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债权法学第二章债的发生 变更与消灭 2 学习内容 第一节债的发生第二节债的变更第三节债的消灭 3 第一节债的发生 一 合同当事人之间设立 变更 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意定之债 具有任意性 二 侵权行为侵害他人人身 财产权益 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 法定之债 由侵害人的不法行为所引发 4 三 不当得利 一 概念不当得利 为没有合法依据 取得不当利益 造成他人损失之事实 不当得利在受害人 债权人 与受益人 债务人 之间产生债的关系 二 构成要件1一方获得利益 2他方受有财产损失 3取得利益与受损利益之间有因果关系4没有合法依据 5 案例 在下列何种情形中 乙构成不当得利 2005 单 A 甲欠乙500元 丙在甲不知情的情况下自愿代为偿还B 甲大学新建校区 当地居民乙的房屋大幅升值C 甲以拾得的100元还了欠乙的债务D 甲雇人耕田 雇工误耕了乙的数亩待耕之田 6 三 不当得利 三 不当得利的基本类型给付原因自始不存在1给付不当得利给付原因嗣后不存在给付目的实现不能受益人自身行为产生受损人自身行为产生2非给付不当得利第三人行为而发生法律规定而发生自然事件而发生 7 案例 甲将某物出售于乙 乙转售于丙 甲应乙的要求 将该物直接交付于丙 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2012 单 A 如仅甲 乙间买卖合同无效 则甲有权向乙主张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B 如仅乙 丙间买卖合同无效 则乙有权向丙主张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C 如甲 乙间以及乙 丙间买卖合同均无效 甲无权向丙主张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D 如甲 乙间以及乙 丙间买卖合同均无效 甲有权向乙 乙有权向丙主张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8 三 不当得利 四 不当得利之债的法律效果1不当得利之债的标的 债务人应当返还的不当利益 包括原物及原物的孳息 返还形式 返还所获利益的原状为原则 折价偿还为例外 民通意见131条 9 三 不当得利 三 不当得利之债的法律效果2不当得利的返还范围 1 善意受益人 就现存利益负返还责任 若利益已不存在 不负返还义务 2 恶意受益人 所得利益附加利息 一并返还 有损害并赔偿 10 案例 张某发现自己的工资卡上多出2万元 便将其中1万元借给郭某 约定利息500元 另外1万元投入股市 张某单位查账发现此事 原因在于财务人员工作失误 遂要求张某返还 经查 张某借给郭某的1万元到期未还 投入股市的1万元已获利2000元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7 单 A张某应返还给单位2万元B张某应返还给单位2 2万元C张某应返还给单位2 25万元D张某应返还给单位2万元及其孳息 11 案例 甲 乙两公司订有 包服装购销合同 乙去取货时 甲因为疏忽多装了 包 乙公司没有察觉 后甲公司发现此事件 举证多装了 包货物 遂请求乙公司返还 若两包货物市值1万元 已由乙公司销售给了消费者 得款1 2万元或者0 8万元 应如何处理 12 案例 某甲向银行取款时 银行工作人员因点钞失误多付给1万元 甲以这1万元作本钱经商 获利5000元 其中2000元为其劳务管理费用成本 1个月后银行发现了多付款的事实 要求甲退回 甲不同意 下列有关该案的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2002 单 A 甲无需返还 因系银行自身失误所致B 甲应返还银行多付的1万元C 甲应返还银行多付的1万元 同时还应返还1个月的利息D 甲应返还银行多付的1万元 同时还应返还1个月的利息及3000元利润 13 案例 下列哪一情形不产生不当得利之债 2011 单 A 甲向乙借款10万元 1年后根据约定偿还本息15万元B 甲不知诉讼时效已过 向债权人乙清偿债务C 甲久别归家 误把乙的鸡当成自家的吃掉D 甲雇用的装修工人 误把邻居乙的装修材料用于甲的房屋装修 答案 B 14 四 无因管理 一 无因管理的概念无因管理 指没有法定或者约定义务 