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第三单元说明二(下).doc_第1页
语文 第三单元说明二(下).doc_第2页
语文 第三单元说明二(下).doc_第3页
语文 第三单元说明二(下).doc_第4页
语文 第三单元说明二(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说明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他们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伟人,他们是带动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领袖,他们也是人民的儿子。他们经历过炮火连天的战争岁月,他们也面对过老百姓的贫穷生活;他们能指点江山、运筹帷幄,他们也能挖井挑粮,为人民排忧解难。本单元以“革命传统”为主题组织材料,包括三篇课文,一个古诗诵读,一个语文乐园和一个口语交际。三篇课文都是从“为民服务,与民交友”这个角度来写三位革命领袖的。吃水不忘挖井人讲述了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为老乡挖井,解决村民生活困难的故事。 “吃水不忘挖井人”不仅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也表达了村民对“大恩人”的感激之情。难忘的泼水节让人难忘的不仅是撒满凤凰花瓣的道路,驶过江面的龙船,升上天空的花炮;更是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的情景。有什么比总理的祝福更可贵呢?朱德的扁担一文中围绕就扁担的“失踪”,新扁担的出现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一根扁担一份情,一根扁担传美名。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老一辈革命家会有更深入的了解,了解他们伟大一生中的平凡小事,也能体会到他们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尽心尽力的为人民做小事做实事。用自已的一言一行为人民造福,与人民肝胆相照。 古诗竹石让学生感受到竹的坚韧、挺拔。 语文乐园通过“我来试试”引导学生辨认形近字,读与课文内涵有关的四字词语,仿写句子,阅读成语故事,达到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目的。“探究与发现”通过图片及简介引导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名称和有关风俗。“我的作品”是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写写学习本单元的感受。 口语交际学会赞美,针对当代儿童特点,引导他们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真心地赞美,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面对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落品读,从事实中体会人物品质。可以补充有关的学习资源,引领学生进一步探索伟人的精神世界。学习三篇课文时可以结合口语交际学会赞美来进行拓展训练以表达对伟人的敬佩之情。课时安排: 7 吃水不忘挖井人 3课时 8 难忘的泼水节 3课时 9 朱德的扁担 3课时 古诗诵读 1课时 语文乐园(三) 3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单元测试 2课时总课时:16课时主备人:黄 丽组员: 周理珍 胡琼 余运香7 吃水不忘挖井人学习目标:1.学会10个,会认10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课文,体会毛主席尽心尽力为乡亲们排忧解难以及乡亲们感激毛主席的恩情。4.学习抓重点词句体会文章内容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验当事人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关爱。教学用具:生字卡片教学方法:探究法 讨论法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33)学习目标:认识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和10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指导识记、书写6个生字,学习第1自然段。一、审题质疑1.(示题)吃水不忘挖井人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2.学生质疑:“挖井人”是谁?“不忘挖井人”的是谁?这个挖井人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给不会读的生字注上拼音。2.自由读课后生字,在同座互相认读课后生字,检查字音是否读准。3.全班认读生字。4.指名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毛主席只是在江西革命时路过沙洲坝在那儿暂住。他为什么要去挖一口井呢?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2.面对吃脏水,村民和毛主席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从中体会到什么?(比较村民无可奈何的态度和毛主席若有所思尽力想办法的态度) 3.朗读体会。 四、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宝宝,认读生字。 2.说说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第二课时(34)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写后面的4个生字。 2.学习课文2-3自然段,体会毛主席尽心尽力为乡亲们排忧解难以及乡亲们感激毛主席的恩情。 3.学习抓重点词句体会文章内容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加强巩固 1.教师用生字卡和全体学生玩照镜子游戏,巩固生字。 2.说说毛主席挖井的原因。 二、创设情境,理解感悟 1.听了老乡的话,看到这么脏的池塘,毛主席心里会想些什么? 2.那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动笔勾画具体描写毛主席挖水井的句子,读一读,看看插图,看你能体会到什么?4.