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相关专业知识1.doc_第1页
放射医学相关专业知识1.doc_第2页
放射医学相关专业知识1.doc_第3页
放射医学相关专业知识1.doc_第4页
放射医学相关专业知识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放射医学相关专业知识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 g. y j) g. % m6 W3 X* X6 W 2 - a9 g+ H$ H5 C$ |( h试题1关于X线影像分析与诊断的叙述,不妥的是 : O3 i8 B y9 l. I6 iA、X线影像形成的技术条件应满足诊断的要求 ( n) G- f* g9 u& s5 iB、应首先观察病灶本身 7 M3 4 Y$ k Q8 jC、区分正常与异常 % m. N- e3 a% Q5 O2 eD、观察病灶分布、数量、形态、密度与邻近组织关系 2 E7 d. v G% sE、X线影像的分析与诊断必须结合临床 Z / |5 b: M* m答案(B) g3 L) t+ g- Q9 a* O6 s, o9 r P0 u$ S题解在分析和诊断X线影像中应遵循的原则中规定,应按一定顺序全面、系统地观察X线征象,不要先观察病灶本身。 5 A1 z, x( r1 T, ? v 4 V9 m9 i: P试题2不包括在X线检查项目的是 , L1 L) ) E( g0 S5 r$ Q& k& n0 T iA、X透视 9 & v B9 b* z2 G6 x bB、X线摄影 4 Q4 X1 K* I6 C |3 A9 TC、造影检查 ! ) l0 X2 A- J: e) E# ID、特殊摄影检查 9 x6 & k. y& e9 QE、MR扫描 ) 9 g/ S& p6 e+ l8 Q答案(E) # p1 g5 j& p Y3 O: I. V题解MR的成像能源是磁场,故不属于X线检查范畴。 1 Z3 s5 m: o! I 6 n7 e# % p9 r# c- 试题3下列纵组合,不妥的是 % w1 i# v9 K- qA、消化道造影急性肝炎 5 _ A: ( K$ k* Q0 AB、MRI脑梗塞 p6 r2 v& q3 C、超声胆石 6 d$ c D# C! 6 O# J5 2 m1 5 QD、子宫输卵管造影不孕症 4 v- p% q( , / w6 G8 v8 2 UE、腹部平片消化道穿孔 答案(A) 题解消化道造影是检查消化管道的方法,肝脏属于消化腺,应采用CT、MR或B超检查。 试题4X线最易透过的组织排列顺序是 A、肺,脂肪,肌肉,骨 B、肺,肌肉,脂肪,骨 C、肺,肌肉,骨,脂肪 D、肌肉,肺,脂肪,骨 E、脂肪,肺,肌肉,骨 答案(A) 题解4种组织X线的衰减系数从小到大排列为肺、脂肪、肌肉、骨。 试题5与常规X线摄影比,关于CT影像特点的叙述,不妥的是 A、CT影像是重建影像 B、CT影像是灰阶影像 C、CT影像的空间分辨率高 D、CT影像的密度分辨率高 E、CT扫描通过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来反映其密度的高低 答案(C) 题解CT机的空间分辨率最高是20LP/cm,而使用普通增感屏的屏片组合的分辨率能达到50LP/cm(5LP/mm)。 试题6关于原子核外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由原子核及电子组成 B、每一壳层都含有一定数目的电子轨迹 C、半径最小的壳层叫K层 D、在核外的带负电荷的电子为“电子云” E、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2个 答案(E) 题解根据玻尔理论,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 试题7关于原子能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即结合力 B、移走轨道电子所需最大能量即结合能 C、能级高发生的X线波长短 D、X线波长与电子所在壳层无关 E、内层轨道电子所产生的X线波长较长 答案(A) 题解移走轨道中电子所需最小能量是结合能;X线波长与电子所在壳层有关,能级高发生的X线波长长,内层轨道电子产生的X线波长短。 试题8关于原子能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轨道电子具有的能量谱是不连续的 B、结合力即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 C、移走轨道电子所需最小能量即结合能 D、内层电子产生的X线波长最长 E、X线波长与电子所在壳层有关 答案(D) 题解内层电子产生的X线波长短。 