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交通拥堵.doc_第1页
国庆交通拥堵.doc_第2页
国庆交通拥堵.doc_第3页
国庆交通拥堵.doc_第4页
国庆交通拥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节日高速拥堵不是免费的错9月30日至10月7日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8422起,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64起,造成794人死亡、2473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325万元。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高速路免费通过政策已经结束,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交通财政与金融研究所所长胡方俊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据初步匡算,几大重大节假日期间,全国收费公路将减收近200亿元。(10月9日新华网)节日高速拥堵并非免费的错,恰恰相反高速的免费缓解了铁路和民航客运的压力,让民众出行有了更多的选择,高速拥堵直接原因是事故造成,拿免费来说事儿未免太过牵强。节日出游高速收费并非障碍,免费同样不是最大诱因。如此好的利民政策不应被众人所诟病,治理高速拥堵不能怪罪免费,应另辟蹊径,从长计议。8天黄金周、7座以下客车免费、景区门票降价等多个利好消息让公众有出行的冲动,但高速服务、设施服务跟不上,驾驶人素质层次不齐,导致了诸多悲剧的发生,经历这次黄金周,会有很多人谈出行色变。另外,“扎墩儿”出行的另外一大因素是假期过于集中、带薪年休假制度一直没有被很好执行所致,解决拥堵的最佳方案就是分流和增加上高速的门槛,取消黄金周和劳动节长假,变为由公众自行选择假期或变每周上四休三制,最少有1年以上驾龄者方可高速驾驶等措施,笔者想节日高速将不会再拥堵。高速免费通行本意是好事,但由于今年时间过于仓促准备的还不够充分导致未能实现良好的结果,高速收费本身就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拦路虎,我们期待着更好的方案和改进措施,真正的做到方便为民,实惠为民。彻底取消黄金周高估了带薪休假环境针对十一黄金周道路、景区人满为患的情况,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10月2日表示,黄金周是在人为把四个双休日挪在了一起,以至于我们不得不连续的休息七天,同时要连续工作七天,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被放假的安排。他认为,从2008年到现在仅仅四年的时间,带薪休假至少应该落实了40%到50%,随着带薪休假的落实,应该彻底取消黄金周。(10月3日中央电视台)其实,蔡继明已经是第N次发表类似言论。此次十一黄金周8天连休再加上7座以下小汽车免费通行造成出行人群井喷的情况,不过给蔡继明再次提供了推销老观点的机会。但是,公众对此纷纷用脚投票。大学老师有令人羡慕的寒暑假,又不用坐班,建议取消黄金周岂不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前不久工人日报有报道说,根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年可享受带薪休假的职工仅有三成,另有21.8%的职工虽符合条件,但从未带薪休假。而蔡继明想当然地说“带薪休假至少应该落实了40%到50%,数据从何而来?此前还有消息说,“常回家看看”将写入法律,但是仅有三成职工可享受带薪休假,如果黄金周被彻底取消,在外工作的子女如何常回家看看?自1999年实行黄金周制度以来,劳动者的假期多以黄金周的形式体现出来。但是黄金周人满为患、浪费社会资源、打乱正常生活秩序黄金周的弊端也显现出来了,主张以带薪休假取代黄金周就是其中的代表声音。“五一黄金周”随之被取消,推行带薪休假制度势在必行。从理论上讲,带薪休假制度一旦实行,既可节约社会资源,百姓也可自主选择休假时间,错开人流高峰,确实是个好政策。但是由于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不力,恢复“五一黄金周”的声音又沉渣泛起,虽然此前一些地方恢复五一黄金周被叫停,但是公众对带薪休假的无奈,对五一黄金周的期待,可以窥见一斑。