小组内交流:(1)互相读一读自己勾画的句子。 (2)谈谈自己的体会。 5.全班同学交流。 引导学生通过读句子,感悟毛主席一心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品质。 出示句子: (1)毛主席捋起衣袖。卷起裤腿,带头挖了起来。(通过表演读让学生用体态动作的表演体会“挖、卷、带头挖”,进而体会毛主席处事果断,为村民造福亲力亲为。)指名读,师生互评。齐读。 (2)毛主席又亲自下到井底,铺卵石垫木炭,使井水更加清澈了。(抓住“亲自、铺、垫”等词语体会毛主席一心为村民造出清澈的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水。)男女生赛读,师评。 6.看到这样清澈的井水,乡亲们会怎么说?怎么做?鼓励发挥自己的想象。 分小组演一演。相机认读体会词卡:欢呼跳跃 奔走相告 指多名学生读句子,体会激动的心情。 7.齐读第2自然段。 三、升华感情,突破难点 1.乡亲们终于吃上干净的水了,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了,不仅如此,解放后教师引读第3自然段。 2.出示插图。石碑立好后,可能会有哪些人去看呢?他们看了后,又会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 3.指导朗读“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句话。 4.吃水的时候,不要忘“挖井人”。那么,我们在享受其他东西的时候,又应该不忘哪些人呢?例如:“我们吃饭时不忘” 5.配乐朗读全文。 四、拓展延伸活动 了解有关毛主席的故事,利用班会举行故事比赛,评出故事大王。五、识字、写字1.出示“选、民、旁、念”,学生想办法识记字形。2.指导观察四个宇中“钩”画的不同写法。3.范写“民、念”,提示“斜钩”和“卧钩”的区别o4.学生描红、临写。5.展示作品。评议。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35)一、 复习导入 1朗读课文。 2听写生字。二、课堂作业课后记:8难忘的泼水节 学习目标:1会9个字,会认10个字。2利地朗读课文。3过阅读课文,体会周总理和蔼可亲的形象和平易近人的作风,更体会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亲如一家、鱼水情深。教学重难点: 1会认课后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书写正确、规范。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人情入境,读中感悟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教学用具:生字卡片 MP3教法与学法:以“情”为契机,利用情绪的感染性特征,让学生在“情感”中学习,并以此加以实践,以期获得良好的效果。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36)学习目标:会认本课9个生字,指导书写4个生字;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一、揭示课题1出示挂图: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2画面上的人们是哪族人?在干什么?3于“泼水节”你了解什么?(课前布置学生查资料)4.示题:1961年泼水节为什么令人难忘呢?让我们一起看吧。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1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给不会读的生字注上拼音。2由读课后生字,在同座互相认读课后生字,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3班认读生字。 4名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 1由读课文的1、2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有感情的朗读。3如果你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你亲眼看到了这一幕,你会让那画面定格在你的镜头里?为什么?(让学生自由选取泼水节上周总理洒水祝福的场景来谈感受) 4给自己“拍摄”的照片配上文字,朗读给大家听。(让学 生在熟读文章的基础上,创造性复述有关场景的内容。) 四、学写生字 1生字卡,上面写有“度、敬、赶、驶”四个字,问学生: 你有什么发现?又是怎样记住它们的?(让学生了解撇的写法, 学会运笔、顿笔写出笔锋) 2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教师范写“度”。 3书上描红。 4本子上练习。第二课时(37)学习目标:1.流利地朗读课文,学写后面底个生字。2.学习课文3-8段,体会周总理和蔼可亲的形象和平易近人的作风,更体会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亲如一家、鱼水情深。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里。而 泼水节是傣族所特有的一个盛大节日。记得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格外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一起欢度节日,你们也想参加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度过这个难忘的泼水节。1读课题目。 2复习生字。二、自主探究,会文悟情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么过泼水节的?1读第3-6自然段,勾画有关句子。2小组交流、讨论。3全班交流: (1)先来看看傣族人民是怎么欢迎周总理的? 学生读出有关句子后,课件相机出示句子,顺序不限。A“一大早,人们敲起象脚鼓。兴高采烈地从四面八方赶来。”从中你体会出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抓住“一大早、兴高采烈、四面八方、赶来”等词体会人们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指名读、评议、齐读。B“为了欢迎周总理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毽。”从中你体会出什么?(傣族人民用撒花瓣这种独特方式隆重迎接尊贵的客人,他们多么开心呀!)C一条龙船驶过江而,一串花炮升上天空。