为避免他人利益受到损失 自愿管理他人事务的行为 产生无因管理之债 管理人 本人之间 的无因管理 是一种合法行为 15 四 无因管理 二 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1管理他人事务2为他人管理事务的意思3无法律上的义务 16 四 无因管理 三 不真正无因管理1误信行为 误信他人事物为自己事务而为管理 2不法管理 明知为他人事务 仍作为自己事务为自己利益而为管理 不真正无因管理 不能适用无因管理的规定 17 案例 张某外出 台风将至 邻居李某担心张某年久失修的房子被风刮倒 祸及自家 就雇人用几根木料支撑住张某的房子 但张某的房子仍然不敌台风 倒塌之际压死了李某养的数只鸡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09 单 A 李某初衷是为自己 故不构成无因管理B 房屋最终倒塌 未达管理效果 故无因管理不成立C 李某的行为构成无因管理D 张某不需支付李某固房费用 但应赔偿房屋倒塌给李某造成的损失 18 案例 下列行为中 哪些构成无因管理 2008 多 A甲错把他人的牛当成自家的而饲养B乙见邻居家中失火恐殃及自己家 遂用自备的灭火器救火C丙 15岁 租车将在体育课上昏倒的同学送往医院救治D丁见门前马路下水道井盖被盗致路人跌伤 遂自购一井盖铺上 19 案例 下列选项中 哪些构成无因管理之债 2000 多 A甲发现乙一个人忙脱粒 主动帮助 因谷子飞进甲眼睛受伤 花去医药费1000元 甲请求乙支付医药费 B甲见乙拉车上坡非常吃力 主动在车后帮甲推车 乙因受力肩上的皮带松动 致车后滑撞伤甲 花去医药费500元 甲请求乙支付医药费 C某天傍晚 大雾迷漫 某村青年甲 乙在张大妈家的柴禾旁谈恋爱 张大妈出来抱柴禾 青年甲 乙急忙跑走 张大妈以为遇上了鬼 惊吓成病 花去医院费1000元 张大妈请求甲 乙支付1000元 D甲将乙丢失的羊牵回家中 乙向甲索要 甲要求乙支付草料费200元 20 四 无因管理 四 无因管理的法律效果无因管理排除了管理行为的违法性 并在管理人与本人之间成立无因管理之债 1管理人的义务 1 适当管理的义务 即 管理人应按照本人之明示或者可推知的意思 以有利于本人的方法管理事务 2 通知 报告义务 3 计算交付义务 21 四 无因管理 2管理人的权利 1 必要费用及利息的偿还请求权 2 清偿所负债务的请求权 3 损害赔偿请求权民法通则93条与民通意见132条 22 案例 王先生驾车前往某酒店就餐 将轿车停在酒店停车场内 饭后驾车离去时 停车场工作人员称 已经给你洗了车 请付洗车费5元 王先生表示 我并未让你们帮我洗车 双方发生争执 本案应如何处理 04 单 A 基于不当得利 王先生须返还5元B 基于无因管理 王先生须支付5元C 基于合同关系 王先生须支付5元D 无法律依据 王先生无须支付5元 23 案例 陈某外出期间家中失火 邻居家10岁的女儿刘某呼叫邻居救火 并取自家衣物参与扑火 在救火过程中 刘某手部烧伤 花去医疗费200元 衣物损失100元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2006 单 A 陈某应偿付刘某100元B 陈某应偿付刘某200元C 陈某应偿付刘某300元D 陈某无须补偿刘某 24 案例 甲的一头牛走失 乙牵回关入自家牛棚 准备次日寻找失主 当晚牛棚被台风刮倒 将牛压死 乙将牛肉和牛皮出售 各得款500元和100元 请人屠宰及销售 支出100元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2005 单选 A 甲有权要求乙返还一头同样的牛B 甲有权要求乙返还500元C 甲有权要求乙返还600元D 甲有权要求乙按该牛的市价赔偿1000元 25 案例 李某在某地风景区旅游 爬到山顶后 见一女子孤身站在山顶悬崖边上 目光异样 即心生疑惑 该女子见有人来 便向悬崖下跳去 李某情急之下拉住女子衣服 将女子救上来 在救人过程中 李某随身携带的价值2000元的照相机被碰坏 手臂被擦伤 该女子头部也被碰伤 衣服被撕破 李某将女子送到山下医院 为其支付各种费用500元 并为自己包扎伤口用去20元 当晚 李某住宿医院招待所时 已经身无分文 只好向服务员借了100元 用以支付食宿费 1 李某与轻生女子之间存在何种民事法律关系 2 李某的照相机被损坏以及治疗自己伤口的费用女子应否偿付 为什么 3 李某为女子支付的医疗费等费用能否请求女子偿付 为什么 4 李某向服务员借的100元 应当由谁偿付 为什么 5 李某能否请求女子给付一定的报酬 为什么 6 李某应否赔偿女子衣服损失 为什么 26 案例 刘某承包西瓜园 