从“十一”黄金周与春节假期的人流井喷局面来看,职工带薪休假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从当前劳资双方的博弈能力来看,推行带薪休假,还存在劳动者权利的瓶颈问题。除了机关事业单位有年休假、学校有寒暑假以外,多少用人单位能够认真落实带薪休假?不说小作坊与私营企业员工的休假权利无法保证,就是很多白领也不敢找老板要假期。劳动法已经颁布17年,保证劳动者休假权利是早已说滥了的话题。尽管民众对带薪年休假充满权利热望,国家已经实施了带薪年休假制度,可每到法定节假日,员工“被全勤”的报道总是不期而至。这说明了什么呢?当然,劳动者休假权利缩水,与劳动者维权意识不够有关。但是,员工与企业之间权利地位普遍不对称。带薪休假成了吃不到嘴的画饼。黄金周虽然有一些弊端,“被休假”固然不是休假制度的本意,但是在举国上下集体休假,劳动部门与媒体一再给用人单位打预防针的大背景下,老板或多或少会受到一点感染与震慑,给员工安排一点休假时间。就是在这样的大休假氛围中,员工的休息权利都被剥夺、打折。如果把职工休假权利全部替换成充满弹性的带薪休假,或者把假期化整为零,没有执法部门强势维权与劳资博弈平等,只会助长老板肆无忌惮剥夺员工休假权利。在劳动法没有得到尊重,工会力量不强大的情况下,以带薪休假取代黄金周,对机关事业单位与掌握了话语权的员工或许有好处,对于普通劳动者来说,带薪休假可能只是“镜中月,水中花”。何况由于带薪休假制度时间分散,还存在单位工作安排与执法部门取证困难的问题。全国人民一起过黄金周,固然有点“被休假”的意味,但是“被休假”毕竟比“被全勤”好,看得见摸得着的黄金周毕竟比虚无缥缈的带薪休假现实。再说,我们即使没有经济能力选择黄金周外出旅游度假,躺在家里放松身心,看看书,与亲友小聚,睡个懒觉,对缓解工作压力也有好处,如果彻底取消黄金周,许多职工算是啥假都没有了。因此,彻底取消黄金周言之过早。带薪休假取代黄金周,需要营造重视休假权利的舆论氛围,树立劳动法的威信,维护工会的尊严。只有这样,劳动者才有底气去争取带薪休假权利,黄金周拥挤不堪的休假氛围才会改变。否则,专家侈谈取消黄金周根本不现实。黄金周改革乱弹这几天,媒体上充斥了各地旅游景点人满为患的报道,中国顶尖旅游胜地北京长城、故宫、颐和园,上海的外滩、东方明珠,杭州的西湖、苏州各家园林,以及黄山、华山、张家界等,在点钞票点到手软的同时,景点本身却发出一片“吃不消”的呼喊。与此同时,多条高速公路因堵车而沦为“临时停车场”,私家车主的“香车风光”与“苦不堪言”伴行,于是便有专家开始质疑并发出取消“黄金周”的提议。其实,关于“黄金周”的争议,在实施当年即有,其是是非非,应该说都有道理,所以我不主张对“黄金周”简单地以是或非去判定它。作为拉动内需消费、保障人民的休假权利以及促进旅游事业发展、促进生活类产品的生产、促进第三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黄金周”功不可殁,同时,它还有许多非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功能,例如可以极大地锻炼和考验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加快东西部地域、南方和北方的现代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交流,有利于先进发达地区和后发展地区的互相学习交流,有利于展示各民族各地域的文化特色,促进中华大家庭的融合等,这方面的意义更大,并不是数百、上千亿元的消费所能够相提并论的的。当然,“黄金周”中各地景点人流“挤破头”、施游设施不堪重负的负面影响,以及管理、服务的难点等,其矛盾渐显凸出,今年因高速公里取消收费,又生发出高速路大堵车的另一大问题。而更重要的,是整个国家的绝大部分行业的生产、政府行政管理(旅游服务、交通、治安等除外)休滞8天,对经济、科技的发展及国家安全,都隐含着不利因素。所以,当我们拥有了春节长假以后,要不要再继续实施1到2个举国休息的“黄金周”?确实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也因为“黄金周”正面和负面效应都可以言之凿凿并强势成理,因此,“黄金周”的“继”和“停”就绝对成为难以决断的问题。今年,停止实施“黄金周”、改为带薪休假的建议声音比往年更响,“黄金周”的地位正在被动摇。不过,由于我们的国家太大,各地各单位情况不同,若取消“黄金周”,恐怕“带薪休假”的政策贯彻起来很不客易,大部分职工(尤其是农民工)的长假休息权利获得保障极难,故我认为“黄金周”还是应该保留,不主张取消,但其弊端或负面影响确实应该解决。这样看来,这似乎变成了一个“哥德巴赫猜想”式的难解问题。实际上,解决这个看似“锈锁”的钥匙可能是存在的,即不妨对“黄金周”进行一些改革。