从“一条条”“一串申”更能体现当时场面热闹非凡,人们激动万分。引读,表演:人们搬动地欢呼起来:“周总理来了!” 师生赛读。 D配乐读第3自然段: 课件配乐,伴着这婉转动听的乐曲。让我们也加入欢迎的人群,迎接周总理的到来! (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A学生读出有关句子后,相机出示句子: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同傣族人民一起载歌载舞。” 说出表示动作的词:接过、敲着、踩着、载歌载舞。 谈体会:从周总理的衣着、神态、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平易近人)周总理和普通的傣家人一样,是那样的和蔼可亲。有感情地朗读。 B“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一手拿着的树枝蘸水向人们泼洒。” 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说一说。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说说。演一演:配乐师生表演,交际互动,互相祝福。C“他还乐呵呵地舀了一碗水幸福的热泪和清凉的水一起流淌”指名读,说一说:说说姑娘和小伙为什么留下幸福的热泪?他们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周总理是多么的可敬可亲姑娘、小伙的脸上已分不清哪是清凉的泉水,哪是幸福的热泪,他们已陶醉在这深深的祝福与关怀之中。此时,什么语言也无法表达他们的激动、兴奋、快乐、幸福!教师范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赛读。引读“清清的水,祝福的水是那么开心!”课件展示泼水节的场面。分组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3-6自然段。五、拓展练习1出示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几句话,让学生仿说句子。2用“一边一边”写句子。3用“一手一手”写句子。六、小结,激情升华1 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令人难忘?总理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把幸福和快乐送给傣族人民,与人民心连心那么可亲可敬。2人民沉浸在这幸福的回忆之中,让我们深情地读读第7-8自然段!3最后三段一共用了几个感叹句?你认为感叹句在这里起什么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同桌互相读一读,表达自己的感受。七、激趣探究1.查找、收集周总理的有关故事、图片。2.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风俗。八、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分析结构。2.教师范写“祝”。3.学生描红1个、写2个,教师巡视指导。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38)一、 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 2交流收集的资料。二、课堂作业课后记:9朱德的扁担学习目标:1会10个字,会认双横线中的10个字。认识多音字“担”。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读课文,体会到朱德军长在“挑粮”运动中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教学重难点: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10个字,会认双横线中的10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热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教学用具:挂图 生字卡片教法与学法:抓住一“藏”一“做”形成的矛盾冲突,挖掘朱德同志让人敬佩、崇敬之处,引起学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39) 学习目标:初读课文;识字写字;学习第1自然段。 一、识字游戏 1(指板书上的粮筐)我们来玩一个给粮筐装粮食的游戏。 (出示卡片,字卡设计成粮食形)读准字卡上的字,就能给粮食里装粮食。 2小组认读,互相纠正读音。 3指名认读,读对了加装粮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朱德照片,请学生介绍朱德。(课前查资料) 2教师补充介绍朱德及有关事迹。 (1)当你了解到朱德是赫赫有名的军长时,当你听说他的英雄事迹时,你对他产生了怎样的感情? (2)红军战士也很佩服他,不仅因为他有杰出的军事才能,还因为一件和“扁担”有关的故事,我们一起去读读朱德的扁担。3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4学习第1自然段。三、学写生字1认读生字。2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3教师范写。4生描红。第二课时(40)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写后面的生字。 2.学习课文,体会到朱德军长在“挑粮”运动中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一、复习导入,明确学习目的1复习生字。师:昨天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小朋友们还认识它们吗?谁能将这些生字宝宝,搬到朱德爷爷扁担两头的箩筐里呢? 2上一节课,小朋友们想知道有关朱德爷爷的扁担的许多事情,其中最想了解的是:朱德爷爷干嘛要在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二、精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习第2第4自然段:1朱德用扁担干什么?(挑粮上山)2为什么要挑粮上山?自由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板书:严密封锁,粮食奇缺)3对。你瞧,朱德正挑着担子从远处走来呢!观察挂图。出示书中的句子:“他穿着草鞋,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走起路来稳健利落,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常被他甩得老远。”