试题9原子能级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每个电子轨道上的电子都具有一定的能量 B、电子在各个轨道上具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 C、不连续的能量值构成原子能级 D、原子能级,以电子伏特表示 E、靠近原子核的壳层电子结合力小 答案(E) 题解根据原子能级的相关知识,靠近原子核的壳层电子结合力强。 试题10关于X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X线,也称伦琴射线 B、X线本质是一种电磁波 C、X线具有一定的波长和频率 D、X线属于电磁波中的电离辐射 E、X线是带电粒子 答案(E) 题解X线本质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一定的波长和频率,由于X线光子能量大,可使物质产生电离,故属于电磁波中的电离辐射,X线肉眼看不见,不带电。 试题11关于X线强度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5 f/ H- 6 L/ U w I v# L6 wA、与靶面倾斜角度有关 0 c8 W! W$ R8 pB、近阳极端X线强度弱 ! R |, J9 X! W* X6 t1 O bC、在照射野内分布是均匀的 / n- v g) s5 _$ AD、X线管短轴方向两侧对称 5 n$ 0 d. f F3 xE、靶面损坏会造成强度分布不匀 ) 2 s4 s: b9 Q E4 y9 n答案(C) 6 z! : w m( Z7 S- Q. s m/ J题解由于靶面有倾角,所以照射野中X线分布产生阳极效应,即阳极侧X线强度低,阴极侧强度高,分布不均匀。 - F4 9 K5 M( k) d $ A1 M% - L: H9 F& b 1 u试题12关于X线产生的叙述,错误的是 - G8 # K& Y) X4 I6 rA、必须有高速电子流 * J# K: H6 Q$ a Y3 yB、必须在阴极和阳极间加以高电压 - h- A % YC、乳腺X线管的靶面由钨制成 6 n* T9 _$ c6 P N* Q! hD、有靶面接受高速电子的能量 : 7 J1 Q$ G T% C% V+ AE、X线管必须保持高度真空 3 F9 y: ! 9 8 Z5 x+ Q/ K6 x 答案(C) 4 B3 y6 o, 5 / J X, W7 p. W题解要想产生X线,必须有高千伏产生的电场和真空条件下产生的高速电子流撞击靶面;乳腺摄影用X线管的靶面物质是钼。 . B: t) A, 9 x6 ?6 h9 b( j: Q7 |% u4 t* Q8 i试题13X线管内高速电子的动能取决于 4 ?2 % l& O, k. _( i EA、X线管灯丝加热电压 + V( c Y2 _! a9 w Y% lB、两极间的管电压 - Z# u, Y$ & B) uC、靶物质的原子序数 1 a4 L( v t$ lD、管电流 5 g, r8 & p _- a. $ Q% xE、阴极灯丝焦点大小 1 I+ l+ O4 F( n5 f$ g( T答案(B) n% i6 v7 E1 F4 A- P3 I) F% G题解X线束中的最大光子能量等于高速电子撞击靶物质的能量,而电子的最大能量又决定于管电压的峰值。 试题14关于X线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X线与紫外线一样为电磁波 B、X线具有波动和微粒的二象性 C、X线具有干涉与衍射现象 D、光电效应证明了它的波动性 E、X线不具有质量和电荷 答案(D) 题解X线是一种能,具有波粒二象性,X线在传播时表现波动性,具有频率和波长,光电效应证明了它的微粒性,X线不具备质量和电荷。 试题15有关X线发生效率的解释,正确的是 A、与管电压无关 B、与管电流无关 C、与靶物质的原子序数成正比 D、诊断用X线的发生效率为30% E、与特征X线的波长有关 答案(C) 题解从X线发生效率=KIV2Z/IV公式可以看出:X线发生效率与管电压的平方成正比,与管电流成正比,与靶物质的原子序数成正比,与特征X线的波长毫无关系。诊断用X线的发生效率很低,约在2%以下。 试题16关于X线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X线是微粒光子组成的 B、X线在传播时表现出粒子性 C、X线光子具有一定的能量 D、X线在传播时表现出波动性 E、X线有激发荧光现象 答案(B) 题解X线是一种能,属电磁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在传播时表现出波动性,有激发荧光现象。 试题17关于X线物理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穿透作用 B、电离作用 C、荧光作用 D、干涉与衍射作用 E、以上全是 答案(E) 题解X线的物理效应包括穿透作用、电离作用、荧光作用、干涉与衍射作用。 