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高血压病.doc_第1页
02高血压病.doc_第2页
02高血压病.doc_第3页
02高血压病.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血压病(有验案)【概述】 高血压病是指由于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所致的一种综合征,属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发病人数的绝大部分。继发于某些疾病而引起的高血压,属继发性高血压,又称症状性高血压。高血压病以血压超过正常标准,常见头晕、头痛、胸闷、乏力等症为主要临床特征,可并发心脑肾等脏器不同程度的器质性损害。高血压病的发病,与遗传、年龄、职业、环境、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性等诸种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中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精神紧张及剧烈活动常诱发血压突然升高。高血压并发严重心脑肾损害者,预后不良。高血压病属中医的“眩晕”、“头痛”等范畴。 【病因病理】 高血压病的病因主要为长期精神紧张或恼怒忧思,致肝郁化火;恣食肥甘或饮酒过度,致痰浊内生; 劳欲过度或年老体衰,致肝肾亏损,总之,上述病因使肝肾阴阳失调,邪于清窍发为本病。 病理变化为肝气郁滞,郁久化火,肝阳上亢,凤阳升动,上扰清窍,而见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口苦等症。饮食不节,脾胃损伤,聚湿生痰,痰浊内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胸阳不展,而见头晕、头重、胸闷等症。劳欲伤肾或年老肾亏,肾精亏耗,肝肾阴虚,阴不敛阳,虚阳上扰,而见头隐痛、眩晕、耳鸣、腰酸等症。病程迁延,久病人络,瘀血内停,阻滞脉络,血脉瘀滞,可见头痛如针刺,或胸闷刺痛,手足麻木,舌青紫,脉涩。阴损及阳,肝肾阴阳俱虚,阴不滋养,阳失温化测有眩晕、消瘦、倦怠乏力、夜尿频多等症。若肝阳暴张,风随阳动,血随气逆,横窜经络,扰动心神,蒙蔽清窍,则见中风昏厥重证。 【诊断要点】 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修定标准确定。 I级高血压(轻度高血压) 收缩压:18.6721.20kPa(140159mmHg)舒张压:12.0013.20kPa(9099mmHg)临界高血压:收缩压:18.6719.87kPa(140149mmHg)舒张压:12.0012.53kPa(9094mmHg)级高血压(中度高血压) 收缩压:21.3323.87kPa(160179mmHg)舒张压:13.3314.53kPa(100109mmHg)级高血压(重度高血压) 收缩压24.00kPa(180mmHg)舒张压14.67kPa(110mmHg) 【辩证分型】 1:肝阳上亢症状:头痛且胀,头晕目眩,烦躁易怒,夜眠不宁,或兼胁痛,面赤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力。 证候分析: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失条达,肝阳上亢,阳化风动,上扰清窍,故头痛且胀,头晕目眩;肝火亢盛,扰乱心神,则烦躁易怒,夜眠不宁;肝胆气郁,化火上炎,则胁痛,面赤口音;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力,均为肝阳亢盛之象。治则: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9克 钩藤15克(后下) 石决明30克(先下) 黄芩9克 栀子9克 牛膝9克 杜仲9克 桑寄生12克 夜交藤30克 茯神12克 珍珠母30克(先下)随症加减:头痛甚剧,胁痛,口苦面赤,便秘及溲赤属肝火偏旺者,加龙胆草6克、夏枯草12克、郁金9克,以清泄肝火。 