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廷艺教授从毒虚致病论治疗痧症经验总结.doc_第1页
牙廷艺教授从毒虚致病论治疗痧症经验总结.doc_第2页
牙廷艺教授从毒虚致病论治疗痧症经验总结.doc_第3页
牙廷艺教授从毒虚致病论治疗痧症经验总结.doc_第4页
牙廷艺教授从毒虚致病论治疗痧症经验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牙廷艺教授从毒虚致病论治疗痧症经验总结【摘要】痧、瘴、蛊、毒是岭南和壮族地区的四大病症,痧病排在首位,尤为常见。刮痧、挑痧治疗痧症在岭南壮族聚居地几乎家喻户晓。笔者从痧症的内涵及病因病机、治疗思路、典型病案等方面总结牙廷艺教授用壮医刮痧排毒疗法治疗痧症的经验。【关键词】牙廷艺;毒虚致病;痧症;治疗经验【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1-0062-03Abstract:Keywords:牙廷艺教授是广西名老中医,是国医大师陆广莘学术传承人,长期从事中医、壮医的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治学严谨,学验俱丰,尤精于壮医外治的挖掘整理研究,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逐渐摸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壮医外治法,创立“壮医刮痧排毒疗法”,用以诊治各科多发病及奇难杂症,特别对于壮族地区的常见多发病痧症,疗效显着。笔者有幸随师学习,聆听教诲,受益匪浅,为进一步传承牙教授用壮医刮痧排毒疗法治疗痧症的经验,现将其归纳总结如下。1痧症及病因病机痧、瘴、蛊、毒是岭南和壮族地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痧病排在首位,尤为常见。痧症是以全身胀累,头昏脑胀,胸腹烦闷,恶心,倦怠乏力,胸背部透发痧疹,甚则昏迷,四肢厥冷,或吐或泻,或寒或热,或胀或痛,或唇甲青紫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多见,又名发痧、痧气、痧麻。中医“时行感冒”“伤暑”等属此范畴。西医的“中暑”、“病毒性感冒”、“流行性感冒”、“胃肠型感冒”属此范畴1。痧症临床可分为阴痧(寒痧)、阳痧(热痧),阴痧和阳痧以症状及感邪不同而命名。壮族地区多崇山峻岭,草木茂盛,气候多雨多湿,瘴戾横生,所发疾病多与毒物有关,壮医认为,毒和虚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人体感毒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两个方面,即毒力的大小与正气的强弱2。故“毒”为本病致病的主要病因,所谓“百病皆因毒而起”。疾病虽因毒而起,但虚也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3。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虚即正气虚,气血虚,因体内脏腑运化和防卫能力相对减弱,不足以抗毒所致。毒进入人体后,滞留机体,阻塞道路(即三道两路,是谷道、水道、气道、龙路、火路),损其功能,耗伤正气,导致人体天部(上部)、地部(下部)、人部(中部)三部之气不能同步运行,使气血平衡关系失调而为病4。2治疗壮医对痧症的治疗分内治和外治两大类。牙廷艺教授认为,痧由戾气所致,入气分则肿胀,入血分则蓄为瘀,遇食积则气阻血滞,治宜削之,故内服外治均主张以散通化解,宣透为原则,外治牙廷艺教授尤擅长刮痧配合针挑排毒治疗痧证,并创立壮医刮痧排毒疗法。通过刮痧针挑,解毒通路,达到天地人三气同步5。2.1阴痧(寒痧)主要是寒毒、湿毒之气从口鼻入侵气道,素体虚弱,气道虚损而发为病,病位主要责之于咪钵(肺)、咪腰(肾)。症见头胀痛,畏寒肢冷,口干体倦,胸胀满闷,小便清长,患者大多在胸背部有细小纤毛,痧疹点,质地柔软,或红或白,脉细,苔白或腻。治疗主要以清气道,解邪毒,补虚损为原则。选颈部、背部以轻手法刮痧,遵循自上而下,先中后边,缓者顺妥,寒者轻缓的原则,刮致皮肤泛红或出现红色小痧点为度。刮痧后在痧斑点、关节处、纤毛根部、风池、大椎、肺腧、风门进行挑治,以挑出皮下纤维为度,并挤出23滴血液,加拔罐5min。