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领导调研材料范文_第1页
市领导调研材料范文_第2页
市领导调研材料范文_第3页
市领导调研材料范文_第4页
市领导调研材料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领导调研材料范文 调研材料许村旅游工作xx年8月15日 一、许村镇基本情况许村镇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文物众多,具有浓厚的徽文化底蕴,至今仍保留着元、明、清时期建筑200余处,集古桥、古亭、古牌坊、古民居为一体,是古村落的精华。 1996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xx年10月许村景区正式对外开放,xx年许村古建筑群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包括高阳桥、大观亭等15个单体,xx年被国家建设部批准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成功申报了国家3A旅游景区,镇政府所在地村许村村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许村镇距县城20公里,东与上丰乡毗邻,西与徽州区的富溪乡接壤,xx年开通了至徽州区乌石村的旅游公路,现有户,9760人,区域调整后辖5个行政村,82个村民小组,19个党支部,现有党员408名,xx年人均纯收入元,完成财政任务万元,招商引资任务万元,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达,其它各项工作位于全县中游水平。 许村历史上学风浓郁,名人辈出。 自宋以来许村共有61人中举,136人出任公职,其中有进士22位,举人15位武举人5位,另有国学生、太学生73人。 方回、许国等历史名人早年都曾在许村就读求学,时至民国又诞生了“一门五博士”,今天还有“一村四院士”之称,文风昌盛,“族冠新安”。 许村特色民俗活动有舞狮、板凳龙、舞大刀、嬉花灯、唱灯棚等,其中舞大刀在古徽州为之一绝,在县艺术节上获最佳竞技奖。 二、结合许村实际,谈谈古村落保护中的有关做法。 许村旅游资源丰富,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高度重视,一直把“保护古民居“保护古遗产”作为我镇发展旅游的重点工作来抓,特别是xx年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后,镇党委、政府再次把“保护古村落”摆上了重要地位,其主要做法有一是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成立了文物保护领导组,分管领导任组长,镇文化站人员兼任文保员,1997年10月保护委员会正式成立,由9人组成,镇党委书记担任保护委员主任。 二是保护第一,科学规划。 1999年在县建设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争取资金100余万元对中心景区高阳廊桥边及古牌坊周边不协调的房屋进行了整治拆除,xx年11月在上级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入17万元对村口薇省坊进行了维修,xx年底向省争取文物保护资金120万元对大邦祠堂进行维修。 1999年经镇政府协调由县建委聘请了东南大学建筑系编制了歙县许村保护规划,xx年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了上海竹山投资有限公司编制了许村旅游开发规划;xx年又组织编制了许村总体规划,xx年与东南大学联系编制许村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同时结合许村村新农村建设,就镇区编制了镇区村庄整治规划以及村庄建设规划。 通过科学的规划指导许村镇的镇域经济发展,切实落实城乡统筹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学指导许村镇的经济建设,实现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合理开发和利用。 开发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保护古村落并非是完全保持遗存的“原生态”,新农村建设也并非是一味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在建设新农村与保护开发利用古村落中,保护古村落是第一位的,在这基础上适度开发合理利用不仅有效地保护了古村落,而且还提升了新农村的文化品位。 因此镇政府从不影响古村落保护又有利于长远发展的思路出发,正确选址、统一规划,通过招商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引进了许村新村项目,并于xx年元月份正式开始实施,目前该项目正在有序向前推进。 该项目的建成不仅可以解决古村落保护区内居民的住宅生活问题,还可以吸引区外人员来许村投资经商,促进人流、物流、活跃许村市场经济,更利于许村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四是充分挖掘。 根据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要求,近几年来对留存于民间的民歌、小调、民间民俗等非物质文化进行了摸底成约4万字文字资料共22项内容上报县文化局,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如果能够得到合理的开掘、研究将使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在我镇新农村建设中重新闪烁光辉。 三、在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拟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徽州古村落保护与开发不乏成功的典型,但就整体而言,仍然是任重道远,许村也不例外,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费缺乏。 这是难以得到及时维修;二是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文化发展既要靠资金的投入,也要靠政策的支持和法律的保障,目前从上到下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但从管理的权限上一级比一级匮乏,法律法以乡镇一级花再大的力气去宣传也还是执行不到位,这就导致管理难以到位,更不利于调动保护古村落的积极性;三是开发无序。 从面上年,仍然是各自为政,缺少整体规划,没有形成点线面结合,互促互动的格局;从点上看,由于开发商的文化眼光、经营水平、资金实力等方面的局限,出现开发滞缓、建设性破坏与古村落群众矛盾冲突等问题。 (二)采取的措施和对策徽州古村落的旅游开发对于保护和利用好这份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徽文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借鉴古村落保护搞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觉得古村落保护要努力做到以下“四个结合”。 第一,政府主导与市场动作仃结合,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古村落旅游开发不同于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原则,否则,就难以确保古村落开发的“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政府应从政策规划、市场管理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并不排除创新古村落开发的投融资体制,只是在资本运营过程中政府要加强其管理职能,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实施统一规划,有效管理,对不符合规定的做法坚决予以取缔和废除。 第二,保护优先与合理开发相结合,以开发促保护。 在古村落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当遇到多种利益发生冲突难以平衡时,要以“保护优先”为基本的前提,要树立系统保护的理念,不公要保护好古建筑和古村落的生态环境,还包括对古村落文化整体的保护,只有保护好这些原汁原味的东西,才能更好地维护的处长古村落生命力。 所谓全理开发,就是要做到有约束,有限制的开发,尊重历史的原貌,不能为追求短暂的经济效益而牺牲整个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杜绝缺乏科学规划的盲目开发,乱搞重复建设的粗放型开发模式;以保护为主,旅游开发为辅,以旅游开发促保护应是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永恒主题。 第三,传承历史与创新思路相结合,挖掘古村落历史文化内涵。 古村落旅游开发,要尊重本地特色,传承历史渊源,深入挖掘古村落的文化内涵,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显示自己的风格个性和人文环境,才能使古村落更具文化旅游的特征,但另一方面,古村落旅游开发不能简单复古,与现代生活隔绝,要有创新,要有典型性,它既要真实再现当年的情景,延续当年的风貌,同时又要让游客参与其中,形成互动关系,以增加游人的兴致。 第四,优化环境与品牌促销相结合,开拓古村落的旅游市场。 旅游开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