当年“黄金周”的战略设计以及各项政策都是正确的,一系列效果也是明显的,“黄金周”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其实是国家的“富贵病”,是发展的问题,如今年“新发”高速路大堵车,都说是取消收费而又发卡的“技术性”问题;不对,其本质是老百姓私家车太多,是国殷民实的结果,弄得政府管理也有点措手不及了,但这种“乐极生烦”的大堵车,难道不是富足的象征呜?所以我们应该给党中央、中央政府的富民政策报以热烈掌声,不应该由此责难“黄金周”或认为地方政府管理“未跟上”。在继续保留的基础上进行“黄金周改革”,不是指在职公民的“带薪休假”,而是在“黄金周”实施中进行技术性改革,总体的建议是既保证公民有“黄金周”休息的权利,但又不是举国大旅游,而是实施一种“区域性轮值黄金周”的休假办法,即各地轮流实行“黄金周”休假”,其选项有二:一是以省、市、自治区或自然环境相近的大地域(如东北、华东、西北等)为“黄金周”休假区域,各地域在不同时段实行实行“黄金周”轮休;二是各省、市、自治区以地市为单位实行“黄金周”轮休。这样做的结果,不会再是举国只有一个“黄金周”,而是由数个甚至更多的“黄金周”;当然,每一个在职公民仍只能享受一次“黄金周”。在“黄金周”中,地方政府应正常运转,但轮值实施“黄金周”的地方政府因政务减少,可以实行公务员轮休制度(轮休时限即“黄金周”假期)。如此,或许既可以发挥“黄金周”优势长处,又可以避免负面影响。免费发两个馒头是旅游营销模式据新华社10月4日电“当您恰逢中午路过苏堤南口,又饿着肚子,欢迎来微笑亭领取免费馒头。”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花港管理处的官方微博对来杭州的游客发出这样的邀请。这是继免费凉茶后,管理处推出的又一项便民措施,给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提供方便。(10月5日现代金报)如果饿了,且又愿意,每位游客可以领两个馒头充饥。这个小小的服务解决了考虑不周的游客的困难,使西湖景区变得更加具有人性美。管理处增设这么一个细小的服务环节,不仅折射西湖管理处的服务细节非常周到,也折射管理处的服务充满人性化关怀。尤其是,推出此项服务,并不是居高凌下的施舍,而是考虑到有的游客“兴致未减,可没有带足食物,有的则是因为交通拥堵,饿着肚子找地方吃饭”。值得提醒的是,西湖是免费旅游景区,是没有“门票经济”的。而且,免费是从10年前开始的。西湖为何能坚持10年的免费游,却还能为游客免费提供馒头呢?免费服务的步子越来越大,西湖人为何这么“傻”,恐怕很多人没有弄明白。事实上,西湖人并不傻。西湖免门票的堤内损失,从堤外补了回来。西湖人提出一个“241算法”,意思是只要每个游客在杭州多逗留24小时,杭州的年旅游综合收入便会增加100亿元。西湖人是在经营“大西湖”,“跳出西湖经营西湖”,即将免费开放的西湖作为一个品牌,吸引更多人到杭州旅游,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比如,西湖花港观鱼免费前一年门票收入为800万元,免费开放后,一年新增200万元的管理维护费用,“一来一去就是1000万,但现在光物业出租一年就有2000万,相当于净增加了1000万。”(10月4日齐鲁晚报)杭州市旅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02年杭州市的旅游总人数为2757.9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294亿元,到了2011年,旅游总人数达到7487.2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1191亿元,是2002年的四倍。西湖尝到了免费的甜头。可见,西湖放弃了只占游客支出很小部分的门票,让游客将钱更愉快地花在住宿、吃饭、购物、娱乐等方面,使杭州的餐饮、旅馆、零售、交通等服务行业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为杭州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西湖免费于杭州而言,更像是丢了芝麻捡了西瓜。算来算去,西湖免费发两个馒头,既是人性关怀,也是在算经济大账,实质上是一种旅游营销模式。只可惜已经免费10年的西湖模式,鲜有仿效者。实在是遗憾。国庆黄金周全国免收小客车通行费共计65.4亿元中新网10月10日电 据交通运输部消息,统计显示今年中秋国庆8天长假中,全国免收小客车通行费共计达65.4亿元,七座及以下小客车的出行总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5倍。