试题18关于光电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光子能量过大,光电作用几率下降 B、发生几率与原子序数的三次方成反比 C、光电效应可增加X线对比度 D、使病人接受的照射量比其他作用多 E、光子的能量全部被吸收 答案(B) 题解光电效应中光子能量过大,光电作用几率下降;发生的几率与原子序数的三次方成正比;光电效应不产生有效散射,可增加X线对比度,在光电效应中,因光子的能量全部被吸收,使病人接受的照射量比任何其它作用都多。 试题19关于X线的康普顿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也称散射效应 B、与物质的原子序数无关 C、与电子数成反比 D、产生的散射线使胶片产生灰雾 E、产生的散射线对防护带来困难 答案(C) 题解康普顿效应有称散射效应,与物质的原子序数无关,与电子数成正比;有康普顿效应产生的散射线使胶片产生灰雾,同时也给防护带来困难,所以正确答案:C。 试题20X线管放置较长时间再次使用前,须做的工作是 A、冷高压实验 B、老化训练 C、管电流测试 D、管电压测试 E、空间电荷低偿测试 答案(B) 题解长时间未用的X线管,管内金属中的微量气体会慢慢释放出来,使管内的真空度下降,此时若马上正常使用,会造成球管损坏,因此要进行老化训练。试题21X线摄影用最短波长的计算公式为 ( E# k( z4 b3 t& 0 P0 N, L$ hA、min=1.24/kVp(nm) 3 G/ x! q0 G( x7 Q# B9 VB、max=1.21.5min(nm) ) Y% f& L. i& P5 y/ FC、mean=2.5min(nm) ! q( j3 X, S( V- J0 L( * S3 oD、max=2min(nm) $ ?8 x u2 p S F8 ?# TE、min=12.4/kVp(nm) q* U1 O8 k8 k# B- C答案(A) 5 3 q$ |+ U( o, 题解X线摄影用最短波长的计算公式为:min=1.24/kVp(nm)或min=12.4/kVp(?),1?=0.1nm。 5 Z X: R I- U% ) h* b: |& f& y& X试题22关于X线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V3 3 r1 E* Q) K9 Q! HA、X线质即X线硬度 5 |3 8 b# q+ 0 E h/ PB、X线质由X线的波长决定 & Q1 . i) M L( s0 ?& B( z s# EC、X线质可用管电压表示 % o- v7 n# v! E! dD、X线摄影的半值层应在1.5mm铜 $ R P& U1 y Y% t* x d/ W vE、X线质可由半值层表示 B+ S1 _8 - k& _! U答案(D) 6 % d s) T: K4 B, u题解X线质又程X线硬度,由X线的波长决定,可用管电压或半价层表示,对于同一物质,半价层大的X线质硬,可用1.54mm的铝板表示。 7 G$ X# 7 N. D! a8 I5 I/ o5 M( F- r F试题23关于物质对X线吸收衰减的叙述,错误的是 C# N3 P+ T+ P) c4 Z2 YA、X线穿过物质时衰减 7 m$ k7 T0 C R( h1 J( V eB、康普顿效应在医用X线领域不发生 2 b/ Z+ Y* _C、物质吸收的衰减-光电效应吸收 . q6 C5 ?+ v6 GD、物质引起散射与吸收的衰减-康普顿效应 . f- B2 U% t) J- kE、X线的能量影响衰减 % N$ ?7 c$ f7 H, d* v答案(B) 1 x( S- g& 8 F4 |+ w( T( h/ 题解X线穿过物质时被衰减,X线的能量影响衰减的程度。根据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的定义,光电效应吸收是物质吸收的衰减,而康普顿效应的吸收是物质引起散射与吸收的衰减。康普顿效应在医用X线领域不发生的叙述是错误的。 试题24滤过板在X线摄影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X线管滤过分固有滤过和附加滤过 B、在X线摄影中只涉及固有滤过 C、铜不能单独作滤过板使用 D、复合滤过板应使高原子序数物质面向X线管 E、滤过板的作用主要是吸收软线 答案(B) 题解诊断用X线是一束连续能谱的混合射线,为减少病人皮肤的照射量和保证影像质量,必须把低能X线滤掉。X线滤过包括固有滤过和附加滤过,在附加滤过中,一般对低能射线采用铝滤过板,高能射线采用铜与铝的复合滤过板。所以,在X线摄影中附加滤过和固有滤过同时存在。 试题25人体对X线衰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骨组织对X线衰减最大 B、软组织对X线衰减相当于水 C、组织对X线衰减不同形成影像对比 D、骨对X线衰减相当于铅 E、空气对X线衰减最小 答案(D) 题解人体各组织对X线的衰减按骨、肌肉、脂肪、空气的顺序由大变小。