收获季节突然病故 好友刁某因联系不上刘某家人 便主动为刘某办理后事和照看西瓜园 并将西瓜卖出 获益5万元 其中 办理后事花费1万元 摘卖西瓜雇工费以及其他必要费用共5000元 刁某认为自己应得劳务费5000元 关于刁某的行为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1 单 A 5万元属于不当得利B 应向刘某家人给付3万元C 应向刘某家人给付4万元D 应向刘某家人给付3 5万元 27 案例 甲聘请乙负责照看小孩 丙聘请丁做家务 甲和丙为邻居 乙和丁为好友 一日 甲突生急病昏迷不醒 乙联系不上甲的亲属 急将甲送往医院 并将甲的小孩委托给丁临时照看 丁疏于照看 致甲的小孩在玩耍中受伤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2 单 A 乙将甲送往医院的行为属于无因管理B 丁照看小孩的行为属于无因管理 不构成侵权行为C 丙应当承担甲小孩的医疗费D 乙和丁对甲小孩的医疗费承担连带责任 28 四 无因管理 五 不当无因管理1 概念 管理人没有法律上的原因 违反他人明知或者可推知的意思而管理他人事务的行为 2 性质 由于不当的无因管理具有违法性 因此不是真正的无因管理 性质上属于侵权行为 管理行为若给本人造成损害 管理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3 效果 本人可以主张享受不当无因管理产生之利益 若不主张产生之利益 则管理人与本人之间构成不当得利 29 案例 甲正在市场卖鱼 突闻其父病危 急忙离去 邻摊菜贩乙见状遂自作主张代为叫卖 以比甲原每斤10元高出5元的价格卖出鲜鱼200斤 并将多卖的1000元收入自己囊中 后乙因急赴喜宴将余下的100斤鱼以每斤3元卖出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07 多 A乙的行为构成无因管理B乙收取多卖1000元构成不当得利C乙低价销售100斤鱼构成不当管理 应承担赔偿责任D乙可以要求甲支付一定报酬 30 案例 张某到王某家聊天 王某去厕所时张某帮其接听了刘某打来的电话 刘某欲向王某订购一批货物 请张某转告 张某应允 随后张某感到有利可图 没有向王某转告订购之事 而是自己低价购进了刘某所需货物 以王某名义交货并收取了刘某货款 关于张某将货物出卖给刘某的行为的性质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10 多 A 无权代理B 无因管理C 不当得利D 效力待定 31 第二节债的变更 一 债的变更概述债的变更 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广义的债的变更是指债的内容和主体发生变化 所谓债主体的变更 是指以新的主体取代原债的主体 债权人变更的 称为债权转让 债务人变更的 称为债务移转 债内容的变更乃是狭义的债的变更 是指在不改变债主体的前提下 债的内容发生变化 32 二 债的内容变更 变更条件 一 债已合法成立 二 债的变更必须有合法的依据 三 债的变更必须使债的内容发生变化 四 债的变更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和方式 33 三 债权转让 一 债权转让的概念所谓债权转让 又称债权让与 是指债权人将其债权全部或部分地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 其特点在于 第一 债权转让是指不改变债的内容 由债权人将债权转让给第三人 第二 债的转让既可以是全部的转让 也可以是部分的转让 34 二 债权转让的条件 1须有原债权合法有效存在2须有法律规定或者债权转让合同3转让的债权须具有可让与性三类债权不得转让 基于债的性质不得转让 合同之债中 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4债权转让须通知债务人 不通知 则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债权人转让债权的通知不得撤销 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案例分析 35 三 债权转让的法律效力 1对内效力所谓对内效力 是指债权转让在转让双方即转让人 原债权人 和受让人 第三人 之间发生的法律效力 这种效力具体表现在 第一 债权由让与人转让给受让人 第二 从属于主债权的从权利也将随主权利的移转而发生移转 但专属于债权人的从权利除外 