2:肝肾阴虚症状:头部隐痛,目眩耳鸣,五心烦热,腰腿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证候分析:肝肾阴虚,阴不敛阳,虚阳上扰,故头部隐痛,目眩耳鸣;阴虚内热,则五心烦热;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肾亏则腰腿酸软;舌红少苦,脉细,均为肝肾阴亏之象,脉细数则为阴虚内热之象。治则:滋养肝肾。 方药:大补元煎加减。 熟地12克 山药12克 山茱萸9克 枸杞子12克 太子参15克 当归9克 杜仲9克 牛膝9克 白蒺藜9克 菊花9克随症加减:烦热盗汗者,加黄柏9克、知母9克,以滋阴泻火。 3:痰湿内阻症状:头痛而重,眩晕,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证候分析:痰湿内阻,上蒙清阳,则头痛而重,眩晕多寐;中阻气机,则胸闷;浊阴不降则恶心;脾胃虚损则食少;舌苔白腻,脉儒滑,均为痰湿内盛之象。治则:化痰祛湿。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天麻9克 白术12克 半夏9克 茯苓12克 陈皮6克 泽泻15克 代赭石30克(先煎) 生姜5克随症加减:脘门不食者,加白蔻仁3克(后下)、砂仁3克(后下),以芳香健胃理气;耳鸣重听者,加郁金9克、菖蒲9克,以通阳开窍;若伴心烦口苦,渴不欲饮者,加黄连3克、黄芩12克,以清化热痰。 4:瘀血内停症状:头晕头痛,痛如针刺,或胸闷刺痛;唇舌青紫或舌有瘀点瘀斑,脉细或涩。 证候分析:久病入络,瘀血内停,脉络不畅,则头晕头痛,痛如针刺,或胸闷刺痛;唇舌青紫或舌有瘀点瘀斑,脉细或涩,均为瘀血内停之象。治则:活血化瘀。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桃仁9克 红花6克 川芎9克 赤芍15克 葱白5克 生姜5克 麝香0.3克 甘草3克 郁金9克 菖蒲9克 白茫9克 细辛3克随症加减:头胀痛,血压甚高者,加大麻9克、钩藤15克、石决明30克(先下)、地鳖虫9克,以平肝通络;合并中风后遗症者,以补阳还五汤(黄芪30克、当归9克、川芎9克、赤芍15克、地龙9克)为主加味,益气活血通络祛风;胸闷刺痛者,加延胡索9克州;川栋子9克,以理气活血止痛。 5:阴阳两虚症状:眩晕,健忘,消瘦,口干,五心烦热,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或夜尿频作,腰腿酸软。舌质淡红,苔薄,脉细无力。 证候分析:肾精不足,无以充脑,清窍空虚,故眩晕、健忘;无以养体,则消瘦;无以生津,则口干;阴虚内热,则五心烦热;阴损及阳,阳气渐衰测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化不利,则夜尿频作;肾虚于下,则腰腿酸软;舌质淡红,苔薄,脉细无力,为阴阳两虚之象。 治则:调补阴阳。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味。 熟地15克 山药15克 山茱萸10克 丹皮10克 泽泻12克 茯苓12克 肉桂3克(后下) 附片10克 枸杞子12克 杜仲12克 桑寄生12克 金樱子12克随症加减:耳鸣耳聋者,加磁石30克(先下)、五味子6克,以潜降浮阳;有蛋白尿者,加黄芪30克、补骨脂12克、鹿衔草15克,以益气补肾,消蛋白尿。 【中成药】 1.龙胆泻肝丸每次6克,每日3次。 2.杞菊地黄九每次6克,每日3次。 3.珍菊降压片每次1片,每日3次。 【简便方】 1:莴苣子25克,粉碎破开煎煮后服,每日多次。 2:新鲜白颈活蚯蚓15条,剖开洗净泥土,加入白糖100克,半小时后待蚯蚓化成液体时顿服,每天早晚各1次,5天1疗程。适用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偏高,头晕头痛,面赤心烦者。 【其它疗法】 针灸疗法:针刺风池、太冲穴。伴头痛剧烈,目胀面赤者,加刺太阳穴;伴热盛面赤者,加合谷穴。用泻法,留针20分钟,日1次,7天1个疗程。 药枕法:取野菊花、桑叶、石膏、白芍、川芎、磁石、蔓荆子、青木香、蚕砂等药物适量,制成药枕,每昼夜使用时间不少于6小时。 足浴法:钩藤30克(包煎),加少许冰片,于每晚睡前放入盆内,加温水浴足,每次30分钟,10天为1个疗程。 食疗法:芹菜2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