骨的有效原子序数是14,而铅的原子序数是82,两者对X线的衰减不能相等。 试题26关于X线剂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照射量1R的照射为使每千克空气吸收射线的能量 B、照射量率单位时间内照射量的增量 C、吸收剂量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电率辐射能量 D、吸收剂量率单位时间内吸收剂量的增量 E、以上全是 答案(E) 题解根据照射量、照射量率、吸收剂量、吸收剂量率的定义描述,A-D项都是正确的。 试题27关于X线剂量定义的解释,错误的是 A、吸收剂量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电率辐射能量 B、剂量当量引起某些生物效应的危险 C、剂量当量率单位时间内剂量当量的增量 D、比释动能间接辐射粒子释放的带电粒子的初启动能之和 E、比释动能率时间间隔内的比释动能的减量 答案(E) 题解比释动能率正确的论述是时间间隔内的比释动能的增量。 试题28放射线照射急性障碍在早期反复出现的症状,可能性最大的是 A、白细胞数减少 B、皮肤烧伤 C、肺纤维化 D、癌发生 E、口腔炎 答案(A) 题解因造血组织为高感受性组织,白细胞数减少可能出现较早。组织对X线照射的感受性从高到低分别为:造血组织、口腔粘膜及皮肤、脑及肺、最后是脂肪、神经、结缔等组织。 试题29关于X线防护原则,错误的是 A、建立剂量限制体制 B、缩短受照时间 C、建立屏蔽防护 D、缩短焦物距 E、合理降低个人受照剂量 答案(D) 题解X线的防护原则是建立质量限制体系,建立防止外照射的基本方法:缩短受照时间、增大与射线源的距离、建立屏蔽防护、固有防护为主,个人防护为辅、X线工作者与被检者防即兼顾、合理降低个人受照剂量与全民检查频率。对照此基本方法,D项叙述是错误的。 试题30在对被检者的防护措施中,错误的是 A、减少废片率和重拍片率 B、为减少照片斑点,尽量增大X线照射量 C、严格控制照射量 D、做好非检查部位的屏蔽防护 E、提高影像转换介质的射线灵敏度 答案(B) 题解增大X线照射量,可以减少照片斑点,但是,增加了病人的受线量,对被检者不利。A、C、D、E四项防护措施是正确的。试题31我国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叙述,错误的是 - 2 N# i$ % n+ H6 b8 NA、辐射实践正当化为放射防护的综合原则 8 k. j$ 5 J: E u/ iB、我国放射卫生防护标准是GB4792 A y+ b3 U! z0 E3 TC、放射防护水平最优化为放射防护的综合原则 / A, _5 r4 r8 h1 S( qD、以剂量当量限值或最大充许剂量为唯一指标 9 O8 _+ b! . I/ a9 J! t0 - ME、个人剂量当量限值为放射防护的综合原则 $ L Z9 g$ a Y7 1 o答案(D) 6 Z+ 4 f+ d/ g+ i1 Q. u u M# H/ _题解我国放射卫生防护标(GB479284)中规定,将辐射实践正当化、放射防护水平最优化、个人剂量当量限制作为防护的综合原则,避免以剂量当量限值或最大充许剂量为唯一指标。所以,D项叙述是错误的。 / c: q1 I* t/ W( g4 0 / O1 R8 O9 k o% 试题32CT检查的防护措施与原则,错误的是 ( D/ c: s( E6 B% AA、正当化,确实需要进行CT检查的才检查 * d* _) Z% n, w9 WB、最优化,防止只求图像质量随意加大扫描条件 * 2 D- w8 | LC、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扫描 + N! 6 |( a% S6 lD、尽可能增大扫描野 5 f4 j$ i+ Y, D7 b* 4 9 IE、应做好病人扫描区以外部位的遮盖 4 j& p5 e& D. d9 y答案(D) - d6 T5 Z, a- N I题解扫描野增大,病人受辐射量增加,CT检查的防护措施与原则中规定,在不影响诊断的情况下,尽可能缩小扫描野。 ) z5 p S, P S. A1 W5 F* 6 . J5 M2 L9 x. 试题33诊断X线机装置的组成包括 1 * i0 r1 Z0 S# n: I0 A8 rA、控制装置 + o) i$ c1 k8 # k# oB、专用机械装置 2 q- 2 b9 c C、影像装置 1 n7 K x/ 8 K5 h M) RD、高压发生装置 5 V, n& _5 Z2 n0 d1 d) v$ |E、以上都是 4 % J5 V5 r) T9 U- I# J答案(E) % A3 x3 R* B& A. E, e题解医用X线诊断装置由控制器、高压发生器、专用机械装置和影像装置构成。 