第三 转让人应保证其转让的权利有效存在且不存在权利瑕疵 36 2对外效力所谓对外效力 是指债权转让对债务人所具有的法律效力 第一 债务人不得再向转让人即原债权人履行债务 第二 债务人负有向受让人即新债权人作出履行的义务 同时免除其对原债权人所负的责任 第三 债务人在债权转让时所享有的对抗原债权人的抗辩权 可以向受让人主张 第四 债务人的抵销权 三 债权转让的法律效力 37 案例1 甲 乙订立买卖合同 甲已先给付货物 乙尚未付款100万元 甲与丙达成协议 将甲对乙的债权让与丙 甲 丙于6月1日达成协议 甲于6月5日当面通知乙 1假设乙于6月6日将100万元交付给甲 问 其后丙能否请求乙支付100万给自己 2假设丙于6月6日请求乙清偿100万元 乙提出甲交付的货物短少 甲与乙已经协商货款为90万 故只能支付给丙90万 乙的主张能否成立 甲应如何处理 3假设丙于6月6日请求乙清偿100万元 乙提出只能付给丙70万 因为甲原来欠乙30万借款到期还未归还 问 乙的主张是否成立 38 案例2 乙公司欠甲公司30万元 同时甲公司须在2000年9月20日清偿对乙公司的20万元货款 甲公司在同年9月18日与丙公司签订书面协议 转让其对乙公司的30万元债权 同年9月24日 乙公司接到甲公司关于转让债权的通知后 便主张20万元的抵销权 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04 多 A甲公司与丙公司之间的债权转让合同于9月24日生效B乙公司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 即负有向丙公司清偿30万元的义务C乙公司于9月24日取得20万元的抵销权D丙公司可以就30万元债务的清偿 要求甲公司和乙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答案 BC 39 案例3 甲向乙借款300万元于2008年12月30日到期 丁提供保证担保 丁仅对乙承担保证责任 后乙从甲处购买价值50万元的货物 双方约定2009年1月1日付款 2008年10月1日 乙将债权让与丙 并于同月15日通知甲 但未告知丁 对此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0 多 A 2008年10月1日债权让与在乙丙之间生效B 2008年10月15日债权让与对甲生效C 2008年10月15日甲可向丙主张抵销50万元D 2008年10月15日后丁的保证债务继续有效 答案 AB 40 案例4 甲将其对乙享有的10万元货款债权转让给丙 丙再转让给丁 乙均不知情 乙将债务转让给戊 得到了甲的同意 丁要求乙履行债务 乙以其不知情为由抗辩 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2012 单 A 甲将债权转让给丙的行为无效B 丙将债权转让给丁的行为无效C 乙将债务转让给戊的行为无效D 如乙清偿10万元债务 则享有对戊的求偿权 答案 D 41 四 债务承担 一 债务承担的概念 二 债务承担的条件 三 债务承担的效力 42 一 债务承担的概念 债务承担 又称债务移转 是指债务人将其负担的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于第三人负担 债务承担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债务人将债务全部转移给第三人 由该第三人取代债务人的地位 成为新的债务人 这种移转称为免责的债务承担 狭义的债务承担 二是债务人将债务部分转移给第三人 由债务人和第三人共同承担债务 原债务人并不退出合同关系 这种移转称为并存的债务承担 43 二 债务承担的条件 债务承担须具备如下条件 1须有合法债务存在2转让的债务须具有可让与性3须存在法律直接规定或者债务移转的协议4须经过债权人的同意 44 三 债务承担的效力 第一 债务全部移转的 新债务人将代替原债务人的地位而成为当事人 原债务人将不再作为债的一方当事人 第二 债务移转后 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 第三 债务移转后 新债务人应当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 45 案例1 甲对乙享有10万元到期债权 乙对丙也享有10万元到期债权 三方书面约定 由丙直接向甲清偿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06 多 A 