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风筝 (2).doc_第1页
理想的风筝 (2).doc_第2页
理想的风筝 (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泰兴市分界小学公开课教学设计理想的风筝(第二课时)分界小学 王娟娟课时目的:1、通过潜心默读、静思默想,将刘老师放飞风筝、追赶线端的情景再现在学生面前,甚至在学生心中定格,使学生感受到刘老师的顽强、乐观、自信,以及对生活的热爱;2、借助情景渲染、语言提示等手段,使学生走进人物,与刘老师进行心灵对话,从而明白“理想的风筝”所蕴含的意义;3、利用总分总的方式对文章进行整合、再造、加工、内化,使学生了解借景抒情、睹物思人、抓住细节、“我”在其中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通过潜心默读、静思默想,将刘老师放飞风筝、追赶线端的情景再现在学生面前,甚至在学生心中定格,使学生感受到刘老师的顽强、乐观、自信,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难点:借助情景渲染、语言提示等手段,使学生走进人物,与刘老师进行心灵对话,从而明白“理想的风筝”所蕴含的意义。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齐读课题)它让我们想起了刘老师谈腿疾时幽默乐观的“笑”,(读题)它让我们想起了刘老师艰难板书时那急速的让人激动的“旋转”,(读题),它伴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春天。二、品读开头,渲染氛围1、(出示1、2自然段)指名读。在这段文字所描绘的春景图中,你觉得最美的是什么景物?引导学生说出理由。2、指名美美地读。三、放追风筝,摄取镜头1、过渡:春天,也是思念疯长的时节,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追忆,去目睹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吧!(出示:默读课文7、8、9自然段,假想一下:如果你拿着一架摄像机站在刘老师身边,你想摄下哪个镜头?画出相应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下你的感想。)2、学生默读。3、交流。(1)他的风筝各式各样(2)他的腿自然不便于翱翔盘旋。抓住“决不肯”体会刘老师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语言训练:刘老师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心里想:( )想到这些,刘老师的快乐就写在了脸上,文中哪个字传神地写出了这种快乐。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这种发自内心的笑。给这个镜头取个名字。(3)有一次,他故意撒脱手我自己来!这段话中最拨动你心弦的是哪几个词?(抓“故意”、“任”体会刘老师敢于挑战生活、困难、命运;抓“笑着”、“笑着”、“叫着”、“拄着”、“喊着”体会刘老师尽情释放着童心和快乐)揣摩刘老师追逐风筝时的心理。(出示:看那调皮的纸燕带动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刘老师想:-)因此,当他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绳时,他的脸上现出(引说)你能理解他的“得意”和“幸福”吗?(此时,他抓住的仅仅是线绳吗?还有什么?)因此作者说:(引读:我想:那时候他一定)刘老师追赶风筝的画面可以说是春天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给这幅画面起个什么名字较好呢?(板书:追)4、作者用心灵的相机拍下刘老师放飞风筝、追赶线端的镜头,我们来看一组文字:A: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B:我想: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指名读。分组读。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作者看刘老师放、追风筝时的心理描写,有了这两段文字,我们不但看到了当时的场景,而且有了和作者一样的感动、慨叹,这种写作方法就叫(板书:“我”在其中)5、从刘老师放风筝、追线绳的细节中,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刘老师?(看来,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也做到了“我”在其中,才有了这样的感受。)6、刘老师笑谈腿疾、艰难板书、放追风筝的往事,在我的心灵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它让我爱上了春天,恋上了春天。(出示1、2、3自然段)再读这部分文字时,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你是否觉得这春天里的一切都有着刘老师的影子?刘老师的生命之歌是用什么演奏的?(板书:幽默 敬业 顽强 乐观 自信)一曲生命之歌中有这么多感人的音符,这样的生命能不美吗?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开头?(板书:借景抒情 睹物思人)四、品味心声,深化风筝1、过渡: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出示并配乐朗读:不见刘老师已经近30年了)学生读:不,他不会的。体会刘老师在作者的心中永远不可磨灭。2、反复读“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听着你们深情的朗读,我渐渐明白:在作者苏叔阳的心中,刘老师放飞的不仅仅是风筝,还有什么?30年,能让一个少年从懵懂走向成熟,30年同样可以让一个曾经充满活力的中年人失去年轮的光华,漫长的30年,也许物是人非,也许可是,我的可亲可敬的刘老师,您在哪里?(出示:刘老师啊,我深深地)指名读,可以慢慢地读,让这种思念久远绵长一些;可以动情地读,将这种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一些;可以闭着眼睛读,让那些难忘的画面在头脑中一一浮现。(出示语言训练:思念您 ,思念您 ,思念您 )不知不觉中,我们共同创作了一首小诗,给这首诗加个题目?3、联系作者,深情呼唤:作者苏叔阳在一篇回忆录中写道:上大学时,他选择了历史专业是受到曾经教他历史的刘老师的影响,文革期间,他遭受了种种非人的折磨和迫害,是刘老师的乐观与顽强激励着他笑对人生,及至后来,患了肾癌被切除了左肾,患了肺癌被切除了左肺,脾脏内发现一块肿瘤,躺在病床上,他一次又一次想到他的刘老师那对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他说(出示:不管我多么衰弱,只要生命的烛火还在烧着,我就会走,哪怕是爬行,也还在这路上挣扎)齐读抗癌十几年,写下300多万字的作品,出版7本书!面对不公的命运,影响苏叔阳的是谁?面对残酷的病魔,给苏叔阳力量的是谁?强忍病痛,笔耕不辍,这一切的一切,得感谢谁?所以,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发出了这样深情的呼喊齐读最后一节。4、和你们一样,老师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