伴头胀痛甚者可于四神聪、太阳穴、头维、阳白等穴处点刺。2.2阳痧(热痧)主要是湿毒、热毒内阻,三道两路气机阻滞,三气不能同步,邪毒滞于体内,毒正交迫,正不胜邪而发病。病位主要责之于咪叠(肝)、咪胴(胃)。症见全身胀累,头晕脑胀,胸腹烦闷,肢倦乏力,进食味淡,叩击患者胸部肌肉皮下可见“蛇串样隆起”或“蚂蝗样隆起”,舌下静脉瘀青、充盈,脉数疾,舌红,苔黄腻。治以解毒除痧,疏通气机为治疗原则,选颈部、胸部、背部以重手法刮痧,遵循从上到下,从前到后,实者深之的刮痧原则,刮至皮肤出现深红或紫黑色片状痧斑点为度。刮痧后在督脉线、膀胱经线每隔2cm针挑一个点,使点排列成行,关节部位各挑一个点,挑治后加拔罐,以10min为宜。若胸闷呕恶者可于膻中、中脘各针挑一个点,挑后挤出23滴血液。牙教授认为痧症在刮痧针挑过后,尤其应注意避风寒,忌生冷。不论是阴痧还是阳痧,都需要远避风寒,慎饮生冷。素问咳论云:“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刮痧针挑过后,人体皮毛舒张,气机开泄,处于一个自我修复的阶段,最不耐邪气入侵,外感六淫之邪从皮毛或口鼻而入,易犯肺病,生冷还易使胃内寒饮内停,脾胃乃后天之本,脾胃受邪,则化源不足,病情加重,故刮痧针挑后宜嘱患者饮一杯姜水,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3验案举例3.1案例1曾某,女,52岁,2015年1月30日初诊。主诉:全身胀累,伴头晕2月余。患者2月前不慎受寒后出现鼻塞流涕、头晕头痛、恶寒,到医院就诊,诊断为感冒,输液三日后症状好转,后出现全身胀疲惫、头晕,后一直服用药物(具体不详)治疗,症状时好时坏,平素体质虚弱,易感冒,常感四肢冰冷,诊见患者四肢不温,背部有细纤毛,根部隆起,脉细弱。否认有高血压、颈椎病病史。辅查血常规、胸部X线未见异常。诊断痧症(寒痧)。处方:予颈、背部、前胸部刮痧,用轻手法刮至皮肤泛红;选背部痧疹点、纤毛隆起根部、督脉、关节处针挑,加拔火罐,留罐5min;头部四神聪、太阳穴、头维、阳白点刺。刮痧排毒治疗后嘱患者饮一杯温姜水。5d后2诊,患者胀、疲惫、头晕症状基本消失,四肢仍不温。继续予刮痧排毒治疗,针挑点选取痧疹点、纤毛根部进行挑治。3诊患者诉全身症状完全消失,嘱患者注意调理饮食起居,随访半年,未见复发。3.2案例2黄某,男,36岁,2015年4月30日初诊。主诉:咳嗽1月余。患者诉2月前受凉后出现恶寒发热、头晕头痛、喉咙干痒、不思饮食,到医院就诊,诊断为感冒。后予感冒疏风颗粒、维C银翘颗粒口服治疗。症状有所好转,但患者饮食不节制,食烧烤后出现咳嗽,咳痰量少质粘稠,受刺激或饮食不注意时症状加重,自行服用止咳药效果不佳遂来诊。予行血常规、胸片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诊断:痧症(咳嗽呕哕痧)。予背部、前胸部刮痧,刮至皮肤潮红出现痧癍、痧疹点为度,选取背部痧癍、(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 叶帆文 摘:牙廷艺教授从毒虚致病论治疗痧症经验总结)痧疹点,大椎、风门、肺腧、膈腧、人迎、膻中穴进行针挑,挑出皮下纤维,加拔罐5min。嘱患者注意保暖,饮食节制。5日后2诊,诉咳嗽症状减轻,偶见刺激时干咳,已无痰。继续予刮痧排毒治疗,针挑点选取痧疹点挑出皮下纤维。3诊患者诉症状完全消失,随访3月,未见复发。4小结壮医理论认为,毒、虚是导致三气失调、引发痧证的两大因素,在壮医的毒虚致病论、三气同步学说等壮医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壮医提出了“调气、解毒、补虚”的治疗原则6,壮医刮痧排毒疗法治疗痧病是基于壮医“解毒”原则制定的治疗方法5。牙教授创立的壮医刮痧排毒疗法具体又包括刮痧、挑(刺)痧、拔罐3种方法,通过刮痧、挑(刺)痧、拔罐,能调节、激发和通畅人体之气,使之正常运行,畅通道路,贯通天地人三部,使三部之气能同步运行、气血循环旺盛,以达到调气解毒、通路除痧的效果7。参考文献1钟鸣.中国壮医病症诊疗规范M.南宁:广西科技出版社,2009.2黄汉儒.中国壮医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3牙廷艺.壮医刮痧排毒疗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3.4宋宁.壮医气血理论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