丙可以向甲主张其对乙享有的抗辩权B 丙可以向甲主张乙对甲享有的抗辩权C 若丙不对甲清偿 甲可以要求乙清偿D 若乙对甲清偿 则构成代为清偿 答案 ABD 46 案例2 甲 乙双方约定 由丙每月代乙向甲偿还债务500元 期限2年 丙履行5个月后 以自己并不对甲负有债务为由拒绝继续履行 甲遂向法院起诉 要求乙 丙承担违约责任 法院应如何处理 04 单 A 判决乙承担违约责任B 判决丙承担违约责任C 判决乙 丙连带承担违约责任D 判决乙 丙分担违约责任 47 五 债权债务的概括转移 债权债务的概括转移 也称概括承受 是指由债的当事人一方将其债权债务一并移转给第三人 由第三人概括地继受这些债权债务 48 一 合同移转 合同移转也称为合同承受 是指一方当事人与第三人之间订立合同 并经原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同意 由第三人承担合同一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的全部权利和义务 49 二 企业合并与分立 民法通则 第44条第2款规定 企业法人分立 合并 它的权利和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 合同法 第90条规定 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合并的 由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使合同权利 履行合同义务 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分立的 除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以外 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享有连带债权 承担连带债务 50 案例1 某区政府工业主管部门作出决定 把所属的A公司的两个业务部分立出去再设B公司和C公司 并在决定中明确该公司以前所负的债务由新设的B公司承担 A公司原欠李某货款5万元 现李某要求偿还 你认为该债务应当如何处理 A 由B公司承担债务B 由A B C三个公司分别承担债务C 由A公司承担债务D 由A B C三个公司承担连带债务 51 案例2 甲是房屋的所有人 其将房屋租赁给乙 由于甲急需用钱 便将房屋卖给了丙 根据 买卖不破租赁 的原则 乙仍然可以按照合同约定 使用房屋 其租赁权可以对抗丙 此时发生的是 A债权让与B债务承担C合同权利义务的意定概括转移D合同权利义务的法定概括转移 52 案例3 甲与丙签订债权转让合同 将甲对乙的债权转让给丙 几天后 甲将此情形口头告诉了乙 后由于甲与丙产生了争议 甲又通知乙 撤销先前的通知 而丙对此一无所知 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A甲以口头形式将债权转让通知给乙 不能发生效力B甲以口头形式将债权转让通知给乙 可以发生效力C甲撤销债权转让通知的行为不能发生效力D若乙对甲享有债权 且乙的债权先于甲的债权到期 乙可以向丙主张抵销 答案 BCD 53 第三节债的消灭 一 债的消灭概述二 清偿三 抵销四 提存五 免除六 混同 54 一 债的消灭概述 一 债的消灭的概念债的消灭指债权债务关系归于消灭 即在客观上不复存在 55 一 债的消灭概述 二 债的消灭原因1债务已经履行 2合同解除 3债务相互抵销 4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5债权人免除债务 6债权债务归于一人 理论上 债消灭的原因基本上又可以分为 基于债的目的达到而终止 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而终止 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终止 56 一 债的消灭概述 三 债消灭的效力第一 债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消灭 债权人不再享有债权 债务人也不再负担债务 第二 债权的担保及其他从属的权利及义务消灭 第三 负债字据的返还 第四 债消灭后的附随义务 57 二 清偿 一 清偿的概念与性质清偿又称为履行 给付 是指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给付义务 实现债权目的的行为 我国 合同法 