸中枢的损害 此常为高压触电死亡原因 电流对机体的伤害主要是组织缺氧 影响触电损伤程度的因素 电流强度 电压高低 电阻大小 通电途径 电流接触时间 电流种类有关触电时间越长 电流越大 电压越高 组织电阻越小 损伤越严重 人体电阻 从小 大 血管 神经 肌肉 皮肤 脂肪 肌腱 骨组织 干燥皮肤电阻50000 1000000 欧姆 湿润皮肤的电阻1000 5000 破损皮肤电阻300 500 若皮肤潮湿 过水 电阻就会大大减低 通电途径 凡电流流经心脏 脑干 脊髓可致严重后果 交流电比直流电杀伤力大 雷电的电压高达几千万伏特 故危害极大 二 临床特点 一 局部症状主要表现为电流通过的部位出现电烧伤 1 低压电烧伤面小 呈圆形或椭圆形 与健康皮肤分界清楚 边缘规则整齐 焦黄或灰白色 为无痛的干燥创面 偶可见水泡 2 高压电烧伤面积大 伤口深 可达肌肉 血管 神经和骨髓 甚至使组织碳化 伤口多呈干性创面 由于电流大穿透力强 有时体表无明显伤口 而机体深层组织烧伤极为严重 二 全身症状1 轻型常由触电者在瞬间接触电压低 电流弱的电源而引起 表现为精神紧张 面色苍白 表情呆滞 呼吸心跳增快 敏感的病人可发生晕厥 短暂意识丧失 一般很快可恢复 恢复后可有肌肉疼痛 疲乏 头痛及神经兴奋症状 2 重型多见于电压高 电阻小 电流强度大 或遭受电损害时间较长的病人 表现为神志清醒病人有恐惧 惊慌 心悸和呼吸频率快 昏迷病人则出现肌肉抽搐 血压下降 呼吸由浅快转为不规则以至停止 心律失常 很快心脏停搏 三 实验室检查早期可有肌酸磷酸激酶 CPK 同工酶 CK MB LDH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GOT 的活性增高 尿中查见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尿 三 救治原则 一 现场急救1 迅速脱离电源 关闭电源 用干燥木棒挑开电线 切断电线 用干燥绝缘绳索套在触电者身上 拉开触电者 2 轻型触电应给予就地观察及休息l 2小时 3 重型触电对重型触电者 在脱离电源后应根据病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 同时尽快转运至医院作进一步处理 二 医院内救护1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维持有效呼吸2 维持有效循环3 除颤4 防治脑水肿 5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纠正酸中毒 6 创面处理现场保护好电烧伤创面 到医院后及时清创 创面暂不缝合 待局部坏死组织如与周围健康组织分界清楚 伤后3 6天及时切除焦痂 如皮肤缺损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