师:从”满满”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导用敬佩的语气读。强调“满满的”。)师:谁想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师:谁能给他一个评价?(指名评)这个同学哪儿读得好,可以表扬一下他。4挑粮上山这么重要,为什么战士们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好好读读课文,想一想。(如果朱德不挑粮,可以更加专心研究国家大事;他们希望朱不要过度疲劳)5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从课文里找出来。师:刚才通过大家的想象,把挑粮的困难再现到了我们的面前。是呀,这些就是战土们藏扁担的原因所在。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师:现在,你能用读表现出来吗?(指导学生读出心疼、关心的语气)师:男女生比赛,比一比谁更关心朱德爷爷,更着急地把他的扁担藏起来?6“藏中见真情”哪!战士们这种情有没有实现?(没有)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仍然)师:朱德做扁担的行为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师:是的,朱德愿意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这就让大家(崇敬之外更增添了几分干劲)师:是啊,朱德爷爷的一个“做”,让我们看见了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这种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大家,当时井冈山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 (出示)(齐拍手念) 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 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7我们再次朗读第2一第4自然段,感受朱德爷爷的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三、写字教学1同学们,你们看朱德爷爷用扁担送给咱们4个字。(出示“达、匹、急、官“) 2你们来观察一下,怎么记住“匹”字?哪位小书法家愿意讲给我们听下?3生说,教师补充。4学生书写。四、拓展延伸同学们在课后还可以找一些革命先辈的故事来读一读,增长自己的知识。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41)一、 交流收集的资料二、课堂作业 课后记:古诗朗诵竹石学习目的:1会认识5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诵读古诗,感受竹子坚定顽强的精神。教学重难点:能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感受竹的坚韧、挺拔和不畏风霜的品格。教法与学法:以读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42)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1出示竹石图,配以古琴乐导人:听过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吧,说的就是清代著名大画家郑燮的故事。他可喜欢竹子了,大家看到的这幅竹石图就是他62岁时的作品。2说说画中的竹子给你的感觉。3感知古诗。郑燮还会作诗呢,这画中的诗就是他自己写的,老师读给你们听听吧。教师范读古诗。配以课件竹石图及古琴乐)今天老师和大家一块儿来学习这首古诗。二、初读古诗1读古诗,读准字音。2读诗,自学不认识的字。(教师进行巡视,提醒学生把宇音读准)3合作学习生字,教师引导学生互评。4师检查生字、生词的读音。咬定 破岩 千磨万击 坚劲5齐读古诗,读流利。三、读诗悟情1赏图画,练习读古诗,整体感悟诗中怎样写画中竹的。2句练读。赏画。竹子长在什么地方?学生自由读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教师描述诗句的意境:竹子紧紧扎根在岩缝中,好像把青山咬住了一样一点也不放松。学生自由读前两句诗,指导学生评读。标准:音准、有感情、韵律美。赏画想象:风吹来了,雨打来了,竹子害怕吗?学生自由读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引导学生想象:除了风吹雨打,竹子还会遇到什么折磨?教师总结:风吹、雨淋、霜冻、雪落,这就是千磨万击!指名读全诗,学生评读。3整体感悟古诗。指名学生诵读全诗。对照图画,再读古诗,说说你明白了什么?引导:你喜欢诗中的竹子吗?为什么?有感情地齐读古诗。4背诵古诗。学生自由练习背诵,交流好的背诗方法。四、课后延伸自然界中有好多植物都具有优秀的品质,诗人们时常写诗来赞美它们。课后读读(梅花)。下次课大家来交流学习体会。板书设计:课后记:语文乐园(三)学习目标:1读4组形近字,能区别它们的异同点,鼓励学生自主发现。2读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引导学生积累语言。3仿写句子,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初步感知因果关系的句子。4读成语故事帮助学生积累成语,提高阅读兴趣。5读词,了解4个少数民族的节日及风俗,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和风俗。6学生交流学习本单元的感受,并写下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分享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积累词语,初步了解因果句式。激发学生对祖国少数民族的感情。教学用具:挂图教法与学法:探究 讨论 发现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43)学习目标:1认读4组形近字,能区别它们的异同点,鼓励学生自主发现。2读一读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引导学生积累语言。3读句子,写句子,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初步感知因果关系的句子。4通过读成语故事帮助学生积累成语,提高阅读兴趣。 一、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爱玩游戏吗?