没有使用清偿的概念 而是规定为 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 性质上 我国通说采 非法律行为说 58 二 清偿 二 代物清偿与代为清偿1代物清偿 债权人受领他种给付以代原定给付 从而使债的关系消灭 代物清偿 发生清偿的一般效力 2代为清偿 即由债的关系之外的第三人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 代为清偿中 清偿人不是债的一方当事人 代为清偿 产生债消灭的效力 问 代为清偿与债务承担有何不同 59 二 清偿 三 清偿抵充1清偿抵充的概念清偿抵充是指对同一债权人负担数宗同种类债务的债务人 其给付又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 确定其履行抵充其中某宗或者几宗债务 2清偿抵充的成立条件第一 债务人须对同一债权人负担数宗债务 第二 债务人负担的数宗债务的种类相同 第三 债务人所提出的给付不足以清偿全部债权 3清偿抵充的确定方法 1 约定抵充 2 指定抵充 3 法定抵充 60 案例 下列事例中 发生清偿抵充的有 多选 A 债务人借米 面各50斤 债务人偿还50斤米B 债权人先订购某种类新书100册 后又追加50册 此后债务人只陆续送交50册C 债务人与债权人发生三次交易 先后欠下债务50万 40万 30万 现在债务人偿还债务60万D 债务人承诺在3月 4月 5月分别交付100吨钢材给债权人 但没有按时交付 6月份 债务人一次交付了钢材300吨 61 案例 甲公司对乙公司负有交付葡萄酒的合同义务 丙公司和乙公司约定 由丙公司代甲公司履行 甲公司对此全不知情 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2012 单 A虽然甲公司不知情 丙公司的履行仍然有法律效力B因甲公司不知情 故丙公司代为履行后对甲公司不得追偿代为履行的必要费用C虽然甲公司不知情 但如丙公司履行有瑕疵的 甲公司需就此对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D虽然甲公司不知情 但如丙公司履行有瑕疵从而承担违约责任的 丙公司可就该违约赔偿金向甲公司追偿 答案 A 62 三 抵销 一 抵销的概念和种类1抵销的概念两人互负债务 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的清偿 而使其债务和对方债务在对等额内相互消灭 2抵销的种类合意抵销与法定抵销 63 三 抵销 二 法定抵销1法定抵销的概念法定抵销是指在具备法律所规定的条件时 依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所为的抵销 通说认为 抵销为单方的法律行为 依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而发生 具有与清偿同样的消灭债的效力 主动债权 受动债权 64 二 法定抵销 2法定抵销的条件 1 须双方互负有债务 互享有债权 2 须双方债务给付的标的物种类 品质相同 3 须双方的债务均届清偿期 4 须双方的债务均为可抵销的债务不得抵销的债务有 依债的性质不得抵销的债务 依特约不得抵销的债务 法律禁止抵销的债务 65 三 抵销 二 法定抵销3抵销权的行使当事人主张抵销的 应当通知对方 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 抵销不得附条件或者附期限 4抵销的效力双方债务按照抵销额消灭 三 意定抵销 66 三 抵销 区别 67 案例 甲装修公司欠乙建材商场货款5万元 乙商场需付甲公司装修费2万元 现甲公司欠款已到期 乙商场欠费已过诉讼时效 甲公司欲以装修费充抵货款 对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05 单 A 甲公司有权主张抵销B 甲公司主张抵销 须经乙商场同意C 双方债务性质不同 不得抵销D 乙商场债务已过诉讼时效 不得抵销 答案 B 68 四 提存 一 提存的概念提存是指债务人于债务已届履行期时 将无法给付的标的物提交给提存机关 以消灭债务的行为 69 四 提存 二 提存须具备以下条件 1提存主体合格2提存之债有效且已届履行期3提存原因合法4提存客体适当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或者提存费用过高的 债务人依法可以拍卖或者变卖标的物 提存所得的价款 70 四 提存 三 