试题34关于专用X线机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胃肠专用机多配用增强电视系统 B、乳腺机的仟伏调节范围一般2040kV C、床边专用机也采用逆变式高压发生器 D、C形臂、导管床用于心血管专用机 E、口腔专用机只限于口腔全景摄影机 答案(E) 题解口腔专用机不只限于口腔全景摄影,一台好的口腔机可以有十几种功能,如局部牙齿拍片、颞颌关节开闭口位、下颌升枝的检查等。 试题35关于X线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A、X线管的灯丝加热电压是低电压 B、曝光时灯丝电压和管电压同时加至X线管 C、X线管产生X线的效率很低 D、X线管消耗的电能大部分变为热 E、旋转阳极X线管透视时可以不转 答案(B) 题解X线机开机后,灯丝电压已经加入,灯丝始终燃亮,摄影时,根据mA选择的大小不同,管电压加入前,灯丝电压先增益,后加入高压,产生X线。两者并非同时。 试题36关于旋转阳极X线管阳极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靶盘直径越大管容量越大 B、靶盘直径增大启动负荷不变 C、靶盘增加石墨层启动负荷增加 D、在未达到额定转速前,延长启动时间可提高转速 E、其X线发生效率与固定阳极管相同 答案(B) 题解靶盘直径增大,因重量和力矩增加,启动负荷也必须增加,以保证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的转速。 试题37关于X线管容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管容量指确定时间下所能承受的最大曝光条件 B、旋转阳极管瞬间容量是指1.0秒能承受的最大负荷 C、连续负荷用以限定X线持续发生时的最大负荷 D、X线管的容量与高压整流方式有关 E、热容量用以限定阳极能承受的热量积累 答案(B) 题解旋转阳极X线管的代表容量是指在三相六管全被整流电路中,曝光时间为0.1秒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这也是它特定曝光时间下的瞬间负荷。 试题38关于X线管容量的组合,正确的是 A、瞬时负荷比负荷值 B、连续负荷阳极热容量和冷却效应 C、旋转阳极的代表容量以0.1秒时的最大负荷 D、热容量表示连续使用特性 E、以上都是 答案(E) 题解AD项组合都正确。 试题39关于三相全波整流特点的解释,哪个是错误的 A、管电压脉动率较单相全波整流小 B、X线有效能量高,辐射剂量大 C、高压输出波形平滑 D、对电源电阻要求降低 E、X线输出量是单项全波整流的3倍 答案(E) 题解三相全波整流的X线输出量是单项全波整流的1.35倍。 试题40关于X线机的接地概念,错误的是 A、高压变压器次级中心接地为保护接地 B、接地电路中任一点对“地”(零电位)的电位差,称作对地电压 C、控制台外壳接地为保护接地 D、接地电极20米范围内,地面上相距0.8米的两点间的电位差,称作跨步电压 E、一般X线机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 答案(A) 题解高压变压器次级中心接地为保护接地,这一概念是错误的。高压变压器次级中心接地有两层意义:第一,可降低高压电缆的绝缘要求。如管电压最高为150kVp时,若中心不接地,高压电缆的绝缘要求就要达到150kVp,中心接地后,管电压间的电压仍保持150kVp,而每根电缆对地的绝缘要求降到75kVp。第二,由于中心接地,mA表串在中心接地端,表与地处于同电位,可以安全的装在控制台上。试题41关于X线准直器的作用,正确的是 ( _3 U/ i9 R6 P! i3 Y3 d7 D1 mA、显示照射野 1 R% j1 m4 W9 B u: C1 x BB、显示中心线 & k7 . B0 o& q2 y% K( ( sC、屏蔽多余射线 $ k8 C3 g1 ) Q P& 2 d E0 rD、把病人接受剂量限制到最低 % X1 Z2 L& _3 n, X6 H& GE、以上都是 j/ 8 9 n& y答案(E) . % K! u6 e5 N3 Z0 T$ P! D9 4 M) k7 S6 x题解准直器的作用是控制和显示照射野的大小,显示中心定位线、屏蔽多余射线、从而把病人接受剂量限制到最低。所以,正确答案是E。 j6 w. u& j. j% : v0 C& 8 0 A) i1 j, N试题42下列机件使用正确的是 ( n. n6 l9 B* f. U7 v, XA、胸部摄影无须用立位滤线器 * O# S+ 7 f% S/ x( lB、自动压迫器用于胃肠透视中 5 Q e& U* 9 X& & l. s) C3 xC、快速换片器用于体层摄影中 S. V! _% H X1 J2 |. i! wD、胸部摄影用8:1栅比滤线栅 M( + P5 Z! E$ p8 D9 FE、影像增强器只用于DSA 3 e# y# F) j0 t答案(B) 1 S( O5 i. S& 9 l题解自动压迫器用于胃肠透视检查,以替代手的压迫。其于A、 # + g# m: x9 o+ t9 DC、 2 q, J3 r$ l3 Z& y L3 wD、E四项的论述都是错误的。 + c& F. v( M/ F ) G% - S, D- r. _7 T5 A a试题43关于影像增强器结构功能的结合,错误的是 + y+ a M1 ?4 & S5 Y p b# ?A、入射窗铝和钛金属制成 . Q6 u- E6 l# k3 TB、输出屏碘化铯晶体膜 , ) n9 z7 Y: M2 H8 f. RC、光电极将荧光层的光信号转换成电子像 7 Y. t3 s3 Z, J8 q: VD、输出屏形成可见光 8 C m7 Q- p/ E) V5 Y: uE、集束电极将光电子加速、聚集 答案(B) 题解输出屏其结构主要是输出光电面和玻璃层。玻璃层是输出屏的支持体,光电面由荧光层和其内面的一层铅箔组成。 试题44影像增强器的工作原理,错误的是 A、输入屏将X线转换成可见光影像 B、输出屏将电子像转换成可见光像 C、缩小增益把较大面积上的亮度成像在较小面积 D、静电场电子透镜 E、流量增益使亮度提高 答案(A) 题解输入屏由铅基板、荧光体层、隔离层和光电面四层组成。其作用是将X线影像转换成电子影像。X线照射到输入屏后,荧光体层先把X线影像转换成荧光像,荧光像再经光电面层转换成电子影像。 试题45真空摄像管与CCD比较,错误的是 A、CCD没有残影,摄像管不可避免 B、CCD成像时间延迟,摄像管早 C、CCD耐冲击性弱,摄像管强 D、CCD无几何失真,摄像管很难避免 E、CCD尺寸、重量小、轻,摄像管大、重 答案(C) 题解CCD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在耐冲击性方面要比真空摄像管强。其于对CCD优点的描述都是正确的。 试题46对影像增强器组成的正确描述是 A、由管套、增强管、电源组成 B、由输入屏、电子透镜、输出屏组成 C、由增强管、管套、吸气泵组成 D、由增强器、摄像管组成 E、由增强管、物镜、监视器组成 答案(A) 题解影像增强器的整体结构是由影像增强管、管套和电源组成。 试题47对影像增强器输入屏作用的正确描述是 A、把X线像转换成荧光像 B、把荧光像转换成电子像 C、把电子像转换成荧光像 D、把X线像直接转换成电子像 E、把X线影像转换成荧光像再转换成电子像 答案(E) 题解见44题解。 试题48对CT探测器的性能要求,错误的是 A、对X线吸收、转换能力强 B、发光光谱与放大器相匹配 C、工作性能稳定 D、再现性好 E、灵敏度高 答案(B) 题解A、C、D、E四项均是对CT探测器性能的要求。探测器是将吸收到的X线光子转换成微弱的电信号,微弱的电信号再经放大器放大,两者之间没有光谱匹配的关系。对于探测器内部结构中,荧光晶体的发光光谱和光电位增管的感光度分布尽量选择一致。 试题49CT探测器的作用是 A、探测透过射线以获得投影数据信息 B、探测病人位置是否准确 C、探测扫描时散射线的多少 D、探测透过射线以获得正确曝光量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题解通过被检体后的X射线,经探测器的荧光晶体检测,再经光电信增管放大后,经积分器积分,给A/D转换器把小数点后的数字四舍五入成整数后输入电脑,获得了投影数据。 试题50CT用X线管的突出特点是 A、阳极热容量明显大 B、外形尺寸明显大 C、额定功率明显大 D、有效焦点面积明显大 E、只有一个焦点 答案(A) 题解与常规X线机球管相比,CT用X线管的突出特点是阳极热容量明显大。因CT扫描时连续曝光时间长,必然产生大量的热能。试题51决定CT机连续工作时间长短的关键指标是 1 - A+ W6 L* j A! X4 lA、磁盘容量 ( b# f1 b5 G/ Y4 U. f2 bB、电源容量 & O0 S W7 b w/ R1 PC、X线管阳极热容量 8 k- v Q# l4 Y, C5 D、X线管焦点 7 p6 O: j9 l1 L1 O0 a/ E、计算机性能 6 _, g R8 k6 I+ / m0 o答案(C) 7 q+ ?5 w _, n3 E题解在50题解中已谈到,CT扫描时连续曝光时间长,必然产生大量的热能。能否承受长时间的曝光,关键取决于X线管阳极的热容量。 % l, R8 Y( T2 x6 E6 T% M # V! A, P7 I- X( E试题52关于螺旋CT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e% f# v2 C* V5 P4 A、扫描架转动部分单方向连续转动 ( # R# e9 x8 O7 l# dB、扫描床连续前进 0 j! Q8 i) u6 A8 PC、X线连续发生 9 w( Q7 q n- , ! ( L% sD、使用滑环技术 6 d P: _+ k) e0 P4 e5 qE、以上都是 1 W$ _3 N 1 L0 _2 u7 答案(E) 1 . o- S3 O/ , b1 S2 L: a题解与常规CT相比,对螺旋CT特点的叙述,AD四项都是正确的。 