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1《女娲造人》同步练习.doc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1《女娲造人》同步练习.doc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1《女娲造人》同步练习.doc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1《女娲造人》同步练习.doc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1《女娲造人》同步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1女娲造人同步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积累 (共6题;共25分)1. (2分)下面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 女娲(w) 澄澈(ch) 崛起(ju)B . 掺和(chn) 绵延(min) 泥捏(ni)C . 灵敏(mn) 寂寞(j) 幽光(yu)D . 蓬勃(b) 揉团(r) 踪迹(zng)2. (7分)按拼音填空,组成同语。knmtngjin疲倦不_寂_枯_落chminzhn zhn澄_延莽莽_3. (5分)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人类诞生的故事?查找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4. (5分)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字。绵廷_ 奔奔榛榛_ 开僻_ 气慨_ 兴高彩烈_5. (3分)读课文女娲造人填空。_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人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和_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本文是根据古代神话改写的,其体裁是,它详细地叙述了_的具体过程,着力刻画了女娲的母亲形象。6. (3分)指出下列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_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_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_二、 文本提升 (共6题;共30分)7. (5分)这篇课文是根据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改编的,下面是这两则短文的译文。通常说天地开辟以后,还没有人类。女娲揉团黄土造成人。这项工作太费力了,女娲忙不过来,就把一根绳子放到泥浆中,拉出来,溅出的泥点子就成了人。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看看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见出作者的想象力。8. (5分)积累词语。查词典,给下列词语注音、释义。寂寞 始祖 绵延 蘸满9. (5分)作者说泥人张的手艺“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你怎样理解这种夸张的作用?10. (5分)读课文女娲造人,“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中的“这种方法”指的是哪种方法?11. (5分)读课文女娲造人,从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女娲一直在工作?12. (5分)读课文女娲造人看到人类能世世代代绵延下去,女娲的心情如何?请你想象一下。三、 同步拓展 (共2题;共29分)13. (1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读书养颜鲁先圣“艺多不养身。”是说要专心学精一门看家本领,在某一个领域达到较高的水准,才会触类旁通,才会对事物有真知灼见,取得成就。很多人读书很多,也博学多知,但是却没有独到的创造,原因就在于所学不精,所知不深。这种人常常炫耀自己的博学,但是实际上百无一用。曾国藩官做得很大,但是他最看重的不是官位,而是学问。有一年,他听说一个侄子纪瑞在全县科举考试中夺得第一名,特别写信祝贺:“我并不希望我家世代富贵,但是希望代代出秀才。所谓秀才,就是读书的种子、世家的招牌、礼仪的旗帜。”曾国藩还就读书说过一句话:“书味深者,面自粹润。”意思是说,读书体味很深的人,面容自然纯粹、温润。一个深入读书的人,必定心智高度集中,将人间的一切杂事、琐事、烦心事,渐渐抛到身外,久而久之,在心中渐渐养成一股充实、丰沛的浩然之气。 读书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书可以医愚,可以益智,可以养生。看一个人,无须看他做什么,只要看他读什么书就可以了。古代那些精通相术的人,甚至认为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骨相。自卑的人,因为读书而自信;浮躁的人,因为读书而宁静;轻浮的人,因读书而深沉;愚鲁的人,因读书而明达。 其实,不论你深处哪里,只要你拿起一本书进行阅读,就走在了心灵修行的路上,何止是曾国藩的面容温润,而是具有了超凡脱俗的仙风道骨。读书让人渐渐摆脱了“可憎的面目”,具有了一种冲淡的气质。冲淡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也是人生的情趣;冲和、淡泊,就是冲淡。冲淡和纤秾不同。纤秾是浓彩,冲淡是淡墨。冲淡并非淡而无味,而是冲而不薄,淡而有味。让自己活得冲淡一些,并不太难,但是,如果没有过人的智慧与洞察力,人却不可能达观。达观是另一种人生境界。一个冲淡的人,自然拥有了一种气量,这是一个人接受、容忍他人批评的勇气与胸襟。清代学者钱大昕说:“谤之无实者,付之勿辩可矣;谤之有因者,非自修弗能止。”他的意思是,别人诋毁批评你,无中生有,你不需辩解;如果诋毁批评得对,你只有自修改正才能不让别人再批评。说的太好了,这就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气量。只有具备了这种建立在自信基础之上的气量,不断检点自己,才会周身散发出人格的光芒与魅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敢拍着胸脯对苍天说,自己一辈子没有做过亏心事?没有,只要是人,就有七情六欲 ,就有性格的局限和人性的弱点。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要大家每天反省自己。尚书说“改过不吝”,也是告诫人们,要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圣贤与普通人的区别也正在这里。大家都会犯错,有人过而能改,不断批判否定自己,使自己的品格不断完美。而有人却文过饰非,遮遮掩掩,将错就错。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必须有一种精神,这是一个人独立于世间的根基,有所作为的前提。因为,只有具有一种精神,才可能具有自己的观点立场,生命才会具有卓然的风骨和境界,人生才会产生超凡脱俗的大气象。(1)曾国蕃倡导怎样读书?第段引用曾国藩的语言有什么作用? (2)文章最后一段“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必须有一种精神”的这种精神在文中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请概括。 (3)文章以“读书养颜”为标题,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其具体内涵。 14. (14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洛克维里市有一个神秘的机构基因研究院(TIGR)。这是一个专门收集分类研究基因的地方。据科学家估计,人类大概有8万余条基因。这显然是个很庞大的数目,但这8万余条基因中有多少是多余的废基因呢?剔除废基因后把有用的基因留下再经组合,人类就可以“造”出来了吗?TIGR主席克莱尔弗拉斯特领导的小组努力的方向正是如此:在试管中制造生命。为了证明废基因的存在,他们选择了一种寄生虫,该虫共有470条基因。他们把基因一条条剥离,结果发现有170条是多余的基因。也就是说,只要把有用的那300条基因一一加入试管,就可能“人造”出一条有生命的寄生虫!“这是多么美妙而又危险的禁区!我们必须停止实验。我们必须等待伦理学家拿出结论。”TIGR老板克莱格文特下令暂停在实验室制造生命的研究。目前一个包括生命生态学家、哲学家、律师和伦理学家等组成的小组对“人造生命”这一命题进行论证。但有一点共识已经达成,那就是他们都认为,该项实验已经可以证实,不存在一种创造了生命的神秘的、魔术般的外力。不管怎样,一个可怕的前景已摆在人类面前:往试管中加入一条条的基因,最终这些化学物品却成了活生生的生命,甚至就是人类本身。(1)题目中的“造”字可用一个词来诠释,这个词是_。(2)这篇文章说明的内容是_,说明顺序是_,第段运用的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3)第段画线句子的含意是什么?(4)从文章内容来看,美国科学家在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作者对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持什么态度?四、 语言运用 (共2题;共7分)15. (5分)本文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找出有关词句,说说你对这一喜悦感的体会。16. (2分)女娲为让天地间生气蓬勃起来而产生了造人的动机,并且不辞辛苦地用黄泥造人。这大概是黄色人种的起源吧。那么女娲又是用什么方法创造了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和棕色人种呢?她还有其他造人的动机吗?请推测女娲造人的新动机、新方法。(1)推测造人的新动机:_(2)新方法:_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