消息称,今年8天长假期间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首次实施总体平稳有序,达到预期目标。据统计,8天长假全国收费公路交通流量累计为2.39亿辆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8.2%,其中七座及以下小客车交通流量为1.89亿辆次,占总交通流量的79.1%,比去年同期增长54.6%,全国免收小客车通行费共计65.4亿元。根据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监测报告,国庆长假期间,全国各省(区、市)累计上报520条公路交通阻断信息。除在高峰时段、局部路段因车辆过于集中出行、一般交通事故频发、雾雨天气等原因造成一些时段性的交通拥堵、行车缓慢外,全国公路网运行总体平稳有序,没有发生长时间、大面积的交通拥堵。特别是在返程阶段,由于各地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各大城市基本实现了返程高峰平稳有序。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国庆长假是实施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的第一个重大节假日。由于准备时间较短、应对经验不足等原因,各地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部分驾驶人员的驾驶行为有待规范、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能力有待提升、路网运行监管能力和水平有待加强。该负责人表示,近期,交通运输部将认真总结、全面评估国庆长假免费通行政策的执行情况、实施效果、社会反映,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和运行机制,同时及早部署明年春节假期的免费通行工作。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马光远在“名家专栏”之马光远点评经济时指出: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政策细节决定成败。 马光远说,马上过节了,有关部委给大家发了一个“免费的午餐”,就是节假日的时候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我们看到,全国30多个省份只有少数几个出了细则,但是好的政策如果没有好的执行的话,可能会出现一些大家意想不到的问题。 第一,高速路会不会更加拥堵,会不会成为一个停车场?这是所有的人都最关注的一个问题,以北京市的规定为例,规定是从9月30号夜里开始到10月7日的凌晨结束,在这一个时间里面,大家为了赶免费的时间点会不会出现一些临时的拥堵,这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如果很多的省份没有出台一些具体细则,如果没有小轿车专用窗口的话,还是会非常的拥堵。 第二,节假日高速公路通行免费是“免费的午餐”,实际上任何的公共政策必须有买单的,买单的成本肯定不是零。这次高速路节假日通行,把国庆、中秋等都算在内的话,一年差不多有20多天的时间。根据一些路桥公司自己的说法,一年免费20多天,影响到路桥公司的利润达300多个亿。 第三,让高速公路公司来买单合理不合理。当然,如果高速公路是财政投资建的,是公共资金的钱建的,有关部委出台这么一个规定是可以的。但是现在看到,路桥公司有些是属于政府经营的,但是名义上仍然是企业,有些属于股份公司来经营,甚至有些高速公路的收费权已经成为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让相应的一些公司来买单是不是合适,可以商榷。 第四,如果说节假日出现通过公共政策来决定免费,现在的这种贷款修路、收费还费的模式是不是会持续。考虑到高速公路投资70%以上来自银行贷款,全国目前高速公路的债务规模估计应该在3万亿以上。那么,一方面我们看到中国高速公路本身从收费标准看,远远高于美国、欧洲等等一些国家,可以说是名副其实最昂贵的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由于融资模式非常单一,大多数的建设资金都是来自银行贷款,而不像欧洲、美国主要来自燃油税。如果轻易地免费20多天,对于高速公路本身面临的巨大债务成本来讲,可能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这么一个政策如果算帐的话,大约要300多个亿。