O: o, X8 * M o3 q3 U6 z/ ?) r- A% j0 o o( I9 x试题53CT机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器件是 - j g9 |- y Y8 vA、探测器 0 4 e4 W/ a I3 l3 t. B、阵列处理机 , H( m2 t5 x, R( ( NC、预放大器 E6 c# c. R! m- x0 G1 DD、A/D转换器 $ ?1 l2 t8 l2 QE、D/A转换器 ! w H0 t& x3 k3 x答案(D) 5 i! 0 g9 p# j% O! u7 f题解探测器将吸收到的X线光子转换成微弱的电信号,微弱的电信号再经放大器放大,输入A/D转换器,即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试题54关于CR的工作原理,错误的是 A、IP由基层、荧光体层和保护层构成 B、透过人体的X线光子以潜影形式储存在荧光层的晶体内 C、透过人体的X线光子被IP转换成数字图像 D、IP在读出装置接受激光束扫描 E、激发束激发出的荧光与潜影成正比 答案(C) 题解透过人体的X线光子被IP接收后,在IP成像层内形成潜影。只有IP再激光读取仪扫描、读取后,才能转换成数字图像 试题55关于平板检测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透过人体的X线光子转换成数字图像 B、工作效率提高 C、动态范围较屏/片系统大 D、物理性能与屏/片系统相同 E、DQE比CR系统高 答案(D) 题解 试题56关于质量管理的组合,错误的是 A、质量决定产品适用性的性质 B、影像质量对诊断的价值 C、质量管理制定质量计划,并为完成计划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D、质量质量保证(QA) E、管理制定并完成计划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答案(D) 题解质量管理包括质量保证(QualityAssurance-QA)和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QC)。所以,D项组合是错误的。 试题57质量管理的目标是 A、体现代价、危害、利益三方面的最优化 B、改善专业人员培训水平 C、改善人员间的横向联系,达到全面质量管理共识 D、建立标准化及评价方法 E、以上全是 答案(E) 题解质量管理的目标包括A-D所述内容。 试题58质量管理活动开展的程序,不包括 A、题目(问题)的决定 B、现状把握 C、组织结构评估 D、对策 E、要因分析 答案(C) 题解质量管理活动开展的程序包括八项内容:1.题目(问题)的决定;2.现状把握;3.要因分析;4.对策;5.对策实施;6.效果确认;7.标准化;8.遗留问题和今后的改善方法。组织结构评估不包括在内。 试题59质量管理活动开展的程序,包括 A、对策实施 B、效果确认 C、标准化 D、遗留问题和今后的改善方法 E、以上全是 答案(E) 题解参照试题58题解,可以理解,正确答案是E。 试题60关于标准化制定中5W1H的组合,正确的是 A、Who谁负责 B、When何时 C、Where在何处 D、What做什么 E、以上全是 答案(E) 题解5W1H指的是:Who(谁负责)、When(何时)、Where(在何处)、What(做什么)、Why(为什么、目的)、How(怎样做、方法)。故正确答案是E。试题61下列胸部后前位评价点的组合,错误的是 : I1 Y2 L. v2 W6 A ) u A、对比度纵隔与横膈密度匹配良好 6 s+ w) C( N4 / ?+ R5 LB、对比度肩胛骨与侧方向重叠的肋骨处于可见范围 1 w A! p n. C- S/ 4 Z$ |C、锐利度心脏与横膈边缘清晰锐利 $ ?6 O9 E! c# d p D、颗粒度肩胛骨下方的软组织未见颗粒性斑点 Z$ U $ v6 |5 G7 s- p# T E、颗粒度脂肪线可见 + H7 _) y, F, O/ - J答案(A) - |3 f9 r0 A Q4 R题解肺部对比度的配上有两个:1.纵隔与肺野最大密度匹配良好,密度差标准为1.300.05;2.肩胛骨与侧方向重叠的肋骨处于可见范围。显然,A项组合是错误的。BE项均正确。 a+ E5 X$ _6 I- B, l) Q- x 1 c7 i7 X6 |7 v试题62肺野末梢血管的影像清晰可见的细节指标是 4 D, E% Z$ A( n& e3 A* . YA、1mm + x, m O& u- m0 WB、2mm * B b) 0 & N( a. Q( mC、3mm : L0 S3 K) O: p A- I# z4 A) |D、4mm : J! O8 G+ k8 w* E7 O T1 SE、5mm $ B3 S% z8 . v4 E4 N答案(B) 5 M # N9 d0 I- 题解肺后前正位影像质量标准规定,肺野末梢血管的影像清晰可见的细节指标是2mm。明显可见的指标是1mm以下末梢血管影。 / l4 B. : W4 X& V 9 H7 u$ w* e) N) A试题63颅骨侧位,诊断学要求清晰可见的结构是 6 v, e8 v6 T1 Q _A、颅骨穹降内、外板 / J/ v+ w1 p* y$ a5 c0 X2 DB、蝶骨壁 * l8 d& M4 U( z( L6 YC、颞骨岩部 9 Q& J o1 u7 x5 V& k6 6 ?, yD、颅骨小梁结构及血管沟 b g! E: z) Y, z3 cE、以上全是 8 C7 N+ L( x7 p0 v* J答案(E) ! f5 ?2 t7 j k E& X, K题解AD四项所述,为标准中规定的颅骨侧位,诊断学要求清晰可见的全部内容。 试题64腰椎侧位体位显示标准,错误的是 A、照片包括胸11至骶2椎骨及部分软组织 B、包括胸11至腰5棘突 C、腰椎体各缘无双边显示 D、腰2椎体处于照片正中 E、腰骶关节可见 答案(D) 题解应将腰3椎体置于照片正中。A、 B、 C、E各项描述正确。 试题65CT检查的成像技术条件包括的项目有 A、检查体位 B、重建方法 C、窗宽 D、窗位 E、以上全是 答案(E) 题解CT检查的成像技术条件包括AD项内容。 试题66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相比,人们容易接受的主要原因在于 A、安全可靠 B、并发症少 C、少创伤以至无创伤 D、术后效果好 E、术中时间短 答案(C) 题解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相比,少创伤以至无创伤是介入治疗被人们容易接受的主要原因。根据治疗的内容不同,其余选项难以做出优劣的可比性。 试题67CT成像设备即将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平板探测器CT B、全身螺旋CT C、多层螺旋CT D、双层螺旋CT E、大孔径CT 答案(A) 题解根据2000年北美放射学会上的展示,平板探测器CT即将问世,是CT技术的又一个突破性革命。从成像原理、机器设计、信息模式、成像速度、射线剂量等将会有根本性改变。 试题68超导开放型MR设备优势的论述,错误的是 A、便于开展介入操作 B、便于检查中监护病人 C、便于儿科与不合作病人检查 D、克服了幽闭恐惧病人应用MR检查的限制 E、提供的固有磁场强度比常导型低 答案(E) 题解由于开放式设计采用垂直磁场方式,磁强效果比同样场强的常规MR设备提高40%50%,加上超导型设备,可提供的固有磁场强度比常导或永磁型高。 试题69当前动态范围和量子检出率均高的检测器属 A、成像板转换器 B、硒鼓检测器 C、平板检测器 D、CCD摄像机阵列器件 E、影像增强器 答案(C) 题解从目前的资料报导看,平板检测器(FP)的检测动态范围和量子检出效率(DQE)均高于目前的其他检测器。 试题70在MR性能参数中,mT/m/ms表示 A、切换率 B、梯度场强 C、磁体长度 D、采集时间 E、固有磁场场强 答案(A) 题解mT/m/ms表示有效切换率。在ENSE技术中,在较小的视野内使有效梯度场强达到60mt/m,有效切换率达200400mt/m/ms。试题71从X线到影像直接完成转换的成像设备是 , l- R, Z2 l% r# mA、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 7 G, |. j4 / IB、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 ! . h, L6 R5 gC、LI+TV摄像机 8 i0 m p5 |- D2 _- mD、闪烁体+CCD摄像机阵列 6 C) j, M/ R3 x, E、成像板 , G7 w: L r3 T8 M& ? . A- G x答案(A) & L0 u+ v h& a0 l. e) L k- b: y题解应用非晶硒(a-se)为光电材料制成的平板探测器,能将X线光子直接转换为电信号,故称其为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BE项的成像器件都需经过一层荧光介质的转换。 4 R# k5 V1 C. z$ W, D- b X f试题721993年推出的“医学数字图像通讯标准”版本是 # B* A6 z% H ?2 U2 U/ OA、HL7 S1 , d8 i6 SB、ACRNEMA1.0 ) t! R$ Q4 v/ H9 R2 W! xC、ACRNEMA2.0 J4 g* N4 y! R, Z: ZD、DICOM3.0 4 n6 J8 R2 T# J8 SE、ISOOSI & _2 B6 G8 L5 Z4 J4 ?# Y答案(D) 1 H3 9 Q& b L w$ M9 g: h4 h* J题解ACRNEMA是美国放射学会(ACR)和美国国家电子制造商协会(NEMA)两组织共同成立的一个委员会,致力于制定“医学数字图像通讯标准”,已推出过 & F v- H7 I) 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