一个单元的学习义结束了,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语文乐园去玩游戏吧!2点击课件:出现游乐园大门,门上写着“语文乐园(三)”。3师:嗬,游乐园里可真热闹啊!里面都有什么好玩的呢?走,进去看看吧!(出示挂图:走进游乐园大门由远到近出现了4座游戏小屋,上面分别写着游戏的名称:大家来找碴、趣味拼图、句子迷宫、跳舞机。)过渡:游戏可真不少呀,想先玩哪一个呢?(学生想玩哪个游戏就点击进入)二、大家来找碴认一认,读一读1进入游戏小屋,宣布游戏规则:本游戏共设4小关,每关分别有2张词语卡片只要能找出带点字的异同处,就能顺利过关。2进入第一关,出示2个心形词语卡片:花瓣辩论3借助拼音读词语,指名读。4你发现带点字的相同和不同处了吗?学生说自己的发现。(学生说到哪里就点击字的相同或不同部分)5顺利闯过第一关。(课件:掌声,奖励学生领读。)6接下来的3关能不能顺利通过呢?(出示另外3组词语卡片)赶快和小组的伙伴互相说说吧,看谁能带领大家顺利闯关。7学生分小组学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8用闯第一关的方法指名说自己的发现,带领大家闯关。9小结:同学们不仅齐心协力顺利闯过了4关,而且学会了区别形近字。大家有信心进入下一个游戏小屋吗?三、趣味拼图读一读1进入游戏小屋,出现了由8个长方形成语卡片组成的大长方形,宣布游戏规则:卡片后面藏着一幅美丽的图画,读完这些成语,图片就展现在你眼前。2师:想看看卡片后面藏着什么图片吗?借助拼音自由地读读这些成语吧。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成语,可以和同座互读、齐读等。4你想读几号卡片?指名大声读卡片上的成语。读对了,点击课件:卡片翻过来,露出图画的一角。5等学生读完卡片后,一幅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欢庆节日的图片出现在学生面前。师:看哪,原来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16(出示挂图:8个成语出现在以此图片为背景的画而上。)师:看到这些成语,你会想到哪些人呢?能用上其中的成语说说你想到的人吗?7引导学生用其中的成语说说想到的人,在交流中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初步理解这些成语都表现了人物的优秀品质。8小结:这些成语让我们想到了周总理、江爷爷、解放军叔叔他们的优秀品质让我们永远记在心里。四、句子迷宫读一读,写一写1进入游戏小屋:出现一组句子,宣布游戏规则: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今年,傣族人民格外高兴。今年,傣族人民格外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欢度泼水节。2学生自由读句子,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3指名读句子,说发现。4小结:后一个句子说出了傣族人民高兴的原因更加具体,让我们把第二个句子正确地写一写吧。5学生抄写句子,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容易写错的字。五、跳舞机读一读1师:接下来的这个游戏更有意思了。如果你们能顺利过关,能随着音乐跳舞呢!2学生自由读书上的成语故事,把故事读通顺。3指名读故事,听听他读得是否流利。4出示故事图片,你能看着这幅阁给同学们讲讲这个故事吗,自由练讲,指名讲。5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呢?6总结:揭示成语的含义。现在,让我们随着跳舞机的音乐跳一段欢快的舞吧!六、总结师:同学们玩得开心吗?今天,我们不仅齐心协力成功做完了4个小游戏,还学到了不少知识呢!明天,我们将继续闯关。 第二课时(44)学习目标:通过“探究与发现”引导学生看图读词,了解4个少数民族的节日及风俗,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和风俗。通过“我的作品”,让学生交流学习本单元的感受,并写下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分享成功的乐趣。 一、探究与发现 1指导学生看第一幅图,图上画了什么?相机出示下面的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2同法学习后面的三幅图。3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节日和风俗。二、我的作品1.单元的三篇课文内容,说说你的感受?2.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3.反馈。4.自己的感受,再大声朗读出来。第三课时(45)口语交际:学会赞美学习目标:1.明确赞美的对象,弄清他们在哪方面需要赞美。2.利用图画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较准确地赞美他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会用双眼去观察他人的优点、长处,学会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3.通过多向互动,表演评议。引导学生养成积极思考、清楚表达、仔细倾听的口语交际习惯,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教学用具:课件教法与学法:观察 讨论 交流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1.讲述故事。长颈鹿的烦恼(播放课件: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有机灵顽皮的小猴子,有喜欢在树上跳上跳下的小松鼠有活泼可爱的小白兔,有憨态可掬的小猪,还有长着长长脖子的长颈鹿有一天,长颈鹿和好伙伴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捉迷藏的游戏可真有意思呀!大家玩得非常高兴。可是,长颈鹿发现小伙伴们总能够一下子找到自己。长颈鹿摸着自己的长脖子直叹气。喔!都是我的长脖子你们的脖子多好呀!)2.师:听到长颈鹿的话,你们猜一猜它的好伙伴们会对它说些什么呢?(师生交流)师:长颈鹿不喜欢自己长长的脖子。可是它的朋友们都喜欢它的长脖子。因为它们经常把长脖子当成滑滑梯、秋千架长颈鹿的长脖子给小动物们带来了许多的欢笑、快乐。你们看,长颈鹿听到小伙伴们的赞美可高兴了。(播放课件)赞美在生活中可重要了。真心地发现他人的长处,真诚地赞美他人,可以让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