从公共政策本身的合理性来讲,现在中国的私家车所有加起来就是8000多万辆,我们人口是13亿多,这意味着什么?我们这个公共政策是为少数人来服务的。如果私家车出行的人太多,高速路会变成慢速路甚至会变成停车场,而且没有私家车的人出行,反而更加不方便。 马上就到中秋、国庆,这个政策将进行第一次检验。这个检验我想最重要的有两点,第一是安全问题,第二是拥堵问题。如果一旦出现拥堵问题的话,有关部门应该密切关注,能够派足够的人力、物力来应对可能引发的一些安全事故问题。如果不能够未雨绸缪,这个好政策可能最终会变成给大家带来很多麻烦的政策,变成一个坏政策。李稻葵:长假高速免费?我们在创造吉尼斯纪录。这是世界愚蠢政策的新纪录!价格是社会协调机制,高速免费等于动员大家1、2、3一起上路堵车!今日中国,有车族不是最低收入层。真为了民生,为何不宣布长假高速涨价50%,所有增加的收费分给100个贫困县,扶贫办学,建航母也行。实在想不出比免费更馊的主意了?太有才了!对此观点,大量微博网友都持反对态度。网友“仁心侠骨”表示,李老师的观点有个前提条件忘记表述了,那就是“平时的高速公路过路费很昂贵”。平时昂贵,一放开必然成这样。如果平时就免费让大家自由回乡旅行探亲访友,又怎会等到节假日呢?实名认证网友“风雨下黄山-黄生的博”表示,长假高速免费是很好的政策,并不愚蠢,这种免费的政策应当长期化、持续化,因为这本来就是公共的基础设施,应当少收费或免收费,涨价的话就相当于加税,这才是最愚蠢的。知名经济学家马光远更是对此评论称:“一,长假涨价50%和免费其实都很愚蠢,涨价物流成本最终是老百姓埋单,就不能正常点,不涨价不降价?涨价为了啥,为了不让回家过节?二,政府没有节假日的定价权,因为高速大多不属于政府资产;三,即使涨价,增加的费用为何要扶贫?为何办学?扶贫、办学、航母要靠涨价来搞?还有比这更愚蠢的政策?”如何看待“免费添堵”在高速公路首个免费通行日,全国各地选择在9月30日出行的民众多数陷入一场空前的拥堵中。路堵,出行游玩或回家团聚的人们心里更堵,有人调侃称这是在“免费添堵”。高速路节假日免费,民众期盼已久,近年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也不断呼吁。今年起决定在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四个重大节假日,全国收费公路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这一举措将明显减少人们出行成本,可说是切实的惠民之举。不过,从实施首日情况看,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买路成本”大为降低。一些从上海自驾到浙江杭州、湖州等地探亲访友或结伴旅游的私家车主说,今年国庆出行走高速,来回可省数百元,相当于省下小半箱油。忧的是,“时间成本”急剧增加。半夜零时25分从深圳出发,整整7个小时后,才走80多公里;早上7时30分从上海长途汽车站出发,到达130公里以外的目的地江苏海门时,已是下午两点这样的例子在9月30日当天举不胜举。由于车流量井喷,高速路成了“停车场”,速度近于爬行。对许多出行者来说,看似省下了钱,却搭上大把大把的时间和心情。更郁闷的是乘坐大巴出行的人。由于大巴不在免费通行之列,出行票价没有任何降低,但他们同样严严实实地被堵在路上。值得肯定的是,为应对“如期而至”的巨大车流,有关政府部门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对疏导车流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过,眼下暴露的问题也亟待引起高度重视。中国不少城市正快速步入“汽车社会”,私家车保有量快速增长;随着收入不断增长,旅游、度假等带动的出行量逐年增加;在“稳增长”过程中,市场化机制主导下各地的高速公路建设将持续进行中国问题的复杂之处就在于,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博弈广泛而深入,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本是为民惠民的好事,但如果考虑不周,就难以收到预期中的“多赢”。如何从民生、市场等多个角度实施、完善高速公路节假日免费政策,考验着各级政府、部门的智慧。如何科学利用“价格杠杆”引导市场需求,需要全面考虑、审慎决策。而在这个过程中,广泛听取民众、路桥公司、政府部门等多方意见,以形成相对全面、完善的政策体系,显得尤为关键。需要指出的是,记者采访发现,很多民众担心,针对此次免费通行产生的大面积拥堵,高速公路公司会借题发挥,甚至宣称“暴利有理”,致使相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