提存的效力1在债务人与债权人间的效力提存债权当然消灭 提存人应当通知债权人 提存之后标的物视为已移转给债权人 标的物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 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 2在提存人与提存机关间的效力提存人提存后原则上禁止取回提存物3在提存机关与债权人间的效力债权人与提存机关的关系属于债权债务关系 71 案例 甲与乙签订销售空调100台的合同 但当甲向乙交付时 乙以空调市场疲软为由 拒绝受领 要求甲返还货款 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2003 多 A甲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存这批空调B空调在向当地公证机关提存后 因遇火灾 烧毁5台 其损失应由甲承担C提存费用应由乙支付D若自提存之日起5年内乙不领取空调 则归甲所有 72 案例 乙在甲提存机构办好提存手续并通知债权人丙后 将2台专业相机 2台天文望远镜交甲提存 后乙另行向丙履行了提存之债 要求取回提存物 但甲机构工作人员在检修自来水管道时因操作不当引起大水 致乙交存的物品严重毁损 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2012 单 A 甲机构构成违约行为B 甲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C 乙有权主张赔偿财产损失D 丙有权主张赔偿财产损失 答案 D 73 五 免除 一 债务免除的概念债务免除是指债权人抛弃债权而使债务消灭的单方法律行为 二 债务免除的成立条件1免除的意思表示应向债务人为之2债权人须具有处分能力3免除不得损害第三人利益 三 债务免除的效力免除的效力是使债的关系消灭 74 六 混同 一 混同的概念混同是指债权与债务同归于一人 而使债的关系消灭的事实 混同为法律事实 无须意思表示 75 六 混同 二 混同的原因一是概括承受 概括承受是指债关系的一方当事人概括承受他方的权利与义务 二是特定承受 特定承受是指因债权让与或债务承担而承受权利与义务 三 混同的效力混同导致债关系的绝对消灭 并且主债消灭 从债也随之消灭 76 提存受领人与提存部门 合同法 第104条债权人可以随时领取提存物 但债权人对债务人负有到期债务的 在债权人未履行债务或者提供担保之前 提存部门根据债务人的要求应当拒绝其领取提存物 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 自提存之日起五年内不行使而消灭 提存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 77 提存的原因 合同法 第101条有下列情形之一 难以履行债务的 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 一 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二 债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紧急与安全教育
- 国际航空运输合同中的货物保险与索赔处理实务
- 建筑垃圾处理厂运营管理模式优化方案
- 物业委托合同(包含社区安全保障与应急处理)
- 校园安全教育讲课视频
- 5A级景区综合提升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施工方案
- 离婚财产分割中子女教育基金提取及使用补充协议
- 离婚协议补充:子女抚养及财产分割调整补充协议范本
- 昭通驾校考试题目及答案
- 亲子主题餐厅生日蛋糕充值卡销售与广告宣传合同
- 技能大师室管理制度
- 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6.去外婆家》教案设计
- 2025年秋季学期校园食品安全工作计划
- 人力入股合同标准文本
- 2025静脉治疗规范
- 锅炉房设计规范
- 京东自营采购合同
- 2024年设备监理师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基础题】
- 2025年保密知识试题库附参考答案(精练)
- 信息与网络安全培训
- 人教版七上《峥嵘岁月-美术中的历史》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