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养学生语感 提高阅读感悟能力实验小学 刘爱玉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广大教师越来越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感是基本而重要的语文素养之一,在传统教学和现在课程改革中都备受重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点就强调“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在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在教学、评价“实施建议”中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可见,其导向是很明确的。语感,即语言直觉,实验上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能力,包括对语言材料的组合方式和规律,对语言符号及其承载的思想内容、情感、韵味等方面的总体感悟。语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包括联想、想像的活动,思维的参与,情感的融入等。培养语感,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感悟能力,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思想启迪、审美乐趣。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一、 加强诵读,激发想像,增加积累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之一,它有益于积累,能有效提高语文素养,应适应提倡。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宜于抒情诗文、文言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诵读应建立在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基础上,而又比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韵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我们要改变那种只听老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语文阅读模式,让教师多些朗读指导、诵读示范,让学生多些诵读欣赏、吟哦涵咏,这样学生才能“披文入情”、“入乎其内”,产生共鸣,展开想像,积累感悟。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语文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诵读激发起的想像能发展形象思维。如果学生把自己对生活的直接感受同从作品传出的间接感受结合起来,产生联想,展开想像,必然产生“内心视象”。尤其是在诵读成篇的文章时,启发学生“过电影”,对于形成语感有一定的作用。这样有利于积累语言,积淀民族文化底蕴,提高阅读感悟能力。二、 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引导积累生活经验叶圣陶提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当把生活经验联系语言文字上去。”当学生接触到客观事物时,要引导他们思考这个事物可以用怎样的语言来准确地表现它;当学生接触到语言文字时,要引导他们思考这些语言文字表现的是什么事物。 例如,一位教师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开始在一个班里,没有注意引导学生提取生活经验中相应的感性材料,讲解有关百草园的描写部分,学生没在什么印象,思想感情没有什么共鸣,体会不到作者为什么要那么着重描写百草园,对这段的意义也不大理解。这位教师吸取教训,后来在另一个班教这课时,多次朗诵的同时,特别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提取生活经验中相应的感性材料,让学生想像一个孩子在“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等的情境中,听“鸣蝉在树叶里长吟”,看“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翻开断砖”碰上“蜈蚣”许多学生都联系了自己在大自然游玩的童年生活经验,兴趣盎然地讲出来,再朗读百草园的描写文字,就在头脑里创造出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热爱自然、强烈探索大自然秘密的一幅动人的图景,学生也就感受到作品的主旨,加深了对作品描写百草园并与三味书屋另一情境对比的深刻意义。 要联系生活经验,必须储备相当的生活体验。否则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旨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形成丰富的记忆表象储藏。如要理解炎炎烈日下之热,学生在夏天要多留心、多体验自己烈日下行走的感受、烈日下猫狗、草木动植物的反应。这样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读到相关文字时,才会联系联系起来,加深感悟。三、 揣摩比较,培养学生对词句语境义的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培养语感最基本的方法是从词句积累着手。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一定数量的词语积累(生活经验)作为语感训练的基础,通过大量的阅读,使学生的语汇积累如滚雪球般增多。 对文章中的词语,在要求上应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有的只要简单说明一下,如名词术语、方言词之类,有的只要意会就行,而有的词语,看含义并不深奥,学生也会懂的,可因为它用得恰当,就分外传神。如能用置换词语法进行揣摩比较,就能培养学生对词语的感受能力。 如老山界中“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粘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中“生怕”、“不准”粗看没什么深意,但细细揣摩,含义深刻,如把“生怕”改为“怕”、“不准”改为“不要”比较一下,就会体会出具体语境下不同词语表达的程度差别。不经过类似的揣摩比较,怎能形成语感呢? 学生对语言的体会发生偏差,其中重要一点原因就是对具体语境感知能力不强。如为你打开一扇门中“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的门。每一扇门,都有一个你们不了解的世界。”此句中有两个“世界”,意义不同。不注意语境,词语的意义差别就难辨别。尤其是在具体语境中有些句子话中有话,弦外有音,即有言外之意,更要揣摩比较。例如:皇帝的新装中“有一个小孩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注意“有一个小孩说”就不难理解其言外之意了。四、 借助语文知识,以理性思维提高感受语言的自觉性 一提起语知如语修逻文,可能有人反感。因为以前过分强调语知,专门系统讲授,甚至使阅读失去了自身的特点,不再成为阅读实践,变成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训练。但淡化语法不能矫枉过正,不能谈“语知”而色变。课程标准不主张系统教学语知,只在第四学段(初中)提出一条总结性的目标:“了解基本的语法常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但“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可以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可见,必要的语知,有助于培养阅读能力,不能完全谈化。 语感培养,到了高年级可借助语文知识,可以及时将学生对语感受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思维,提高感受语言的自觉性。例如前文举过“生怕”和“怕”、“不准”和“不要”这两组词表达程度有差别,运用程度较深的“生怕”和“不准”才能更好地表现红军对人民利益的关心爱护。在揣摩比较后,可以点拨:很多词语都可用换同义词的方法比较效果,因为同义词在程度、范围、语气、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等方面总存在差别。学生受到这样的点拨,认识上会有新的飞跃。以后就会自觉地学习运用这种方法感悟语言,语感就会逐步增强。当然,只是随文指导,不求系统化。 总之,在语文教育中引导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语感训练,对学生学好语文是有很好的帮助。它体现了语文教育很强实践性特点,又遵循了学生学习母语重在感性把握的规律。学生进校学习汉语是有在学前生活中就已获得的汉语口语语感作为基础的,从小学到中学,汉语学习的任务已转到书面语,是要在原有的口语语感的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具制造企业市场推广策划方案范例
- 中国古代增广贤文寓意解析
- 高考文科数学专题训练卷
- 大型商场停车场运营管理报告
- 商业银行信用评估工作手册
- 制造服务承包合同范本
- 公车车辆使用合同范本
- 共同承包甲方合同范本
- 农村房契转让合同范本
- 农药规范使用合同范本
- 外研版九年级英语上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 Module 7【刷速度】(模块过关检测练)同步练习(含答案)
- (一模)韶关市2025届高三综合测试(一)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
- 《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北京市昌平区2025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 钢结构施工合同范本
- 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8课-一目了然
- 中国传统美学工艺点翠
- 鸿蒙应用开发教程
- 2024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环境监测奚旦立》课件
- 孕产期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